俄羅斯經典鐵翼 Su-27側衛戰機

2022-01-02 戰略網資訊

時間:2017年09月25日 21:37

作者:江飛宇

轉載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925005341-260417>

轉載源:中時電子報

Su-27是俄國第1種計算機飛控戰機,具有很好的操縱性能。(圖/蘇愷公司)

現在提到俄制戰機,許多人會以「外形優美」來形容,這是來自Su-27系列戰機的印象,其實以前的俄制戰機外形簡單而粗獷,而Su-27改變了這一切。被西方稱為「側衛」(Flanker)的Su-27戰機,在問世之初著實讓西方盟國大驚失色,它還有許多故事值得聊一聊。

冷戰時期,大部分的蘇聯戰機都來自米高揚-格魯維奇設計局(Mikoyan Gurevitch),簡稱「米格」,他們生產了許多著名戰機,比如韓戰時期的MiG-15、MiG-17、越戰時期的MiG-21、MiG-23,還有超過3倍音速的MiG-25,使得長期以來,自由世界陣營幹脆把蘇聯戰機都叫「米格機」。事實上除了米格機之外,「蘇愷」(Sukhoi),也有眾多的戰機家族,比如Su-7、Su-15、Su-22、Su-24等,只是許多蘇愷戰機僅服役於俄國本土空防軍並未出口,而出口的版本多是戰鬥轟炸機,空戰性能較不靈活,也就沒有什麼空戰紀錄。

但是到了1975年,美國推出F-15鷹式戰機(Eagle)發生了變化,F-15是美國第1種純粹追求空戰性能的超級戰機,她在速度、高度、航程、靈活度表現非常全面,成為「第4世代戰機」的第一種。使得蘇聯戰機完全不是對手,變得落伍不已,這一點在1982年,以色列與敘利亞爆發的「貝卡谷地空戰」(Bekaa Valley Air Battle)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色列的F-15、F-16在那一天下午,擊落了敘利亞各型米格戰機達82架,而以軍卻無一損失。

Su-27的原型機T-10,與現在的Su-27有許多不同。(圖/網絡)

蘇聯在F-15問世後不久,很快就發現現役的蘇聯戰機皆非對手,必須急起直追,這就MiG-29與Su-27的研發計劃。這兩種戰機據說引用美國天才研發師泰勒梅特在1970年提出的「最佳進氣設計」,這個設計採取翼身融合,需要計算機微操縱才行,在F-15設計階時,還不具備成熟的飛控計算機,所以F-15沒有用上。而蘇聯就引用了這個設計案,成為MiG-29與Su-27的外型來源。

雖然2種戰機的基本外型類似,但是最終結果還是不同。MiG-29的定位是輕型普及化戰機,所以研發進度有危迫性,使得它必須採用科技程度較簡單的中立穩定,以確保飛的安全。而Su-27則在計劃開始時,就必須趕過美國F-15,因此進度也較慢的多。

蘇霍伊設計局在1977年完成了首架原型機T-10,接著在1978年、1980先後完成3架原型機(T10-1、T10-3、T10-4),原本可以進入量產階段,但是蘇霍伊工程師判定, T-10僅達到基本性能要求,絕無法與F-15相抗,特別是發生了前文提到的「貝卡谷地空戰」,更是確定了「寧可重新大改,也不應就此量產變成半吊子」的方針,於是大膽對T-10進行全面改造,稱為T-10S,這才是後來的Su-27。

Su-27在外型與T-10有幾處明顯不同,包括主翼角度、水平尾翼角度,並把機身後方延長更長,變成Su-27著名的外觀特徵「尾刺」,這個尾刺是個非常有趣又聰明的設計,一方面把氣動外型更流輰,同時多出來的空間還能安裝電子反制器、幹擾絲和減速傘等裝備,如今剛問世的第5代戰機Su-57,仍看的到這支尾刺。

Su-30又叫升級側衛,加裝了一對前翼,以提高靈活性。(圖/蘇愷公司)

原本Su-27也是蘇聯的本土製空戰機,沒有想過要對外銷售,但是隨著蘇聯瓦解,俄羅斯共和國恢復,Su-27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大顯身手了。Su-27在1989年首次參加巴黎航空展,由首席試飛員維克多。普加契夫(Viktor Pugachyov)表演了一段仰角120度超機動飛行而技驚四座,被稱為「普加契夫眼鏡蛇動作」(Pugachev's Cobra),一時之間Su-27成為西方最忌憚的戰機,Su-27的性能確實強大,極速可以達到2.35馬赫,推力與重量比高於1,升限也破了F-15創造的紀錄(雖然只多一點點),能夠攜帶10枚空對空飛彈,而且航程很長,無需外載油箱,作戰半徑已達1500公裡。如此巨大的戰機,卻有著不俗的機動能力,也成為90年代之後,航展上最耀眼的新星,隨之而來的訂單也就源源不絕,其中最大的海外買家是中國大陸,也成為中國大陸新一代軍事航空工業的主要學仿目標。

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全球還有許多空軍都操作Su-27系列,包括馬來西亞、印度、越南、安哥拉、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等國。

雖然Su-27系列在全球服役數量很多,也有多起空中遭遇的事件,不過真正開火的作戰機會卻相對較少。目前僅知在非洲的部落衝突中,安哥拉和衣索比亞、厄立垂亞曾經發生過數起俄制戰機之間的空戰,據說衣索比亞的Su-27擊落了厄立垂亞的MiG-29,這是Su-27系列少數的實戰經驗。不過這場空戰沒有什麼指標性,因為雙方的技術都很差勁,兩邊的空對空飛彈互射,卻鮮少擊中對方。

Su-27系列有許多的後續改良和延伸型,包括Su-30、Su-33、Su-35,以及對地轟炸專用的Su-34。是俄國目前最倚重的空防戰力,同時以它為基礎設計的Su-57仍然沿用了許多經驗,可見Su-27確實是非常優秀。

(中時電子報)

21  三峽大壩擁有全球僅存武器, 襲擊者將有來無回

22  中國第三艘航母被緊急叫停?真相竟是因為…

23  臺灣一高人道破大陸布局:全島震動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 戰略網」 一鍵免費關注並回復標題前數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經典鐵翼Su-27側衛戰機
    現在提到俄制戰機,許多人會以「外形優美」來形容,這是來自Su-27系列戰機的印象,其實以前的俄制戰機外形簡單而粗獷,而Su-27改變了這一切。被西方稱為「側衛」(Flanker)的Su-27戰機,在問世之初著實讓西方盟國大驚失色,它還有許多故事值得聊一聊。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側衛」來華之路由於歷史原因,當時唯一能為中國提供三代戰機的國家只有蘇聯。起初,蘇聯極力向我們推薦中型的米格-29戰機,在解放軍空軍莫斯科代表團的一再堅持下,我們最終獲得了航程更遠、體型更大的重型戰機蘇-27.
  • 俄羅斯su-35戰機配備R-37M遠程空對空飛彈,百步穿楊不再是神話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近日報導,俄羅斯su-35戰機將加裝
  • 中國進口蘇27二十七年,首批接近報廢,國產戰機全面頂替 |軍情晚報
    ▲俄羅斯Su-27「側衛」戰鬥機重達7噸的載彈量、極佳的機動性能和高達1500公裡的作戰半徑,讓這款戰機成為了上世紀80、90年代紅色陣營裡的空中脊梁。▲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SK戰鬥機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Su-27戰機,由俄羅斯後貝加爾軍區吉達機場起飛,轉場至中國安徽蕪湖空軍基地。
  • 「鴨嘴獸」——蘇霍伊的Su-34「側衛」戰術轟炸機
    ▲  「紅色09」號飛機,這是所知的「側衛」最新機型。因此,「紅色06」到「紅色09」號飛機將是俄羅斯空軍第一批在一線部隊服役的Su-34飛機。眾所周知,利佩茨克航空中心在俄羅斯空軍戰術航空兵引進新機型上起著引路的作用,其中包括這些「側衛」飛機。
  • SU-35鎖定F-22?真「神仙打架」!
    就在昨天,一位名叫「伊萬諾夫」的博主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條消息,稱在近期的一次行動中俄羅斯的SU-35S「側衛」戰鬥機「鎖定」了美軍F-22「猛禽
  • SU-27這驚豔世界的空中眼鏡蛇,美如畫
    蘇-27雖然基本設計和米格-29類似,但是尺寸要大不少。為了減輕重量,沒有使用複合材料,而是採用了30%的鈦,這個比例是當時戰機中最高的。後掠翼的前沿延伸,形成三角形,但是又有傳統的水平尾翼,因此並非三角翼飛機。
  • 和俄羅斯戰機比大小沒贏過
    F-16是現役戰鬥機中服役數量最多的戰鬥機,目前各國/地區空軍現役的F-16總數超過2200架,數量是排名第二的蘇-27「側衛」系列的2倍還多。
  • 俄羅斯空軍最好的戰機裝備的飛彈可不怎麼樣
    俄羅斯向敘利亞部署了多架包括蘇霍伊蘇-30SM、蘇-34和蘇-35S在內的先進戰機,但這些戰機卻很少配備俄羅斯最新研製的空對空武器。更多時候,蘇-30SM「側衛」-H和蘇-34「後衛」裝備的都還是蘇聯時代的R-27半主動雷達與紅外製導中程空對空飛彈。
  • 【戰機】「終極側衛」蘇-35的性能究竟怎麼樣?請看簡歷!
    △首架量產型蘇-35S,目前交給中國的蘇-35塗裝與之類似蘇-35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堪稱蘇-27「側衛」家族至今的最高成就。在俄羅斯空軍中,它與蘇-30系列戰機的定位都是作為第五代戰機PAK FA的低價位補充。1988年初,蘇霍伊發展了蘇-27戰機的大幅升級型號——蘇-27M。上世紀90年代初,蘇-27M為了出口被授予蘇-35的編號,但並未找到客戶。最終,蘇-27M項目在生產完15架之後終止。不過,其中一架編號為「710」的飛機至今蘇-35仍在作為發動機的試驗平臺。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普加喬夫眼鏡蛇」:空中機動傳奇的蘇-27
    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首次出現的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側衛」。1972年末,蘇霍伊和米高揚設計局都得到了各自的合同,以發展蘇聯空軍未來的下一代戰鬥機——蘇-27「側衛」和米格-29「支點」。
  • Su-27戰機的最佳拍檔,蘇軍Mig-29多用途戰機
    蘇軍高層針對如何抵禦美軍戰機並徹底逆轉戰局進行了多次討論,最終推出了著名的Su-27戰機,這款戰機是蘇軍對其死對手美國從六十年代開始進行大規模戰機研發的一次有力回擊,作為一種單座雙發四代戰機,Su-27具備強力武裝、高操作靈活性和用途多樣等多種優勢,完全有能力在和美軍F-15戰機的對抗中處於不敗之地。
  • 【講堂546期】鴨嘴獸Su-34戰鬥轟炸機,駕駛艙配備尿壺,不愧是前蘇聯的遺產
    ,這款新型的戰機就是蘇霍伊設計局在Su-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蘇-34後衛戰鬥轟炸機。,當時的選擇是蘇-27側衛戰鬥機.蘇-27具有具有出色的機動性能和極佳的航程,是1987年空中手術刀事件和1989年驚世的眼鏡蛇機動的主角,再加上Su-27戰機的載荷非常大,非常適合新戰機的需求,所以就選擇當時的Su-
  • 終於露面的Su-57隱形戰機
    去年2020年底,俄羅斯的su-57原型量產型再次露面,這次俄羅斯可能最終定型和量產的開始了……這臺比我國J-20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俄羅斯,法國和瑞典之外第五個能夠自主研製第三代戰機的國家,殲-10這一東方猛龍也從此開始了它傳奇的徵程。殲-10A殲-10戰機(編號J-10,軍方代號」猛龍「,北約代號 「火鳥」)是由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我國第一款單發,全天候,多功能的第三代戰機,從氣動外形到航電系統可以說摒棄了中國戰鬥機40多年來仿製蘇系戰機的歷史。
  • 德國雜誌發表評論Su-30印度MKI版是世界最好的戰鬥轟炸機
    Su-30戰鬥機(蘇-30戰鬥機,北約命名稱為側衛C,Flanker C),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公司基於Su-27設計的第四代多用途戰機
  • 中國空軍原裝蘇27或已全部退役 最後一批被殲16取代
    眾所周知,蘇-27「側衛」是由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發製造的一款第三代重型戰鬥機,具備攻擊力強,航程遠以及機動性優越等顯著優點。而在該事件發生後的第3個年頭也就是1990年,中國軍隊派遣代表團前往蘇聯參觀蘇-27戰鬥機,並於同年的12月籤署了24架該型戰機的購買協議,也就為這款在當時堪稱世界一流水平的現役戰機進軍中國奠定了基礎。
  • 美媒:中國空軍10年內將領先全球 靠這5大主力戰機
    中國在1990年代引進了俄羅斯的蘇-27「側衛」系列戰鬥機,並根據許可證在國內組裝。隨後中國又在「側衛」系列戰鬥機的基礎上開發了國產的殲-11、殲-11B和殲-15,殲-16等更先進的戰鬥機。而殲-16也成為「側衛」系列戰機中最先進的改進型號之一,該機集成了許多新一代戰機技術,採用高複合材料機身,裝備了現代航空電子和電子戰系統,也是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側衛」系列戰鬥機,這種雷達可能優於蘇-35。殲-16主要是為對地打擊任務而設計的,它雖然沒有安裝推力矢量發動機,但能夠採用獨特的遠程空對空飛彈,專門對加油機和預警機等敵方的支援保障飛機進行遠程攻擊。
  • 俄空軍蘇35戰機不慎開火擊落蘇30,很巧,兩型咱們全有裝備
    據俄羅斯BMPD軍事博客披露,在當天在特維爾地區霍蒂洛沃機場附近的一次近距離戰鬥訓練,一架隸屬於俄羅斯空天軍西部軍區第6列寧格勒紅旗軍第105混成航空兵師的第790戰鬥航空兵團的蘇-35S,忘記卸下30mm機炮彈藥,把一架南部軍區空防集團軍第4軍所轄混成航空兵第1師下屬混成航空兵第3團的蘇-30M2給「揍」了下來,所幸的是,2名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