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是一個主權國家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空軍是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軍種,當然也是震懾力很大的軍種類。新中國建立以來,由於國家綜合國力不強,空軍發展得也十分艱難。
解放軍空軍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戰時期,當時八路軍就選派了40多名幹部組成的航空隊,在新疆學習航空技術。抗戰勝利後,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建成。
最開始組建航校的過程十分艱難,教員全都是日籍教官和國民黨軍起義飛來的,學員的生活裝備根本無法得到保障,不得不在極端惡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讓學員們更頭疼的是,當時教授的教官主要是日本關東軍空軍被俘人員,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學員們還要儘可能去理解日本教官的意識。學員們用的教練機也都是老舊的日式戰機和國民黨軍起義人員帶來的飛機,各種零部件急缺。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還是湧現出來了王海等眾多優秀飛行員。
中國空軍的第一次高速發展時期在抗美援朝中後期,抗美援朝的爆發,讓解放軍認識到了一支強大空軍的重要性。當時由於沒有空軍的掩護,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和前線部隊在美軍的轟炸下,損失十分慘重。
抗美援朝中後期,蘇聯看到中國軍隊確實能打,開始對中國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援助,空軍當然是重中之重。到1958年,解放軍空軍一共有各類戰機3000多架,其中除了大批米格15戰機外,還有幾個師的米格17戰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戰鬥機之一。
雖然當時解放軍空軍的實力達到了一個頂峰,但都是從蘇聯直接購買的,自己仍然沒有雄厚的基礎儲備。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片面撕毀了同我國籤訂的600個合同,不僅撤走全部專家時,還帶走了全部圖紙、計劃和資料,並停止供應我國建設急需的重要設備,使我國250多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建設處於停頓、半停頓狀態
蘇聯取消對華援助後,使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和科技發展陷入了困頓,很多行業進入了停頓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集中科技和資金力量,用在研發兩彈一星上,先進戰機的發展陷入了停滯狀態。
改革開放之後,為了發展經濟,不得不暫緩很多軍事設備的研發。當時還有人提出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說法,並且下馬了大飛機研製計劃等重點工程,使得我國航空業的發展更加緩慢。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周圍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甚至我們的臺灣島都裝備了三代機,而我們裝備的還是老舊的殲五,殲六等戰機。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我們甚至都沒有敢動用空軍作戰。
根據當時的形勢,造已經來不及了,所以需要儘快購買一款先進的戰鬥機來鞏固國防安全。這個時候,我們又盯上了蘇聯,此時的蘇聯已經日薄西山,經濟也陷入了停滯狀態,連米高揚和蘇霍伊設計局的科學家都不得不靠去開出租來補貼家用。
當時我們組織了以空軍副司令林虎中將為首的採購團,到蘇聯採購先進戰機。林虎將軍也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從山東來到東北,後來認識了一位俄羅斯姑娘,生下了林虎,林虎也是空軍唯一的一位白人將軍。
在林虎只有幾歲的時候,父親凍死在火車上,隨後母親和弟弟病死,姐姐被人領走。1938年,年僅11歲的林虎靠著乞討要飯來到了山東,遇到了八路軍,想要參加八路軍。八路軍看他年齡太小,本來是不想要他的,但是又怕他一個人在外面餓死,就把他留在後方做勤務工作,後來又教他知識,讓他學習文化。林虎也參加了了膠東、魯中地區歷次反「掃蕩」、討吳、解放臨沂等戰役戰鬥。林虎這個名字,也是當時八路軍的領導給他起的。
1945年,林虎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學習。同年12月,林虎由山東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選送到東北民主聯軍航空隊學習航空技術。他是當時第一批學員,學習環境十分艱苦。
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林虎曾駕駛P-51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1950年9月,林虎任空軍某師副團長,1951年冬率部參加抗美援朝空戰。抗美援朝戰場上,林虎駕駛戰機擊落擊傷美軍F86佩刀戰機各一架。
1954年初,林虎奉命到駐廣州沙堤機場的空軍殲擊航空兵第18師任副師長,之後率領部隊和國民黨軍空軍進行了數十次空戰。1958年,在金門上空的空戰中,林虎指揮部隊空戰,一次擊落國民黨空軍飛機兩架、擊傷一架。1985年,林虎擔任空軍副司令,1988年晉升中將。
1990年,在蘇聯解體前夕,林虎中將率領一支代表團到蘇聯採購先進戰機,當時蘇聯向中國推薦的是米格29戰機,但尷尬的是,蘇方在向中國展示這款戰機的時候,還摔了一架戰機。
正在中國代表團比較發愁的時候,林虎得知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蘇聯還有更為先進的蘇27戰機。這個消息是蘇霍伊設計局的人員透漏出來,當時蘇霍伊設計局由於經費短缺,都快揭不開鍋了,所以急需中國的這筆訂單,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林虎中將在得知蘇聯還有這樣的戰機後,立刻向蘇聯請求購買蘇27戰機。蘇聯談判方當時內心很糾結,既不想賣給中國蘇27戰機,又不想失去中國這筆大訂單,於是他們又玩起了對付其他國家談判方的老把戲,那就是拼酒。林虎將軍有一半俄羅斯血統,自然知道蘇聯人的小把戲,所以來的時候特意從其他單位找來了一位對酒精免疫的大校參謀,還給他換上了空軍的軍裝,並對他說:「祖國需要你的胃。」
根據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沙波什尼科夫曾經對《紅星報》記者的描述,中國當時派的這位大校參謀,看上去十分不起眼,蘇聯談判方覺得這位身穿空軍制服的大校參謀是個瘦得像竹竿一樣的傢伙,如果穿著軍大衣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估計一陣風吹過可以向風箏一樣飛起來。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沙波什尼科夫自己都覺得很搞笑。後來一次宴會上,蘇聯談判方有意為難中國談判方,想要和中國談判方喝酒,這位大校參謀立刻站出來,要一人和他們喝。
接下來發生了讓人吃驚的一幕,這位大校參謀喝酒跟喝水一樣,往肚子灌,一邊喝一邊勸蘇方代表也喝,蘇方代表自然也不願認輸,也和他比起酒量。更要命的是,這位大校還喜歡把白酒和啤酒混合在一起喝,最後整個蘇軍談判方17位將軍全部被喝翻,被人抬出了宴會廳。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蘇方談判明顯氣勢矮了一截,一個一個灰頭土臉的就好像是吃了敗仗一樣連說話都輕聲多了。最後中國也成功購買了蘇27戰機,還引起了蘇27的生產線,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航空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