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將軍小故事-支持自主創新高能四代機,嚴厲打擊半吊子三代半

2021-02-23 大水來

最近傳來噩耗,林虎將軍不幸去世,終年91歲,林虎將軍是原空軍副司令,參加過抗美援朝空戰,國土防空20作戰,上世紀80-90年代航空武器研發,引進蘇27都有他獨到的貢獻。

更少人知道,林虎將軍是個中俄混血,父親是闖關東的漢子,母親是流落中國的白俄羅斯族女人,兄弟姐妹一共3人,結果父母不幸雙亡,兄妹3人一人病死,最後還相互流散,不知下落,最終在艱苦的日子裡面參加了共產黨,走向了戰鬥飛行保家衛國的光輝歷程,在多年的奮戰後,由於功勳卓著,最終高升到空軍副司令,為國家航空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林虎將軍,面相虎虎生威,一代傳奇,空中悍將

不像別的人愛著書立說,林虎將軍就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保衛祖國領空的戰鬥——新中國二十年國土防空作戰回顧,把我國國土防空作戰的慘痛經歷詳細介紹,多次夜間攔截敵機,由於設備落後,缺乏夜視設備和先進雷達,戰鬥機和轟炸機多次墜地,機毀人亡,人民空軍飛行員為了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最終就一個結論:沒有強大的空軍,就沒有人民安居樂業的日子,要有強大的空軍就必須擁有先進的飛機。

林虎將軍,唯一的一本專著,裡面很多血淋淋的故事,為了保家衛國,空軍飛行員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林虎將軍是一個飛行天才,很喜歡飛行,也很酷愛飛行,他參加過空戰,深深理解不僅僅要有好飛機,飛行員也需要有一個強悍進取的心態,眾所周知,由於國家經濟困難,沒錢補充飛機,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都是以保安全第一,飛行四平八穩,號稱民航預科班,主力教官曾經鬧過3.2g離心機就昏迷的超級大笑話,林虎將軍對此深惡痛絕:糊塗!怕摔飛機怎麼能飛出戰鬥力?真是豈杞人憂天。

為了讓年輕飛行員大膽放手做飛行,做高難動作,經常身體力行,他在70歲高齡悍然駕駛駕駛蘇-30戰機做了特技飛行動作:翻筋鬥、半筋鬥翻轉、橫滾、超低空通過機場、大坡度低空急轉彎、飛機攻角接近120度的「眼鏡蛇」動作,讓俄羅斯試飛員都目瞪口呆。

林虎將軍駕駛戰鬥機70歲還做眼鏡蛇機動,嚇死一片年輕小飛飛

林虎將軍不僅僅是一個好飛行員,也是一個優秀的空軍技術專家,在他的堅持下,我國航空武器研發體制有了很大的進展,其中一個就是,從殲10開始,空軍組織大批優秀試飛員,進駐飛機設計所,和設計師打成一片,設計師的所有構思都要經過飛行員的評審,而飛行員的所有要求,都在萌芽時期讓設計師實現,從源頭就開始控制設計師的設計走向,保證了設計為飛行,飛行靠設計的雙向良性互動。

而我國二代機時代飛機研發體制是,設計所做啥飛機出來,不管多爛多麻煩,部隊飛行員也得捏著鼻子忍受,部隊飛行員提的改進意見,廠家愛理不理,你拿人家毫無辦法,經常是不太愛理,藉口就是,飛機都出來了,改一點要動全身,來不及,代價太大,偶爾真的要改,動不動就要幾千萬,非常非常的鬧心。

殲8是一種飛行員體驗極其糟糕的飛機,飛機空有接近1的超高推重比,飛行員俗稱,大部分時間和飛機搏鬥,少部分時間和敵人搏鬥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林虎將軍高度重視新型飛機研製,當年殲10戰鬥機上馬,由於難度過高,全面瞄準美國F16,航空工業和部隊都對此不抱希望,更有甚者,有高層居然提出停產殲10,全部生產蘇27的謬論。

在殲10成功之前1995年,老大所天上掉餡餅,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更多的錢仿製蘇27,有蘇霍伊設計局派出的100多專家代表團,日子過的爽翻天,啥技術問題都可以直接推到俄羅斯專家那裡搞定,一時間日子樂逍遙。

當然,科研所的唯一任務是搞新機研發,蘇27畢竟是有點過時的三代機了90年代末期,美國推出了隱身戰鬥機F22和半隱身三代半超級大黃蜂F18EF。

超級大黃蜂項目短平快,皮實耐用,航電飛彈無敵,迷倒了老大所


大家都知道F22好,但是當時,我國剛剛搞定三代機,和四代機水平差距巨大,老大所覺得F22太高難,發動機,材料,航電,飛控,無一不是夢幻逸品,高不可攀,不如我們整個低難度的國產超級大黃蜂出來如何,難度低了不少,軍事圈俗稱蟲迷心竅。

為此,林虎將軍嚴令禁止,再強的三代半還是三代機,美國空軍F15F16之後就直接全面轉F22了,誰還整三代半玩啊,四代機毆打三代半,就像壯漢調戲瞎子一樣輕鬆愉快,超級大黃蜂不過是美國無敵空中優勢的產物,我們跟著學,後果不堪設想,闔家鏟是唯一出路。

最終,叫停了老大所山寨超級大黃蜂三代半的項目,也停了成都所,一系列升級殲10到三代半的項目,比如加裝保形油箱,機翼大改,尖端加飛彈掛架等等。

殲10設計不算完美,成都所也做了極大的努力改進,但是林虎將軍要求不糾纏,三代機三代半時代已經過去了,不完美就是完美

理由就是:國家基礎薄弱,經費緊張,更需要集中火力打殲滅戰,集中儘可能多的財力物力精力全力以赴攻克四代機,四代機到手,三代半就像秋天的樹葉子,隨便搖搖滿地掉。

殲20就這麼成功了,2011年首飛,2017年交付部隊,2018年林虎老將軍走好!滿懷喜悅的走好!

為林虎將軍點讚100萬次!

殲20戰鬥機橫空出世,老將軍滿心欣慰,林虎將軍走好,人民群眾萬般懷念您駕機出戰的英姿,再來人間做空戰英雄,再次守護華夏大地


UC大魚獨家專稿,UC大魚獨家版權,轉載請得到UC大魚授權,嚴禁非法轉載。

今天以此文紀念林虎將軍。

相關焦點

  • 林虎將軍與中國空軍重型戰鬥機
    林虎將軍於2018年3月3日逝世,對中國空軍而言,無疑是巨星隕落。3月9日,在北京八寶山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送別人員之多,久已未見,足以說明老將軍功勳卓著、德高望眾。林虎老將軍離開了我們,但他對人民空軍的貢獻必將為歷史銘記。
  • 空軍原副司令林虎將軍去世,70歲時曾駕蘇-30飛眼鏡蛇機動
    林虎將軍延伸閱讀:林虎將軍與引進蘇-27的故事在經過艱難的談判後,中國終於引進了第一款三代機-蘇27飛機。作為我黨第一所正規飛行學校「東北老航校」培養出的第一批老飛行員,林虎將軍看完科沃丘爾駕駛蘇-30戰機作完特技飛行表演後,仰望著那蔚藍色的天空沉思了許久,深沉地對我說:「老徐,我這一輩子幾乎飛遍了被稱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各種戰機,唯獨沒能飛這第四代的戰機(註:當時大家都把蘇-27和蘇-30等飛機稱為第四代戰機),我還真很期望親自體驗、試飛一下這種第四代戰機,不知科沃丘爾如此再三誠懇地邀請我一道飛蘇
  • 林虎將軍走了,留下一個現代化的中國空軍,築起了空中「長城」
    投稿添加小編微信或發至郵箱:1609705208@qq.com林虎將軍走了,留下一個現代化的中國空軍,築起了空中「長城」悄悄地 我被點擊了1000萬次【林氏源流研究】一直在路上這個林氏網站引來50多個國家關注,奧妙何在?【林氏源流網】六周歲啦!初心依然,砥礪不倦。
  • 師偉:空軍英雄林虎背後的教育學
    林虎生於1927年,漢族,祖籍山東招遠,原本不姓林。林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破格參軍——林虎離家出走、偶遇八路軍,當時山東八路軍正處於初創發展時期,11歲的林虎得以破格參軍,幹勤務工作,半年的私塾底子有機會發揮了!
  • 半吊子隱形戰機靠譜嗎?
    >據報導,韓國一直致力於推動自主研製KF-X戰鬥機項目是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為促進本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二是希望用KF-X戰鬥機替換服役數十年的美制F-4和F-5戰鬥機。KF-X,半吊子隱形戰機KF-X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預計為1.81馬赫,航程2900千米,最大有效載荷7.7噸。KF-X在外型上與F-35A聯合打擊戰機相當類似,差別在KF-X採用雙發動機,而F-35A是單發動機。
  • 沈飛故事丨它是幾代機?咱是幾代人?
    國際通行的殲擊機劃代標準制定者一是美國,另一個是俄羅斯,這是因為他們掌握著領先世界的航空製造技術,他們的殲擊機也自然成為了劃代的「標杆」。美俄的劃代標準及其異同,在這裡不做詳述,今天主要說我國的劃代。在我國,一代機主要是高亞音速和跨音速殲擊機,它們大都是蘇聯飛機的仿製型號。
  •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蘇-35最具潛力,殲-16排名第幾?
    ,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自行研製五代機,因此許多國家選擇將四代機進行升級改造,四代半機也就應運而生,那麼,誰才是世界上最強的四代半機呢?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  其實,所謂的四代半機,就是介於四代機與五代機之間的戰機,其他性能與五代機相似,唯一欠缺的就是隱身性能,而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四代半機就是美國的F-15X、俄羅斯的蘇-35和我國的殲
  • 三代半戰鬥機從0到400架,只用了4年時間,這就是中國的速度
    除了生產成本,隱身戰鬥機的維護保養等成本也遠超三代機,因此短時間用四代機全面取代三代機不現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四代戰鬥機為了保證最佳隱身性能,不能隨心所欲地去掛載武器,大部分情況下只能使用內置彈艙,雖然四代機的制空能力強悍,但在對地對海攻擊方面遠不如三代多功能戰鬥機。
  • 三代半戰鬥機從0到400架,只用了4年時間 — 這就是中國的速度
    除了生產成本,隱身戰鬥機的維護保養等成本也遠超三代機,因此短時間用四代機全面取代三代機不現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四代戰鬥機為了保證最佳隱身性能,不能隨心所欲地去掛載武器,大部分情況下只能使用內置彈艙,雖然四代機的制空能力強悍,但在對地對海攻擊方面遠不如三代多功能戰鬥機。
  • 第四代?第五代?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究竟是第幾代戰鬥機?
    反觀西方國家,在第一代機頭進氣噴氣式戰鬥機之後,戰鬥機發展立刻就轉向兩側進氣、機頭安裝較複雜完善機載雷達系統的方向,而不像俄那樣繼續發展米格-21那樣的機頭進氣、兩倍音速、簡單雷達火控的戰鬥機,所以西方國家的二代機,如F-4鬼怪戰鬥機事實上和米格-23這樣的俄第三代機的性能相近,按俄標準就是三代機。
  • 四代半戰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殲10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1998年首飛,2003年服役,迄今為止已經發展出了殲10A、殲10S(雙座型)、殲10AH(海軍型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殲-16是三代半戰鬥機,可算作第二代殲-11。這不同於西方的三代半,因為這是新造為主,而不是改裝升級的,而且是在四代已經研發成功的同時同步研發的三代半。這也決定了中國的三代半有更好的升級條件。除了前述電子技術方面的共享,第二代殲-11還可能得益於四代的發動機技術。「太行」已經投入大規模使用,但有可觀的增推餘地,整合WS-15的部分先進技術的話,增推潛力更大。
  • 三代機飛行尖子「反哺」二代機部隊!一個大膽的決定實現了「雙贏」
    劉應華攝  在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反哺」是他們近年來潛心創新探索的飛行員循環交流成才模式,即打破以往「從二代機部隊向三代機部隊單向輸送骨幹」的成才模式,選拔三代機飛行尖子回二代機部隊任職,用先進理念「反哺」二代機部隊,走活「人才儲備與戰鬥力提升」雙贏的路子。
  • 中國能把「飛豹」魔改成三代機嗎?這些難關很難克服!
    「飛豹」魔改成三代機嗎?首先我想順帶提一下的是殲-10A和殲-11B型戰鬥機的改進問題,正如我們前文所言,伴隨著以殲-10C和殲-16為代表的三代半戰鬥機和以殲-2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批量加入空軍現役,伴隨著F-35A型第四代戰鬥機在我國周邊的迅速擴散
  • 韓國五代機真出來了!
    韓聯社發布的KF-X原型機部件    韓國到底有沒有自主研發五代機的實力呢?如果粗略看一架戰鬥機,大致可以分為四部分:機體、動力裝置、機載航電系統、機載武器。首先來看機體,五代機需要隱形氣動一體化技術,還要高效率的結構設計,對外形、氣動布局要求很高,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 最強三代半F-15EX重出江湖,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那麼,作為已經量產了兩型第四代戰鬥機、停產甚至停止改進了大多三代機、信心滿滿地要在2040年建軍目標中實現「全四代化」的USAF,現在居然準備恢復採購三代半戰鬥機,而且是具備超長待機功能、可能會用到2060年的戰術飛機,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 一周軍評|從美國F-15X扯皮看三代機在未來空軍中的地位
    三代半戰鬥機即使在未來,還是有它的作用的。回頭看看美國三代機、四代機研發史上的種種事情,其實這些一種戰鬥機型號發展延續幾十年的飛機,其發展到最後完全可能和最初的設想南轅北轍。其實三代機服役之初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只不過因為三代機所涉及的問題還沒這麼複雜,再加上冷戰高峰期,花錢能解決的問題,那還能叫問題嗎?但到了今天,四代機身上,從現實角度看,這些事情都是麻煩。相比之下,即使是三代半戰鬥機,對現有的地勤保障體系也不至於要如此大動幹戈。
  • 林虎將軍披露:一年3千架次敵機曾侵犯我國,一架也沒打下來
    具有傳奇色彩的空軍悍將林虎將軍與世長辭
  • 四代機時代下殲-11的日子怎麼過 | 晨楓
    這不同於西方的三代半,因為這是新造為主,而不是改裝升級的,而且是在四代已經研發成功的同時同步研發的三代半。這也決定了中國的三代半有更好的條件,除了前述電子技術方面的共享,第二代殲-11還可能得益於四代的發動機技術。「太行」剛投入大規模使用不久,本來就有增推餘地,整合WS-15的部分先進技術的話,增推潛力更大。這不一定是直接的部件級的共享,可能更多的是設計和製造技術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