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蘇27戰鬥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蘇27戰機是俄國三代戰機中的佼佼者,它綜合性強,戰鬥力強,具有高機動性,長期成為俄羅斯主要的空中力量。
更是在技術基礎上,延伸出了蘇30、蘇34等戰機。經過不懈的談判,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購入蘇27戰機。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引進時選擇了蘇30MKI,所以,今天我就來對比一下兩架戰機究竟有何不同。
▲俄羅斯 蘇-27戰鬥機 圖
印度不引進蘇27的原因無非是,是我們比印度先引進了蘇27戰鬥機。本著想趕超我們的心理下,印度拿出更高的加錢,直接引進了蘇30MKI。
改革開放後,中蘇關係逐漸恢復。中國希望借著蘇聯的力量改變當時落後的空軍局,於是直接表達想引進蘇27的想法。
於是兩國達成約定。中國在陸續引進蘇27戰鬥機的同時,還拿到了獨立生產蘇27的生產線。
隨著我國國力的穩步上升,工業水平明顯提升,在了解蘇27戰機原理和技術後,藉此研發出 屬於我們自己的殲11和殲16系列戰鬥機,開啟了我們自己三代戰機時代。
▲中國 殲-20戰鬥機 圖
在我們引進蘇27後,印度便提出向俄羅斯購買戰鬥機的請求。
可那時的蘇聯剛剛解體,俄羅斯歷經多年的軍事競賽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經濟能力和國內政治情況混亂,面對這樣一個大單,即使是國力虛弱,還是要拿出家底想留住這個單子。
在軍方授權後,蘇霍伊公司以蘇27戰機為基礎,進行多改裝後,最終與印度達成出口協議。
該機型採用多種先進技術,很多方面強過賣給我們的蘇27戰機,這也是印度當時痛快付錢的原因。
比如說,蘇30MKI裝備全新的無雷達和電力系統,攻擊性能比蘇27SK高出20倍,防空攔截方面也提升10倍;在換裝矢量推力發動機後,機動能力也大大加強。
並且增加武器攜帶量,可以攜帶任何的俄制空空飛彈和空地飛彈,還能攜帶超音速導。
▲印度 蘇30MKI戰鬥機 圖
不過,隨著中國自行研製的殲11B、殲16、殲10C和殲20大量服役,印度的蘇30MKI在性能上已經不佔優勢,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處於落後的地步。
雖然印度對蘇30MKI非常重視,但是實際上造成這種局面很大原因還是在印度的自身問題。
此時的蘇30MKI強於蘇27,可印度自己真的就高開低走。首先,雖然蘇30MKI問世時的性能極佳,可當時矢量推力發動機和最新雷達技術並不完善,俄羅斯也沒有用於自己已有的戰機上。
於是,在蘇30MKI真正服役時,經常出現動能系統不穩定和發動機壽命短的問題,而且由於印度的氣候導致電子系統也經常故障。反觀俄羅斯在看到出售給印度的這些戰機出問題後,及時修改,又沿用到自己後續戰機上。
▲印度 蘇30MKI戰鬥機 圖
還有一個問題,印度本打算向我們一樣直接引進生產線,自己量產,想法很好,可第一步就夭折了。印度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工業水平,直至現在,整個印度的工業水平也令人堪憂,何況是上個世紀末。
自身薄弱的工業基礎不支持印度建立自己的蘇30MKI生產線。其次,由於印度選擇走「捷徑」,沒有購入蘇27,導致很多蘇30MKI的前身技術沒有理解,依靠自己又難以解決,所以生產線計劃只能擱置。
依舊只能引進俄羅斯的零件自行組裝,而即使是組裝,經大量的蘇30MKI也是故障頻出,多次爆出墜毀的新聞。
總的來說,當年的蘇30MKI是比蘇27性能高出不少。可多年以後,我們在用蘇27作為基礎,自主研發出的殲擊機早已組成了我們自己的現代化機群。
反觀印度,仍然依賴購入其他各國的武器裝備。如果當年印度選擇提升自己的航空工業水平,現在可能早就擺脫了依靠進口戰機維持空軍力量的尷尬境地。
米爾軍事網| 誠邀編輯(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