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2-01-31 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

1.據朝中社4月3日報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近日修改補充傳染病預防法。經修改補充的傳染病預防法新增1個章節,附加8個法條,共有6章53條,具體規定了傳染源的發現、隔離、傳染途徑的切斷等關於預防傳染病的法律要求。

 

2.據朝中社4月3日報導,今天是朝鮮人民保健法頒布40周年的紀念日。《勞動新聞》3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人民保健法是全面提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朝鮮保健衛生制度,圓滿解決衛生問題的各項原則和要求的愛民法典。文章強調,振興保健衛生部門是維護朝鮮式社會主義形象的政治問題,不管條件和環境如何都要最優先投入全國力量的重大事業,這是朝鮮黨的堅定意志,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3.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當天0時,韓國較前一天0時新增86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0062例。累計死亡病例174例,較前日增加5例。平均病死率為1.73%,80歲以上患者病死率達到18.86%。累計治癒並解除隔離病例共6021例,較前日增加193例,治癒率接近60%。

 

4.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3日在記者會上就日前在大邱發生的一例醫生死亡事件表示,死因初步判定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這是韓國首例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的病例。

 

5.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首爾市政府表示,將於當天向警方舉報位於城北區的愛第一教會違反抗疫集會禁令執意禮拜一事。此前,愛第一教會在禮拜時沒有遵守防疫守則,首爾市於3月23日向該教會發布了集會禁令,該教會主管牧師全光勳因此被逮捕。

 

6.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政府決定,將以3月健康保險(醫保)繳納額為準向收入下遊70%的家庭發放緊急災害補助。以加入職工醫保者為準,4人戶家庭的本人繳納額低於23.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360元)時可獲得補助。另外,對於尚未根據小工商業者和個體戶最近收入急劇減少而調整醫保繳費標準的情況,各地方政府將考慮災害補助申請當時的收入情況決定是否提供補助。

另外,首爾市政府3日發布公告介紹稱,6日起居住在首爾的未加入健康保險(醫保)的外籍人員在首爾國際中心官網(seoul.go.kr)申請,即可在41家外國人支援中心免費領取口罩,人均1隻可替換濾芯口罩及5片口罩濾芯或者5隻一次性口罩。

 

7.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駐玻利維亞大使館消息,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被困在玻利維亞的8名韓國人當地時間2日搭乘美國政府包機踏上回國之路。這是旅玻韓人第二次乘坐美國臨時航班離開玻利維亞。

 

8.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涉嫌在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上炮製散布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婦女性剝削影像的趙主彬(音譯)羈押期限延長至本月13日。警方前一天表示,趙主彬所謂與他共同運營聊天室的三名共犯中有兩名被抓捕並受到調查。

 

9.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3日出席在濟州四三和平公園舉行的「濟州四三事件」72周年悼念儀式,對死難者表示深切哀悼。

 

10.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主持召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時表示,隨著境內居家隔離人數和入境人數逐漸減少,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從境外輸入的風險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11.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法務部表示,政府從1日起對所有的入韓外國人實施「限制活動範圍」措施,這是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韓國首次實施該項防控措施。目前,韓國共有2.7萬餘人居家隔離,其中近2萬人是近期入境人員,約佔七成。

 

12.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表示,明天上午將開會討論是否延長社交距離嚴守期並在會後發布結果。

 

13.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銀行(央行)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韓國外匯儲備環比減少89.6億美元,為4002.1億美元,創2008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央行認為,外儲回落主要是受到外匯部門採取綜合措施維護外匯市場穩定,以及美元走強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資產有所減少等因素影響。

 

14.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青瓦臺發言人姜珉碩表示,總統文在寅當天下午同越南總理阮春福通電話討論防疫合作,雙方還就共同推進以視頻形式舉行東協與韓中日領導人會議達成共識。

 

15.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趙世暎3日上午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六個國家的副外長通電話,就抗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交換意見,會議持續40分鐘。

 

16.據韓聯社4月3日報導,韓國統一部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棄朝投韓的「脫北者」同比減少41%,為135人(男39人、女96人),創2009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

相關焦點

  • 2021年3月2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1.據朝中社3月2日報導,3月2日是朝鮮的植樹節。每逢此日,群眾植樹運動更加活躍。朝鮮人民把造林護林工作視為保證祖國未來的愛國事業,積極參加山林恢復戰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將國家的所有山野轉變成為寶物山、黃金山的山林恢復戰鬥第一階段任務已結束,自2018年起第二階段植樹任務正在穩步執行。 2.據韓聯社3月2日報導,首爾行政法院行政11庭日前判令外交部披露2015年韓日慰安婦談判過程中與時任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負責人、執政黨議員尹美香的面談記錄。外交部2日決定不服上訴。
  • 【一周回顧】朝鮮半島時政要聞(21.02.08-14)
    5.據韓聯社2月10日報導,韓國環境部和中國生態環境部發布兩國有關攜手防控大氣汙染的情況和合作方案,並表示得益於緊密合作,兩國2020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攜手治霾成效明顯。月9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1年2月10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 【一周回顧】朝鮮半島時政要聞(21.02.22-28)
    ▶ 2021年2月22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月23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1年2月24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1年2月26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1年2月27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2021年2月28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 2019年12月22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點擊上方「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偷偷關注我們及時掌握權威信息,了解朝鮮半島最近動態1.據朝中社12月22日報導,朝鮮勞動黨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主持召開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擴大會議。
  • 音頻丨2019年12月18日 新聞和報紙摘要(打卡有禮!)
    2012年12月20日,在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時,習近平指出,中央會一如既往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和澳門基本法,一如既往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一如既往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提出希望。
  • 時政早知道丨2017年9月11日
    三、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啟幕9月10日,為期4天的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中國無錫拉開帷幕。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路精英、500多家企業和機構代表齊聚太湖之濱,共商產業發展大計,在物聯網浪潮中搶佔先機。
  • 《環球論壇》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六:朝鮮半島些許波瀾...
    這張朝中社1月15日提供的照片顯示,1月14日晚,朝鮮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紀念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閱兵式。據朝中社15日報導,紀念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閱兵式14日晚在平壤金日成廣場隆重舉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會委員長、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出席並檢閱了部隊。
  • 《環球論壇》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六:朝鮮半島些許波
    這張朝中社1月15日提供的照片顯示,1月14日晚,朝鮮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紀念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閱兵式。據朝中社15日報導,紀念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閱兵式14日晚在平壤金日成廣場隆重舉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會委員長、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出席並檢閱了部隊。
  • 邊海消息(2020年10月14日)
    美軍偵察機出現的時間,正好是在解放軍於福建古雷半島東側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期間。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10月14日發布的消息,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從10月13日22時到10月14日4時在臺灣海峽南部周旋,其飛行路線劃出了一個長方形。這架美軍偵察機一度靠近廣東、福建省交界處海岸線飛行。
  • 時政早知道丨2017年6月20日
    二、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1987年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 【時政熱點】2021年3月2日時政熱點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今天(3月2日)認為,中國房地產領域的泡沫仍然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是金融體系最大的灰犀牛。8、中國銀保監會:去年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人民幣。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日在發布會上說,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銀保監會和整個銀行業保險業系統及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經濟發展。
  • 大揭密:俄國如何一步步染指朝鮮半島
    在2016年3月及11月,也是俄羅斯而非中國,技術性地延緩安理會通過延長1718號決議的期限,以及新的2321號決議。  除了核武計劃的"協助"外,根據美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FPRI)的研究,俄羅斯將貿易、勞工、運輸、金融、投資、漁業、航空等七項領域作為對北韓的"槓桿",維持北韓經濟免於因為制裁而崩潰。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能源、運輸,以及允許北韓勞工進入遠東地區工作。
  • 【朝鮮半島】鄭繼永:朝鮮半島局勢轉圜:動因、評估與展望
    2017年5月, 新上臺的文在寅政府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金大中、盧武鉉政府的對朝政策, 朝韓關係轉圜有了政治基礎, 朝韓也恢復了中斷已久的秘密接觸。2018年1月1日, 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宣布, 朝鮮已經完成「核武力」建設, 積極支持並派大規模代表團參加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 朝鮮半島局勢由此轉向戲劇性的快速轉圜局面。
  • 2020年11月9日時政熱點
    2020年11月9日1、臺海軍證實美軍今登臺「授課」。
  • 2019年6月時事政治+2018.1-2019.6時政匯總
    4、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19年第3號公告,中國已於2019年6月1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徵關稅稅率。根據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清單中的部分商品,分別實施加徵25%、20%、10%的關稅。對之前加徵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徵5%的關稅。
  • 【速評】朝鮮4月5日試射:日常試射還是暴風前夜?
    而朝鮮方面,則延續了一貫的「超強硬對強硬」態度:金正恩繼年初新年致辭中高調宣稱「洲際彈道飛彈開發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後,於2月12日試射了固體中距飛彈「北極星-2」號,並分別於3月6日、3月18日進行了戰略軍飛彈突擊訓練和新型火箭發動機試車,除此之外,根據韓美消息,朝鮮還多次進行了飛彈發射試驗,然而以失敗告終。
  • 朝鮮半島古代史
    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韓國和朝鮮史學家猜想,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北部衍變而來,從公元前4世紀,在北部形成了一個奴隸制國家,史稱古朝鮮。而在半島南部由土著部落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後來馬韓統一三韓,稱辰國。
  • 朝鮮半島戰爭之劍仍然高懸
    因為糧食短缺、營養不良,朝鮮出現身材矮小、瘦弱不堪的士兵,士氣與民心都變得不穩。但中美連手推翻金正恩政權可能性並不高。踏入2017年後,朝鮮半島局勢的詭譎前所未見。戰爭的陰霾時密時散,金正恩和川普這二位互相敵對的國家元首,隔著太平洋上演著一幕又一幕令人心驚膽跳的戰爭遊戲。
  • 老王哥簡報(2017年5月3日星期三)
    3.當地時間1日晚,美國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2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美俄領導人的通話重點將包括敘利亞局勢。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在接受彭博新聞採訪時表示,他正在考慮拆分華爾街大銀行。他說,有些人想要回到舊的體系中去,政府會考慮這一點。
  • 朝鮮半島和平體制若干問題探討
    從20 世紀 7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反過來主張"南北當事方主義",而朝鮮轉而主張以朝美為當事方推動半島和平體制。進入21世紀以後,朝韓兩國對"多方"共建和平體制也採取了接納的態度。2007年的"10·4宣言"和 2018年的"4·27 板門店宣言"中均提及"三方或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