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媽媽」梁秀娥用愛堅守在擁軍路上

2021-02-11 山西武警

今年50歲出頭的梁秀娥是山西焦煤汾西礦業一名普通職工,但她卻用一顆真誠的心彈奏出一曲曲感人的愛兵音符;用一份質樸的情書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擁軍故事;她用博大無私的愛影響了家人,影響著身邊更多的人,她從一人擁軍到全家擁軍,再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支溫暖的團隊——「愛心媽媽團」。十幾年來,梁秀娥和她的「愛心媽媽團」為困難官兵捐資捐物十多萬元,為戰士做好事無以計數,她們用「愛心」滋養戰士心中那一朵朵美麗的「幸福花」。

梁秀娥與部隊的緣分,要從她的家庭說起。她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從小耳聞目染父親的錚錚鐵骨和軍人特有的氣質,一顆「軍人夢」的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芽。長大後,由於種種原因,她沒能如願參軍。

一次偶然的機會,梁秀娥接觸到了當地的武警介休中隊,熟悉之後,她開始慢慢的走進部隊,看望慰問官兵。逢年過節,她同官兵們一起打撲克、玩遊戲,共同慶祝。漸漸地,梁秀娥這個「好心人」成了中隊的「常客」。戰士們衣服破了,她就給戰士們縫縫補補;戰士們想家了,她就與戰士們拉拉家常;過節了,她就和戰士們一起慶祝。慢慢地,戰士們都開始親切地叫她「梁媽媽」。

2009年5月,中隊戰士李鵬飛吃飯時,不小心被一根魚刺卡住了喉嚨,當時沒有感覺到疼,晚上站崗時,喉嚨疼得越來越厲害,連水都不能喝。正在查哨的中隊長牛建生情急之下,打電話求助梁秀娥。已是夜裡十一點多,梁秀娥二話沒說,趕到武警中隊,連夜將李鵬飛送往醫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魚刺終於被取了出來,李鵬飛抱著身旁的「梁媽媽」哭了。

還有一次,梁秀娥正在中隊和戰士們包餃子,突然,看到戰士侯青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她趕緊把侯青送到醫院,經診斷,是急性闌尾炎。手術後,梁秀娥主動承擔起照顧侯青的責任。每天變著花樣給他送去魚、雞蛋、排骨、牛奶等營養食品。經過十幾天的精心照顧,侯青康復出院。直到現在,已經退伍回鄉的侯青每逢過節都要打電話問候「梁媽媽」。她不是戰士的親人卻履行著母親一樣的責任和義務,她不是戰士的親媽卻用無私的愛心,贏得了「兵媽媽」的光榮稱號。在她細心的關愛呵護下,「兵兒子」越來越多,遍布全國各地。

「送兒子、踏徵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千叮嚀、萬囑託,開創一片新天地,返鄉再立新功勳!」每年老兵退伍都是「兵媽媽」最難受的時候,迎來送往,她總是送走一茬又一茬。

冬送棉襪夏送瓜,十幾年來,梁秀娥從沒間斷過。看到部隊閱覽室書籍短缺,她添置精美的圖書;看到「兵兒子」在訓練中磕碰受傷,她為其敷傷治病。每年老兵退役,她不僅贈送行李箱,還親自到火車站歡送;老兵們眼含熱淚與「兵媽媽」緊緊擁抱在一起,難捨難分,令送別的部隊領導和在場的鐵路員工感動不已。

「媽媽,我們會想念您,也會經常給您打電話的,好好保重身體,再見」。一句句臨別贈言道出了兒子對母親的深深祝願,也表達了所有兵兒子的共同心聲……

李亞龍已經退伍四年,這個山東濰坊的小夥子一直是梁秀娥心中的牽掛。在部隊,害羞靦腆的李亞龍總愛找「兵媽媽」聊天,有次談到家庭時,他神色黯然:「梁媽媽,我真希望你是我的親媽!」原來,他從小父母離異,隨著父親生活,母親的溫暖對他而言可望不可及。梁秀娥卻像媽媽一樣,教他做面、醃鹹菜、縫衣服、拉家常……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他心裡,梁秀娥就是自己的親媽。2010年李亞龍即將退伍,梁秀娥給他買書、鼓勵創業。如今,他不管走到哪,都要找「梁媽媽」聊天談心,匯報近況。

2010年5月9日母親節,介休中隊專門為梁秀娥一人召開表彰大會。沒有鮮花彩旗橫幅,沒有軍地領導致辭,沒有綬帶獎章錦旗,有的卻是38位戰士熱烈的掌聲、38名官兵鮮紅的手印,38句飽含真情的肺腑之言:「祝媽媽節日快樂!」「祝媽媽健康長壽!」「祝媽媽天天開心!」當中隊指導員將榮譽證書頒發給梁秀娥時,她打開一看,38個鮮紅的手印繪成的兩個愛「心」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寫著「今天是母親節,為了感謝您多年來為兒子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感謝您為武警介休中隊做出的貢獻,特授予您『最佳媽媽獎』!您就是我們的『好媽媽』!」

十幾年來,梁秀娥用真摯的愛把官兵緊緊地連在一起,用心關愛呵護著「兵兒子」。她的愛影響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不僅與部隊官兵建立了長期聯繫,還把丈夫、孩子,以及身邊的好朋友、好姐妹,更多的愛心人士納入「愛心媽媽團」的隊伍裡。

每逢節假日,「愛心媽媽團」都會深入部隊與戰士們一起包餃子,了解戰士們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狀況,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讓戰士們慢慢克服思鄉想家的念頭。

平凡的小事彰顯母愛的偉大,普通的媽媽孕育偉大的母愛。「兵媽媽」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溫暖的愛為部隊官兵建起了一個個愛的小屋;「兵媽媽」們沒有山盟海誓的宣言,卻總是想戰士之所想、幫戰士之所需,以母親博大的胸懷和慈祥的笑容教育影響著每一名官兵。

「兵媽媽」來了,傷心的事都會忘記;「兵媽媽」來了,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你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你們困難解決了,我也就高興了;你們心情愉快了,我也就開心了。」梁秀娥總是這樣說。

安徽籍的新戰士李振海6歲時母親離婚再嫁,但母親從沒回來看過兒子。父親常年生病,生活不能自理,只有哥哥外出打工養活著一家人,家庭十分困難。李振海當兵後內心一直很孤獨,悶悶不樂又不願與人相處。得知李振海的情況後,「兵媽媽」和她的「愛心媽媽團」一次次接近李振海,一點點地做李振海的思想工作,偷偷往李振海家寄錢,幫他解決了工作、學習和生活以及家庭中遇到難題。在兵媽媽的耐心開導下,李振海心裡的疙瘩解開了,整個人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工作兢兢業業,訓練積極主動,還被中隊評為「優秀士兵」。

如今,她的「愛心事業」蓬勃發展,成立了「山西利刃特訓基地」,為退伍軍人提供了就業平臺,也為擁軍優撫做出了貢獻。她的慰問、走訪、服務的範圍越來越廣,規模越來越大,項目也越來越多,從擁軍慰問到為部隊官兵、汾礦職工搭建鵲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已經加入到她的隊伍。左拉曾經說過:「愛留著永恆的火焰和不滅的光輝,世界的存在,以它為養料!」或許一聲聲「兵媽媽」就是對她最好的讚譽!

 

晉中支隊:王若村  郭振強

本文為山西武警原創文章,點擊下方在看支持我們

    主       編:李    明   

    責       編:孟躍剛    

    本期編輯:劉    洋  

    校       對:許    煒   

    投稿郵箱:sxwjwxgzh@163.com

相關焦點

  • 【頭條】山西「兵媽媽」梁秀娥深情送別退伍老兵
    山西「兵媽媽」梁秀娥深情送別退伍老兵
  • 我的紅軍媽媽潘家珍(二)
    戰鬥中,媽媽腿部負了傷,但她仍帶領全連堅守陣地最前沿,當時敵我處於對峙狀態,紅軍女戰士情緒高昂,邊戰鬥邊高喊:「堅決把龜孫子打下去!」敵人在一連陣地前留下不少屍體。全團又堅守半日,直到增援部隊趕到,終於打退了敵人。
  • 我的紅軍媽媽潘家珍
    地主婆打她已經成了習慣,稍不滿意就用鍋鏟子把她腦袋打得流血。媽媽雖然不識字,但心靈手巧,看見村裡人家繡花,怎樣用針、怎麼描樣,她都悄悄地記在心裡。夜晚,楊家人熟睡了,她便拿出破布仔細琢磨。有天晚上,她被地主婆發現了,硬說她偷了布、繡花針和線,用針扎她的指頭,把她打得半死。一次,媽媽像是染了傷寒病,發高燒、上吐下瀉,她被關在牛棚裡三天三夜,不給吃喝。
  • 王成龍犧牲後,王媽媽說了一句話,是所有兵爸兵媽都說過的一句話
    王成龍犧牲後,王成龍的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大概也是每個兵媽媽或兵爸爸都會說的一句話,她說:「雖然成龍走了,但我為他驕傲自豪,他沒給我們丟人。」王媽媽的這句話,很樸實,但卻直擊人心,尤其是「沒給我們丟人」這一小句。
  • 徐媽媽,加油!
    徐媽媽您就是慈谿25名醫護人員之一。初聞這個消息,五(3)班的老師、家長和同學們,都為你的決定而感動和自豪!致敬,親!   一一為五3徐琪凱媽媽送行 親——你受命出徵,沒有恐慌,只有堅強。你逆行而上,沒有回頭,只有勇往。
  • 軍人寫給爸爸媽媽的心裡話:感恩父母,感悟家園
    14年過去了,武警新疆總隊某機動支隊機動十二中隊上等兵董昱鐸還是忘不了那個下雨天。那天,董昱鐸央求媽媽帶他去找在單位加班的爸爸。走到一半,天空突降大雨。下水管道堵塞,路上積水越來越深。母親踩進了破損的井蓋裡,大腿被鋼筋劃出一道長長的傷口,鮮血不停往外流。就要摔倒的瞬間,母親將伏在背上的董昱鐸奮力推向路邊。只有6歲大的董昱鐸嚇得哇哇大哭。
  • 同樣是特種部隊,為啥特種兵愛用突擊步槍,特警愛用衝鋒鎗?
    說到特種部隊,一般來說分兩類,一類是軍隊中的特種兵,另一類是武警中的特警,這兩類的部隊在很多方面大同小異,都是戰鬥力比普通士兵較強的佼佼者,可以這麼說,要是沒有武器,特種兵和特警基本上都能打個平手,只是在其他方面各有所長,有所不同,特警會的,特種兵都會,但特種兵會的,特警不一定都會。
  • 【人物】退伍軍人張玉安:創業路上「擁軍情」
    盛夏時節,我們來到邯鄲市供銷社土產雜品公司,採訪在創業路上書寫「擁軍情」,在搏擊商海中用誠信和美德扶危濟困的優秀退伍軍人、公司總經理張玉安。奉獻在雙擁路上 作為一名創業有成的退伍軍人,在他的心中始終惦記著軍烈屬和基層民兵的冷暖。  今年5月下旬,他聽說魏縣基幹民兵正在邯鄲市民兵訓練基地訓練,推掉手頭多項重要事項,購買千餘斤西瓜,前去慰問辛苦訓練的同志們。
  • 八一專訪 | 王新民、孫春霞夫婦:無名軍專線的堅守與責任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就讓我們穿越崇山峻岭,走進大山深處的哨所,了解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新民、孫春霞夫婦,一起來感受新一代革命軍人和擁軍模範的感人事跡。早上5點半,天剛蒙蒙亮,作為軍嫂的孫春霞就已經為丈夫做好早飯。5點50,距離部隊規定起床還有一段時間,王新民已經吃完了早飯,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工作。
  • 親愛的爸爸媽媽:部隊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給您們拜年了!
    春節將至,該旅通過微信、QQ等方式 ,在全旅廣泛開展「微拜年」活動,使堅守崗位的官兵感受到與家人「團圓」的溫暖親情。「女兒七歲了,我還沒有陪她度過一個跨年夜。」談起即將到來的除夕夜,蔡志飛難掩心中的內疚。今年春節,連隊考慮到蔡志飛多年未曾回家過春節,計劃讓他休年假。已經做好回家準備的蔡志飛聽到營裡將要擔負旅裡春節戰備任務的消息後,主動找到連隊幹部要求春節期間堅守崗位。
  • 亮擁軍誠心,做擁軍承諾|中捷「迎八一擁軍亮諾」 活動開始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指示要求,認真做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提升廣大軍人軍屬、退役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獲得感,扎紮實實為廣大現役軍人、退役軍人、軍烈屬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推進擁軍志願服務站建設,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我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攜手各社區、分區退役軍人兩級服務站
  • 【鄠邑區最美擁軍人物之三】魏淑娟:不甘平凡勇創業 巾幗擁軍顯情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全社會尊崇軍人、關愛軍人的良好氛圍,鄠邑區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退役軍人事務局經過推薦、考察、審核、評審、公示五個環節的工作,最終確定了徐朝暉等14名「鄠邑區最美退役軍人」;靳多琳家庭等5個「鄠邑區最美軍人家庭」;白利娟等5名「鄠邑區最美擁軍人物
  • 最經典微小說:《媽媽的眼睛》
    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窪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隻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
  • 我用一等功勳章告慰天堂裡的媽媽!兒子想你了!
    羨慕一身的橄欖綠,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費維勝成了一名消防兵,當時他的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擔心自己再也見不到兒子,並不希望兒子去當兵,可她什麼都不說,反而鼓勵兒子出去建功立業,幹出一番成績。費維勝一心想著轉成士官後,一定要穿著軍裝回家,讓她高興高興,或許病就好了。誰知當兵第二年,媽媽因為併發症突然去世,爸爸瞞著一切讓他安心服役。
  • 兵·心 | 忠誠,四分之一個赤道的長度
    有人給他算過一筆帳他上下哨的路長約1600米13年來他在這條路上走了一萬多公裡赤道的周長是40076公裡他的行走距離超過了赤道周長的四分之一 他是中隊唯一一個在執勤崗位堅守13年的戰士13年裡,9000多班勤務他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每一次都認真履職、時刻警惕 四分之一個赤道的長度丈量出了一名戰士對黨的絕對忠誠
  • 西陸電臺 | 在路上的愛情
    還有人說,我們不理解他們的苦與難,也許只是因為我們還不懂他們的愛和甜。一由於不相親被母親數落多少回的嚴婷,這一次主動推掉早先和朋友一起區九寨溝玩的約定,決心「去見一見那個人」。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是一名軍人。那時的嚴婷,亭亭玉立,就像花兒到了綻放時節。「我也不是非軍人不嫁,但確實對軍人有好感。」嚴婷說。
  • 象山縣| 「綠色通道」固我東海前哨 「優撫聯盟」愛我三軍將士
    同時,健全國防教育機制、軍民共建機制、擁軍優屬機制,統籌推進「保障三軍聯訓聯演樣板區」「新型海上動員力量建設引領區」「軍民科技產業深度對接示範區」建設,不斷適應新時代雙擁工作要求。擁軍支前,書寫雙擁「新經驗」
  • 產後「媽媽手」背後,都是媽媽用力抱娃的勳章,卻也是心酸
    媽媽都懂的動作:背後都是心酸昨天看到一段很火的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一位寶媽抱著孩子實在抱不動了,便用一隻手攥住自己衣襟,形成支撐抱住孩子。正是攥住衣襟的這一個簡單動作,卻展示著媽媽對孩子的保護和愛,也將手腕的用力展現到了極點。如果作為寶媽的你也曾經或經常使用這一動作,一定會或輕或重地感覺到手腕關節發出的「抗議之痛」。
  • 大山深處的梁媽媽和她的95個兒子
    寒風裡吹來了那一場反擊戰的記憶,冬雨中落下了零散傷感的文字,在記憶的扉頁裡,總會出現他的名字,在歲月的腦海中,總會閃現出戰友的身影,春節又將來臨,逢年過節時梁媽媽就會站在兒子的遺像前,落淚低泣久久不願離去,在梁媽媽那飽經滄桑的容顏裡
  • RO愛如初見蟻后副本打法 蟻后通關攻略
    《仙境傳說RO:愛如初見》國際服已經正式上線了;昨天也是發了相關註冊與下載地址(搶先體驗),大家趕緊搶先體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