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育兒小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很多新手媽媽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時,不經意間就將自己的手「犧牲」在了通往幸福的途中,當然,還有那些剛剛「升級」的奶奶、姥姥們,都會有至少一隻手的手腕上纏著繃帶或戴著護腕。
寶爸們總是好奇,沒有做重體力勞動,只是看護好孩子,何以患有如此嚴重的手部疼痛呢?其實這是小看帶娃這件事了。
媽媽都懂的動作:背後都是心酸昨天看到一段很火的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一位寶媽抱著孩子實在抱不動了,便用一隻手攥住自己衣襟,形成支撐抱住孩子。
正是攥住衣襟的這一個簡單動作,卻展示著媽媽對孩子的保護和愛,也將手腕的用力展現到了極點。
如果作為寶媽的你也曾經或經常使用這一動作,一定會或輕或重地感覺到手腕關節發出的「抗議之痛」。
這個動作,也是每一次抱不動孩子之後,媽媽們勸自己堅持下去的實際舉動。
產後「媽媽手」成為幸福的痛我當初懷二胎時,孕後期突然覺得左手手腕在某個角度活動時特別疼,而且手腕內側關節明顯腫脹,正為孕期無法用藥苦惱。
去醫院看了才知道,是由於孕期鈣流失較多加之經常用左手大拇指的緣故,導致左手手腕內關節患上了腱鞘炎。醫生說沒有特效藥可用,只能靜養。
這一診斷雖然解了我不能用藥治療的愁,卻也讓這種疼痛持續時間更長,更難痊癒。
好在經過半個多月的調養,左手幾乎不參與任何「勞動」,疼痛得到明顯緩解,誰曾想到生產後每天抱著寶寶愛不釋手,長時間高強度讓手指及手腕保持同一姿勢,又一次引起腱鞘炎復發,這次更嚴重也更難痊癒了。
「無藥可救」的腱鞘炎沒錯,腱鞘炎就是很多媽媽及奶奶、姥姥們口中的「媽媽手」,從名字就可以理解,這是由於手部指關節、踝關節長期承受高強度勞動引發的炎症,從而出現局部腫痛。
目前也沒有特效藥物可以進行針對性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患病手好好休息,如果實在疼痛難忍可以擦一些止疼藥膏來緩解,最嚴重時可以注射「封閉針」,達到快速陣痛的目的。
不要以為你的「媽媽手」治不好,是因為沒有找對醫生和方法,多少明星寶媽同樣備受腱鞘炎折磨。
熊黛林生完寶寶後,曾經發微博曬出自己的「媽媽手」。
「媽媽手」的醒目「廣告」就是手腕的繃帶或護腕,這一明星的免費「廣告」,也正說明了針對腱鞘炎一個比較有效的康復治療或緩解疼痛的方法是固定手部關節,一些運動護腕或醫療用護腕都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很多媽媽擔心戴上護腕會影響自己照顧寶寶,而選擇放棄這種物理治療,寧願承受疼痛。
所以說呀,「媽媽手」背後,都是媽媽用力抱娃的勳章,卻也是無奈與心酸。
多措並舉與「媽媽手」展開拉鋸戰腱鞘炎雖然無法用藥物進行有效治療,但寶媽們可以通過一些採用一些小妙招緩解症狀。
首先,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抱孩子或從事其他勞動,讓手腕及手指的關節適度休息。
其次,如果寶媽以坐姿對寶寶進行親喂,那麼建議寶媽選擇合適的哺乳枕,代替手部勞動。
再次,寶媽及奶奶姥姥們要保持愉悅心情和充足休息,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讓身心得到休息和放鬆,也可以有效抵擋腱鞘炎的「趁虛而入」。
如果已經與「腱鞘炎」發生了「正面衝突」,可以每天用熱水衝泡患處二十分鐘,並塗抹止疼藥膏。
最後,可以選擇純棉面料的護腕,對手腕及拇指根部關節進行固定,也能有效起到保護及緩解疼痛的作用。
寶媽們對寶寶的愛是不言而喻的,恨不能24小時將寶寶捧在手心、抱在懷裡,但也請考慮自身健康狀況,切莫貪一時之愛傷了手腕,讓自己經受折磨,還可能影響照顧寶寶。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