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由鮑勃.詹森駕駛的P-47在空中與16架德軍Fw 190作戰,雖然P-47遍體鱗傷、彈痕遍布機體,但有如神助般仍能繼續保持飛行。待德國的最後一架Fw 190用完彈藥後卻仍未擊落盟軍的P-47,於是他調轉機頭,護送P-47飛向英吉利海峽,二戰時期這樣的場景堪稱傳奇。以至於江湖上早已不再有P-47的消息,但是不會讓人忘卻它的赫赫威名與傳奇事跡。
天降驚雷
二次世界大戰伊始,德軍的恐怖實力以及閃電戰術在歐洲大陸如入無人之境,戰場告急,制空權的搶奪日益激烈,盟軍急需大量的前線飛機參與作戰以對抗德國的Fw 190等戰機。
美軍陸戰隊明確要求,飛機必須擁有大馬力、高火力、厚裝甲,為了給轟炸機群保駕護航,這樣的要求確實是必不可少。美國共和飛機公司臨危受命,研製出新型機P-47,又名雷電。
大馬力
大馬力能夠保證飛機在戰場上輾轉騰挪,使飛機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與速度。P-47最初採用當時流行的愛立生V型液冷式發動機,但這款發動機並沒有大的改裝與升級潛力,之後共和公司採用了R-2800型氣冷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具有渦輪增壓器及冷卻器,能夠保證飛機2000馬力,這麼做使得P-47的單價定價在5.8萬美金,是P-39的兩倍,當然這是建立在飛機性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
前文中也是講到P-47恐怖的裝甲防護能力,以一敵十六仍能安全返航。不少飛行員都說過,P-47是二戰最浪漫的飛機,但是想要活命還得開P-47。這也是對其厚裝甲、高火力的肯定,畢竟活著才能輸出。
P-47投入戰場是在1943年初,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護航轟炸機編隊,二是對地攻擊。P-47強大的皮實耐用,讓德軍影響深刻。P-47的戰損比在1:4.6,而在王牌飛行隊中戰損比達到了1:8。
後期據統計,依靠P-47,盟軍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德國及其盟友的6000坦克、3000多架飛機、9000輛火車頭在P-47的1.3億子彈、13.2萬噸的炸彈下化為灰燼。這也是雷電戰鬥機被稱為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最佳的三種戰鬥機之一的原因,其他兩個分別是P-51野馬和P-38閃電。
P-47皮實耐用,這也帶來了問題,飛機航程只有2700多公裡,縱然在後期加裝了兩個油箱,最大航程也只是3200公裡。此外厚重也使其在面對靈活機動的零式戰機面前討不到好處。後來,美軍發現飛機在爬升率、轉彎半徑上要比零式戰機佔據優勢,所以才改變戰法對抗零式戰機,促使零式戰機不得不採用自殺式攻擊方式。
P-47戰功累累,同時也產量巨大,一共批產了15683架,創下美軍產量最高的飛機的記錄。1950年之後,P-47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所培養出來的王牌飛行員們對它仍是念念不舍,它所存在的王牌飛行隊仍將其視為心中的傳奇。
關注我,下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