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鑑賞錄:二戰最大單發戰機P-47,以1敵16不落下風,終成傳奇

2022-01-03 說你想知道的

一架由鮑勃.詹森駕駛的P-47在空中與16架德軍Fw 190作戰,雖然P-47遍體鱗傷、彈痕遍布機體,但有如神助般仍能繼續保持飛行。待德國的最後一架Fw 190用完彈藥後卻仍未擊落盟軍的P-47,於是他調轉機頭,護送P-47飛向英吉利海峽,二戰時期這樣的場景堪稱傳奇。以至於江湖上早已不再有P-47的消息,但是不會讓人忘卻它的赫赫威名與傳奇事跡。

                               天降驚雷

二次世界大戰伊始,德軍的恐怖實力以及閃電戰術在歐洲大陸如入無人之境,戰場告急,制空權的搶奪日益激烈,盟軍急需大量的前線飛機參與作戰以對抗德國的Fw 190等戰機。

美軍陸戰隊明確要求,飛機必須擁有大馬力、高火力、厚裝甲,為了給轟炸機群保駕護航,這樣的要求確實是必不可少。美國共和飛機公司臨危受命,研製出新型機P-47,又名雷電。

                                大馬力

大馬力能夠保證飛機在戰場上輾轉騰挪,使飛機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與速度。P-47最初採用當時流行的愛立生V型液冷式發動機,但這款發動機並沒有大的改裝與升級潛力,之後共和公司採用了R-2800型氣冷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具有渦輪增壓器及冷卻器,能夠保證飛機2000馬力,這麼做使得P-47的單價定價在5.8萬美金,是P-39的兩倍,當然這是建立在飛機性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

2000馬力比同時期不少飛機大將近一倍,但螺旋槳直徑就在3.6米左右,裝備新式發動機的P-47具有5000米以上保持400公裡/小時速度盤旋的能力,高空性能出眾,此外P-47還創造了8470米時速690千米的世界紀錄,P-47的實用升限為12801 米,稱之為雷電可謂是名副其實。

厚裝甲、高火力

前文中也是講到P-47恐怖的裝甲防護能力,以一敵十六仍能安全返航。不少飛行員都說過,P-47是二戰最浪漫的飛機,但是想要活命還得開P-47。這也是對其厚裝甲、高火力的肯定,畢竟活著才能輸出。

P-47裝載8支12.7毫米口徑白朗寧重機槍,每挺裝彈200發,再攜掛1130公斤炸彈和火箭彈,火力強勁。巨大的機身長度在11米,翼展13米,相比於同時期的其他型號飛機可謂是巨大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單引擎戰鬥機。厚重的裝甲與火力使得機身起飛重量達5.5噸,是當時日本零式飛機兩倍之多,最大起飛重量將近10噸,以至於美軍飛行員都稱之為奶瓶,但這個奶瓶可是不好惹啊。

縱橫戰場

P-47投入戰場是在1943年初,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護航轟炸機編隊,二是對地攻擊。P-47強大的皮實耐用,讓德軍影響深刻。P-47的戰損比在1:4.6,而在王牌飛行隊中戰損比達到了1:8。

後期據統計,依靠P-47,盟軍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德國及其盟友的6000坦克、3000多架飛機、9000輛火車頭在P-47的1.3億子彈、13.2萬噸的炸彈下化為灰燼。這也是雷電戰鬥機被稱為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最佳的三種戰鬥機之一的原因,其他兩個分別是P-51野馬和P-38閃電。

P-47皮實耐用,這也帶來了問題,飛機航程只有2700多公裡,縱然在後期加裝了兩個油箱,最大航程也只是3200公裡。此外厚重也使其在面對靈活機動的零式戰機面前討不到好處。後來,美軍發現飛機在爬升率、轉彎半徑上要比零式戰機佔據優勢,所以才改變戰法對抗零式戰機,促使零式戰機不得不採用自殺式攻擊方式。

P-47戰功累累,同時也產量巨大,一共批產了15683架,創下美軍產量最高的飛機的記錄。1950年之後,P-47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所培養出來的王牌飛行員們對它仍是念念不舍,它所存在的王牌飛行隊仍將其視為心中的傳奇。

                       關注我,下篇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日軍二戰早期的零式戰機,究竟有多厲害
    而中國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之時,擁有的戰機只有300多架,能進行作戰的不超過一百架。早期日軍的戰機,多為95式,和96式戰機為主,當時中國戰機以霍克2-型戰機和霍克-3型戰機為主,雖然是當時美國作為過時的戰機引進中國的,但當時對付日軍95式戰機和96式勉強不落下風,1937年八月13日日軍對上海發起進攻,中國第一場與日軍大決戰,淞滬會戰正式爆發。
  • 蘇聯看不上P-47?美國最自豪的戰機,在東線被指「不配當戰鬥機」
    熟悉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蘇聯曾藉助「租借法案」獲得了大量美國戰鬥機,其中P-39「飛蛇」在東線最受歡迎,獲得了巨大的戰果。
  • P-40:二戰中的傳奇「戰鷹」
    在宜良上空,日本轟炸機突然看到從雲層中殺出一群戰機,這些戰機與他們曾經交手的中國空軍使用的蘇聯拉-5、拉-6式戰鬥機,而是一群機頭上畫著可怕的鯊魚嘴的寇蒂斯P-40「戰鷹」式戰機,這些P-40「戰鷹」
  • 二戰中無與倫比的戰鬥機:P-51D
    它不但可以伴隨美國陸航強大的千機大轟炸編隊遠程奔襲,深入納粹德國境內,與以逸待勞的納粹德國空軍截擊機部隊展開大戰,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給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以毀滅性的的打擊,為美國陸航奪取整個西歐戰場上空絕對制空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 僱傭兵獲得64億美元大單,數百架戰機任務特殊,讓美國空軍更強
    僱傭兵,這一淡化了國家色彩、遊走於灰色地帶的特殊軍事力量,現在生意卻越做越大,美國空軍剛剛宣布,在未來5年授予7家私人軍事承包商一份數十億美元的大單,這支擁有數百架戰機的「私人空軍」,未來5年將讓美國空軍變得更強。
  • 武大社《風暴之鳥——二戰德國Me 262戰機全史》
    同學們好~武漢大學出版社官方微店已經上架了我的《風暴之鳥——二戰德國Me 262戰機全史》一書,在此向所有風箏黨打個廣告
  • F35戰機墜毀原因真想大白?日本再次獻大單
    自從4月初日本的一架F35A戰機發生墜毀事件之後,就引起了各方的關注,F35戰機作為如今美方最先進的5代隱形戰機,各國都十分好奇這一戰機發生墜毀事件的原因
  • 盤點史上前掠翼戰機
    為了滿足希特勒提出的研發一種「能突破盟軍任何一種戰鬥機攔截的轟炸機」的需求,二戰末期,納粹德國容克公司於1944年8月推出了歷史上第一種採用前掠翼布局的噴氣式轟炸機——Ju-287。該型機基於F-5戰機改裝而來,主翼前掠角達35度,採用了當時最新的電傳飛控系統,還在機體部件上採用了複合材料,最大平飛速度達1.8馬赫。可惜該機最終也未能解決主翼的氣動結構發散問題。
  • 日本陸軍航空隊,最強戰機為何以中國神仙命名?47飛行戰隊始末
    1941年11月,日本陸軍航空本部航空審查部命令,將新研製的ki44戰鬥機共9架全部裝備給獨立47飛行中隊用於試飛。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英、美成了日本的敵人。英國空軍裝備了噴火式戰鬥機,而日本陸軍航空兵主流九七式戰機和一式(隼式)戰機在性能上處於弱勢地位,所以日本陸軍拆東牆補西牆,將測試飛行隊獨立47飛行中隊連同最新戰機ki44緊急投入戰場,意圖威懾英、美。
  • 二戰時,英國空軍的「暴風」和「颱風」戰機,分別都是什麼飛機
    二戰時,英國空軍裝備很多型號的戰機,其中不少性能出色,在戰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例如在決定英倫三島生死存亡的不列顛空戰,被譽為振救英國的明星戰機「颶風」和「噴火」戰鬥機。而且當時英國空軍裝備的作戰飛機型號很多,不少機型的名稱也很接近,更是讓一些對那段歷史上飛機不甚了解的人,看的一頭霧水。
  • 被搶風頭的功臣-颶風式戰機
    在不列顛空戰當中,颶風的數量比噴火要多,但由於噴火被集中對付德國戰鬥機而颶風則大多對付德國轟炸機,而大多數被擊落的德軍飛行員都聲稱是被噴火擊落(儘管他們可能是被颶風擊落),於是風頭都被噴火搶去了,在1942年初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空戰當中都有颶風參與,但也同樣被日軍飛行員以為是噴火。
  • 芬蘭寧願選擇四代戰機,也不選擇五代機
    ,將在未來取代芬蘭空軍現役的F/A-18C/D戰鬥機,這是F-35在海外競標中首次落敗,痛失數十億美元大單。芬蘭空軍最主要的假想敵就是俄羅斯,其空軍作戰序列由五個中隊的F/A-18C/D組成,本質上是一支純粹的防空力量,競標的所有戰機中,EF-2000在設計上最側重國土防空與制空權爭奪,整機的設計非常先進,數位化的航電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與鴨翼-邊條翼氣動布局,是目前最優秀的四代戰鬥機,非常符合芬蘭空軍的需求。相比之下為多用途做出諸多犧牲的F-35並不滿足芬蘭空軍的需求。
  • 殲-10戰機的性能不敵「颱風」戰機??
    隨著第五代戰機的出現,各個國家把眼光都聚集到了美國,因為美國的第五代戰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隨著第五代戰機的出現,各個國家也都展開了第五代戰機的研發,誰也不想屈居他人之下,所以競爭是無所不在的!既然競爭是無所不在的,曾經有人評論說 「颱風」戰鬥機的性能在殲-10之上。
  • 最受歡迎戰機:F-16戰隼戰鬥機
    美國有很多聞名世界的戰機,比如世界最強的戰機F-22猛禽(F-22 Raptor),最新一代的隱形戰機F-35閃電(F-35 Lightning),單次航程超過萬裡的B-1槍騎兵(B-1 Lancer)超音速轟炸機,載彈量120
  • 高達(G戰機)
    【射CS】超級火箭筒[蓄力時間:2秒][屬性:實彈+爆風][DOWN][DOWN值:2.5(2.0/0.5)/1發][補正率:(-30%/-10%)/1發]「ここからでも狙える!」會雙持著火箭筒出現並先選擇其中一支發射,之後在捨棄掉已發射火箭筒的同時橫向移動並發射另一支火箭筒。彈頭85傷害,爆風20傷害。
  • 《浴血長空》P-51D 野馬戰機
    隨後,戰鬥型P-51A、P-51B、P-51C 、P-51D先後投入批生產,廣泛用於歐亞戰場,是二戰後期性能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後改稱F-51。二戰後仍有不少國家使用。1943 年 1 月,馬克.布雷德利(Mark Bradley)上校在英國期間看到了最新發明的噴火和颱風的氣泡座艙蓋,能夠提供全向 360º 視野。他在六月回到賴特機場,並立即開始研究將氣泡座艙蓋安裝到美國戰鬥機上的可能性。  共和首先將氣泡座艙蓋應用到 P-47D 雷電上,布雷德利駕駛其中一架直飛英格伍德展示給金德博格看。
  • 為取代F-35,土耳其或將購買蘇-47戰機?
    但蘇-57畢竟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戰鬥機,出口到一個北約國家或許並不合適。不過有趣的是,以蘇-47為代表的前掠翼戰鬥機卻影響了一系列虛擬作品中的戰鬥機設計風格。例如動漫《超時空要塞》、《戰鬥妖精雪風》,遊戲《皇牌空戰》系列中,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前掠翼戰機。
  • 比T-50更強的戰機:蘇-47前掠翼外形炫酷 為何卻慘遭淘汰?
    但是俄羅斯媒體卻始終表示,俄羅斯從來沒有放棄蘇-47的戰機計劃,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先暫停。其實不難理解,俄羅斯選擇優先發展T-50是正確的。而對於很多蘇-47的軍迷朋友來說確實一種漫長的等待,有中國網友就指出,其實殲-20設計成前掠翼也是很帥的。(但是帥也不能當飯吃,還得看技術是否成熟)。
  • 世界十大戰機排行榜 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最新公布的「十大戰機」排行榜顯示,中國三款戰機榜上有名。2016年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評選出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其中,中國有殲-20,殲16,殲-10C三款戰機榜上有名。有分析認為,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生產戰鬥機最多的國家,中國居其次,俄羅斯第三。而中國在2014年度和2015年度連續兩年成為試飛新型戰鬥機最多的國家,也將成為亞洲首個裝備五代機的國家。
  • 印度光輝戰機獲83架大單,單架裸機7500萬美元,自產自銷玩的真好
    ,就這破玩意兒,採購單價居然達到7500萬美元】光輝/LCA戰鬥機是印度研發的一款所謂國產戰機,這款戰機在我國很出名,光輝研發和殲10同期,國產化率,目前尚未達到50%,但這並不妨礙印度對該機「國產戰機」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