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卡梅爾」戰車:從坦克變成了帶履帶的遊戲機

2021-02-07 騰訊網

2019年夏天,以色列舉行了新型巷戰戰車——「卡梅爾」的展示活動。美國媒體則稱該戰車是一款高度自動化的戰車。那麼,卡梅爾戰車有何特色,以色列對其的研製又包含怎樣的軍事價值觀?老巴為您介紹一二。

項目背景:巷戰中大塊頭的苦惱

以色列自從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不再面臨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強大正規軍挑戰。尤其冷戰結束之後,以色列依靠美國的支持,在中東地位得到穩固,以軍的主要對手就是哈馬斯為代表的巴勒斯坦武裝遊擊隊,戰爭形式更接近治安戰。對以色列陸軍而言,所謂冒著炮火衝鋒陷陣的機會並不多,主要戰鬥是在街頭巷尾的短兵相接,也就是俗稱的巷戰。

巷戰的複雜地形可以部分抵消雙方裝備的優劣,口徑大、火力猛的火炮未必有機會發揮能耐,近距離的RPG突襲也可能擊穿優質的坦克裝甲。面對這種讓人頭疼的局面,以色列過去的策略是「大炮重車」,也就是為坦克和戰車加裝更厚的裝甲,更猛的火力,這樣一方面更抗揍,另一方面還手能力更強。當然,有得必有失,裝甲厚了,地盤重了,機動力就會削弱,速度和行程都會受影響。

拿以色列主戰坦克「梅卡瓦」為例。這款坦克最早於80年代初應用,最新版本的MK4型號則在2002年亮相。梅卡瓦的淨重量為60噸左右,戰鬥全重60多噸(新款型號略有增加),裝備120毫米的北約滑膛炮,公路最大速度40多公裡,公路最大行程400公裡。梅卡瓦的乘員為4人,包括車長、駕駛員、炮長和裝彈手,這也是北約系統坦克的標準配置。

再拿以色列的「雌虎」步戰車為例。雌虎直接用的梅卡瓦坦克的底盤,因此全重也有高達62噸,裝備60毫米迫擊炮、30毫米機關炮以及重機槍。其乘員為3人,即車長、炮長和駕駛員,另外還可以運載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但是,在長期的實戰中,這種「大炮重車」主義也遭遇了挑戰。首先是體型過於龐大的戰車在城市巷戰中不夠靈活,太寬太長的車體,更容易成為敵軍近距離伏擊的目標。對以色列軍隊而言,他們的戰鬥區域一般沒有橋梁,倒是沒有通常的「重型坦克壓塌橋」的風險。但是大塊頭在通過街巷,尤其轉彎時候,更容易發生磕磕碰碰,影響有效機動。再則,以色列雖然經濟發達,但屬於一個小國,領土狹窄,人口不多,資源也並不充裕。龐大的戰車既要消耗大量物資,4個乘員形成的戰鬥單位也對人力是一種負擔。

項目特色:減體重,控人員,提智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色列於2016年初宣布正式啟動為期5年的「卡梅爾」戰車項目。

卡梅爾項目,可以說是對之前「大炮重車」的反省和改進,也是為了更加有效適應巷戰而進行的新模式研討。

首先一個環節是削減戰鬥車輛的體重。前面說過,梅卡瓦坦克和雌虎步戰車的重量都在60多噸,在全世界都屬於頂尖重量的大塊頭。而卡梅爾項目的新型戰鬥車輛,其重量在30-35噸,基本只有梅卡瓦或雌虎的一半多點。重量下去了,那麼同樣的發動機功率下,機動性可以大為提高,戰車體積也大幅度減少,在城市作戰更加靈活。

其次一個環節是削減人員。梅卡瓦坦克是4名乘員,雌虎步戰車的車組人員是3名(少了個裝填手,因為步戰車裝備輕武器,炮彈無須人工裝填),而卡梅爾新型戰鬥車輪的車組人員只有2人,即1名車長和1名駕駛員。人員的減少,既可以節省軍隊的人力,也使得戰車的乘員艙室體積得以縮小,又為戰車體積縮小奠定了基礎。

第三個環節是提高「智商」,也就是在新型戰車中引入多項先進技術。畢竟,戰車的體積小了,裝甲防護力下降了,人員也少了,那麼如何在減少的人員和重量基礎上,保持戰鬥力,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此,卡梅爾引入了新一代主動防護系統。該系統能夠抵禦大量中近距離來襲的威脅,比如武裝分子發射的反坦克飛彈和火箭彈。不但可以保護「卡梅爾」戰車,還可以為附近其他沒有安裝主動防護系統的平臺提供防護。

在火力方面,卡梅爾引入了遙控炮塔,代替原本的炮長。戰車配置中口徑火炮,取代之前的120毫米大炮。畢竟面對巷戰的武裝分子,不需要有太遠的射程和威力。但是,新型的火炮有較大的俯仰角度,攻擊範圍更大,既能夠打擊城區的目標,也可以在山區對高地目標射擊。除了炮塔外,該車還配置頂置式遙控武器站,上面安裝重型機槍和反坦克飛彈,以打擊較遠目標。

更重要的方面,卡梅爾戰車加入了大量的人工智慧(AI)。先進的計算機火控系統和威脅告警系統能夠探測到「卡梅爾」戰車的威脅,提醒乘員採用最有效的武器對付目標,還可能自動完成從探測到發射到打擊目標全過程。此外,系統還能與直升機和無人機進行聯網,從而實現陸空一體化的偵察和戰鬥,形成有機的合力作戰整體。

全新體驗:360度視覺+觸屏遊戲

在卡梅爾系統中,以色列軍方引入了三大軍工廠,即埃爾比特系統公司、拉斐爾先進防務公司和航太工業公司。在2019年8月的展覽中,三家公司各自推出了一款未來戰車的原型車。三家的原型車都遵循了前面的準則,車組成員減至2人。同時,三輛原型車都儘量提高坦克車組成員對戰鬥態勢的感知,並充分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代替削減掉的2人的部分工作。

其中,埃爾比特公司的原型車裝備了該公司自研的「鐵視」頭盔,接近於F-35戰鬥機飛行員的頭盔類似。頭盔上為駕駛員提供了屏幕,而屏幕的信息來源則是安裝在戰車外部的多處探測器和攝像頭。這樣,駕駛員通過這個頭盔,就可以獲得對外部世界360度的視野,非常方便。再加上多個自主操縱的人工智慧系統,車組成員在車內就可就可辨識外面的目標,並作出決策,然後指揮戰車武器開火。其效果與玩VR遊戲差不多。

拉斐爾研製原型車,也致力於讓車組成員獲得360度視野。但他們不是用頭盔,而是採用了透明駕駛艙,也就是在駕駛艙的內壁展現從外部偵察設備獲取的信息,使得車組成員對外界每一個細節了如指掌。此外還裝備了增強現實系統,車組成員藉此可快速查看目標與友軍的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點。另外,原型車還安裝了「自主任務協助系統」,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可自主規劃任務,自動駕駛,並同時操縱原型車的所有武器系統。

而航太推出的原型車則利用了自主操縱無人機平臺的技術,使得戰車可以在某些地形上自動駕駛。此外,戰車內部裝備巨幅全景觸摸顯示屏。車組成員可以在這觸控螢幕上,辨識目標,選擇武器。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用一種類似遊戲機的手柄來操縱戰車,可以說玩的非常之high了。

定位之爭:到底是坦克還是步戰車

卡梅爾項目從2016年定項,到2019年8月,大約三年半的時間已經能夠拿出樣車,以色列軍方的效率還算不錯了。從武器概念上,以色列軍隊在嘗試一種新型的裝備。根據以色列官方宣稱,這款戰車是要作為已經40年高齡的梅卡瓦坦克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卡梅爾是一款主戰坦克,而不是步戰車。從戰車設定的諸多環節,例如裝備有主炮,除了乘員之外不再配備搭乘步兵的艙室,這些也都可以看出卡梅爾樣車是按坦克在設計的——當然,卡梅爾本身是一個系列項目,也是一個戰鬥平臺,以色列在這個平臺上加裝坦克炮塔就是坦克,加裝其他模塊,也可以形成步兵戰車、裝甲運輸車、救護車、偵察車等多種車型。

僅就坦克而言,卡梅爾推翻了以色列過去的大炮重車。本身重量從60多噸削減到30多噸,厚重的裝甲用主動防禦系統來替代,12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換成了中等口徑,射角更靈活的炮。這些變化,對於在巷戰中對抗武裝分子確實更加實用和靈活。而對整個世界主戰坦克的發展,也不失為一次頗有意義的創新。在過去一百年間,坦克發展的整體趨勢是車身越來越重,裝甲越來越厚,炮口徑越來越大。以色列這次異軍突起,堪稱是一陣新風。

然而,這種扭轉傳統的嘗試,到底能不能獲得成功,現在說來還為時過早。畢竟,主戰坦克的定位就是要進行主力戰鬥。以巷戰為目標研發主戰坦克,這是奢侈品。以色列能夠立國,歸根結底除了美國的庇護,靠的還是本國戰鬥力的強大。如果沒有四次中東戰爭浴血廝殺的勝利,不會有今日耀武揚威的中東霸王。一旦以色列退役梅卡瓦之後,將主戰坦克全部換成這種治安戰神器,若是局勢有變,再遭遇地區國家的裝甲洪流,只怕也未必能討得了好去。說一千道一萬,這款坦克到底能不能實現最初的戰術目標,還得在實戰中才能檢驗。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士兵已經能用Xbox手柄開坦克了
    而最近以色列軍方也正考慮用Xbox手柄開坦克的可行性。3年前,以色列啟動了名為卡梅爾計劃的武器開發項目,目標是研發新一代的未來坦克。這些坦克將有360度視野,AI輔助系統以及各種高科技、智能化的裝備。作為卡梅爾計劃的一部分,以色列的三家武器公司目前正在研發一種輕便、智能、靈活的卡梅爾裝甲車。如果研究成果,它可能會成為卡梅爾坦克的開發平臺。
  • 盤點世界,十大先進型號的履帶式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是現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能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並且能承載步兵班高機動作戰,以及快速部署士兵的能力。目前履帶式步兵戰車屬於重型步戰車的一種,它們的裝甲防護甚至要超過坦克,而且機動能力和反應能力更強,它們已經成為機動化作戰中的必備武器。
  • 火力對標履帶戰車,機動性能更強勁,一文看明白中國的輪式戰車
    不過不僅僅是在履帶 步戰車上面改裝了自行火炮,實際上我們也用08式輪式步戰車的底盤改裝出了一款類似功能的122毫米自行火炮。今天就借著這個話茬,聊聊我們的輪式戰車。在說我國的輪式戰車之前,先把輪子和履帶的事情給大夥掰扯清楚了。一般戰車分兩種,一種是用履帶的,一種是輪子的。
  • 上世紀90年代以色列坦克裝甲車輛塗裝鑑賞
    ▲「阿奇扎裡特」 重型步兵突擊戰車,裝甲旅,以色列國防軍,1996年。這輛 「阿奇扎裡特」 步兵戰車集成了以色列國防軍的戰術標識,「1」表示第1排,「א」表示排裡的一號車,「V」標記表示第4連。▲「梅卡瓦」Mk.3 坦克,第188裝甲旅,以色列國防軍,1995年。
  • 四條履帶的無人戰車,你見過嗎?
    當今信息化戰爭時代,無人作戰平臺方興未艾,英國老牌軍工巨頭BAE系統公司最新研製出一款非常獨特的無人作戰車輛UGV,與普通履帶式車輛不同,它居然有四條履帶!除去非常有特色的履帶設計,其實這款新型無人戰車的車身設計非常常規,還是矩形箱式車體,整個車體採用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快速換裝各種載荷模塊。據BAE系統公司向《簡氏防務周刊》展示的模塊來看,在其箱式車體的上方安裝固定了一副救護擔架,可以看出,這展示的是傷員後送模塊。而如果戰車平臺上安裝一個機械臂,就有可能變化為爆炸品處理模塊;而如果安裝遙控武器站,則一定就是火力支援模塊。
  • 改到巴頓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以色列的馬加奇系列坦克
    因為早期我國的軍事譯者頗為剛正,並不鳥以色列的土造命名——什麼蒂朗,明明就是繳獲的T系列;什麼肖特,明明就是百人隊長;什麼馬加奇,明明就是M48和M60,加上反應裝甲塊就不是M60了?穿上馬甲也認識你呀。一直到梅卡瓦,這個沒法了只能照著譯,其實就是這個譯名也是很久才固定下來,相當長時間不倫不類的意譯名「戰車」也在廣泛使用。
  • MENG出品的TS-040 以色列馬加齊6B主戰坦克 | 模型評測
    這次評測的產品是MENG公司出品的TS-040馬加齊主戰坦克6B,這個坦克雖然被類似反應裝甲的東西包住,但總感覺像是美國的車。順著這個好奇心,我查找了不少資料。在80年代前後,以色列的拉菲爾(Rafael)公司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種反應式裝甲(ERA),以色列人稱之為「夾克衫」(Blazer)。
  • 坦克的履帶為什麼可以越野?
    坦克行駛使用履帶,主要基於兩個方面原因。第一就是坦克為了保證較高水平的防護力和戰鬥力必須安裝厚重的裝甲、配備大口徑的火炮以及攜帶足夠的彈藥,這就導致了坦克很重。目前,即便是輕型坦克,重量也在20噸左右。如此重的坦克,如果在路面上行駛採用輪式,那麼根據壓強與壓力以及接觸面積之間的關係,將會在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部分產生很大的壓強。
  • 世界最強還是徒有其表:三合板裝甲,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真的厲害?
    從各方面剖析它的性能,就會發現這種坦克也許是非常適合以色列人使用的坦克,但應該不算是世界第一流的主戰坦克。梅卡瓦主戰坦克的研製之初,性能指標的要求就與別國坦克不一樣:對車組成員的防護是第一位的;懸掛裝置要結實耐用;可搭載5-6名步兵戰鬥,使其兼有步兵戰車的功能。
  • 【無人戰車】無人戰車——未來戰場的陸戰之王
    二、全球最快-「粗鋸齒」粗鋸齒無人戰車是由一對美國雙胞胎兄弟研發,他們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以往履帶式車輛尤其是軍用履帶式戰車之所以速度不快,主要原因是車太重,而車重又與為保護乘員而採用的防護裝甲有關。為了減輕車重,不用實心裝甲鋼板,而用空心鋼管焊接「粗齒鋸」車體。它可以以97公裡的時速穿越沼澤、叢林、雪原等複雜地帶。
  • 俄軍開始小規模裝備「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 細說BMPT發展歷程
    可以打擊坦克、步兵戰車,以及輕型裝甲目標,並具有防空能力,能夠對抗直升機和低空低速飛行的敵機。坦克支援戰車配備了強大的多種武器系統,是普通步兵戰車的兩倍,與完美是搜索和發現目標的光電設備,以及全方位防護相結合,為它提供了超越步兵戰車的技術優勢。
  • 坦克的履帶居然有這麼多學問!
    說起坦克,都知道是靠履帶行走的,其實坦克履帶不僅僅就是2兩套大鐵鏈,也並非只有坦克有履帶。重型推土機,挖掘機大部分也是有履帶的。
  • 萌死人不償命的超級坦克,帶你一起憶童年!
    博物館搜索戰車:「超級戰車」,下載即可獲取戰車圖紙,算了,還是不要搜索了,時光飛逝它已經只剩殼子了。從火箭推進器到單管速射炮,從轉管機槍到飛彈發射器,在最後抵達敵人總部時會變成一輛火力強大的坦克!復刻過程首先用兩個履帶以及野戰軍的擋板部件做出底盤。
  • 升級重型步戰車!美軍最新M2A4步戰車,或成為ZBD-04B最強勁敵
    M2A4"布雷德利"戰車,可見堆砌了大量附加裝甲M2"布萊德利"裝甲車是美國在197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種步兵戰車,它以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種履帶式、中型戰鬥裝甲車輛,是一種伴隨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可以獨立作戰,也可協同坦克作戰。1980年定型並投產,1983年裝備美國陸軍。
  • 裝甲擲彈兵的象徵,德軍二戰Sd.Kfz. 251半履帶裝甲車小史
    本來吧,我覺得這車露面這麼頻繁,德軍在二戰時裝備應該挺多的,但一查資料才發現這貨的產量也就15252臺,相比5萬臺左右的坦克總產量真的少得可憐。半履帶車主要是發給裝甲師下邊的裝甲擲彈兵用的,而且即便是在裝甲擲彈兵師中,也是那些需要隨坦克作戰的機械化步兵才有資格坐半履帶,其他機動步兵撐死了也就是坐卡車。
  • 德意志最後的榮耀—末日戰車虎王重型坦克
    hi嘍,大家晚上好,今天小酋長給大家帶來的是咱們德意志的末日戰車—虎王坦克的新手攻略歷史資料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戰時期德國重型坦克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前者在「埃阿斯」履帶式底盤上採用了大量M1A2C主戰坦克的技術,配備1門120毫米滑膛炮,車組成員4人;後者基於M8裝甲炮系統設計,採用1門配備自動裝彈機的105毫米線膛炮,車組成員為3人。此外,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為了競標菲律賓陸軍採購項目,也推出了一款名為Sabrah的輕型坦克,其對手是韓國韓華系統公司的K21-105輕型坦克以及土耳其FNSS 公司與印度尼西亞聯合研製的「卡普蘭」輕型坦克。而印度陸軍為了高原山地地區應急作戰的需要,也向俄羅斯緊急求購一批2S25「章魚」SDM1型125毫米履帶式自行反坦克炮,作為輕型坦克使用。
  • 圖說:法國洛林37L系列履帶式牽引車 為何被稱為步兵戰車的始祖?
    設計師為洛林39L安裝了一門SA 37型47mm反坦克炮(如圖),安裝方式類似英國「弓箭手」自行反坦克炮,炮口朝向後方。鑑於SA 37型47mm反坦克炮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可以成為打擊敵方坦克的重要武器。於是法國將SA 37反坦克炮安裝到洛林37L裝甲車上,將其改造成自行反坦克炮,不過這種武器同樣停留在樣車階段。
  • 【田宮 35322】1/35 以色列M1超級謝爾曼中型坦克開盒評測
    謝爾曼M1坦克,戰車中的豪傑!
  • 世界十大頂尖輪式步兵戰車,各有特色,性能不弱於履帶式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其任務是快速機動步兵分隊,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有生力量和低空飛行目標。隨著輪式裝甲車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輪式步兵戰車,當前先進的幾型輪式步兵戰車,火力超過了美國M2「布雷德利」或俄羅斯BMP-2等經典履帶式步兵戰車,防護能力也基本達到了冷戰時期履帶式步兵戰車的水平,並且具備更好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是目前各國越來越倚重的陸地突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