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等方面都優於裝甲輸送車,具備更強大的火力系統,一般配備中小口徑機關炮、反坦克飛彈等,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其任務是快速機動步兵分隊,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有生力量和低空飛行目標。隨著輪式裝甲車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輪式步兵戰車,當前先進的幾型輪式步兵戰車,火力超過了美國M2「布雷德利」或俄羅斯BMP-2等經典履帶式步兵戰車,防護能力也基本達到了冷戰時期履帶式步兵戰車的水平,並且具備更好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是目前各國越來越倚重的陸地突擊力量。
從當前已經服役的多款的輪式步兵戰車中,根據其火力、防護能力、機動性,選擇了當今十款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輪式步兵戰車,對於只有實驗車型,並未服役的不選擇,如芬蘭的帕特裡亞AMV35型,都以正式生產型號為準,輪式突擊炮和反坦克車輛也不做參考,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德國/澳大利亞「拳擊手」輪式步兵戰車
1. 德國/澳大利亞「拳擊手」輪式步兵戰車
德國「拳擊手」裝甲車族主要裝備德國和荷蘭兩國,主要以裝甲運輸車為主,雖說推出過步兵戰車型號,但兩國未裝備步兵戰車型號,只有立陶宛和即將大批量裝備的澳大利亞有步兵戰車型號,就以澳大利亞採購的「拳擊手」輪式步兵戰車作為代表。空重24噸,戰鬥全重在36.5噸~38.5噸之間,車體長度7.93米,車體寬度2.99米,車體高度2.37米,車組成員3人,載員8人。「拳擊手」裝甲車被稱之為「步兵母艦」,預留個多個單兵數據和視頻通信接口,以融入作戰網絡。
火力:澳大利亞「拳擊手」步兵戰車配備一座萊茵金屬公司LANCE 30型雙人炮塔,該炮塔配備一門萊茵金屬公司Mauser MK30-2型30毫米雙鏈式機關炮(備彈200發)和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武器仰俯角-15°至+ 45°,一定程度上適用於城市作戰,機關炮配備了ABM 空爆彈藥。炮塔集成了萊茵金屬公司數位化火控系統,使得火炮在機動過程中對固定和機動目標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炮手配備有萊茵金屬公司SEOSS穩像電光瞄準系統,有晝間光學/夜間紅外觀測系統和雷射測距儀,指揮官擁有萊茵金屬公司SEOSS全景瞄準系統,具備進行獵/殲作戰能力,也是當前三代先進主戰坦克標準的「獵-殲」作戰能力。
立陶宛「拳擊手」配備以色列製造的RAFAEL Samson Mk II遙控武器站,配備30毫米機關炮炮和「長釘-LR」反坦克飛彈,能夠摧毀4公裡內的裝甲目標
防護性:「拳擊手」車體由全焊接軋制鋼裝甲構成,鋼裝甲上部再配有防震螺栓固定的AMAP複合裝甲,車內乘員艙完全被AMAP-L防剝落層襯墊所覆蓋,可效防禦穿甲後彈片造成的傷害。「拳擊手」基本型車體裝甲達到STANAG 4569第4級標準,可以全方位防禦14.5毫米穿甲彈射擊,升級附加裝甲可達代達到STANAG 4569第6級標準以上,車體前部可防禦30毫米穿甲彈射擊。乘員艙防雷座椅與車內地板分離,防止了雷爆的衝擊直接傳遞給乘員,可承受車輪、車體底部或側面攻擊下一定當量的大型反坦克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拳擊手」車體的頂部裝甲可以承受炮彈碎片和一定量的頂部攻擊武器直接打擊,如攻頂反坦克飛彈配備的高爆反坦克戰鬥部(HEAT)。「拳擊手」還可以配備反應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進一步提高防禦水平。
機動性:「拳擊手」動力單元使用一臺MTU 8V199 TE20柴油發動機,功率720馬力,採用艾裡遜HD4070全自動變速箱,七個前進檔和三個倒檔,擁有全8×8驅動,所有車軸上都帶有差速鎖,前四輪轉向,最大行程1100公裡,最大公路時速達103公裡/小時。輪胎配備415/80 R 685米其林XZL 2輪胎,在全地形巖石/泥漿路面性能優越,採用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並且洩氣插入件允許在放氣後行駛100公裡,懸架是完全獨立的雙橫臂式螺旋彈簧。「拳擊手」可由A400M戰術運輸機運輸。
瑞士「食人魚」5輪式步兵戰車
2. 瑞士「食人魚」5輪式步兵戰車
「食人魚」8×8輪式裝甲車5是「食人魚」裝甲車系列中最新型號,且是防護性能最好的型號,是「食人魚」4的進一步發展型號,摩納哥、丹麥、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已經廣泛已經訂購,其中就包括步兵戰車型號。空重17噸,戰鬥全重30噸,有效荷載達13噸,車體長8米,寬2.99米,車體高2.34米,車組3人,乘員8人。
火力:「食人魚」5配備一座挪威康斯伯格公司CMT無人遙控炮塔,炮塔配備有一門MK.44「大毒蛇」Ⅲ型30毫米鏈式機關炮,一挺12.7毫米同軸機槍,一具「標槍」反坦克飛彈系統,車頂一座遙控武器站集成了一挺7.62毫米機槍。「大毒蛇」Ⅲ型30毫米鏈式機關炮射速在100發~200發/分,炮口初速超過1000米/秒,發射高爆穿甲彈時,最大射程超高3000米,最大有效射程為1830米,在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情況下,靜破穿甲能力達到100毫米以上,也就是一代主戰坦克主裝甲的水平。「標槍」則是先進的三代輕型反坦克飛彈,可以打擊2.5公裡的裝甲目標,可以有效摧毀早期T-72主戰坦克。
防護性:「食人魚」5採用全焊接鋼製裝甲車體,並可以集成附加模塊化複合裝甲,升級防護水準,基本型車體具備全面防護14.5毫米穿甲彈和炮彈碎片能力,附加裝甲防護等級升級到最高可提供正前方防禦30毫米穿甲彈水平(還有資料認為可以達到全車防禦25毫米穿甲彈的防護水平)。車底盤採用雙層地板和V形車體,可以很好地防止地雷和簡易爆炸物爆炸,可承受任何車輪下的10公斤反坦克地雷爆炸,所有乘員都配備防雷座椅上,還配有NBC保護系統。「食人魚」5還具備配備LEDS-150主動保護系統的能力,可以提高對反坦克飛彈、反坦克火箭彈的全面防護能力,所以其防護性能非常優越。
機動性:「食人魚」5採用德國MTU 6V199 TE21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580馬力,配備ZF 7速自動變速箱,可以做到全時全輪驅動,四軸轉向,採用高度可調的半主動液壓氣動懸架,並改善了越野機動性,配有中央輪胎充氣系統。「食人魚」5裝甲車無兩棲能力,未來可能會開發出專門的兩棲版本。「食人魚」5可無需準備由空中巴士A400M空運。最大道路速度100公裡/小時,行程800公裡,最大爬坡度60%,最大側爬坡度40%,垂直越牆高度0.75米,越壕寬2米,涉水深1.5米
芬蘭/南非AMV「獾」步兵戰車
3. 芬蘭/南非AMV「獾」步兵戰車
帕特裡亞AMV(裝甲模塊化車輛)是一個8×8多用途軍車所生產的芬蘭國防工業公司帕特裡亞,其因為優異的性能在世界各國廣泛出口,共有芬蘭、波蘭、南非、沙特等8個國家裝備,參加了阿富汗戰爭和沙特針對葉門的戰爭,實戰中表現顯眼。AMV的步兵戰車型號本國沒有裝備,只有國外用戶裝備,就有波蘭的「狼」式、南非的「獾」式和阿聯的「阿巴丹」步兵戰車三種,炮塔、車輛配置差異極大,以南非AMV「獾」步兵戰車作為代表。
「獾」步兵戰車由南非丹尼爾防禦系統公司與芬蘭帕特裡亞合作開發,是帕特裡亞AMV的經過修改和更好保護的版本,為南非國防軍(SANDF)量身打造。根據南非的情況定製的,計劃大部分「獾」將在南非獲得許可生產,也計劃出口客戶。「獾」式步兵戰車空重16噸,戰鬥全重26.6噸,有效載荷10噸,車體長度8.27米,車體寬度2.83米,整車高度3.44米,車組3人,載員8人,也有說法會增加至10人,乘員艙頂部有射擊和緊急出口。
火力:「獾」步兵戰車配備一座南非丹尼爾陸地系統公司設計和製造的LCT30雙人模塊化戰鬥炮塔,配備一門 GI-30型30毫米轉膛機關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仰俯角從-10°到+ 30°,還配備1門60毫米線膛後裝迫擊炮,炮塔可以加裝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丹尼爾公司的GI-30轉膛機關炮具有世界首創的單發「狙擊手模式」,因為採用全封閉的後膛,射擊發射前不會發生任何移動,可以提供更準確的射擊,通過雙路供彈發射30 x173毫米彈藥,配備高爆穿甲彈(SAPHEI),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有效射程高達4000米(超多了美國大毒蛇3機關炮),射速100發/分,炮塔火控系統配備炮手和指揮官雙火控系統,可以在夜間和白天對機動目標進行打擊。
防護性:帕特利亞AMV裝甲車是目前防護性能最好的輪式裝甲車之一,在阿富汗,兩輛波蘭的帕特利亞AMV裝甲車被RPG-7火箭彈直接命中,但沒有穿透車體裝甲,車輛設法自主返回基地,防護性能可見一斑。帕特利亞AMV裝甲車採用全焊接鋼製裝甲車體,可防止小型武器直接射擊和炮彈碎片,內部配有剝落襯墊。基本型車體可全面防護14.5毫米穿甲彈設計,安裝附加裝甲到最高等級,前部車體可承受3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打擊的能力(靜破甲能力超過100毫米以上的鋼製裝甲)。車輛還具有頂級的防雷能力,腹部採用整體防護地板,而不是像大多數防雷車一樣使用V型船體,可以在任何車輪下或船體下的任何地方承受相當於10公斤TNT的爆炸。還配有自動檢測和抑爆系統,NBC系統等。
機動性:「獾」步兵戰車一臺斯堪尼亞DI 13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功率540馬力,配用ZF Ecomat 7HP902自動變速箱,有7 個前進擋和 1個後退檔。動力傳動系統可以全輪驅動,採用獨立液壓氣動懸掛系統,配有中央輪胎充氣系統和漏氣保護輪胎,在崎嶇地形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最大道路速度102公裡/小時,行程800公裡,最大爬坡度60%,側爬坡度30%,垂直越牆高度0.5米,越壕寬2米,涉水深1.5米。帕特利亞AMV裝甲車具備兩棲能力,而「獾」步兵戰車不具備兩棲能力。
俄羅斯K-17「迴旋鏢」輪式步兵戰車
4. 俄羅斯K-17「迴旋鏢」輪式步兵戰車
K-17「迴旋鏢」輪式步兵戰車(代號VPK-7829)是俄羅斯新世紀研製的新一代輪式裝甲車,全面向西方輪式裝甲車標準靠攏,與之前的BTR系列車輛相比,發動機位於車體前部而不是後部,有後門和車頂艙口,方便供部隊進出。戰鬥全重25噸,車體長8.45米,車體寬3.3米,車體高2.25米,全車高3米,有三名車組人員,載員七名。
火力:配備了一座「迴旋鏢」BM通用無人戰鬥模塊,主要武器是一門30毫米2A42雙鏈路供彈自動機關炮(備彈500發)和一挺7.62毫米PKTM同軸機槍(備彈2000發),機關炮對敵輕裝甲目標發射曳光穿甲彈和次口徑穿甲彈的有效射程為 1.5~2千米,而對敵低空低速飛行目標的有效射程達2.5千米。無人炮塔兩側2具雙聯裝「短號」D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總共4枚反坦克飛彈均處於待發狀態,有效射程可達8公裡。採用晝夜自動化火控系統的組成,包括2套分別供車長和炮長使用的獨立綜合觀瞄系統,觀瞄系統的視野雙向獨立穩定,帶有電視通道、熱成像 通道、雷射測距通道以及飛彈雷射制導通道。
防護性:「迴旋鏢」輪式步兵戰車車體和炮塔採用全焊接鋼裝甲,附加模塊化裝甲為陶瓷裝甲,和西方裝甲戰車一樣根據任務升級防護等級。據推測,車體基本型防護水平達到了全方位防護14.5毫米穿甲彈水平,升級等級未知,車底部採用V形設計和防雷設計,減小地雷殺傷效果,並且配備了NBC三防保護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還裝備有俄羅斯最新的「阿富汗石」」主動防護系統。
機動性:其發動機採用JAMZ-780新一代渦輪增壓柴油機,輸出功率為 750馬力,配備可自動和手動換擋(6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的自動變速箱,8×8全輪驅動,採用液氣懸掛系統,配有中央輪胎充氣系統和洩氣保護輪胎,具備兩棲性能。公路最大車速不低於100千米/小時,越野時速最大車速達50 千米/小時,最大行程800公裡,最大爬坡度60%,最大側爬坡度40%,垂直越牆高度0.6米,越壕寬度2米。
義大利「箭」式步兵戰車
5. 義大利「箭」式步兵戰車
義大利「箭」式步兵戰車是義大利陸軍裝備的「箭」式輪式裝甲車族發展起來的步兵戰車,只裝備義大利軍隊,是義大利軍隊第一型投入使用的數位化作戰車輛。由菲亞特開發並製造了標準車體和部件,奧託梅萊拉公司負責武器系統研發,是北約第一個採用輪式步兵戰車的國家。空重20噸,戰鬥全重28噸,車體長度7.6米,車體寬度2.9米,車體高度2.9米,車輛總高3.0米,車組人員3名,載員8名。
火力:採用一座萊昂納多公司Hitfist Plus炮塔,配備一門「厄利孔」KBA 25毫米機關炮(備彈200發)和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備彈4000發),一部雙聯「長釘」MR/LR 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8具煙霧發生器,還可選7.62毫米防空機槍遙控武器站,從理論上Hitfist Plus炮塔也可以改裝60毫米以上火炮。火控系統配備槍口參考系統和全數字彈道計算機,炮手配備「穩像」式瞄準具,並配備了紅外成像儀和雷射測距儀,車長的指揮系統配備了全景「穩像」式瞄準具,由增強夜景的圖像顯示器和顯示炮手紅外圖像的顯示器。
防護性:「箭」式裝甲車車體採用焊接鋼製裝甲和鋁製車體,附加陶瓷裝甲,基本型可提供全車全方位14.5毫米穿甲彈防禦能力,增加附加裝甲前部車體裝甲可提供25毫米穿甲彈防禦能力,增加附加裝甲情況下可前部車體提供30毫米穿甲彈防護能力,車底部可承受6公斤反坦克雷爆炸,車輪下可以承受8公斤地雷爆炸,全車配有NBC保護和自動滅火系統。
機動性:發動機採用一臺依維柯5HP-1500 V6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560馬力,ZF自動變速箱,有5個前進擋與2個倒擋,功率/重量22.2馬力/噸,採用液壓氣動懸掛系統,最大行程800-1000公裡,公路最大速度105公裡/小時,最大越野速度25-30公裡/小時。最大爬坡度60%,側爬坡度30%,垂直越牆高0.55米,越壕款1.5米,涉水深達1.5米。
中國ZBL-09「雪豹」輪式步兵戰車
6.中國ZBL-09「雪豹」輪式步兵戰車
ZBL-09「雪豹」輪式步兵戰車是人民解放軍裝備的一款8×8輪式步兵戰車,其研製單位是北方工業公司,首次公開亮相是在2009年10月1日的60周年國慶閱兵上,外貿型號已經出口委內瑞拉等國,採用國際步兵戰車標準的布置形式。空量16噸,戰鬥全重22噸,車體長8米,車體寬度3米,車體高度2.1米,成員3個,載員7人。
火力:「雪豹」輪式步兵戰車配備一個雙人炮塔,一門改進自蘇聯2A72型30毫米機關炮(備彈500發)和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備彈2000發),2枚紅箭-73C反坦克飛彈。紅箭-73C反坦克飛彈打擊距離可達到4000米,增強了破甲能力,與現代反坦克飛彈相比,已經落伍,但完全滿足對於二代主戰坦克和敵方裝甲車輛的打擊任務,未來預計會換裝新的紅箭-11反坦克飛彈。車長和炮手都有瞄準具,併集成了紅外成像儀,火控系統未知,據悉,該車可能配備了數位化電子戰場管理系統。
防護性能:「雪豹」輪式步兵戰車車體和炮塔採用高強度鋼裝甲+陶瓷裝甲,基本車體可提供全方位防護7.62毫米穿甲燃燒彈和前部防禦12.7毫米穿甲燃燒彈的防禦,增加附加模塊化複合陶瓷裝甲之後,使車體前部在可以承受1000米處發射的25 毫米穿甲燃燒彈射擊,側後可防護12.7毫米穿甲彈射擊,車體和車內採用了防雷射擊,可保護乘員免受地雷和建議爆炸裝置爆炸傷害,具有NBC保護和自動滅火系統。
機動性,發動機為一臺道依茨BF6M1015C水冷柴油機,功率440馬力,機械自動變速箱(型號未知),水陸兩棲,最大道路速度100公裡/小時,水上兩棲速度8公裡/小時,範圍800公裡,最大爬坡度60%,最大側爬坡度40%,垂直越牆高0.55米,越壕寬1.8米。
法國VBCI輪式步兵戰車
7. 法國VBCI輪式步兵戰車
法蘭西人似乎對輪式裝甲車情有獨鍾,不斷研製多種輪式裝甲車輛,VBCI輪式步兵戰車出現之時,一度是全世界最重的輪式戰鬥車輛,VBCI就是法文「步兵戰車」的意思。空重18噸,戰鬥全重25.6噸,最大可達28噸,車體長7.6米,車體寬2.98米,車體高2.26米,總高度3米,2名車組成員,載員9人。VBCI堪稱是「數位化步兵戰車」,其核心是數位化戰場管理系統(FINDER)。
火力:VBCI輪式步兵戰車配備一座人Nexter公司「龍」式炮塔,配備一門M811型25毫米機關炮和一挺同軸7.62毫米機槍、Galix榴彈發射器和紅外誘餌發射系統,機關炮備彈409發,射速高達400發/分,可打擊敵方裝甲目標、車輛、工事和人員,以及進行防空自衛,兼容標準北約彈藥,可進行單發點射、三發點射、十發連射或全自動模式設計,在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在1000米內穿甲能力達到85毫米。炮手採用多合一多光電瞄準具,包括白光通道,紅外成像儀,雷射測距儀,與火控系統直接相連,車長有一個遠程顯示器,從炮手瞄準具配備一個控制套件,允許車長操作炮塔和武器,總體性能接近當代主戰坦克火控系統的水平。
防護性:VBCI裝甲車車體採用焊接鋼製裝甲和鋁製裝甲車體,並有附加模塊化裝甲,進行裝甲升級,安裝鈦合金裝甲板增強保護,內部裝有防剝落襯墊層。基本裝甲可以提供14.5毫米穿甲彈全車全方位防護,還配備有NBC保護系統和滅火系統,如果車輪因地雷爆炸而丟失,車輛會繼續行駛。
機動性:VBCI裝甲車採用一臺雷諾Volvo D12 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550馬力,傳動裝置為全自動變速箱,帶有4個中央差速器,最大行程750公裡,公路最大速度100公裡/小時,配備液壓氣動懸掛系統,並有輪胎可變壓力系統,最大垂直爬坡度60%,最大側爬坡度30%,垂直翻越高度0.7米,越壕寬2米,涉水深1.2米,準備情況下可達1.5米,不具備兩棲性能。
奧地利「遊騎兵」2輪式步兵戰車
8.奧地利「遊騎兵」2輪式步兵戰車
「遊騎兵」2裝甲車族是奧地利斯太爾—戴姆勒—普赫公司生產的輪式裝甲車輛車族,有6x6和8x8兩種配置,已經在奧地利軍隊、葡萄牙、捷克陸軍中服役。戰鬥全重22噸,載重8.5噸,車體長7.54米,車體寬2.66米,車體高度2.08米,成員3人,載員8人。
火力:「遊騎兵」2輪式步兵戰車採用一座德爾科公司的雙人炮塔,與美軍LAV-25輪式步兵戰車一致,安裝一門M242「大毒蛇」25毫米鏈式機關炮和1挺M240型7.62毫米同軸機槍;炮塔頂部分別安裝有車長和炮長晝夜合一觀瞄具,採用雙向穩定,可以在行進間精確射擊,其穿甲彈可在1500米穿透30毫米厚的鋼裝甲,可有效對付現代戰場上的大多數輕型裝甲目標及有防護的有生力量。
防護性:「遊騎兵」車體採用高硬度鋼裝甲焊接,內部具有剝落襯墊,車體底部採用硬度更高的彈性間隔裝甲,具有一定的防雷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車載步兵的生存能力。基本型車體可防禦7.62毫米穿甲彈,增加附加裝甲可防止14.5毫米穿甲彈。但是該車車底為平板設計,防雷效果較弱。具有NBC三防保護系統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
機動性:「遊騎兵」採用一臺康明斯ISC柴油發動機,功率為400馬力,採用F 6HP 602C全自動變速箱,獨立懸架系統,中央輪胎充氣系統和輪胎漏氣保護系統,具有兩棲性能,可由 C-130 大力神戰術運輸機空運。最大公路時速100公裡/小時,水上兩棲速度10公裡/小時,行程700公裡,最大爬坡度70%,最大側爬坡度40%,垂直翻牆高0.5米,越壕寬1.4米,涉水深1.5米。
中國臺灣CM-32「雲豹」輪式步兵戰車
9. 中國臺灣CM-32「雲豹」輪式步兵戰車
CM-32型「雲豹」裝甲車是臺灣研製的一型8×8輪式裝甲車族,由CM31裝甲車發展而來,該車於2001年正式立項研製,2005年定型,2007年正式生產,該車族基型車為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其後又在基型車的基礎上發展了了一系列變形車。戰鬥全重22 噸,車體長度7米,車體寬度2.7米,車體高度2.23米,車組3人,載員8人。
火力:「雲豹」輪式步兵戰車配備一座德爾科雙人電動炮塔,一門30毫米MK44「大毒蛇」2雙鏈路機關炮,一挺74型7.62毫米同軸機槍。車長和炮長都擁有獨立穩像式瞄準儀,車長瞄準鏡附有像增強裝置,以擴大搜索距離;炮長配有夜視夜瞄裝置,用於夜間作戰。車長和炮長都可以操作射擊,且車長可以超越射擊。炮塔還保留了加裝2具外掛式「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的能力。
防護性能:「雲豹」輪式步兵戰車採用全焊接鋼製裝甲車體,基本型裝甲正面60度弧形區域可抵禦200米外12.7毫米穿甲彈射擊,全車可防禦7.62毫米穿甲彈,加裝附加裝甲後;正面可抵禦1 000米外射擊的25毫米穿甲彈,其他部位可防禦12.7毫米穿甲彈。車輛底部採用V形車體防雷設計,可在任何車輪下承受12公斤的TNT當量的爆炸物,還集成了滅火抑爆系統以及NBC三防保護系統。
機動性:「雲豹」輪式步兵戰車配備一臺卡特彼勒C12柴油發動機,450馬力,配備艾裡遜HD4070(P)七速自動變速箱,最大公路速度120公裡/小時,行程800公裡,最大爬坡60%,側爬坡度30%,垂直越牆高1米,越壕寬度2米。
土耳其/阿曼「豹」3步兵戰車
10.土耳其/阿曼「豹」3步兵戰車
土耳其的「豹」(PARS)式裝甲車專門是為出口所研製的輪式裝甲車系列,包括4×4、6×6、8×8和10×10多個系列,與當前大部分的裝甲車相比較,其設計比較獨特,車體前部為駕駛員和車長席,中央位置為炮塔,乘員艙和動力艙位於車體後部,車體右側有通道,後部裝有液壓坡道,中間設有手動應急門,乘員艙的頂部還有兩個大型艙門,這與蘇聯俄羅斯的BMD-3/4B步兵戰車較為類似,所以車輛前方的雙人駕駛室具有180°水平視野和舒適性。「豹」3是其推出的步兵戰車型號,目前有阿曼採購,戰鬥全重達到了30噸,車體長8.0米,車體寬3米,高度2.4米。包括司機、車長和炮手三名車組成員和9名步兵。
火力:「豹」3配備了一座土耳其FNSS公司「佩劍」單人炮塔,配備一門美國ATK公司的增強型M242「大毒蛇」25毫米雙鏈路機關炮(備彈240發),一挺7.62毫米M240同軸機槍(備彈600發),兩側兩組三連76毫米榴彈發射器,炮塔火炮仰俯角從-8到+48度。具有數字火控和瞄準系統,包括第三代長波或中波熱成像儀、日光學通道、雷射測距儀,火炮具有雙軸穩定功能,可確保機動時射擊的高精度火力,火控系統集成了8公裡射程的雷射測距儀。
防護性:「豹」3裝甲車體採用鋼製車體,具有防止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碎片防護能力,也採用模塊化裝甲設計,基本型具備全車防禦7.62毫米穿甲彈能力,可以升級到STANAG-4569 Level 4標準,防禦14.5毫米穿甲彈能力。車底採用V型形狀,防雷底板和防爆減震座椅,提高抗雷的保護能力,達到STANAG 4569 Level 3A / 3B防地雷/簡易爆炸裝置水平,配備三防系統。
機動性:採用「道依茨」渦輪增壓水冷柴油發動機,功率為550馬力,採用全自動變速箱,配備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由於採用了發動機布局和優越的平衡設計,軸載幾乎相等,一個特別有趣的功能是能夠在五秒鐘內將右側駕駛轉向左側駕駛。最大公路時速可以達到10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800公裡。
因為很多輪式步兵戰車未參加實戰,性能未得到檢驗,公開數據要麼差異較大、要麼不準確,儘量以權威數據為準,並且儘量選取保守值。另外,像美國海軍陸戰隊的LAV-25輪式步兵戰車、蘇聯俄羅斯的BTR-82、BTR-90系列輪式步兵戰車,儘管是經典戰車,但是因為總體性能落伍未能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