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空降兵頗為高調的接裝了一批新型裝甲車輛,引發了外界對於空降兵裝甲車輛發展的關注。此次高調列裝的新型裝甲車輛其實只是一款輪式裝甲輸送車,車載火力不過是一挺QJC88型12.7毫米重機槍。這款輪式裝甲輸送車無論是火力還是防護能力都非常有限。它的列裝部隊,只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提升部分空降兵的戰場機動能力,很顯然,它屬於一種補充性、應急性的作戰裝備。所以,大家對中國新一代履帶式傘兵戰鬥部的研製進度非常關心。
目前中國空降兵最重要、最先進的裝甲作戰車輛仍然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03式傘兵戰車。03式傘兵戰車作為中國第一款傘兵戰車,其地位、作用、意義至今無可替代,這個無可替代並不是說03式傘兵戰車優秀到沒有合格的繼任者,僅僅是因為它的繼任者遲遲沒有出現罷了,如今的03式傘兵戰車,慢慢是「廉頗老矣」。
03式傘兵戰車是完全由中國自主研製的,中國對空降傘兵戰車的需求是在上世紀末,中國曾與俄羅斯庫爾幹機械製造廠探討購買BMD-2傘兵戰車的生產許可,併購買若干輛BMD-2樣車,但由於價格等原因,中國最終沒有採用俄制BMD傘降戰車,轉而決定自行研製傘兵戰車。
03式傘兵戰車的機動性能較好,在「空降排-2017」國際軍事比賽中,中國隊獲得了戰車類和總成績第一名,還得到戰車競速賽以外所有單項科目的第一,俄羅斯隊僅獲得了戰車競速賽的第一名。在此次比賽中,中方派出ZBD-03式傘兵戰車參賽,俄羅斯則使用BMD-2傘兵戰車。
不過,作為一款在20世紀末就開始研發的傘兵戰車、作為一款從2005年就開始正式服役的傘兵戰車、作為一款已經參加過四次閱兵的傘兵戰車,按照今天的要求、眼光,03式傘兵戰車的確不能說是夠用了。
對比國際上的傘兵戰車,03式傘兵戰車很多方面都處於下風。首先是車載火力有限,03式傘兵戰車配備一個通用單人炮塔,安裝一門30毫米機關炮,火控系統十分簡單。
這門30炮是直接研仿自二代步兵戰車的100+30毫米武器部的俄制2A72自動炮,這門2A72自動炮來自於蘇聯BMP-2步戰車的2A42型自動炮,結構有所簡化。由於2A72的自動機構簡單,強度沒有2A42炮那麼大。脫離並列掛靠的100毫米線膛炮炮管單獨使用以後,會造成新30炮射擊時產生較大擾動,精度等作戰指標大幅下降。
也就是說,我軍當初並沒有引進俄制BMP-2步戰車上面性能更好的2A42單管機關炮,只引進了俄羅斯BMP-3步戰車100+30毫米剛性連接的2A72炮,該炮不適合單管使用。
不過,我們一開始研製86B步兵戰車和03式傘兵戰車的新單30毫米通用炮塔時,由於配用的火控系統簡單低檔,精度指標要求比較低,所以就沒有考慮新單30炮的炮管振動問題。
這種情況到了研製05式兩棲步戰車時,配備了豪華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此時光溜溜的單30炮管的精度問題就需要解決了,單30炮在連發射擊時振動過大,於是在炮管外面設計了一個加強的桁架,這就是籠中炮的由來。
03式傘兵戰車的反裝甲能力也比較弱,只安裝了AFT07式反坦克飛彈。在敵後空降作戰時無法為空降部隊提供更強的反裝甲能力支援。它的裝甲防護能力也比較有限,只能抵禦輕武器的射擊,生存能力較弱,很容易被對方反裝甲火力擊毀。
不僅如此,03式傘兵戰車的裝備數量、變型車數量也越來越無法滿足空降兵部隊的需求。雖然03式傘兵戰車已經服役快15年了,但是它的量產數量卻比較有限,變形車的種類、數量更是少得可憐,公開報導中只看到過在03式傘兵戰車地盤上改裝出來的裝甲指揮車、裝甲補給車。
原本03式傘兵戰車還有一款裝備有120毫米迫榴炮的變形車輛,這款120毫米迫榴炮空降戰車的出現,能夠讓空降兵的火力打擊能力有質的提升,作戰意義非常重大。但是出於各種原因,這款出現了10多年的變形車一直沒有服役,未來也大概率不會裝備服役了。
對於今天的中國空降兵來說,03式傘兵戰車確實不能滿足需求了,受原始設計限制,它的升級改進潛力也非常有限,未來肯定是需要用一款全新設計的傘兵戰車來取代它。至於新一代傘兵戰車會是什麼樣子的?
目前顯然還說不清,中國已經不止一次展示過新型外貿傘兵戰車的產品,新一代傘兵戰車會不會是在此基礎上升級改進而來;又或者是全面推倒,重新設計,這都不好說。在前幾年的珠海航展上,曾經展示過安裝並聯100滑膛炮+30毫米自動炮的新型炮塔的空降戰車,這或許是未來傘兵戰車的一個方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傘兵戰車的研發裝備難度肯定不會低,在戰車研發過程中對各方面性能的平衡、抉擇、妥協肯定也會非常多。原因是傘兵戰車本來就是一種受到很多外來條件束縛的裝備,例如受中型運輸機貨艙寬度、運輸能力的先天限制,新一代傘兵戰車在重量、寬度、高度方面都會有非常嚴格的限制。
如何在這種先天嚴格限制條件下,研發出一款火力、防護能力都比較出色,同時改進拓展潛力又比較大的新一代傘兵戰車,這是擺在眾多軍工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大難題,絕非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過,考慮到這些年中國在各類裝甲車輛相關技術領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形成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要研發各領域新一代裝甲車輛逐步變得輕車熟路。新一代「大八輪」、新一代重型履帶式步兵戰車都已經在路上了。不久前,網絡媒體就出現了新一代傘兵戰車的底盤照片,這說明新一代傘兵戰車即將面世。
隨著武器裝備技術以及空中運輸平臺的發展,中國空降兵的重火力將得到大發展,並且全部實現自行化的模式,例如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牽引式輕型155毫米榴彈炮,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車載輕型火箭炮,速射自行迫擊炮等等。火力不足綜合症將被徹底治癒。
按照中國軍網署名文章的介紹,我軍空降兵的履帶式傘兵戰車讓空降部隊的戰鬥力大幅上升,隨著運-20戰略運輸的大批量服役,空軍的空運能力正得到解決,中國將可以迅速部署1-2個機械化空降師,對亞洲乃至世界安全穩定,都起正面影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