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界一周要聞回顧 | 關鍵字: 高端雷射學術論壇,雷射項目鑑定,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可見光頻率梳光源,全矽光發射器……

2021-02-18 雷射界訂閱

近期,雷射界的學術和產業交流活動接踵舉行,而各種戰略合作也是遍地開花……

「智能製造與大功率雷射智能裝備技術」高端學術論壇上周在武漢舉辦

11月17日,由湖北省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湖北省雷射學會、湖北工業大學主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湖北省科學技術協辦、湖北省製造強省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支持的「智能製造與大功率雷射智能裝備技術高端學術論壇」在武漢洲際酒店會議中心舉辦。湖北省雷射學會理事和會員單位和湖北工業大學相關專業的師生等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論壇邀請了數位專家分別報告了大功率雷射智能裝備技術及智能製造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湖北省雷射學會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雷射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霞輝教授、華工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監邢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朱海紅教授、武漢銳科光纖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輝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秦應雄教授和武漢天琪雷射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學文分別作了以下主題報告:「藍光半導體雷射與光纖雷射複合光源及應用」;「智能製造下的高功率雷射裝備發展趨勢」;「銅/鋼複合材料液體發動機推力室一體化增材製造」;「打造國產高端雷射器應用的挑戰與突破」;「雷射光場調控技術在雷射熔覆及再製造領域的應用」;「國內雷射切割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劍指高端製造與人工智慧 2020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近日在杭州舉行

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浙江工業大學承辦的2020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杭州舉行。大會圍繞「高端製造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主題,結合浙江製造業發展情況,開展高水平院士專家報告會、專業論壇、青年論壇等,針對數位化製造、極端製造、綠色製造等前沿領域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

「智能機械製造需要高端裝備工程,不僅要注重質量問題,更需要創新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楊華勇表示,以產業數位化推動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智慧融合,將構築智能製造新動能。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姚建華認為,「在產業數位化當中,實現企業機器化操作和數字感知,讓機器更智能地為人工作,是當下的難題。浙工大今年新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設計了更多前沿技術,著力培養新型專業人才,為現階段的行業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近年來,濰坊市重拳打造先進光電晶片研究院項目。該項目坐落在濰城區,以「研發平臺建設、技術轉化與產業孵化、人才培養」三大任務為重點,著力打造國內最高水平的光電晶片研發平臺。濰坊將圍繞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在濰坊先進光電晶片研究院的基礎上建設佔地千畝的半導體(雷射)產業園;同時設立10億元的光電集成科技基金。未來,研究院計劃3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稅1億元以上的目標,著力形成半導體光電產業聚集效應,力爭10年內形成百億級的光電產業基地。」

據悉,佔地1400畝的半導體雷射產業園以打造千億級為目標,以光電晶片研究院、科創園孵化器、齊越慧谷為平臺,積極對接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知名企業,逐步引入天津大功率雷射器晶片、北京聯星科技、北方天睿新材料等半導體高新技術企業。明年逐步引進5家以上以集成電路、光學電子、智能終端為主體的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大數據、智能機器等上下遊智能配套企業入駐。

浙工大機械工程學院「能場複合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鑑定

11月14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杭州聯合組織召開了由浙江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華雷射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能場複合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鑑定會。鑑定會上,浙江工業大學姚建華教授代表完成單位做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與會專家認為項目原創性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鑑定,建議進一步擴大成果的應用範圍。

針對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缺陷控制、組織調控及效率提高的難題,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製造業轉型升級要求,項目「能場複合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關鍵技術及應用」經過10餘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提出了動能場、電磁場、衝擊波等能量場與雷射複合改性的創新原理,發明了超音速雷射沉積高效表面改性技術、電磁複合場協同雷射表面改性形性控制技術、雷射衝擊強化複合表面改性組織及應力調控技術,並研製了雷射表面改性系列化關鍵單元及智能裝備,實現了可滿足高端部件和工業基礎件的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成果已成功應用於航空航天、能源動力、礦山機械、石油化工、醫療器械等行業,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11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集團公司研發部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巍,校黨委書記鄭永安,黨委副書記陶勇以及校企雙方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籤約儀式。

鄭永安指出,航天科技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充分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雙方要以此次籤約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交流,推動產學研合作,努力產出更多科技成果,共同為國防科技工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吳燕生指出,此次籤約是探索「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的具體體現,標誌著雙方合作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雙方要以「一流軍隊、一流企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為目標,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11月18日上午,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樓繼偉主任率外事委員會成員,在浙江省政協領導、溫州市政協領導和溫州開發區領導的陪同下,到訪奔騰雷射就「推動防疫常態化下對外開放重大舉措的落實」開展民主監督性調研。奔騰雷射總經理吳讓大在車間展廳向調研組一行介紹了公司落戶溫州後的生產、經營、研發情況,併集中展示了奔騰雷射在高功率雷射設備應用領域的薄板、厚板切割工藝,雷射焊接設備和坡口切割設備等。調研期間還舉行了企業座談會,吳總向調研組領導匯報了公司在技術研發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今後的發展方向以及目前IPO的最新進展。樓繼偉主任希望奔騰雷射加強研發,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繼續攻克各種「卡脖子」技術難題,為中國乃至世界雷射裝備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另外,11月19日,央視《新聞聯播》將目光再次聚焦溫州,點讚溫州搭建創新服務平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推動中小企業改造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奔騰雷射是浙江省和溫州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領軍企業,被作為典型案例予以報導。

11月17日,華光光電憑藉多年的技術創新積累和深厚的研發實力,經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五部門聯合認定,正式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華光光電是國內規模較大的半導體雷射外延材料生長、晶片製備及器件封裝為核心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自1999年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堅持走自主創新及核心產品國產化道路。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請專利數量超過500項,其中在雷射核心外延、晶片領域佔據了發明專利的三分之一多。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展望未來,華光光電將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為發展契機,進一步延攬國內外高端專業人才,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快速發揮平臺優勢,開發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質量產品,在工業加工、5G通信、人工智慧、量子雷射、醫養健康等領域助力我國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邦德雷射20000W設備成功交付山東迅迪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迪機械)。目前,迅迪機械是在日照地區是最先採用20000W高功率雷射切割設備的廠家,已採購六臺邦德雷射切割設備。經營範圍包括微耕機、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農業機械及配件等多個領域,是中國重汽汽車的主要配件供應商。

20000W高功率雷射切割設備彰顯多重優勢。首先,其切割能力大幅提升,開拓了40mm以上厚度的金屬加工市場,為金屬厚板加工提供了更優的方案和更多的可能性。其次,切割效率大幅提升。根據邦德雷射相關數據資料顯示,以氧氣切割碳鋼為例,12000W切割機比6000W切割機提高1-5倍效率,20000W切割機比6000W切割機提高2-8倍效率,20000W切割機比12000W切割機提高1.2-2倍效率。第三,成本優勢大幅度提升。以20mm、25mm、30mm碳鋼板切割為例,20000W加工成本降低10%~30%,且能穩定批量加工40mm板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難看出,在全行業微利的大環境下,效率、產能成為領先行業的關鍵因素。

2.45億資產過戶完成:通宇航空正式成為光韻達全資子公司

日前,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近日完成了成都通宇航空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的股權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並收到了成都市雙流區行政審批局核發的《營業執照》。通宇航空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航空飛行器零部件開發製造,業務涵蓋航空精密零部件數控加工、航空配套工裝設計製造、金屬級3D列印等,是國內航空產業的零部件製造服務商。光韻達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領先的雷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以精密雷射應用技術研究為基礎,致力於利用「精密雷射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取代和突破傳統的製造方式,為全球製造業提供各類精密雷射應用服務及智能裝備的創新解決方案。

本次交易完成後,通宇航空將成為光韻達的全資子公司,雙方將進一步發揮產品與業務、客戶、技術、人員等方面的協同效應,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在滿足客戶多種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公司結構、分散公司的經營風險、提高公司抗風險的能力。

日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裝置主體由一臺8億4千萬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裝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將與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上海超強超短雷射裝置等組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設施集群的核心,成為我國光子科學研究的國之重器。

以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為基礎,建設的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將為我國開展能源、材料、生物等領域科學前沿問題的探索提供強有力的工具;同時,也為我國繼續開展自由電子雷射新原理的探索和驗證、關鍵技術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驗平臺。國家驗收委員會專家認為,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建設單位掌握了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設計、加工集成、安裝和調試以及射頻超導加速單元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成果。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經過不懈努力,攻克腔長精密調節、全光纖化穩相探測封裝、非線性光譜展寬增強及窄帶可見光波長變換等技術難題,研製出重頻200 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飛秒光頻梳具有寬光譜、多縱模相干特性及其高頻率穩定度等特點,在精密光譜學、時頻傳遞、精密絕對測距、波長實時跟蹤測量等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研發實用化集成化光頻梳光源,已成為較多應用領域的迫切需求。

1.5 mm飛秒全保偏光纖光頻梳(下)和雙色可見光頻率梳光源(上)

該光源採用全保偏光纖方案,實現1.5 um波段飛秒雷射的產生與放大;自主研發的腔長精密調節單元和全光纖結構穩相信號探測單元,保證系統長時間穩定工作,可見光頻率梳輸出中心波長分別633 nm和543 nm,3 dB譜寬分別0.174 nm和0.157 nm,單梳齒平均功率分別為1.34 mW和1.23 mW。

據Optical Connections報導,來自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ORC)的矽光子學研究人員展示了首個無需使用數位訊號處理的100Gbps及更高速率的全矽光發射器。該光學調製器的最大數據速率幾乎是目前最先進器件的兩倍,證明了低功耗低成本全矽解決方案的潛力,避免了用不兼容CMOS的新材料導致製造工藝複雜化。

據該技術相關專利的主要作者和主要發明人Ke Li博士表示:「與該領域以前的工作相比,我們引入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光子學和電子學必須被視為一個單一的集成系統,以應對該領域苛刻的技術挑戰。」ORC副主任Reed教授說:「我們的結果是基於一個完全集成的電子-光子系統,而不是實驗室探測的獨立矽調製器。在迄今為止所有其他不依靠數位訊號處理來恢復信號完整性的工作中,與單個組件的性能相比,電子和光子學的集成導致系統性能較差,導致最大數據速率約為56Gbps。」

請點擊頁面左下方「閱讀原文」閱讀《中國雷射界》2020.9月刊電子版刊物。

內容由小界界整理、編輯和編譯

部分內容參考:各家企業及機構的微信公眾號。

版權說明:需要轉載的請聯繫投稿郵箱,並請在出處上標明由「雷射界訂閱號」整理/編譯/編輯。請尊重勞動,版權問題違者必究。文章來源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有涉及侵權等,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投稿郵箱:editor@chinalaser.org

相關焦點

  • 簡述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關鍵詞: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超快過程;衍射;成像;譜學。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和光接觸,那麼光的真面目是什麼?事實上,在人類探索世界的徵途上,對光和光源的追逐從未停歇。與此同時,在紅外波段與可見光波段的各類試驗裝置的成功出光,進一步驗證了SASE概念的可行性,為今日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1.3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原理自由電子雷射從產生的機制上來看,大致可劃分為振蕩器型、自放大自發輻射型及外中子型等。其中,振蕩器型為低增益自由電子雷射,後兩者為單次放大的高增益型自由電子雷射。
  • 【熱點】劉志: 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項目(SHINE)進展
    第一,這個項目在國家發改委立項的正式名字是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英文名字是SHINE。整個項目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高重複頻率的X光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還有一個是百帕瓦的強場雷射。這是兩個裝置共同組成,實現所需要的科學目標。法人單位是上海科技大學,共建單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西安光機所研製出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研製出重頻200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原理、現狀及應用
    同步輻射光源的出現使得X射線晶體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蛋白質的結構仍然是通過X 射線來測定的。但是同步輻射光源產生的X射線依然不具有相干性。不過,在同步輻射出現的同一時代,人類發明了一種高亮度全相干的新型光源——雷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快速發展,雷射已經廣泛的應用於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科學家利用光湍流在環形雷射器中產生雷射頻率梳
    近日,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一支科學團隊利用光的湍流製造了一種特殊類型的高精度雷射,即雷射頻率梳,在以前的系統裡,這樣的雷射被認為是無法生成的
  • 主流雷射雷達分類及原理
    2.1 MEMS陣鏡雷射雷達MEMS振鏡是一種矽基半導體元器件,屬於固態電子元件;它是在矽基晶片上集成了體積十分精巧的微振鏡,其核心結構是尺寸很小的懸臂梁——反射鏡懸浮在前後左右各一對扭杆之間以一定諧波頻率振蕩,由旋轉的微振鏡來反射雷射器的光線,從而實現掃描。
  • 盤點雷射武器的基本類型及工作原理
    圖片來源: Dick Luria /Getty Imagery 首先,雷射是一種光源。為了更好的理解它如何成為一種武器,我們要思考雷射與我們日常普通的光源有何不同。例如白熾燈的燈泡會向各個方向發出如水波一樣的光波,有不同的波峰、波谷、頻率和顏色,這些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肉眼所見的光。
  • 雷射武器時代真的來了?丨附雷射武器介紹
    等離子體能夠輻射紫外線或X射線,破壞目標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雷射武器的特點是:能量集中、傳輸速度快、命中精度高、轉移火力快、抗電磁幹擾、能多次重複使用,作戰效費比高。雷射武器主要由產生光源的雷射器和具有跟蹤、瞄準和發射作用的光束定向器組成[2]。雷射武器是一種利用定向發射的雷射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
  • 山東省半導體雷射器技術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暨山東省雷射裝備高峰論壇圓滿閉幕
    2020年12月12日,由山東省雷射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和山東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山東省半導體雷射器技術重點實驗室
  • 傻子才用雷射雷達!——雷射雷達原理淺析
    指通過刺激原子導致電子躍遷釋放輻射能量而產生的具有同調性的增強光子束。儘管雷射的總能量並不一定很大,但由於能量高度集中,很容易在某一微小點處產生高壓和幾萬攝氏度甚至幾百萬攝氏度的高溫。雷射打孔、切割、焊接和雷射外科手術等實際應用就是利用了這一特性。3.單色性好 —— 光是一種電磁波。光的顏色取決於它的波長。普通光源發出的光通常包含著各種波長,是各種顏色光的混合。
  • 雷射產生的等離子體發展的寬波段X射線源用於實現在NIF中的新測量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APL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個新的X射線源,可以利用該X射線源來診斷實驗中的溫度用來探測行星中的狀況。這一X射線源是利用雷射產生的等離子體來實現的。
  • 矽晶片技術重要進步!可實現雷射雷達經濟化生產!
    雷射雷達是一種遙感方法,它使用雷射束(不可見光脈衝)來測量距離。這些光束從其路徑上的所有物體上反射回來,一個傳感器收集這些反射光,實時生成周圍環境的精確三維圖像。雷射雷達就像是光的回聲定位:它可以告訴你圖像中每個像素的距離。它已經在衛星和飛機上使用了至少50年,用於進行大氣感應並測量水體的深度和地形的高度。
  • 雷射印表機
    雷射技術出現於60年代,真正投入實際應用始於70年代初期。最早的雷射發射器是充有氦-氖(He-Ne)氣體的電子雷射管,體積很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產生雷射的光源,和普通的光源明顯不同。如普通白熾燈光源是通過電流加熱鎢絲的原子到激發態,處於激發態的原子不斷地自發輻射而發光。這種普通的光源具有很大的散射 性和漫射性,不能控制形成集中的光束,也就不能應用於雷射印表機。
  • 報告分享:超連續譜雷射光源研究進展!
    1 可見光波段增強的超連續譜光源產生可見光波段增強的超連續譜通常簡稱為可見光超連續譜,該類型光源在生物醫療成像領域有著重要應用,如光學相干層析成像、螢光共焦顯微成像、相干反斯託克斯拉曼散射顯微成像等。脈衝雷射泵浦 PCF 是產生可見光超連續譜的常用方案,通常有三種增加可見光成分的基本方法: 一 是,通過 PCF 的物理結構參數,靈活改變光纖的色散特性,從而滿足可見光產生所需的匹配條件;二是,通過改變 PCF 的摻雜材料,調整光纖的色散和非線性特性,促進可見光產生; 三是,採用多波長泵浦PCF,充分利用自相位調製、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產生可見光成分。也可綜合使用幾種基本方法來產生可見光超連續譜。
  • 你聽說過自由電子雷射器嗎?很牛逼的東西!
    歐洲X射線 自由電子雷射 裝置(XFEL)在德國漢堡大都市區正式投入使用,造價為12.2億歐元的大型 雷射 裝置由11個歐洲國家參與研發和建設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自動駕駛等領域。且大部分人認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關鍵傳感器。目前市面上可見的車載雷射雷達,基本都是機械式,其典型特徵即為擁有機械部件,會旋轉,比如Velodyne著名的大花盆HDL64。當然也有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即外面不轉了,但裡面仍有雷射發射器進行旋轉的種類。
  • 自由電子雷射器你聽說過嗎?很牛逼的東西!
    目前,歐洲X射線 自由電子雷射 裝置(XFEL)在德國漢堡大都市區已經投入使用。
  • 雷射傳感器應用於距離測量
    形象地和字面意義上的焦點是雷射距離傳感器,顧名思義,它可以測量距離。雷射傳感器測量距離的方法雷射傳感器的主要組件之一是線性成像器,線性成像器是由排成一行的數百或數千個像素組成的,先進的雷射傳感器是基於光學三角測量原理工作的,其結合了線性成像器。線性圖像用於精確測量被測物在傳感器前方的位置,最終實現精確、穩定的測量。雷射發射器將可見雷射透過透鏡,射向被測物體。
  • 下一代革命性的概念——X射線通信
    X 射線是波長範圍為 0.01~10nm 的電磁波,X 射線通信則是一種利用 X 射線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是將信息加載至 X 射線的特徵參數上進行傳遞的方法。其潛在應用包括穿透等離子體及「黑障區」內的通信、編隊衛星的廣播式高保密通信等領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07 年首次提出了X 射線通信的概念,此後,NASA與史丹福大學等學術機構都提出了基於不同調製原理的通信方案並開展了相關研究。其中,NASA 預計將於 2017 年進行太空實驗,以試驗 X 射線通信的工程應用、獲取其核心參數指標。
  • 雷射雷達原理和分類
    了,雷射雷達將這樣的發射器和接收器組裝在一起,經過機械旋轉360°即可得到一周障礙物的距離。首先雷射發射器發射雷射脈衝,計時器記錄發射時間;脈衝經物體反射後由接收器接受,計時器記錄接受時間;時間差乘上光速即得到距離的兩倍。TOF原理看似簡單,但是實現起來確有很多難點:1.   計時問題:由於光速過快,測量時間會變得很短。據網上數據得:1cm的測量距離對應65ps的時間跨度。這需要計時器的精確度很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