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發力超星光級CMOS圖像傳感器,率先實現BSI像素工藝有機結合

2021-02-22 MEMS

近日,SmartSens 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系列SmartClarity 再添新成員 —— SC4210。該款CMOS圖像傳感器是基於BSI(背照式)像素工藝的超星光級1/1.8″光學尺寸圖像傳感器,解析度達400萬像素,擁有低光照條件下強大的性能表現。

長期以來,在低光照或無光照條件下實現清晰可辨的圖像識別始終是困擾CMOS圖像傳感器開發者的一個重大技術難點。傳統的紅外或白光補光技術雖然能在低照度環境下獲得相對清晰的圖像,但卻會犧牲圖像的色彩,僅可獲得黑白圖像。而隨著安防及人工智慧領域對於圖像識別的性能需求逐漸提升,不僅需要CMOS圖像傳感器提供色彩信息,同時對於解析度、靈敏度、感光度、動態範圍、幀率等技術指標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應用領域的迅速崛起,智能安防、智能工業、智能駕駛等應用場景逐漸普及,僅中國市場安裝的具備AI技術支持的智能監控系統已達2000萬套。這一系列全新的應用場景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為了滿足行業應用需求,思特威創新性地將BSI像素工藝有機結合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開發中,並突破性地實現了1/1.8″光學尺寸,最終推出了這款SC4210 CMOS圖像傳感器。該產品具有諸多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包括:

大尺寸像素結構、高靈敏度與高感光度:SC4210採用BSI像素工藝,實現了3.0μm大尺寸像素結構與1/1.8″光學尺寸,靈敏度高達4800mV/Lux*s,最大信噪比達43dB。

‖ 超強低照能力

採用SMARTSENS獨特Pixel架構設計的SC4210的SNR1s達到了0.21lux,處於市場領先水平。

‖ 寬動態範圍

SC4210支持超高動態範圍(超過100dB)。

‖ 近紅外增強

SC4210具備近紅外(NIR)增強功能,能夠使850nm~940nm波段的量子效率(QE)提升將近一倍。

‖ 高幀率

在400萬解析度的輸出格式下,SC4210最高能以60fps的高幀率運行。

SC4210 CMOS圖像傳感器將主要應用於安防監控攝像機、人臉識別智能攝像機、工業相機、高端行車記錄儀、運動相機以及視頻電話會議系統等應用。憑藉這一全球首款1/1.8″光學尺寸的400萬像素超星光級圖像傳感器所帶來的強大性能,應用端能夠實現低光照條件下的清晰彩色成像,極大的提高成像產品的場景適應性。

思特威表示:「自成立伊始,我們便將客戶需求與行業應用發展作為技術創新的核心。此次推出SC4210,正是為了順應AI、物聯網等應用的市場發展趨勢,結合行業實際需求。我們創新性地將背照式技術和思特威在超星光級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相結合,最終誕生了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目前,SC4210已經投入量產,具體銷售與信息技術,請聯繫思特威銷售與技術部門: cs@smartsenstech.com

延伸閱讀:

《CMOS圖像傳感器產業現狀-2018版》

相關焦點

  • 技術前沿: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傳感器
    從某一方面來說,CMOS圖像傳感器在每個像素位置內都有一個放大器,這就使其能在很低的帶寬情況下把離散的電荷信號包轉換成電壓輸出,而且也僅需要在幀速率下進行重置。CMOS圖像傳感器的優點之一就是它具有低的帶寬,並增加了信噪比。由於製造工藝的限制,早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無法將放大器放在像素位置以內。這種被稱為PPS的技術,噪聲性能很不理想,而且還引來對CMOS圖像傳感器的種種幹擾。
  • CMOS圖像傳感器解讀,中國廠商不會缺席
    圖像傳感器是當今應用最普遍、重要性最高的傳感器之一。其主要採用感光單元陣列和輔助控制電路獲取對象景物的亮度和色彩信號,並通過複雜的信號處理和圖像處理技術輸出數位化的圖像信息。圖像傳感器中的感光單元一般採用感光二極體(photodiode)實現光電信號的轉換。感光二極體在接受光線照射之後能夠產生電流信號,電流的強度與光照的強度成正比例關係。
  • 從小米手機的一億像素談起
    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創下手機採用圖像傳感器解析度的新紀錄,在手機江湖一石激起千重浪,有支持的聲音,也有質疑的聲音。質疑的聲音裡有一個說《億級像素方向錯了》,技術方向的對錯不是短期能判定的,市場最終的走向很多時候也不是純粹的技術因素決定的。就像從CCD到cmos sensor的技術方向的轉變,筆者曾經問過Sony圖像傳感器部門的大佬,CCD的畫質更好,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相機市場最終倒向cmos image sensor,是因為對高像素的需求?低功耗的需求?容易集成後處理電路?
  • CMOS圖像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考慮
    CCD圖像傳感器由於靈敏度高、噪聲低,逐步成為圖像傳感器的主流。但由於工藝上的原因,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不能集成在同一晶片上,造成由CCD圖像傳感器組裝的攝像機體積大、功耗大。CMOS圖像傳感器以其體積小、功耗低在圖像傳感器市場上獨樹一幟。但最初市場上的CMOS圖像傳感器,一直沒有擺脫光照靈敏度低和圖像解析度低的缺點,圖像質量還無法與CCD圖像傳感器相比。
  • cmos相機和ccd相機的區別
    CCD圖像傳感器可直接將光學信號轉換為模擬電流信號,電流信號經過放大和模數轉換,實現圖像的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重現,CCO圖像傳感器具有如下特點:(1)體積小重量輕(2)功耗小,工作電壓低;抗衝擊與震動,性能穩定,壽命長(3)靈敏度高,噪聲低,動態範圍大(4)響應速度快,有自掃描功能,圖像畸變小,無殘像(5)應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生產
  • 固體圖像傳感器CMOS與CCD的比較
    本文從技術性能的角度、器件的內外部結構、原理、應用、生產製造的工藝與設備等方面將兩者作比較,從目前看,兩者各有優劣;從發展看,CMOS圖像傳感器將取代CCD而獲得比CCD更為廣泛的應用。    固體圖像傳感器(也稱固體光電成像器件)有CCD與CMOS兩種。
  • 採用CCD-in-CMOS技術的多光譜延時積分圖像傳感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imec(歐洲微電子研究中心)在SPIE Photonics West 2017(2017美國西部光電展)上展示了一款基於CCD-in-CMOS技術的高性能多光譜延時積分(time-delay-integration, TDI)圖像傳感器原型
  • 【羅格朗 今日看點】思特威推出4MP全系列升級圖像傳感器新品SC400AI / SC401AI / SC4336
    2021年10月13日,中國上海 — 技術先進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思特威(SmartSens),正式推出三款面向智能安防應用的4MP圖像傳感器新品
  • 圖像傳感器之爭,CMOS終究要淘汰CCD?
    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攝像頭,而圖像傳感器是各類相機、和攝像頭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總體來說,其原理主要是通過將外界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通過一系列的轉換進行圖像顯示。目前市面上使用較多的主要是CCD圖像傳感器和CMOS圖像傳感器。從時間進程上來看,雖然兩者都是在上世紀60年代誕生,但是CCD要比CMOS早一些。
  • CMOS 傳感器的封裝-封裝形式與模塊結構
    在設計方面,CMOS圖像傳感器主要可分為主動像素傳感器(Acitve Pixel Sensor)與被動像素傳感器(Passive Pixel Sensor)兩種被動像素傳感器的主要設計是將每個獨立的電晶體置於每個圖像傳感單元處(像素)充當開關,當光纖激發處電子後,將電子存儲與電容中,再有每行末端的放大器讀取位於(行,列)交會處電容器所積存的電子信號進行放大。
  • 一億像素算什麼,1萬億像素的SPAD圖像傳感器出現了
    SPAD圖像傳感器。當今的數位相機中使用的傳統CMOS圖像傳感器來接收光子,並將每個光子轉換為一個電子,這些電子用來計算在曝光過程中有多少光線照射到傳感器的每個像素上。CMOS和SPAD傳感器像素結構比較。圖片來源:佳能SPAD傳感器的難點在於,將技術擴展到更高像素數要困難得多。佳能這款突破性的傳感器採用了一種新的電路技術,並使用光子計數來實現其1兆像素的解析度。
  • ISSCC上的最新圖像傳感器技術
    在一篇論文中,Sony詳細介紹了一款1/4吋、390萬像素(3.9Megapixel)的低功耗事件導向背照式堆棧(back-illuminated stacked) CMOS圖像傳感器,整合了像素讀取電路(pixel readout circuit),能偵測每一個像素的運動物體。
  • 傳感器技術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石!
    它是計算機技術與檢測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能夠對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檢測、自診斷、數據處理以及自適應能力,是當前傳感器的主流。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採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傳感單元、通信晶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體算法等於一體的系統級產品。
  • 2020年新型圖像傳感器大盤點!
    用於計算機視覺的二維圖像傳感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傳感器和處理的高功耗以及數據帶寬。HM0360通過提供一種低功耗圖像傳感器來解決這一問題,該圖像傳感器可在高信噪比和動態範圍的情況下實現出色的圖像質量,從而使算法能夠在從明亮的陽光到月光的惡劣照明條件下運行。
  • 索尼4K Micro OLED VR屏技術揭秘,未來還將結合紅外光源
    據悉,該VR原型機採用的Micro OLED面板由索尼研發,為了實現VR對於清晰度、體積的要求,便研發了這樣一款輕量化的4K屏幕。其特點是體積小、高解析度、高對比度、寬色域、快速響應。像素數量為OLED智慧型手機屏幕的二倍,而尺寸則縮小近20倍。為了製造這樣一款高密度的微型顯示屏,索尼使用了CMOS圖像傳感器採用的加工和封裝技術。
  • 六大特點助CMOS圖像傳感器席捲醫療電子應用
    醫學圖像處理是另外一個圖像傳感器傳統應用領域,其應用包括大格式X射線和各種類型的內窺鏡檢查,以及符合衛生要求的一次性可吞咽「藥丸相機」。CMOS技術為這個領域提供了功能強大的實施平臺:CCD圖像傳感器仍然需要其他技術提供外部邏輯以完成控制和模/數轉換功能,CMOS相機晶片則能夠以一種技術集圖像傳感器、控制、轉換、分析邏輯以及HF發射器於一身,並在同一片矽片上實現上述所有功能。
  • 【學習筆記】傳感器技術(4):基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測量系統設計
    針對路面亮度分布檢測的需求,從光度學原理出發,提出了一種基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亮度分布測量系統。通過CMOS圖像傳感器OV7670採集圖像,以STM32作為微控制器對圖像進行處理並計算路面亮度及亮度分布。通過CMOS圖像傳感器測量亮度原理,對圖像採集處理的各部分電路及系統軟體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說明。通過對參數進行標定,完成了對路面亮度分布的檢測,能夠滿足系統的設計要求。
  • 【】CCD與CMOS圖像傳感器的六大硬體技術指標
    ,決定著圖像質量.被攝物體的圖像經過鏡頭聚焦至傳感器晶片上,傳感器根據光的強弱進行處理,形成視頻信號輸出.CCD和CMOS是當前被普遍採用兩種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六大硬體技術指標主要有像素、靶面尺寸、感光度、電子快門、幀率、信噪比.老楊微信號:ilaoyang8  大家可能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高清網絡攝像機為什麼圖像效果會有差異呢?
  • 圖像傳感器調試問題匯總
    動態範圍 動態範圍測量了  圖像傳感器在同一張照片中同時捕獲光明和黑暗物體的能力,通常定義為最亮信號與最暗信號(噪聲門檻級別)比值的對數,通常用 54dB 來作為商業  圖像傳感器的通用指標。具有較寬動態範圍的  圖像傳感器可以在明光環境下提供更好的性能(例如,使用較窄動態範圍傳感器在明光環境下拍出的照片會出現「水洗」或模糊的現象。)
  • iPad Pro的LiDAR有點奇怪,3萬像素的索尼傳感器?
    但實際上,就已公開的資料來看,索尼並沒有公開在售的dToF方法相關技術,當然並不排除其中存在的各種合作,或者索尼研究的新技術率先給蘋果使用:這在以往也並非新鮮事。事實上索尼雖然是傳統攝像頭CIS(CMOS圖像傳感器)業務的霸主,但這家公司過去並沒有3D感知傳感器方面的市場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