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手機的一億像素談起

2021-03-02 半導體行業觀察

最近小米推出mi 10 pro手機,主相機搭載了一顆108M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創下手機採用圖像傳感器解析度的新紀錄,在手機江湖一石激起千重浪,有支持的聲音,也有質疑的聲音。質疑的聲音裡有一個說《億級像素方向錯了》,技術方向的對錯不是短期能判定的,市場最終的走向很多時候也不是純粹的技術因素決定的。就像從CCD到cmos sensor的技術方向的轉變,筆者曾經問過Sony圖像傳感器部門的大佬,CCD的畫質更好,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相機市場最終倒向cmos image sensor,是因為對高像素的需求?低功耗的需求?容易集成後處理電路?還是因為cmos sensor成本低?大佬給出了一個出乎我預料的答案:最主要是『產能』。手機相機的迅速普及,圖像傳感器的需求暴增,當時採用CCD工藝的工廠數遠遠少於cmos工藝的工廠數,cmos 工藝的工廠迅速轉過去生產圖像傳感器滿足了市場需求,同時cmos image sensor的設計者逐漸改進cmos sensor設計,融合CCD和Cmos的設計方法,逐漸提高了cmos image sensor的圖像質量。這樣cmos image sensor最終變成了圖像傳感器市場的絕對主流。市場方向是難以預料的,那麼從純技術的角度來看,sensor的高像素數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由於摩爾定律,半導體工藝提升可以使得pixel越做越小,在相同面積上的晶片上像素數就可以做更高。在光學部分匹配的情況下,更多sensorpixel數可以提高成像系統對空間細節的採樣能力,最終得到圖像的解析度越高。這也是提高sensor像素數的最原始動力。但是由於pixel變小,繞射極限變小,鏡頭的光學解析度被進一步限制,所以在sensor的解析度高於鏡頭的解析度的情況下,成像系統的最終解析度並沒有因為sensor的像素多而獲得好處。Sensor解析度超過鏡頭的解析度,如果不加利用,那這種高像素就變成了浪費,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這種高像素sensor大部分都是以binning的形式輸出,也就是幾個像素合成一個輸出,從而獲得信噪比上的提升。同時由於sensor本身像素數就很高,即使binning,輸出的圖像解析度依然不低。Pixel 的SNR模型可以用下邊這個公式表示:Q是pixel的QE(量子效率),對於一個sensor來說,是一個常數。t是曝光時間,y是光強,D是Dark current,對於一個sensor來說也是常量。N是readout noise power。可以看出,相較單pixel的SNR,我們得到了10+log10(M)的增益。從公式可見,由於binning發生在source follower 和 ADC之前,N (readout noise)沒有被放大。所以binning得到的SNR更高。由下圖可見,binning與其他兩種對比,所得到的SNR的提升。像素數高,sensor尺寸變大。據說這款108M 像素的sensor 尺寸是1/1.33的規格,在手機裡僅次於當年Nokia Pureview808 ,這麼大的sensor size,pixel size 0.8um這麼小,手機厚度有限,sensor的crosstalk將會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Crosstalk 增大,會導致噪聲增加,color shading,color noise 等等IQ指標的惡化。Cmos sensor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改善crosstalk的歷史,從light guide,到deep trench,新的color filter與pixel isolator的設計也一直在進步,不知道三星針對這款sensor用了什麼黑科技。從單個像素而言,FWC(Full well capacity)影響了Pixel的動態範圍。越小的pixel size,FWC越小,信號更容易飽和,動態範圍越小。所以camera的開發者一般在使用像億像素這種高解析度sensor的時候,不會使用原始尺寸輸出,而是做了binning以後輸出。把4個像素或者更多像素合為一個輸出。有人會說,這樣的設計還不如直接設計一個大像素得了。所以終極問題是:同樣大小的電路,我們是設計成一個像素的動態範圍大,還是設計成4個像素,binning輸出的動態範圍大?

假設兩種設計的pixel總面積相等,FWC相等,那麼哪一個設計的noise_floor 更小,哪一個的動態範圍就更大。延續前邊的噪聲模型,sensor的noise來源主要有三個,來自光信號的隨機噪聲:photon shot noise,在數學上服從泊松分布,是時域噪聲的主要來源。來自於readout 電路的readout noise,是Fix pattern noise的主要來源。以及來自像素半導體電路的dark current noise。去除temporal noise需要在時域上的冗餘,去除FPN需要空間濾波。高像素的設計產生的像素信號冗餘為去除噪聲提供了條件。可以有效地降低Noise floor。所以從提升動態範圍以及低光照拍照的角度來說,高像素的sensor為信號處理提供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資源。除了以上的幾個方面,高像素sensor對傳輸電路,散熱,光學等也有很多挑戰。當年Nokia在pureview 808的開發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費了很大力氣,跟各組件的supplier大戰了3年,才最終帶傷上市。現在估計小米也費了不少功夫才把產品搞出來。高像素數在crop,zoom,8K視頻等方面顯而易見的好處就不說了,總而言之,高像素sensor為進一步提升手機拍照體驗提供了一個途徑,雖然在工程實現上有很多難點,但不會改變手機相機像素數越來越高的趨勢,相信今後還會有更高像素的手機相機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229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識別二維碼,回復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

「芯」系疫情|功率半導體|TWS|華為|存儲|Fab|MCU|小米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焦點

  • 小米11評測:這是一臺給2021年旗艦手機定下起跑線的產品
    不同的是,小米選擇了鏡面的鏡頭模組蓋板,而不是iPhone上那種透明玻璃蓋板的設計。儘管小米在發布會上只帶來了小米11一款手機,但是實際上它只是11系列中的「中杯」產品,而小米11系列依然會有「大杯」和「超大杯」機型。因此在這款小米11上,你只能看到三顆攝像頭,在如今Android體系中鏡頭數量決定機型定位的今天,三顆鏡頭絕對只能算是入門款配置了。
  • 【帶貨】中芯國際趙海軍:同等水準的國內外設備不應有「價格歧視」;傳小米與三星正聯合研發1.5億像素鏡頭傳感器
    2.傳小米與三星正聯合研發1.5億像素鏡頭傳感器,小米CC10 Pro或首發;集微網消息,2019年小米CC9 Pro作為首款搭載一億像素鏡頭傳感器的手機橫空出世,讓手機拍照正式踏進像素億級的區間,而2020年已經有多款配備
  • 小米10 Pro官方拆解:內部細節一覽無餘!
    作為小米真正衝擊高端市場的首個旗艦機型,小米10系列可謂是很「高端」,不僅國內首發搭載了目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65處理器,同時還配備了三星的1.08億像素的傳感器ISOCELL Bright HMX。特別是小米10 Pro,其出色的後置四攝系統,將其拍照性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DxOMark評分提升到了124分,超過了華為Mate 30 Pro 5G,排名全球第一。
  • 小米11首發評測:這是臺給2021年旗艦手機定下起跑線的產品
    這可能是小米手機歷史上最好的屏幕儘管每一代的小米數字系列手機都宣稱這一代的屏幕要比之前所有的小米手機屏幕都要好,但是在小米11上所配備的這塊6.81英寸的屏幕,確確實實在整體的素質上甚至要遠高於小米10至尊紀念版。
  • 小米11首發評測:這是一臺給2021年旗艦手機定下起跑線的產品
    而這次的素皮版本則下放到了普通版本上,已經有很多友商幫小米驗證了這樣的設計對於握持感受是有非常大提升的,因此素皮出現在小米11上就不足為奇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改進是小米11終於變輕了。小米10的體重達到了208克,但它卻是小米10三款手機中最輕的,最重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有222克,配上一個手機殼後,妥妥半斤機。而這一次小米11的體重縮減到了194克,上手明顯輕巧了不少。
  • 第二來自小米,第三來自華為, 1月安卓旗艦手機性能榜單出爐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1月份安卓旗艦機性能榜,第二來自小米,第三來自華為,第一竟然來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iQOO。這個結果你猜到了嗎?iQOO 7也許很多人對iQOO手機並不熟悉,但這部iQOO卻是首批上市的驍龍888機型,跑分在當前手機領域也成功躍居第一位。
  • ...正式推出小米11、MIUI 12.5和小米路由器AX6000三款新品
    小米11全球首發最新一代5G旗艦平臺驍龍888,最先進的5nm工藝製程和架構帶來CPU  25%、GPU35%的性能提升,AI算力提升超70%;在兼顧4600mAh大電池的同時,小米11塑造了僅8.06mm厚、196g重的纖薄機身,並首次推出素皮版;小米11最大亮點來自使用小米手機有史以來最頂級、也可能是手機行業最貴柔性AMOLED屏,這款6.81英寸四曲面2K超視網膜屏,像素密度高達
  • 小米手機最新消息
    小米最新消息小米12系列,將全球首發全新一代驍龍8 5G移動平臺!
  • 小米11 Lite首曝!挖孔直屏、價格更便宜
    小米11已經在國內發售,現在該公司正在籌備海外發布計劃,但不止小米11一款機型,而是一個系列。最新爆料顯示,小米11在海外擁有兩款機型,分別是小米11、小米11 Lite,其中後者定位中端,價格相比小米11更低。日前外媒曝光了一組疑似小米11 Lite的渲染圖,顯示了該機的外形設計。
  • 機哥解答:小米手機5值得買嗎?
    點擊上方「好機友」可以一鍵關注哦↑↑小米手機5還沒開始首輪發售,官網預約人數已經超過千萬,那麼肯定有很多人會存在疑問,這款小米年度旗艦機型是否值得買呢
  • 三合一無線充電板上架蘋果官網;三星發布 1 億像素手機圖像傳感器丨24 小時
    三星發布 1 億像素手機圖像傳感器:小米將首發三星官方正式宣布推出 1.08 億像素的手機圖像傳感器 ISOCELL Bright HMX,這也是首款超過 1 億像素的手機圖像傳感器。據悉,這顆 1 億像素的 ISOCELL Bright HMX 傳感器是三星與小米聯合研發的產品,最快本月開始量產;此前已在小米舉辦的一場影像技術交流會上有所透露,未來將由小米機型首發。
  • 小米CC前置攝像3200萬像素的實拍效果大家了解一下?
    小米CC系列自從官宣就讓吸引了不少用戶的注意。不論是小米用戶還是美圖用戶都對這個系列的新機感到好奇。
  • 小米最新業績「爆表」 硬核技術是雷軍的底氣
    從年初至今,小米的股價已大幅上漲逾150%,11月24日更是創下超過28港元的上市以來新高,最新市值已近千億美元。資本市場亮眼表現的背後,小米上半年的銷量和業績優秀表現提供了強力支撐。就在前不久,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三季度數據出爐,小米出貨量逆勢大增45%,繼2014年之後重返全球第三。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小米是唯一大幅增長的頭部手機廠商。
  • 小米11雷軍籤名版評測:這是一臺合格的2021年旗艦嗎?| 凰家評測
    打孔屏的開孔依舊在左側,整體屏幕黑邊的控制相比小米10系列會更好,四曲面的設計在使用全面屏手勢時也會更順滑,減少了底部邊框到玻璃的割手感。只不過在小米11上,屏幕和邊框的R角沒有統一,會引起強迫症用戶不適,看起來也真的不協調。總的來說,除了一些設計上的小瑕疵,小米11在屏幕和手感上的體驗,是2020年手機的第一梯隊。
  • MWC2016重磅手機發布會時間敲定!三星S7/LG G5/小米5領銜出演
    今年的MWC2016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手機新品?三星Galaxy S7/S7 Edge、LG G5、小米5等新機具體什麼時間亮相MWC?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在即,作為全球通信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展會,移動通信領域最重要的創新和進步都將在這裡呈現,各大廠商的重磅手機新品也是當仁不讓的重頭戲。
  • 小米9,2999!
    4800 萬像素的主鏡頭採用索尼 IMX586 傳感器,1200萬像素的人像鏡頭提供背景虛化和 2 倍光學變焦功能,新加入的 16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可以拍下 117 度的更多內容並支持 4cm 微距。
  • 小米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超三成,資本故事如何繼續?
    文:王倩ID:BMR2004小米又發布手機了,這一次是能夠量產的、有1億像素相機的CC9Pro。「在微博上有人喊1999,這絕對就是來搗亂的」。在CC9 PRO的發布會現場,雷軍介紹了CC9pro所使用的材料後,在公布價格之前玩笑地說道。雖是玩笑,但似乎也道出雷軍的無奈。
  • 臺軍方禁止使用華為、小米等大陸手機 臺媒:緊跟美國辦事
    嚴德發昨天在「立法院」備詢時,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美國軍方目前已禁止官兵使用小米、華為等中國大陸品牌的手機,詢問嚴德發目前臺軍手機使用方式對此,嚴德發稱,絕對禁止臺軍使用中國大陸廠牌的智慧型手機,在採購方案中也有明文規定,必須註明手機原產地、品牌。而今天,陳中吉也在記者會上稱,嚴禁中國大陸手機進入營區,且任何手機進入營區前,都會針對機型、手機代碼、用途造冊列管,核定後才會發出認證標籤,並同時加裝MDM軟體,透過管制措施避免發生洩密情事。
  • 小米的高端之路,穩了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0年11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0年1到1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2.81億部,同比下降21.5%。根據小米財報,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實現了收入及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三季度,小米智慧型手機收入達到476億元,同比增長47.5%;智慧型手機出貨量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
  • 小屏愛好者首選 小米9SE評測
    左:小米9SE 右:小米6而之所以將一款將近6英寸的手機稱為「小屏旗艦」,原因是小米9SE的屏佔比達到了90.47%,所以在用慣了6寸以上大屏手機後,突然拿到小米9SE感覺確實挺小巧的,單手操作無壓力,尺寸確實如之前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