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盔的起源:最早的頭盔來源於一口鐵鍋。據傳一戰期間,法國一個炊事員在一次炮擊中看到身邊有一口炒菜的鐵鍋,便隨手拿起來扣在頭上,用來遮擋彈片,撿回了一條性命。此後法國將領亞德裡安便因此設計了第一種現代軍用頭盔。
在打仗的時候,很多的士兵頭上都會帶著鋼盔,然後低著頭向前衝鋒,當時都認為鋼盔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子彈擊中自己的頭部,導致死亡,所以最開始大家都會認為鋼盔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子彈,但實際上它是擋不住子彈的,任何鋼盔都難以抵擋步槍子彈的射擊,而且即便鋼盔能抵擋住子彈的射擊,那麼人類的頸椎也難以抵擋子彈擊中鋼盔所產生的衝擊力,頸椎被撞斷一樣喪失戰鬥力的。
打仗時鋼盔不能擋子彈,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護頭腦被撞擊而帶來的傷害,可以抵禦遠距離的彈頭、彈片和其他打擊物對頭部的傷害,是用來保護頭部的護具。
實際上在戰場上子彈造成的直接槍傷只有20%左右。大部分還是衝擊傷。炮彈落地的衝擊波引起的沙、碎石、彈片橫飛造成的傷亡很多。如果不帶鋼盔的情況下就有點類似於建築工地不帶安全帽了,可以造成傷害的飛片就直接造成大量的戰鬥減員。但如果帶上鋼盔,就可以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
這是一個在戰場上經歷過戰鬥的鋼盔照片、上面的點點擦痕都是戰場上的破片造成的。如果不帶鋼盔的情況下,那麼就絕對的頭破血流了。但帶上鋼盔後基本上就不會有任何影響了。但鋼盔防彈的說法是沒有的。
拓展閱讀:
免責聲明!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各種奇聞異事,滿足你一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