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上的幾頂鋼盔,談談我軍的鋼盔發展

2021-03-06 驪珠文玩收藏

我軍的鋼盔發展較晚,但使用比較早,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就有文件指明繳獲的少量鋼盔優先裝備突擊隊,機槍手,擲彈筒手這些歌高危行業,而不論從開國大典還是從廣東上海入城的解放軍戰士,也大多都在使用戰場上繳獲的鋼盔裝備自己。

有人說鋼盔防彈,要指明手槍彈差不多,但是步槍直射彈現在很多軍用頭盔也很難達到,鋼盔的作用無非就是讓戰場上四散的彈片在撞擊鋼盔上之後劃飛,換句話說,就算能擋得住子彈,技術上是可行的,拋開質量重量不算,頭盔受得了,你的脖子能受得了瞬間的撞擊?估計頭盔沒事脖子也要斷了。

前段時間看志願軍回憶,早期志願軍也使用鋼盔作戰,拋開意識形態,沒文化的士兵我想首先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性命吧?有人說戴上鋼盔是貪生怕死的表現,我想,在前線呆過的沒幾個會這樣想吧?但裝備的畢竟是少數,抗美援朝時期我軍嚴重缺乏鋼盔頭頸部中彈能佔到傷亡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未能大量裝備最大的原因還是我國工業薄弱,不能自己生產所致。

其實我國使用鋼盔較早,世界近代第一種鋼盔誕生於一戰時期,而二十年代雲南的龍雲部隊就利用靠近法屬越南地區的優勢,除了滇軍大量使用法制槍械外,法國特有的亞德裡安式鋼盔也大量裝備,在血戰臺兒莊之際,法械雲南猴子兵曾經讓鬼子吃盡了苦頭,而其他軍隊,如中央軍西北軍曾大量使用過英國的馬克盔,抗戰爆發前的中德蜜月時期我國也從德國進口國三十多萬頂德國的M1935式鋼盔,甚至我們的配發比德軍都要早。美國援華之後美軍的M1鋼盔也於二戰末期開始裝備國軍遠徵軍和駐印軍。這一點推薦看一下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邊幾乎這些鋼盔都能見著,雖然式樣和原品有點區別,但大體還是做得不錯的。

侵華日軍使用的日軍90式鐵帽,沒錯,日軍就是這麼叫的, 90式鋼盔是當年日軍的標準裝備,鬼子就是戴著它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也曾經大量被我軍繳獲裝備,雖然鋼盔的保質期大概十五年到二十年之間,但我軍一直將這種鋼盔沿用到上世紀70年代。


同樣經受過二戰洗禮的蘇軍SSH40型鋼盔,建國初期蘇聯援助了我們一部分,大多是戰後翻新的,比如這頂,二戰時期蘇聯使用過之後於1949年收回,由廠家重新翻新之後繼續配發,我軍中使用不是很多,上世紀七十年代我軍演習時候還在用這種鋼盔。

真正我們自主生產的第一代鋼盔——GK80型鋼盔,一般習慣成為80大耳盔,因其側耳較大得名,寫到這我不得不罵人了,1968年,3523廠3301廠與鞍鋼合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種鋼盔,作為國慶十九周年獻禮的作品,但直到1979年還擊作戰時期,都沒有批准列裝,導致在整個還擊作戰時期頭部傷亡能夠佔到傷亡總人數的40.3%以上,由此才引起最高統帥部的重視,1980年2月才批准這個1968年就生產出來的鋼盔列裝全軍,我們士兵的命就不值錢啊?

基本上當年在老山前線使用的就是這種改進型號GK80A型鋼盔,改進之後側耳較之早期小了很多,鋼盔上漆工藝不過關,容易上鏽,一些部隊自製了單綠色的盔罩,當然,也有這種直接把偽裝網安上去的。

進入90年代之後工藝上做了改進,這就是大多數戰友使用過的GK80鋼盔,下巴有塑料託,塗漆也牢固了很多,97年成功研製成功新一代芳綸頭盔,這個我沒有實物,最早裝備駐港部隊駐澳部隊以及一些精銳特種部隊,兩千年以後開始逐漸配發全軍。

驪珠文玩收藏傑作個人微信:wscang77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知識百科,也可輸入「星月」「南紅」「紫檀」「蜜蠟」「綠松」等關鍵字直接獲取精華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選購精品保真文玩!

相關焦點

  • 中國軍用鋼盔發展
    加淞滬戰役的國民黨精銳部隊88、87、36師佩戴的是德式M35鋼盔。據記載,當時共進口M35鋼盔22 萬頂。可以說當時國民黨軍隊是與德軍同期裝備M35鋼盔的。美式M1 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軍不太重視頭盔的使用,軍中沒有統一配發,也不強制佩戴,到了抗美援朝時期,面對現代化裝備的美軍,我志願軍也沒有達到每人一頂鋼盔。
  • 鋼盔哪家堅,北上找蘇聯,毛子二戰前的鋼盔發展歷程
    在毛子標誌性的SSCH-40鋼盔成熟列裝的二戰前,蘇軍試驗性地研發過多種鋼盔。在不斷地引進、研仿和創新的過程中逐步走出了自己的路。這篇的話是知乎大佬守夜人撰寫,狗子我授權轉發,守夜人詳細的描述了從一戰到二戰期間毛子的鋼盔發展節點。
  • 抗戰時大量有日軍竟然死於自己鋼盔!
    可是這位名記者就是看中了這點咬著老鬼子擺幾個造型,拍攝後仍嫌不過癮,又叫上了幾個小鬼子來跑龍套,在不遠處的一處小高地上跑上跑下,大吼大叫,記者仍不過癮,又找來一頂鋼盔扣在了這老鬼子頭上,又拍了一遍,這老鬼子也極配合,演到興起時,扒光了衣服哇哇亂叫。可是他們忘了,這不是攝影棚的外景地,這裡是前線。
  • 德國鋼盔的發展與鑑賞(增補篇)--上
    ,研究與鑑賞戰爭時期鋼盔的盔徽,也是二戰德國鋼盔的收藏工作中最令人著迷的一項。每種類型盔徽的數量、式樣、顏色與用途是理解一頂鋼盔是否原品,或屬於什麼作戰部隊的關鍵要素。二戰期間,盔徽被非常廣泛地運用於德國的整個軍事體系之中。它的應用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皇的精銳--普魯士近衛軍團首先在鋼盔的左側手繪上了黑白相間的「普魯士盾」徽。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為何不戴鋼盔作戰,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可能體會不到戰場的殘酷,可實際上就是,在戰場之上隨時都會死,可能會被槍殺,可能倒黴的,就會被流彈被擊中,隨著時代的發展,
  • 鋼盔並不能夠擋子彈,那麼為社麼士兵們還要戴?
    日本投降的時候,在中國就留下了至少70萬頂日式鋼盔,加上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軍的鋼盔,現成的鋼盔,保守估計至少有100萬頂以上。壓根不是沒有鋼盔,說到底,還是不重視。圖5:解放軍以前一直不重視鋼盔在極左年代,這種輕視鋼盔的風氣更是愈演愈烈。突出政治,強調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 【薩沙講史堂第四十五期】有個錘子鋼盔!1979年解放軍步兵全部光著腦袋上 (歷史系列第18講)
    薩沙很驚奇,問:不會吧,你們不是有鋼盔嗎?連這都擋不住?老兵突然變得激憤,罵道:有個錘子鋼盔!!1979年只有炮兵有幾頂鋼盔,步兵全部光著腦袋上。我靠,這是老兵胡說?不是,完全不是。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這些軍銜很高的美國佬,立即脫下自己頭上的十幾頂鋼盔,交給了中國小夥子們。國軍有重視鋼盔的傳統,大家都看過的電影《大決戰》裡面,所有國軍主力行軍都可以看到整齊的鋼盔。
  • M35是二戰德軍鋼盔
    M35型鋼盔自1935年正式投產後的兩年時間內,便生產了大約一千四百萬頂。儘管如此,但德國陸軍直到1936年才接收了第一批新型鋼盔,因為當時鋼盔的大量定單都優先用於出口國外了。二戰爆發前,M35型鋼盔最大出口定單的買家便是中國和西班牙政府。
  • 國軍裝備的M35鋼盔
    德國M35鋼盔是在德軍一戰時期的M17鋼盔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於1935年定型。
  • 現代鋼盔起源:源自一口鍋
    起源於鍋的鋼盔靈感激動的心先收一收,回到現實,我們都是好孩子。談到鍋對戰爭的貢獻,除了做飯,恐怕就要屬鍋的衍生品鋼盔了。諸君沒有聽錯,現代鋼盔確實與鍋有著不解之緣。因為鋼盔的設計靈感完全來自於一口神奇的鍋。
  • 二戰鋼盔哪家強?參考指標:防護性能與裝備重量
    「農夫盔」的另一優勢是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也較低,當年英軍可以做到一人一頂,而戰壕對面的德軍卻無法做到。它也是一戰中裝備國家數量最多的一種鋼盔,廣泛裝備於各大英國協及其他國家。其中,抗戰前的中國各系軍隊也曾在20世紀20-30年代大量進口並使用此款盔。
  • 二戰蘇聯海軍步兵的罕見一戰鋼盔及其「身世」
    M17鋼盔過去曾被認為是價格不菲的稀罕物件,直到三年前芬蘭人將幾千頂芬蘭軍隊和消防隊使用過的VW Holmberg和GW Sohlberg工廠生產的鋼盔投放市場。但伊佐拉廠的M17鋼盔依然極為罕見,因為其產量極少。讓我們簡單回顧一戰俄羅斯鋼盔的發展。首先是來自法國的亞德裡安鋼盔。
  • GK80王朝的盛典:我軍G80鋼盔各型號盤點
    再次,坊間傳說,其實早在1966年我們就為歐洲的那個社會主義明燈國專門研製過一種鋼盔,外型和80大耳很像,但當時我軍自己都沒有裝備此盔。因此本文也就不把此盔算入80盔範疇。最後,在此特別感謝龍騎兵的傳說再現兄弟和topgung網友,為了更直觀的表述,本文參考了他們的網文並借用圖片,深為感謝!好,下面進入正題。以下這段文字部分引用自網絡。
  • 世界各國軍用鋼盔大總匯(二)
    禁衛軍重騎兵團(第一團和第二團)是僅有的兩個可以在閱兵場合下在M1894式普魯士重騎兵金屬盔頂上安裝鹰鵰像的團。在其他場合下,盔上安裝的是尖頂。鷹像由鎳銀合金製造,安裝在一塊橢圓形底座上,底座再通過中央的一個大螺栓安裝到盔頂上。
  • 日軍90式鋼盔有多差,諾門坎戰役中,戴了鋼盔比不戴風險更大
    鋼盔是上世紀戰爭中,專門為了減少士兵傷亡而發明的裝備,世界上最早擁有鋼盔的,據說是一戰時期的法軍,一個工程師偶然之間見到,一個法軍炊事班的士兵,為了躲避敵人的槍彈,將鍋頂在腦門上,後來發現,在這個陣地上,只有這名炊事班的士兵是倖存者,因此靈機一動,發明了鋼盔,後來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成為每個士兵的標配
  • 上鏡率最高的鋼盔之一:美軍M1軍用鋼盔
    說到二戰時期美軍的M1軍用鋼盔,它絕對也是世界上最經典的軍用頭盔之一。
  • 詳解拉丁美洲的德軍鋼盔:不止智利,跨界軍警
    這種鋼盔至今還在智利軍隊中使用,不過在美國以南這片被稱為拉丁美洲的廣闊地區中,使用德國鋼盔的國家遠不止智利。首先,大家熟悉的德國鋼盔設計並不是希特勒或者納粹原創的,這種樣式始於一戰後期的M1916,然後在戰爭中出現了M1917和M1918兩種改進型號。一戰後成立的魏瑪共和國還發展中了一種試驗型號M1933,不過它的材料是伏爾鏗纖維(硫化纖維),而不是金屬。
  • 鋼盔到底能不能擋子彈?它還有什麼功能?
    其實,鋼盔只是不能擋近距離發射的子彈和直射的子彈,並不是完全不能擋子彈。現代的鋼盔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將軍亞德裡安在慰問傷員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倖存者,這名倖存者是個夥夫,在德軍猛烈的炮火攻勢下,慌亂之中拿起自己的鍋頂在頭上。戰鬥結束後,他的身體雖然有傷,但是頭部完好無損。
  • 鋼盔對士兵生存有多重要?不戴鋼盔的解放軍浴火奮戰,九死一生!
    而佩戴鋼盔的,則大多是國民黨軍隊。在諸多影視劇中,鋼盔和解放帽成為了區分解放軍和國民黨軍的重要標誌。解放戰爭過後,佩戴解放帽的解放軍戰勝了佩戴鋼盔的國民黨軍。當然,小小的一個鋼盔,對戰局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可對戰士的安全,卻是極為重要的頭部護具。
  • 米英鬼畜的飛碟——英國MK-1鋼盔
    亞得裡安將軍聽後非常高興,馬上派人找來那鐵鍋,下令軍械所按人的頭形做成了鋼盔,後來被叫做「亞得裡安鋼盔」,這鋼盔裝備部隊後,使傷亡率下降了2%-5%.這便是鋼盔的由來。亞得裡安鋼盔然而作為盟軍的英國,一直到1916年,還在帶著大簷帽作戰,來展示大不列顛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