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一艘航母驚人秘密曝光:美軍如晴天霹靂
美媒稱,中國最近出現了在一次官方活動期間展出的一艘航母模型,這是一大出人意料的情況。這個錯綜複雜的模型舷號為18,這艘中國航母擁有4部彈射器和3部升降機,還有眾多跡象表明其為核動力航母。 看上去與一艘美國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極為相似。
美國媒體報導稱,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舷號為16,而2013年出現的一些照片顯示中國一艘新航母的各部分正在建造之中。這艘新航母的舷號可能是17。
遼寧艦隻是中國航母的起點,國產航母即將現身
中國遼寧艦航母
中國正在建造航母,但看上去尚未致力於擁有眾多航母來對抗美國,而是打算建造幾艘來威懾周邊國家。
國產航母應該怎麼建,建多少,成為國人共同關注的話題。許多專家表示,中國建航母很有可能是以中型航母起步。
軍事專家尹卓認為,我們中國的首艘航母肯定在中型以上,「小了沒有意義,但也絕對不會是美國那樣的超級重型航母,那個技術複雜造價太高,維持費用開銷太大,我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沒有必要也負擔不起那麼昂貴的開銷」。
網傳航母分段
但加拿大報導稱,第二艘國產航母與美國「小鷹」級相似,滿載排水量達8萬噸,比7萬多噸的首艘國產航母大近萬噸,全通平甲板,擁有4條蒸汽彈射跑道。
這顯然將會是一艘大型航母。
那麼,圍繞著即將露面的國產航母,人們長久以來的疑惑也馬上就會被揭曉。
名稱:山東艦?廣東艦?
據香港報導,首艘國產航母明年下水並非臆測,再經3年的裝試,2018年成軍應可實現。
據分析,按照「遼寧艦」的命名模式,大陸首艘國產航母以「山東艦」命名的機會最高,並與「遼寧艦」同駐青島航艦基地。
也有分析稱,第二艘國產或稱「廣東艦」,駐守南海,以紀念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三甲子。
動力:燃氣輪機?核動力?
據加拿大報導,大連造船廠獲得第一艘航母的合同,對於中國國內的建造航母競賽是一個雙贏的結果。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為江南造船廠設計第二艘國產航母,目前設計圖尚未凍結。
江南造船廠航母建造現場
同大連廠建造的航母相比,江南造船廠版國產航母的改動較大,尤其是動力系統方面。報導稱,烏克蘭武器進出口總局、動力製造部門曾向中國提出過兩種大型特種軍用船舶的動力方案,其中一種方案以燃氣輪機為核心。
海外多認為中國將直接採用核動力
而據美國的報導,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可能是核動力,在設計上類似於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數量:3艘?4艘?
網絡曝光的18號航母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認為中國的航母若要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三艘。
中國將像美國那樣,建造多個航母戰鬥群
航母是消耗很高的一項裝備,對任何國家來講,它都是一種奢侈品。同時也是一種具有高端功能的高端裝備。
按照航母和一般水面艦艇的作戰能力基本條件看,至少 有三個功能,一艘作戰、一艘訓練、一艘在維護,形成一個最初級、最基礎的作戰能力,因此至少應該保證有三艘航空母艦在服役。
這樣一旦有事,能夠保證至少有一艘航母能夠在應該出現的地區出現。中國至少要形成有兩個航母為組群的航母戰鬥群,這樣才可以應對一些中度規模以上的作戰行動。
按照一般常識來講,至少應該有三艘。
俄羅斯媒體發表題為《僅次於美國》的文章稱,中國打算在可預見的將來擁有4艘航母,其中包括目前正進行密集試驗的遼寧艦。
文章表示,關於中國將擁有4艘航母的消息是2014年1月中旬傳出的。消息說,第二艘航母的建造正在進行。
那麼,按照舷號的編號順序,接下來的航母自然會從遼寧號往後排,即17、18、19號等。
艦載機:殲-15B?殲-20?殲-31?
殲15艦載機
對於中國目前正在打造的航母力量,格林納特認為與美國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目前美國一艘航母在一次行動中通常可起飛並回收100架飛機,而中國目前只能起降10架。
新加坡日前稱中國海軍將建造的新一級別航母「全長320米,設計排水量8.5萬噸」。遼寧艦全長300米,排水量6.7萬噸。在艦載機的搭配上,報導暗示,中國國產航母將能夠搭載一支由50架殲-15B及其他戰機組成的混合飛行聯隊。
起飛技術
未來中國國產航母甚至有可能具備隱形打擊能力:新航母將會搭載25~27架殲-20隱形戰機,預計這種戰機將取代殲-15B,成為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攻擊戰鬥機。
中國殲-31隱身殲擊機的全尺寸模型已經登上本國航母甲板。中國經常通過製造1:1模型的方式開始新型武器裝備,包括軍艦項目的研發進程。
如果中國確實決定製造艦載版殲-31,那麼就將成為美國的直接競爭對手,因為五角大樓計劃從2018年起開始在航母上部署F-35C艦載隱身殲擊機。
起飛技術:滑躍式還是彈射式?
艦載機的起飛技術長期以來一直是航母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主要以俄羅斯航母為主的滑躍式和以美國航母為主的彈射式為主。
滑躍起飛技術簡單、起飛成本低,但也有一些弊病。比如艦載機起飛時不能滿油滿彈起飛,這樣對艦載機的活動半徑、武器外掛能力影響比較大。
彈射起飛技術比較複雜,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可以滿負荷起飛,但美國對這方面技術控制很嚴,另外成本也比較高。
尹卓介紹,「瓦良格」在設計它的時候,是用滑躍起飛方式,攔阻索著艦。這就限制了我們艦載機也必須是滑躍起飛,它的作戰能力會受到一些影響。
美軍五代機戰力不容忽視
同樣噸位,如果是滑躍起飛(大甲板彈射起飛)的航母,大概他們之間作戰能力比為3比1和4比1。
就是同樣噸位的航母如果是彈射起飛的,大概作戰能力是它的3倍到4倍。
這種彈射起飛的航母,美國現在在發展電磁彈射器代表著下一代航母發展方向,加上無人作戰飛機上艦,這些是我國今後發展航母必須考慮的。
對於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通過滑躍起飛模式來積累經驗,最終肯定要到彈射起飛。以後如果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上艦,只能通過彈射式起飛。
中國遼寧號
但這種彈射起飛並不一定是蒸汽彈射起飛,更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或許是一條更適合中國航母的道路。
造價:20至30億美元?
航空母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武器系統,號稱「吞金獸」。
如在20世紀80年代,一般商船每噸折合600—1200美元,軍艦每噸為 8000—1.2萬美元,而航空母艦則高達3萬美元。拿最新動工的印度國產航母來說,噸位在四萬噸。
印度國防部官員說,航母造價約6.5億美元,可實現 70%部件「國產化」。如航母順利完工,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自主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國家
美軍航母
此前,印度計劃購入俄羅斯「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對方報價高達30億美元,正是這獅子大開口讓印度下定決心自己造。
儘管有外界評價印度航母 6.5億美元肯定拿不下來,但再超支也肯定比俄羅斯開出的30億便宜一大半。另據報導美國最新一代航母首艦 「福特」號(CVN-78)的建造總造價達到110億美元。
美軍航母
軍事專家宋曉軍舉例說,美國最新一代大型航母CVN—21,造價高達74.8億美元。「當然我覺得中國由於勞動力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另外用工的材料都比較低,會比這個要低很多,大概至少我覺得要20至30億美元之間左右,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
詳情請關注5188金融網官網:www.a51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