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防務新聞網》報導,美國F-35戰機聯合項目辦公室(JPO)承認F35戰機存在「一級類型缺陷」(既無法通過後續維修來消除的缺陷),已經生產出來的500架各型F-35戰機發現嚴重問題,長期超音速飛行時會導致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破損,甚至會導致飛機失控解體。目前美軍已經裝備了353架F-35戰機,這些戰機因為這個缺陷,導致嚴重的操作麻煩,超音速飛行時間嚴重受限,這給飛行員帶來巨大的麻煩,一架超音速戰鬥機,不知不覺中退化成了一架亞音速飛機。
洛馬公司設計飛機走了偏門,基本的超音速飛行都不能保證
空軍F-35A戰鬥機暴露問題不多,最嚴重的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F-35B和C,海軍航母艦載型號F-35C,打開加力燃燒室只能以1.3馬赫的速度飛行50秒鐘,為了滿足安全需求,飛行員必須達到50秒後減速幾秒鐘重新加速,飛行員使用軍推(不加力最大推力)持續工作3分鐘後,必須重新減速,重新計時。對於美國海軍陸戰隊最常用的F-35B來說,情況同樣糟糕,以1.2馬赫的速度累積飛行不超過80秒,或者以1.3馬赫的速度飛行不超過40秒,才不會造成損壞,對於B和C型號來說,在1.3馬赫速度飛行,超過時間限制將給飛機平尾帶來直接的結構損傷,也包括表面隱身塗層,以及平尾內置天線。
美軍F-35飛機超音速飛行時間嚴重受限,這會極大影響作戰飛行員對這種限制表示擔憂,要知道,在緊張激烈的近距離空戰中,飛行員不可能在做高機動的同時,還同時關注時間限制,反覆對飛機進行加速和減速,假如飛行員忘記了及時減速,將導致飛機隱身失效,通訊導航和敵我天線損壞,或者平尾嚴重損傷,全世界對近距空戰的設計時間不同,大多以5分鐘為基本要求。目前美國海軍飛行員接收到的指令是,每次打開加力燃燒室不超過1分鐘,這對於飛行員來說,限制很大,作為一款隱身戰鬥攻擊機,隱身狀態投射彈藥對敵人發動攻擊,載機距離敵人比較近,容易遭到敵方攻擊,需要打開加力做出規避機動,加力時間稍長,飛機喪失隱身,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任何一款三代機都可以輕鬆擊敗慢速飛行的非隱身F-35。
相對於空軍基地完善的隱身塗層維修設施,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咋顯得更外窘迫,不管是F-35B還是F-35C,飛機塗層或者結構上的任何重大問題,都必須返回海軍基地進行修理,而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一次出航長達數月,所以隱身塗層或者結構受損的飛機,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不管隱身損失繼續使用,這可能導致大量傷亡,另外一種則是徹底停飛,直到母艦返回港口位置,這也造成大量飛機限制,嚴重降低機隊的戰鬥力。這種狀況,同樣也發生在以色列空軍的F-35I上,作為最早使用的國家,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後,返航的飛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尾翼損傷,不過這種問題,被美國方面強制掩蓋了,擔心影響飛機在全世界的銷量,某些專業人士指出,F-35戰鬥機並非一款強調超音速性能的飛機,主要設計點在於隱身和亞音速巡航,所以洛馬公司對超音速飛行下的飛機強度並不重視。迄今為止,F-35戰鬥機已經交付500架,其中美國軍方接收了353架,超音速飛行問題,被定義為一類故障,經過普通維修不可能解決,需要重新設計和試驗,但是最終處理結果,洛馬公司卻再現波音737MAX風格,不做任何修改,繼續使用,湊合對付用吧。
洛馬公司掩蓋重大缺陷,9年前F35早早發現,一直拖延至今!最近,美國軍事圈,一大新聞就是,洛馬公司耗資上千億美元打造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發現嚴重問題,飛機在超音速飛行員遭遇嚴重麻煩,不管是空軍型號還是海軍型號以及海軍陸戰隊型號,都受到了嚴重的使用限制,要求飛行員使用發動機要嚴格控制時間,不管是加力燃燒室,還是最大軍推。
目前的影響是,飛機超音速飛行超過1分鐘,容易造成隱身塗層脫落,而且平尾垂尾結構損傷,連帶平尾垂尾內安裝的導航通訊敵我識別天線失效,嚴重的話,由於平尾垂尾結構損傷加劇,還可以造成飛機失控解體,如此嚴重的故障,對於任何一款普通產品來說,都需要召回,然後重新更換存在缺陷的部件,而美國軍方對此的處理意見,卻非常的耐人尋味,F-35三軍聯合辦公室的處理決定是,往作戰部隊發送了一份不疼不癢的通知,不對飛機做任何修改,讓飛行員注意控制超音速飛行時間。
經過60年的努力,洛馬公司成功將戰鬥機速度降低到1.3馬赫這一次事故,就像疫情一樣擴散很快,現在一共500架飛機受影響,包括美國軍隊在內的多個國家空海軍也嚴重受影響,也包括日本,韓國,以色列,挪威,荷蘭,義大利等國,最近調查也表明,以色列軍方也發現同樣的問題,高速飛行後,尾翼零件受損嚴重。現在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並不是剛剛發現的故障,早在9年前,洛馬公司早早就知道存在這種問題,但是誰都想不到,這種嚴重故障,一直未作任何處理,生產線上不斷滾動的,就是嚴重缺陷的戰機,這一種行事風格,和波音公司為了股票價格,不惜一切掩蓋737MAX事件如出一轍。
洛馬公司的F-35戰鬥機,也和波音737MAX幾乎一個德行,有問題瘋狂掩蓋2011年美國飛行對F-35飛行進行試飛,年底進行超音速顫振測試發現問題,其中F-35B和F-35C均以1.3馬赫和1.4馬赫的速度飛行,多次飛行測試後,在2011年11月的飛行後檢查中,發現F-35B在水平尾翼和尾梁的右側和左側的隱形塗層出現鼓包,造成隱身性能喪失。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計劃負責人格雷格·烏爾默(Greg Ulmer)表示,在機隊中沒有發生此問題的案例,而且事故僅限於「最高的極端飛行測試條件,而這種情況極不可能在實際服役情景中重複出現」。但是軍方卻表示懷疑,這種嚴重缺陷,將使得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無法完成超音速攔截任務,這對緊急防空是非常不利的,敵機高速接近,遠距投射飛彈,整個艦隊無能為力。
對於客戶提出的各種質疑,洛馬公司表示,將在批次8戰機製造中,引入的新塗層使射流能夠承受由加力燃燒器引起的高溫,但是用戶並不確定,這種耐熱塗層能否真正起作用,而對於飛機高速飛行結構損傷問題,洛馬公司一直表示,這種損傷僅在非常少見的高度上才可能發生,但是誰都無法接受的事實是,一款最新的戰鬥機,飛行速度超過1.3馬赫,尾翼結構就出現損傷,這在歷史上幾乎從未見過,不管中國的殲6,殲7還是殲8都是如此。就美國公開的信息而言,F-35戰鬥機最大軍推開啟後,極速可以達到1.2馬赫,這有利於作戰,但是這種狀態不能超過3分鐘,開啟加力燃燒室後,極速不超過1.6馬赫,海軍型和海軍陸戰隊型號只有1.5馬赫,如今塗層和結構問題導致飛機限速1.3馬赫,和中國殲6戰鬥機同一水平。F-35戰鬥機從2006年12月15日在德克薩斯州fort worth基地首飛成功,迄今為止整整過去14年,經歷數萬飛行小時,以及幾十萬客戶飛行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要說廠家不知道尾翼損傷問題,那肯定是胡扯,如此嚴重的故障,一直隱瞞至今死不悔改,洛馬公司未來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