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的衝突如何緩解,取決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盤算,在什麼條件下他可以宣稱以色列「取得勝利」將是關鍵
當地時間2021年5月13日,加薩走廊,當地遭以色列空襲,房屋受損嚴重。
當地時間5月14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宣布 「以色列國防軍的空軍和地面部隊正在攻擊加薩走廊」。 自5月9日起以巴之間愈演愈烈的武力衝突從隔空發射火箭彈升級到地面部隊攻擊。
不過,以色列數小時後又澄清,地面部隊只是在邊境待命,尚未進入加薩走廊。
5月9日,在數周零星衝突之後,控制著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為「哈馬斯」)開始對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隨即以空襲回擊。這是以巴雙方自2014年經歷50天衝突後的最嚴重武力對峙局面。當時,2000名巴勒斯坦人和70名以色列人身亡換來了7年的短暫和平。
至5月13日,巴勒斯坦醫療機構統計,這輪衝突中的死亡人數已經達113人,其中約30人是兒童;以色列6名民眾和1名軍人在交火中喪命。以色列政府聲稱喪命的80-90名巴勒斯坦人是恐怖分子, 另一個發言人表示20個軍事將領被埋在遭到轟炸的隧道;另外,加薩走廊14層的媒體大樓在以色列的空襲下倒塌。
這場起源於以色列警察和巴勒斯坦穆斯林的衝突,除了升級為炮火交鋒,更嚴重的是以色列內部佔人口總數20%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以色列境內憤怒的巴勒斯坦居民在街上焚燒汽車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但是佔多數的猶太人也隨機攻擊阿拉伯人。
以色列前任首席談判代表利夫尼(Tzipi Livni)指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多年懸而未決的衝突正引向在以色列境內的內戰, 「原來一直在臺面下的(問題)現在引爆了……新的事態發展讓人無法忍受。」
再度升溫的以巴衝突,讓國際社會幾乎來不及回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5月14日凌晨要求雙方立即停火,「基於開齋節精神,我呼籲以色列和加沙立即降溫和停火,太多無辜的民眾已經喪失生命,這個衝突只會令整個區域更加極端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5月13日表示,中方譴責針對平民的暴力,呼籲各方避免進一步的挑釁言行,並採取有利於減少暴力、實現局勢軟著陸的行動,推動當地儘快恢復和平與穩定。中方作為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將繼續全力推動安理會就東耶路撒冷局勢採取行動。
上任以來就表態將冷處理中東問題的美國總統拜登正因為新形勢面臨改變政策的壓力。他在5月13日表示,正向雙方施壓儘快實現停火。
長期關注以巴衝突的專家指出,這一輪的衝突如何緩解,取決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盤算,在什麼條件下他可以宣稱以色列「取得勝利」將是關鍵,尤其是他最後是否允許地面部隊進入加薩走廊。
再次引爆衝突的東耶路撒冷處在衝突焦點,源自該區同時是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聖地,穆斯林的聖地巖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猶太人的聖殿山和西牆均坐落於此。
這次衝突升溫的主因來自東耶路撒冷內謝赫賈拉區的穆斯林住戶面臨驅逐,加上4月13日至5月12日的穆斯林齋月期間,大量湧入東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祈禱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和以色列警方不斷發生的零星衝突,最後導致情勢失控。
巴勒斯坦穆斯林認為以色列定居者(settlers)多年來通過購買土地改變現狀,最後達到將他們驅逐的目的。2021年初,非政府組織「西岸猶太人口統計」的數字顯示,自2017年至2021年,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領地的人口增加了13%。
謝赫賈拉社區就是以色列定居者以國外捐款購買而來,儘管巴勒斯坦住戶已經居住在該區數個世代,以色列定居者在1972年開始對這些住戶提起訴訟,耶路撒冷地區法院最後裁定6個住戶應該在5月2日前搬離,其他7個住戶在8月1日前搬離。巴勒斯坦住戶隨後提出上訴,以色列最高法院5月9日宣告推遲原本在10日宣布的是否最終驅逐這些住戶的裁決結果。
由於阿克薩清真寺和謝赫賈拉區相近的地理位置,前往祈禱的巴勒斯坦人除了聲援可能遭到驅逐的謝赫賈拉住戶, 也因為以色列警察在齋戒月期間限制巴勒斯坦人進出大馬士革門外的廣場,數周來與以色列警方衝突不斷;以色列警方使用高壓水槍和非致命防暴武器逼退、最後逮捕這些巴勒斯坦年輕人,街頭衝突持續升溫 。哈馬斯多年來要求以色列移除在東耶路撒冷內部署的警察,但是以色列始終忽視這項要求。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5月7日發表聲明指出,以色列不能在佔領區如東耶路撒冷執行自己的法律,將巴勒斯坦人從他們的家驅逐, 「我們要求以色利立即停止強制驅逐,包括謝赫賈拉區的住戶。」
以色列對聯合國人權辦公室的聲明不予理會。5月9日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的阿薩克清真寺禱告時,遭到以色列警察用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的攻擊,接下來一整日以色列警察、巴勒斯坦抗議者和極右勢力衝突不斷。
不止如此, 5月10日是以色列猶太人慶祝1967年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的節日,以色列稱之為「耶路撒冷日」,不少極右猶太組織一度計劃前往謝赫賈拉遊行,猶太人和穆斯林的衝突一觸即發。
擁有東耶路撒冷管轄權的約旦政府在當日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警察的「野蠻」行為,試圖驅逐謝赫賈拉區巴勒斯坦人是「玩火的行為」,呼籲以色列應該「尊重禱告者和國際法」保障阿拉伯人在衝突地區的權利,接著威脅如果情況無法改善將施加更大的國際壓力。
根據俄羅斯媒體5月14日報導,俄羅斯和約旦外交部長決定儘快推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直接對話。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同程度的軍事實力左右了懸殊的傷亡情況, 生活在兩邊的人民對衝突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一位以色列居民對《財經》記者表示,他已經習慣了巴勒斯坦的這種炮擊,只是家裡孩子對炮擊聲比較害怕,「或者要等到哈馬斯和伊朗消失」,類似情形才會消失。
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則無法像以色列人般輕鬆。不同於哈馬斯缺乏精準度的飛彈,以色列轟炸機給巴勒斯坦人帶來嚴重的生存壓力。一位母親就對媒體表示,她每天晚上把小孩分別放在不同房間以分散風險。
「六口之家的屍體,包括4個小孩,現在被從瓦礫堆中挖出來。」一名巴勒斯坦活動人士當地時間5月14日上午在社交媒體上稱。
兩國的武裝實力區別來自軍事裝備的天壤之別。以色列國防部表示,自衝突發生以來每三分鐘就有一枚飛彈射向以色列,巴勒斯坦至少已經發射出1050枚飛彈到以色列南部和中部,但其中200枚未成功射出加薩走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輪衝突升級過程中,在加薩走廊本地生產製造出的火箭彈首次被用於進攻以色列。
但真正保護以色列的是其部署多年的反飛彈系統。射進以色列領空的飛彈,多數能被以色列的 「鐵穹」防禦系統精準地攔截。以色列目前使用了10組「鐵穹」地對空防禦系統通過偵測入侵飛彈的動線來決定是否攔截,一旦決定攔截系統就會發射攔截飛彈將來襲飛彈引爆,此系統自2011年正式部署以來,已經攔截超過2000枚飛彈,成功率超過80%。
根據黎巴嫩和哈馬斯的分析,大量的發射飛彈,如一天1000枚,將可讓鐵穹防禦系統失靈,這也是為什麼哈馬斯「只求量,不求質」。
由於目前以巴對峙情勢仍不見緩解,擔心全面戰爭可能隨之爆發,聯合國安理會將在5月16日開會討論如何因應。美國國務院也已派出特使前往協調,但是由於美國拒絕和哈馬斯直接對話,調停需要通過埃及政府。
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