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伊朗或有5大報複選項 美伊武裝衝突一觸即發

2021-03-02 參考消息

外媒稱,美國在巴格達打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後,伊朗最高安全機構誓言要在「適當地點和時間」實施報復。

伊聲明將擇地擇時報復

據法新社1月3日報導,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應該知道,它對蘇萊曼尼將軍的罪惡襲擊是其在西亞犯下的最大錯誤。美國不會輕易逃脫這一誤判帶來的後果。」

該委員會還說:「這些罪犯將在適當地點和時間……遭到嚴厲報復。」

另據路透社1月4日報導,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名高級指揮官的話說,只要美國人進入伊朗的勢力範圍,伊朗就將對其實施懲罰,就蘇萊曼尼將軍遇害一事進行報復。

伊朗南部克爾曼省革命衛隊的指揮官吳拉姆-阿里·阿布·哈姆扎將軍提出了對波斯灣海域的船隻發動襲擊的可能性。

該指揮官在1月3日晚發表的評論中說,伊朗保留就蘇萊曼尼之死對美國進行報復的權利。關於此番評論,塔斯尼姆通訊社1月4日進行了報導。

該指揮官說:「對西方來說,荷姆茲海峽是要害之地,大量美國驅逐艦和軍艦從那裡通過……很久以前,伊朗就確定了該地區重要的美國目標。美國在該地區約有35個攻擊目標在我們的打擊範圍內,另外還有特拉維夫的目標也在我們的打擊範圍之內。」

此外據路透社1月3日報導,伊朗駐聯合國代表當日表示,美國炸死伊朗最知名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實質上是在挑起戰爭,「對付軍事行動的辦法唯有軍事行動」。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說,繼2018年對伊朗施加嚴厲制裁、發動「經濟戰」之後,美國又「暗殺」蘇萊曼尼,實乃變本加厲。

他說:「因此這……等於向伊朗開戰。」

1月3日早些時候,塔赫特-拉萬希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和古特雷斯秘書長,伊朗保留按照國際法進行自衛的權利。

伊朗5大報複選項

又據路透社1月3日報導,伊朗領導人威脅就美國在巴格達國際機場殺死蘇萊曼尼進行報復。以下是伊朗的一些選項:

1.動用武力


軍事對抗的可能性無法排除。報導認為,伊朗可能選擇採取較小規模的報復。伊朗稱,它擁有精確制導飛彈、巡航飛彈和能夠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武裝無人機。

報導稱,作為對蘇萊曼尼被殺的報復,德黑蘭或其代理人可能襲擊波斯灣和紅海上的油輪,那是石油和其他商品貿易的全球重要航路。

2.封鎖荷姆茲海峽


軍事對抗或緊張關係加劇可能阻斷荷姆茲海峽的石油運輸。世界五分之一的石油產量經由該海峽運輸。這種中斷即使是短期的,都可能影響美國和全世界的許多國家。

3.不對稱戰術和代理人


報導稱,對蘇萊曼尼的定點擊殺可能讓駐紮在中東的美軍處於危險中。伊朗主要依靠不對稱戰術及其地區代理人來對抗美國的武器。伊朗已將無人機和相關技術交給其盟友。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組織已經使用迫擊炮和火箭彈襲擊過美軍基地。

4.選擇時機


華盛頓海灣阿拉伯國家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阿里·富奈認為,伊朗不大可能倉促採取行動。他說:「除了反擊和報復,伊朗別無選擇。但伊朗是有耐心的,這種攻擊行動的時機和性質我們不得而知。」

5.伊朗的「漫長觸角」


伊朗及其盟友已經證明它們擁有「漫長觸角」。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卡裡姆·薩賈德普爾在推特上說:「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伊朗的代理人持續在地區甚至全球範圍對美國利益及盟友發動襲擊。伊朗有在歐洲、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發動此類襲擊的漫長歷史,成敗參半。」

美軍在中東部署新部隊

據路透社1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當日說,他下令殺死蘇萊曼尼是為了阻止戰爭,而不是挑起戰爭。

川普在海湖莊園對記者說:「蘇萊曼尼正在策劃對美國外交官和軍事人員發動的險惡襲擊,但我們找到並了結了他。」

川普說:「我們採取行動是為了阻止戰爭。我們採取行動不是為了挑起戰爭。」他還說,美國並不尋求伊朗的政權更迭。

此外,有美媒指出,在川普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美國正在科威特部署新部隊。報導稱,這是美國保護中東各基地和人員的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防範由伊朗主導的行動。

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快速反應部隊的大約750名官兵已抵達科威特。國防部官員證實,其餘的3000名官兵也已經出發。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說,這一部署是「針對美國人員和設施受到的威脅程度增加」而採取的「一項適當和預防性的行動」。

另據法新社1月3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日表示,美國希望在伊朗將軍蘇萊曼尼死於美國對巴格達(機場)的轟炸後「緩和局勢」。

他稱,蘇萊曼尼此前正在該地區策劃一場威脅「數百名美國人性命的大規模行動」。

他強調說:「我們知道此事迫在眉睫。我們基於情報部門的估計做出了決定。」

美伊武裝衝突一觸即發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月3日刊文稱,在川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開始針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一年半後,美國正處於與伊朗爆發武裝衝突的邊緣。

▲抗議者拿著蘇萊曼尼的照片 圖片來源:BBC

文章稱,美軍在川普總統指示下,刺殺了伊朗的關鍵軍事和政治人物。這是遠遠超出華盛頓和德黑蘭當前衝突級別的全新事件。在伊朗和美國的40年敵對史上,還從未發生過類似情況。

局勢升級已成必然。伊朗不可能不實施報復性打擊,而這又會招致美國反擊。戰爭就是這樣開始的。

文章認為,如果說直到1月2日美伊衝突還有緩和的希望,那麼現在這些都已成過去。

文章表示,殺害蘇萊曼尼是2018年5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事態發展暫時達到的高潮。川普以「極限施壓」取代了歐洲人的談判策略。伊朗自去年夏季以來回以「極限抵抗」:襲擊波斯灣油輪、沙特石油設施和美國在伊拉克境內的目標等。儘管伊朗官方並未承認大多數襲擊事件是其所為,但這些事件顯示了美國及其盟友在該地區的脆弱性。

文章稱,蘇萊曼尼在伊朗權力架構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他不僅僅是一支精銳部隊的指揮官。他不但影響了伊朗的外交和國防戰略以及在中東地區的行動,還被認為可能成為伊朗總統魯哈尼的繼任者。在伊朗以外,他也是受歡迎的什葉派抵抗美國在中東統治地位的標誌性人物。他的遇害將使伊朗內部更加團結並動員起對德黑蘭政權的支持。

▲伊朗民眾焚燒美國國旗 圖片來源:BBC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布,伊朗將進行報復。鑑於中東地區有眾多民兵組織與伊朗結盟,它復仇的機會有很多。如果伊朗人瞄準美國目標,極有可能很快出現美軍士兵傷亡事件。反過來,川普不可能不對此作出回應。

文章認為,伊拉克可能成為這場衝突的最重要舞臺。一方面,川普最近已向那裡增兵;另一方面,伊朗將盡一切努力迫使美國人從這個鄰國撤軍。在美國入侵近17年後,伊拉克已因內部鬥爭四分五裂。

此外,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3日刊文指出,在美國宣布打死了伊朗重要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後,伊朗稱,華盛頓可以預計自己會受到「嚴厲報復」。

文章稱,這次襲擊是伊朗與美國關係的一次嚴重升級,它令整個地區陷入焦慮。在伊拉克的美國人被要求立刻離開。美國的歐洲盟友擔憂,蘇萊曼尼被殺會引發一場新的戰爭。

最近幾個月來,美國與伊朗間日益升級的爭端讓很多觀察家回想起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前奏。

文章認為,同伊朗的衝突並不僅僅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重現。它幾乎可以肯定會更加糟糕。

就常規軍事力量而言,伊朗比美國弱小。但該國長期以來實施不對稱策略,這使它可以讓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遭受嚴重損失。

此前,五角大樓的一份評估報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間,伊朗的代理人在伊拉克殺死了大約608名美軍官兵。伊朗的代理人可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再次製造大混亂。

▲2020年1月3日,在伊朗德黑蘭,人們參加遊行抗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被炸身亡。新華社發

文章編輯 | 王露露

微信編輯 | 馮靈逸

微信審核 | 田欣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伊朗或有5大報複選項 外媒:美伊武裝衝突一觸即發
    1月3日早些時候,塔赫特-拉萬希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和古特雷斯秘書長,伊朗保留按照國際法進行自衛的權利。 又據路透社1月3日報導,伊朗領導人威脅就美國在巴格達國際機場殺死蘇萊曼尼進行報復。以下是伊朗的一些選項: 1.動用武力 軍事對抗的可能性無法排除。報導認為,伊朗可能選擇採取較小規模的報復。
  • 川普在推特上很憤怒,對伊朗的戰爭一觸即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首發於7月25日,原標題為《頭條 | 川普罕見發布「全大寫」推特威脅伊朗,美伊戰爭一觸即發?》。據法新社7月23日報導,扎裡夫特意模仿川普前一天針對伊朗領導人的好鬥「推文」寫道:「真沒意思……我們國家已經存續千年,見證過多個帝國的興衰,包括我們自己的,而我們國家存在的時間可比某些國家要長。小心點!」
  • 戰火在邊境點燃,伊朗士兵中槍倒地,或將進行報復打擊
    槍聲響起後不久,4名在伊朗邊境的士兵倒在了地上,其中有3名士兵當場死亡,還有一名士兵身受重傷。據了解此次遭遇襲擊的伊朗士兵,全部屬於伊朗精銳部隊的成員。對伊朗士兵造成傷亡的對象為庫德武裝,說起庫德武裝,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敘利亞局勢,由美軍援助的庫德武裝,搶佔了敘利亞一部分地區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其實庫德不僅匯聚在敘利亞,在土耳其、伊拉克、以及伊朗的邊境,均存有庫德武裝的人員。土耳其與庫德武裝的仇恨最深,因此土耳其一直在出動兵力,打擊匯聚在土耳其邊境的庫德武裝。
  • 頭條 | 川普罕見發布「全大寫」推特威脅伊朗,美伊戰爭一觸即發?
    外媒稱,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7月23日在「推特」上對美國總統川普發出的威脅進行回擊,警告他「小心點」。
  • 美伊衝突:照明彈火了
    最近,美伊衝突備受全球關注,在美國將伊朗將軍斬首之後,憤怒的伊朗發起了無情的報復,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局勢惡化,雙方都處於戰爭的邊緣。
  • 美聯軍炸毀23個伊朗目標,伊朗反擊出師不利,三架軍機被凌空打爆
    據外媒報導,隨著美國國內的氣氛緊張到了頂點,波斯灣的風浪也愈發不太平,連日來,圍繞著美國和伊朗的博弈,中東接連爆發了多場軍事衝突。
  • 伊朗外長稱:是人為失誤導致了空難!美伊危機將怎麼走?
    2006年6月,美國和中國、俄羅斯加入英國、德國和法國的談判行列,形成伊核問題六國(簡稱「P5+1國家」),隨後聯合國安理會先後採取6項決議案,逐步制裁伊朗。2009年9月,美國歐巴馬政府稱伊朗有地下濃縮設施,開始嚴正商議空襲伊朗。2013年3月,美國開始與伊朗官員展開一連串秘密談判,甚至未對P5+1國家內部公開其內容。同年6月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上臺,積極推進美伊談判。
  • 美國和伊朗會不會開戰?
    「雖然川普擔心,一旦美伊捲入軍事衝突,局面難免失控,受美國大選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事態繼續失控,伊朗仍有可能遭受美國懲戒性軍事打擊。」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馬曉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擊落只是開始。在這架「海神之子」無人機的碎片被當作戰利品展示後,更多的事實碎片也在被拼湊出真相。
  • 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伊拉克再遭空襲,華盛頓全面戒備!川普威脅擴大打擊,中東危局對於市場的影響究竟會有多大?
    1月3日,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遭遇美軍無人機「奇襲斬首」身亡。隨後伊朗方面很快誓言報復。美駐伊拉克使館附近及伊空軍基地遭火箭彈襲擊,美軍在肯亞基地也遭到襲擊。此間,美國方面也不示弱,美國總統川普威脅打擊52處伊朗目標。兩國爭端不斷,本就緊張的美伊之間的局勢持續緊張,新一輪的海灣危機一觸即發。
  • 來自德黑蘭的報復?伊朗暴亂之際,美國大使館遭到火箭彈襲擊
    截至目前,尚未有武裝組織宣布對此事負責,據悉在遭到火箭彈襲擊時,美國大使館上空響起了刺耳的防空警報,但並沒有防空飛彈進行攔截,為了安全起見,大事管內的美方工作人員已經撤離到其他地方,防止下一輪襲擊發生。
  • 伊朗美國口水戰火藥味十足 伊朗戰爭一觸即發
    最新形勢發展對伊朗愈加不利,最重要的是伊朗官員說錯了一句非常關鍵的話——如果美國果真制裁伊朗,11月份不允許伊朗石油出口,或其它軍事等威脅,伊朗將封鎖荷姆茲海峽。豈不知,這正中美國的下懷。在美國能源獨立革命大獲成功之際,封鎖波斯灣只能更沉重打擊美國的對手國家,而美國將成為最大的相對贏家。
  • 美伊戰爭一觸即發,川普計劃再增兵,美鐵桿盟友明確表態支持
    【美伊戰爭一觸即發,川普計劃再增兵,美鐵桿盟友明確表態支持】日前整片海灣地區都被烏雲籠罩著,頗有開戰的節奏。而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美伊兩國的矛盾,雙方變著法的在海灣地區「搞事情」,導致兩國之間的矛盾再一次的升級。為了打擊伊朗美國方面還提議建立「海上多國聯軍」,在這一提議無果後,川普方面再一次有了增兵的打算。
  • 中東局勢將大變,伊朗要徹底「殲滅」以色列?時間都確定了
    雖然該地區依舊算不上和平,但是與之前相比卻也要好一些,只不過近來中東局勢又開始劍拔弩張,似乎衝突一觸即發。原本是由於美國與伊朗關係緊張,只不過還有以色列也牽扯其中。前段時間令人震驚的伊朗核專家遭到刺殺身亡的事件,之後伊朗表示他們已經擁有證據證明,此事是以色列策劃。伊朗表示他們已經發現在以色列的暗殺名單上,法赫裡扎德的名字赫然在列,因此伊朗表示他們一定會實施報復行動。
  • 行刺者能否達到目的,伊朗又會如何報復?
    事實上,就連以色列國土也在伊朗飛彈的射程之中,而伊斯蘭革命衛隊也可以為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境內的民兵武裝襲擊以色列提供支持,但選擇報複目標和時機對於伊朗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色列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與沙特建立外交關係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儘管沙特方面否認了有關王儲與以色列總理會面的傳聞,但將伊朗視為共同敵人的兩國增加彼此接觸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旦有風吹草動,在川普尚未移交總統權力之前,沙以「反伊聯盟」的組建進程勢必進一步加快,因此不少分析預測,伊朗有可能將把報復行動推遲到1月20日之後。
  • 中東戰爭現在一觸即發?川普一意孤行,伊朗終於掏出終極大殺器
    隨後英媒7月5日報導,伊朗接連發生了6起離奇的事故。6月26日,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帕爾欽軍事基地的一個軍火庫發生爆炸;幾個小時後,伊朗第六大城市設拉子的一個小鎮停電;6月30日,德黑蘭中部一家診所發生爆炸,造成19人死亡;7月2日,納坦茲核設施發生事故;7月3日,設拉子小鎮發生大火;7月4日,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首府阿瓦士的一座發電站發生火災。不免讓人聯想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甚至網上有聲音聲稱伊朗可能遭到了攻擊,真想如何,我們尚不得而知。
  • 伊朗戰爭會爆發嗎?
    前言:當地時間2020年1月3日凌晨,川普下令美軍在巴格達炸死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標誌著近來不斷加劇的美伊衝突,再一次全面升級。一天後,川普發表公開講話,重申不會尋求伊朗政權更迭,除非伊朗「停止對中東地區發動侵略行動」。 川普的此番言論該作何解釋?伊朗會爆發戰爭嗎?
  • 美伊緩和困難重重——伊朗最大軍艦起火背後的政治風雲
    至於以色列,目前內塔尼亞胡政府已經自身難保,短期內恐怕不會有閒情雅致再來和伊朗開槓。但是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這把大火來得也確實是十分湊巧。那邊巴以衝突還沒完全消停,這邊又正趕上伊朗內部為了總統候選人資格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雖然軍艦著火是意外,由此帶來的國內外政治影響卻在持續發酵。
  • 伊朗「核武器之父」此時被暗殺,有何玄機? |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不管從時間點,或是目標的挑選上來看,這起暗殺行動都有極為強烈的政治目的,近期《外交政策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就明確指出,不管伊朗接下來會不會報復、或是怎麼報復,未來的中東情勢和美伊關係都已經無可挽回地受到這個事件的衝擊,而拜登所面對的德黑蘭政權,勢必將會是一個更強硬、也更具敵意的外交困獸。
  • 無人機「斬首」伊朗將領,美國這場豪賭圖什麼?
    美伊之間會爆發戰爭嗎? 蘇萊曼尼 報復 美國對蘇萊曼尼動手的直接原因是報復。 就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幾千人的圍攻,抗議者最終闖入了使館,在進行了打砸和火燒後撤退。 白宮方面一口咬定,是伊朗策劃了這次暴力衝擊,並稱伊朗將承擔全部責任。 除此之外,美國還指控伊朗過去兩個月內,策動伊拉克境內的武裝向當地的美國承包商和美軍基地發動了11次襲擊,最終在12月27日炸死了一名美國承包商。
  • 境外黑客團夥「蕭邦」藉助美伊軍事衝突熱點傳播竊密木馬
    ,攻擊者具體情報信息包括:利用美伊軍事衝突國際高度關注據的熱點問題對歐洲地區目標發起攻擊。8日凌晨,伊朗向駐伊拉克美軍和聯軍部隊發射了十幾枚飛彈,伊朗方面聲稱是為了報復美國的非法刺殺行動,在本次飛彈襲擊造成的傷亡和損失三方各執一詞。美伊衝突雙方,一個是世界具有海陸空立體化全天候全球核打擊的超級核大國,另一個是具有中遠程飛彈且為準核的地區強國。本次美伊軍事衝突給全球政治、軍事、經濟都帶來極大的恐慌,恐慌由此引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核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