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幾維研究所
這是「幾維研究所「的第 3 篇原創,感謝您的訂閱!
前言:當地時間2020年1月3日凌晨,川普下令美軍在巴格達炸死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標誌著近來不斷加劇的美伊衝突,再一次全面升級。一天後,川普發表公開講話,重申不會尋求伊朗政權更迭,除非伊朗「停止對中東地區發動侵略行動」。
川普的此番言論該作何解釋?伊朗會爆發戰爭嗎?本期文章主要探討美伊交惡的深層原因,並解析川普的伊朗政策。
整個2019年,伊朗都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
6月20日,在荷姆茲海峽擊落了美國造價2億美元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9月14日,指使葉門胡塞武裝襲,出動無人機襲擊了沙特的兩處石油設施。
約一周前,指使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分子襲擊基爾庫克的一處美軍軍事基地,造成了一名美國承包商死亡,四名美軍士兵受傷。
2019年的最後一天,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暴力衝擊,使館接待區被打砸和火燒。抗議者在窗戶上噴漆「蘇萊曼尼是我們的領導」。
這一行動終於徹底觸怒了川普。
在歷史上,有兩次美國使館遇襲事件戲劇性地改變了總統大選的結果。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事件中,總統卡特處理不當,導致連任失敗。2012年的班加西使館事件,美國大使喪命。希拉蕊在事件中的瀆職行為在2016年被「郵件門」披露,成為希拉蕊敗選的重要原因。歷史教訓在此,此次伊拉克大使館遭襲,川普果斷出手,強硬回擊,殺死了幕後主使蘇萊曼尼。
「聖城旅」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外分支,蘇萊曼尼作為「聖城旅」的指揮官,是伊朗最有權力的人之一,獨立負責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葉門的區域軍事政策。
蘇萊曼尼在伊朗及其中東的什葉派盟友中具有近乎神話般的地位。在敘利亞戰爭中,正是依靠蘇萊曼尼組織的什葉派民兵,巴沙爾政府才沒有被迅速打垮。2015年,他又前往莫斯科,說服了普京軍事介入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能夠存續至今,蘇萊曼尼功不可沒。
蘇萊曼尼和他的「聖城旅」,也曾在伊拉克政府軍一潰千裡的時候,領導伊拉克協助民兵擊敗了IS。此外,他還在2006年協助指揮黎巴嫩「真主黨」,打破了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甚至有情報稱,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後,他是伊拉克什葉派武裝襲擊美軍的戰術策劃者之一。
蘇萊曼尼的少將軍銜,是伊朗和平時期的最高軍銜。同時,他也是最高軍事勳章——佐勒菲卡爾勳章的唯一獲得者。他的死,對伊朗而言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對於這位自己最信任的將領、昔日親衛隊指揮官的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誓言將進行報復。蘇萊曼尼的繼任者伊斯梅爾·卡尼更是宣稱:「我們敬告所有人,要有耐心,你會看到美國人的屍體布滿整個中東。」
蘇萊曼尼本就是伊朗最鋒利的劍。
而如今,劍已折,伊朗該如何報復?
美伊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後,是伊朗令人費解的反美政策。
在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一度是美國的盟友。事實上,直到今天,伊朗的多數民眾並不仇視美國,反倒是由於歷史原因,普遍對俄羅斯抱有相當程度的民族情緒。這與伊朗現政權親俄反美的立場大相逕庭。
縱觀美伊交惡的歷史,美國其實從未主動迫害過伊朗。相反,伊朗的油氣資源豐富,本屬於美國應當拉攏的對象。伊朗也完全可以和周邊國家一樣——在美國的保護之下,通過油氣出口致富。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自發地走上了反美的道路。那麼,伊朗的「迷之反美」,到底圖個什麼?
01
—
「反以色列」 成為伊朗意識形態需求
伊朗與美國矛盾的根源,在於其堅定的反以色列立場。伊朗本與以色列相距甚遠,兩國並無嚴重的利益衝突。在歷史上,兩國也鮮有瓜葛。
作為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民眾雖然和猶太人之間存在的隔閡。但這種矛盾並不足以左右國家政策。歷次中東戰爭和以色列的交戰國,除敘利亞之外,剩餘已經完全放棄了反以立場。甚至在2017年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時,幾乎沒有感受到來自中東國家的壓力。
但對於政教合一政體的伊朗,出於伊斯蘭意思形態的需要,不得不堅持強硬的反以色列立場。放棄反以色列,就等同於宣布自身意識形態的破產。
正如霍梅尼曾說,「以色列必須被從地圖上抹掉,伊斯蘭世界絕不允許它的歷史宿敵生存在它的心臟地帶。」伊朗的歷任領導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表一次類似的極端言論,唯恐世人忘記他們有多麼恪守反猶太復國主義。
以色列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盟友,恫嚇以色列等同於威脅美國。更何況,伊朗培植黎巴嫩真主黨,發展中程飛彈等行為,切實威脅了以色列的安全。
以色列的安全,就是美國的安全。
02
—
軍隊經商,尾大不掉
伊朗對美強硬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其軍隊經商的體制。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中東問題專家塔克伊曾說:「從製藥、電信到石油行業,革命衛隊深深捲入了伊朗的經濟生活。他們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壟斷組織。」
作為全球少數幾個軍隊可以經商的國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不但參與經商,而且控制著伊朗的經濟命脈。
更為重要的是,革命衛隊在伊朗境內擁有極為特殊的經濟特權。革命衛隊下屬企業總是能夠獲得利潤豐厚的大合同,且不用繳稅。同時這些企業利用革命衛隊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大搞不正當競爭,使得民營企業和外資的經營變得極為困難。
伊斯蘭革命衛隊對經濟領域的無限制幹涉,扭曲了伊朗正常的市場秩序,使得國家的發展陷入停滯,實行經濟改革的必要性與日俱增。
2017年魯哈尼總統在出席伊朗企業家年會時就曾表達對革命衛隊經商行為的不滿。他指出: 「伊朗 «憲法» 第44 條規定是為了讓人民來發展經濟,而不是把經濟活動交給軍隊經營,這樣不利於經濟領域的私有化改革。」
面對改革派的壓力,革命衛隊想要維護其經濟特權,十分需要樹立外部的敵人。通過對美國人不斷的挑釁,就可以招來美國的制裁和軍事壓力,進而在國內營造「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氛圍。如此一來,國家的政策和經濟資源向軍隊傾斜就變得十分必要且合理了。
在革命衛隊看來,一切形式的社會與政治改革、以及任何與美國緩和關係的嘗試,都與革命衛隊的士兵們在戰爭中為之拼搏和犧牲的目標背道而馳。為了士兵可以拼搏和犧牲,革命衛隊首先需要一個敵人。
03
—
美國的「伊朗政策兩種方案」
鑑於伊朗對美國的挑釁主要是基於其意識形態需求而非現實利益,美國有兩種可選的對伊關係方案。
其一是和伊朗達成某種默契,將伊朗的反美行為和美國對伊制裁都局限在形式上,進而維持地區的長期穩定。歐巴馬籤訂的伊核協議,就屬於這種相對溫和的做法。
另一種方案就是徹底地摧毀伊朗,永久性解決來自伊朗的威脅。除此之外,並無第三條路可走。用中國話說就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絕」。川普退出伊核協議,其實已經告訴世人,他的選擇是後者。
之所以選擇強硬路線,在於川普的強烈猶太情節。在短短的三年任期內,這位美國總統數次為以色列「兩肋插刀」:
-2017年12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2018年10月,將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2019年1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勒斯坦問題)
-2019年3月,承認敘利亞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
川普犧牲美國外交利益和國家形象支持以色列的行為,證明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猶太主義者。
如此便不難理解川普為什麼要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畢竟伊朗已經在切實地威脅以色列的安全。特別是未來伊朗政權出現動蕩之時,誰能保證它不會對以色列造成威脅?
為了以色列的安全,川普一定要在任期內一勞永逸地解決伊朗問題。
在以色列哭牆前祈禱的川普,是一個「精神以色列人」。
04
—
被逼上絕路的伊朗
川普退出伊核協議後,立刻重啟了對伊朗的大規模製裁,制裁核心內容是禁止任何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禁令一出,立刻對伊朗的石油出口造成重擊。其日出口量從高峰期的200萬桶,驟減至20-50萬桶。
受到打擊的伊朗,經濟年增率從8%跌至-9.5%,通貨膨脹率超過40%。物價的上漲加上政府不斷削減補貼,造成民怨沸騰。2017年底和2019年底,伊朗先後爆發了兩次全國性示威活動。特別是2019年的遊行,造成了逾百人喪生,甚至迫使伊朗政府關閉網際網路,反映了當前伊朗嚴峻的經濟形勢。
暴亂中摘掉頭巾的伊朗女性
川普的伊朗政策實際上非常明確:通過國際制裁和經濟封鎖,導致伊朗經濟崩潰,最後民眾推翻德黑蘭政權,就像當年人民不堪忍受經濟痛苦、推翻國王時那樣。
05
—
伊朗戰爭會爆發嗎?
川普最新聲明中的「不會尋求伊朗政權更迭,除非伊朗『停止對中東地區發動侵略行動』」是否意味著他願意與伊朗和解,或者美國無力承擔武力攻伊的成本?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打擊伊朗的成本預計將遠超伊拉克戰爭。另一方面,只要伊朗不發展核武,並使用美元進行石油結算,則美國打擊伊朗缺乏現實意義。兩相比較,與伊朗開戰確實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這也是伊朗敢於不斷挑釁美國所仰仗的邏輯。
但如今,「成本」與「收益」的天平正在悄然翻轉。
首先是美國顛覆敵對政權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軍事摧毀的「伊拉克模式」不再是唯一選擇。扶植反對派,再輔以空中支援的「利比亞模式」,相比之下能夠大大削減成本。再不濟,來一個「敘利亞模式」把伊朗投入無休止的內戰當中也是一個可能選項。更何況,伊朗內部已經處在動亂的邊緣。
美國的金融制裁,讓世界各國人人自危
更為危險的是,川普對伊朗施加金融制裁之後,伊朗的貿易夥伴紛紛尋求建立新結算機制。英法德為伊朗設立了INSTEX結算系統。中國尋求與伊朗建立人民幣結算體系。馬來西亞、土耳其和卡達也正在考慮用黃金和伊朗進行外貿交易。在此之外,印度、俄羅斯等國家都在嘗試建立本幣結算機制。這一系列舉措的背後,是各國對於未來遭受美國類似制裁的擔憂。
因此,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國家信用,必須儘快結束!
否則一系列新結算體系的誕生,無疑會對美元霸權產生嚴重威脅。這使得美國顛覆伊朗現政權的必要性大大增加,最終將促使美國國內就推翻伊朗政權達成共識。
嘗試歐元結算的薩達姆,主張發行「黃金第納爾」用於石油貿易的卡扎菲,都被美國毫不猶豫地動用戰爭手段殺死。如今的伊朗,正在被川普推著走上這條絕路。
更為可悲的是,伊朗的意識形態決定,它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
反美40年,什麼也沒有得到
美伊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伊朗內部體制問題的外溢。一個宗教教條為核心、以種族滅絕為口號的政權,註定無法在21世紀存活。而一位特立獨行總統的出現,加速了這一歷史進程。伊朗將最終絕望地發現,自己永遠沒有辦法「停止對中東地區發動侵略行動」,因為川普享有最終解釋權。
2020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如果川普選情看好,成功連任,那麼他有充足的時間完成自己「精神猶太人」的使命。若選情膠著,則不排除他在大選前就發動戰爭的可能。
和平的唯一希望,是川普錯估局勢,並被另一位溫和派候選人擊敗,讓美伊重新回到伊核協議的起點。
但是,這種概率能有多少呢?
2020年,註定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