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代,極具暴力美學的10款武器,大就是強、多就是美

2021-02-18 軍機圖

說起蘇聯的武器裝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粗獷的「暴力美學」。與「科技範」的美式武器、「文藝範」的法國武器和「嚴謹範」的德國武器不同,蘇聯武器一貫奉行「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的理念,同時又充斥著落後條件與黑科技並存的蒸汽朋克式思想,不但設計風格獨樹一幟,而且造就了一種另類的美感——在戰場上,再如何精細嚴密又能如何,粗獷又能大力出奇蹟的豪放派才是王道!

1.AN602「伊萬」氫彈(「沙皇炸彈」)

入選理由:沙皇一聲吼,地球抖三抖

如果要評選一款最不該出現在地球上的武器,那麼AN602「沙皇炸彈」絕對會被千夫所指。為什麼?因為這種世界上爆炸當量最大的核彈已經超越了武器的範疇,其破壞力之大甚至連地球都害怕!據稱,「沙皇炸彈」原本計劃被設計為1億噸級TNT爆炸當量,後考慮到其爆炸後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才被削減到5700萬噸。即便如此,「沙皇炸彈」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試爆後,因為其威力巨大引發各方關注,遭到了包括美國、瑞典、英國、挪威、丹麥等國的一致譴責。因為沙皇炸彈的威力實在太恐怖,蘇聯也只把它當作蘇式武器的代表作,並未服役,一次試爆已經足夠讓「沙皇炸彈」彪炳史冊了。

2.P-7洲際飛彈(SS-6「警棍」戰略飛彈)

入選理由:來自異次元的飛彈飛過來啦!

蘇聯/俄羅斯是發展戰略飛彈最為積極的國家(沒有之一),而一切現代戰略飛彈的開山鼻祖正是SS-6「警棍」。這種巨大的武器在視覺效果上給人的衝擊是空前的,其主彈體總長達到30米、總直徑達到8.5米,四個巨大的助推器使得該飛彈不像是一種真實的軍事裝備,更像是來自科幻遊戲當中的毀滅性武器道具。誠然比起現在為人樂道的SS-18「撒旦」、「東風」-5和「民兵」3型這「三大真理」來說SS-6空有巨大的體積而射程、殺傷力、殺傷力均有所不足,而作為戰略飛彈早期的「試驗品」該彈也僅僅生產十餘枚、服役不到十年就退役了,但該彈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彈道飛彈當中可謂無出其右。

3.1144型巡洋艦(「基洛夫」級巡洋艦)

入選理由:讓「戰列艦黨」和「無炮塔國際」握手言和的狂歡

在軍事愛好者群體中,「戰列艦黨」和「無炮塔國際」是兩個彼此看不上眼的群體,前者奉行大炮巨艦思想、對現代戰艦普遍看不上眼,後者卻認為戰列艦是像恐龍一樣雖然體積巨大但早該淘汰的玩意。然而這兩個互相不對付的派別,在對「基洛夫」級的評判上卻能找到共鳴:這種體積巨大的飛彈戰艦,既是戰列艦時代最後的餘暉,又具有核動力、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和艦載直升機等現代戰艦的必要元素,可以說是傳統艦船設計美學與現代高技術條件的完美融合。在她的身上,無論是崇尚傳統美感還是追求當代科技元素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美。更重要的是,這種設計於上世紀70年代的戰艦,即便在今天看來其防空和反艦火力仍然是一流的,這也難怪俄羅斯海軍會堅持對這種巡洋艦進行現代化改進。

4.KM重型地效飛行器(「裏海怪物」)

入選理由:飛騰於水天線上的堡壘

地效飛行器因兼具水面艦艇的載荷能力和飛機的高速度而一度曾非常受到青睞,在地效飛行器高速發展的20世紀60年代,蘇聯設計了多個地效飛行器方案,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裏海怪物」。作為一種飛行器,下列數據足以顯示「裏海怪物」巨大的程度:全長超106米,翼展40餘米,起飛重量超過490噸,配備8臺渦噴發動機。「裏海怪物」具有多種任務能力,它既可以背負反艦飛彈發射筒充當反艦作戰平臺,又可以運載多達500名士兵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所以可以說是「大而有當」。由於這種飛行器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北約的情報分析師們在對裏海的偵察照片中發現它時都贈給了它「裏海怪物」這個諢號。2015年起,俄羅斯開始著手恢復「裏海怪物」的使用能力,或許這種在海天之間飛騰的巨大堡壘將有機會再次一展雄姿。

5.279工程樣車

入選理由:廢土上的末日戰車

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核戰爭,蘇聯人煞費苦心地設計了很多適合在核戰爭中使用的常規武器,279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外觀上看,這種坦克堪稱是傳統與未來的結合體,其「上半身」擁有一個源自IS-3時代的原型炮塔和殺傷力相當可觀的130毫米線膛炮,「下半身」怪異而科幻的飛碟形底盤則能儘量抵禦核爆炸造成的衝擊力、對穿甲彈也有很好的防護效果,四條寬大的履帶則使它具有足夠的抓地力。雖然279工程最終因成本過高且可靠性欠佳而下馬,但很顯然,如果核戰爭確實發生,那麼只有這樣兼具強大火力和優異的生存能力的戰車才能奔馳到最後。

6.941型戰略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

入選理由:「運水工人」也有春天

在蘇聯/俄羅斯海軍中,「颱風」級核潛艇是一個廣受非議的角色,很多人認為這種潛艇空有巨大的體積和噸位、卻難以形成對潛在對手「俄亥俄」級的超越,以至於很多俄羅斯海軍軍人將其諷稱為「運水工人」。不過,大塊頭自然也有大智慧,雖然「颱風」級在設計上並沒有實現其預期的目標,但她獨樹一幟的「品字形」內艇體設計在潛艇上首次驗證了三艇體結構的可能,為巨型潛艇的技術積累了經驗;同時,取消傳統戰略核潛艇的「龜背」結構而將飛彈發射筒完全置於艇身內部,使得該艇獲得了較好的航行性能,這體現了蘇聯船舶設計師在潛艇設計上的出色經驗和創新水平。因此,雖然目前「颱風」已經基本退居二線,但這種潛艇絕不僅僅是浪費體積和噸位的「送水工」。

7.圖-128「大提琴手」截擊機

入選理由:有比它更醜的戰鬥機,但你見過比它更大的戰鬥機嗎

戰鬥機是一種相當講究「顏值」的航空器,以至於馬塞爾·達索說出過「一架漂亮的飛機就是一架好飛機」這種話。在「顏值」這一領域,圖-128可以說是非常不討人喜歡,其醜陋狹窄的座艙、近乎獨立於機身的進氣道和如同強行插在機身上的機翼和尾翼都讓人看了感覺很不舒服。然而,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除了沒有服役過的YF-12,迄今為止根本找不到比這種機長達到30米的更大的戰鬥機。自然而然,圖-128被設計得如此巨大不是沒有道理,這種設計上起源於中型轟炸機的戰機由於機身龐大而能夠容納完善的雷達和航電系統、並擁有比普通戰鬥機更大的油箱,因此非常適合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執行防空和截擊作戰任務。在被米格-31完全取代前,圖-128可以說是唯一真正適合俄羅斯的截擊機。

8.米-12「信鴿」直升機

入選理由:它不但大,而且離經叛道

眾所周知,米裡設計局的產品一貫以常規布局直升機為主,即便是體積巨大如米-6和米-26這樣在直升機當中屬於巨人級的型號也沒有突破單旋翼+尾槳這樣的設計傳統。然而,米裡設計局設計的最大的直升機米-12卻完全摒棄了這些特徵。在設計上,米-12不僅具有兩個並列的旋翼、使它迥異於其他米裡設計局的重型直升機,而且其支撐旋翼的短翼也能產生一部分升力、同時還具有較大的水平和垂直尾翼,這使得米-12更像是固定翼飛機與直升機的混合體。同時,米-12在直升機行列中的巨大程度也令人驚異,其體積接近于波音737或空客A320等中型客機,最大起飛重量甚至接近於米-26的兩倍。至於米-12究竟有多大,看看照片中它與兩邊的米格-29和蘇-27的體積對比就知道了。

9.安-22「公雞」運輸機

入選理由:螺旋槳時代的C-17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要納悶了:不應該是安-225嗎?誠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安-225的體積和噸位都足夠震撼人心,但論暴力美學比起安-22這位前輩還是略遜一籌。安-22在設計上完全體現了蘇聯武器的實用化原則,該機在設計上除採用雙垂尾外基本就是安-12的放大版本,但看似簡單的設計在功率強大的NK-12MA渦槳發動機的牽引下最大載重達到80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50噸、並能夠在土跑道上起降,這與C-17運輸機相差無幾,然而C-17的首飛時間比安-22整整晚了26年!由於安-22強悍的運輸能力,即便在新一代的安-124服役之後,仍然有部分安-22活躍在蘇聯/俄羅斯的軍民用空運領域。看看這張與安-225這位「後輩」的合影,安-22這把老筋骨在氣場上可是一點都不輸啊。

10.2S4「鬱金香」自行迫擊炮

入選理由:口徑即是正義!

對於一門優秀的火炮來說,口徑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口徑小了卻肯定與優秀不沾邊。在這個問題上,2S4型自行迫擊炮以它240毫米的口徑充分論證了這個觀點。2S4是一種核常兼備型火炮,它不但能發射射程9650米的高爆彈和射程20千米的火箭增程彈,而且還能發射戰術核彈,這使得2S4具有其他火炮所難以匹敵的殺傷能力。相比於當下流行的155/152毫米自行榴彈炮,2S4雖然在射程和射速上顯然不佔優勢,但作為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火炮,2S4射擊死角小、殺傷能力強,這使得它即便在服役四十年後仍然並不過時。

相關焦點

  • 當年暴力的蘇聯,造出的武器一件比一件嚇人(多圖)
    四個字概括:暴力美學先說導致暴力美學的原因:1.計劃經濟資源,人員優先配置2.好大喜功3.有些暴力美學的背後則是某些技術確實的迫不得已4.蘇聯的軍工機制,不亞於美國的競爭機制等方式,也使得蘇聯的工程師們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5.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6.優秀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此帶來的大量的人才7.相對尊重知識和知識分子
  • 蘇聯的暴力美學軍車(五) 那些年追過的蜈蚣車
    前幾期的蘇聯暴力美學軍車之中,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MAZ-500系列的經典8輪重型軍車,大家想必都意猶未盡。
  • 紅色帝國的暴力美學
    前蘇聯由於長期不重視武器裝備的工業設計,只強調實用、便於訓練、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等,因此設計、生產和裝備了大量外形醜陋無比、充滿壓抑感和恐懼感的武器裝備,加之當時全球媒體對前蘇聯成功的妖魔化包裝,這些醜陋的武器更加重了這個帝國的
  • 這5款武器,科幻的不像來自地球,第三款距今已有35年​
    即便在21世紀,如果給完全不了解武器裝備的人說這是外星人的飛機,信者也大有人在,這就是B-2的最大魅力。○美國F-117A「夜鷹」隱身攻擊機這款誕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末期首次在國際媒體上亮相的時候,給當時的蘇聯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專注於「暴力美學」的蘇聯人看到死對頭掏出這一手造型極具顛覆性的轟炸機時驚訝程度不亞於首次看到它的你我。當然,F-117為了追求極限隱身在機動性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使得它只能執行一些精確打擊任務,不具備多用途能力,加之F-22後生可畏,F-117服役20多年便早早退役,服役距今已有35年。
  • 「斬擊斧」武器上手心得,不同形態的暴力美學
    斧形態的優勢在步伐快、攻擊距離長,而劍形態則是高輸出,並可以使出專屬大技『屬性解放刺』。  斬擊斧自WII的MH3首度登場至今,因為原先就已經是個很完整的武器。而且初次登場就非常強,不僅攻擊力高、連段變化多,而且當初不需迴避性能就可以直接墊步迴避掉雌雄火龍的咆嘯,因此這十年來並沒有太多革命性的大變動和大強化。
  • 【講堂559期】蘇聯奇特設計,TKB-059三管突擊步槍,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暴力美學
    文|老白559 蘇聯另類暴力美學在蘇聯的槍械設計科技樹中,總是有不少讓人漬漬稱奇的作品
  • 蘇聯已解體28年,這兩樣武器依然領先世界,美國也要厚著臉皮買
    蘇聯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唯一能夠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蘇聯和美國冷戰期間,製造出了很多先進的武器。
  • 畫面極具氣勢!七機編隊飛訓大打熱焰彈,這才是本該有的樣子
    聲明: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原標題:畫面極具氣勢!七機編隊飛訓大打熱焰彈,這才是本該有的樣子殲20大規模飛訓場面很有氣勢武器裝備存在的本身有雙重意義,一是實戰的應用,第二個就是非戰爭狀態下的威懾作用。
  •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海上兵器的暴力美學
    二戰後,世界最著名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長270米,艦寬近33米,吃水達到11米。標準排水量45000噸,最大排水量58000噸,全艦採用8座M型重油鍋爐4座西屋公司蒸氣輪機採用4軸推進,最大功率達到212000匹馬力,由於動力強大,這麼大的軍艦最大航速達到33節,在輕載情況下,最大航速達到35節。這樣的參數比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最新的驅逐艦都要快。以上有好幾個數據都是當時的世界紀錄。
  • 西方暴力美學,AC-130「死神」降臨波斯灣丨圖說
    > 自從進入4月以來,伊朗快艇和美國軍艦就時常會發生衝突和摩擦,對此,美海軍特意增強了對
  • S6三大暴力輸出流打野!最好的防守就是秒了對手!
    這套裝備其實只要吞噬者、三相、羊刀出來傷害就已經爆表,一般情況下之後大家都會轉肉裝,但本攻略要的就是暴力。最後兩件裝備防止被AP一套秒,飲魔刀和血手的雙重護盾大大增強了極限輸出能力和存活能力。之後的出裝順序附魔:戰士,巨型九頭蛇,忍者足具,海克斯飲魔刀,最後的輕語,斯提拉克的挑戰護手。最後飲魔刀升級為瑪莫提烏斯之噬,輕語升級為凡性的提醒即可。操作連招:E(閃現)+W+巨型九頭蛇+Q+E,一套打完不是敵死就是我亡。攻擊雷克塞會難一點,適合專業打野和追尋殺人快感的娛樂玩家。
  • 雷射武器時代真的來了?丨附雷射武器介紹
    ·馬丁公司收穫的一份軍品訂單,該訂單被要求為美國海軍研製安裝於驅逐艦之上的一款雷射武器,另一款則用於靶場陸上測試,合同總值為1.5億美元,外界對此的解讀是:「雷射武器時代」真的到來了。根據作戰用途的不同,雷射武器可分為戰術雷射武器和戰略雷射武器兩大類。武器系統主要由雷射器和跟蹤、瞄準、發射裝置等部分組成,通常採用的雷射器有化學雷射器、固體雷射器、CO2雷射器等。具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幹擾等優異性能,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禦中可發揮獨特作用。 80年代中後期,蘇聯和英國的軍艦或陸上已有實驗性戰術雷射武器裝備,美、法、德等國也作了大量試驗。
  • 蘇聯最讓人震驚的坦克:IS-3不是第一款 140的發展型號評價最高
    當時多炮塔坦克在全世界都還處於輝煌時期,所以「多就是好,大就是美」還是當時各國評判坦克強弱的主要依據,照這個邏輯,T-35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要知道,蘇聯在不久前還被西方國家認為是不值一提的落後國家!即使是T-35的前身,1934年首次駛過紅場的T-28坦克,也被認為不過是英國「獨立號」多炮塔坦克的粗糙複製品。
  • 颱風級核潛艇大而不強?為20枚彈道飛彈,海軍只能坐在屁股上指揮
    在外層殼體的保護下,內部有7個獨立的耐壓艇體,艏耐壓艇體分布著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相應的裝備和備用魚雷;直徑7.2米的左右主耐壓艇體;具有指揮功能的中央耐壓艇體、艉部耐壓艇體;除了這5個使用了鈦合金的耐壓艇體之外,中央耐壓艇體的兩舷各有一個漂浮式救生艙體。7個獨立的艙體呈「品字形」分布。
  • 盤點,世界十大最危險的大威力槍械,它們都是狠角色
    由於它的可用性強,現在作為北約軍隊中的通用武器。  美國,加特林M134轉輪機槍    這款武器還用我多說嗎?  美國,AA-12突擊霰彈槍    它是老美打造的一款連發霰彈槍,這款武器可以採取點射和連射使用。
  • 飛彈化時代的先行者,「肯達」級飛彈巡洋艦,排水量僅有5000多噸
    如果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終結了戰列艦在海戰中的統治地位,那麼飛彈巡洋艦的問世,直接推動了海軍領域飛彈化時代的到來。
  • S6新版三大暴力輸出流打野!最好的防守就是秒了對手!
    這套裝備其實只要吞噬者、三相、羊刀出來傷害就已經爆表,一般情況下之後大家都會轉肉裝,但本攻略要的就是暴力。最後兩件裝備防止被AP一套秒,飲魔刀和血手的雙重護盾大大增強了極限輸出能力和存活能力。之後的出裝順序附魔:戰士,巨型九頭蛇,忍者足具,海克斯飲魔刀,最後的輕語,斯提拉克的挑戰護手。最後飲魔刀升級為瑪莫提烏斯之噬,輕語升級為凡性的提醒即可。操作連招:E(閃現)+W+巨型九頭蛇+Q+E,一套打完不是敵死就是我亡。攻擊雷克塞會難一點,適合專業打野和追尋殺人快感的娛樂玩家。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吃蘇聯老本近30年後,俄軍工仍不可小覷
    當然了,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俄羅斯的閱兵式又有了另外一層含義:畢竟病毒也是敵人,凝聚國民信心,展示俄羅斯不畏懼任何困難與敵人,這也是提振人心的重要舉動。我們看俄羅斯的閱兵時,其實有兩大看點,第一是俄羅斯軍人在閱兵時那種傲氣逼人的氣勢;第二個就是閱兵中展示的武器裝備了。據報導,本次閱兵中俄羅斯一共出動了13000多名軍人、200多件地面兵器和75架飛機。
  • 航母殺手,蘇聯時代最強戰略轟炸機之一,為什麼我們不買逆火
    正是由於這種現實中的壓力,令「逆火」成為中國空軍特別關注的對象,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夠獲得這款先進戰略轟炸機。圖-22「眼罩」、圖-22M「逆火」戰略轟炸機圖-22M「逆火"可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在蘇聯裝備體系中被稱之為屠龍寶刀,這款機型兼具戰術\戰略打擊能力。
  • 我就是餓死也要玩吃雞!
    這款遊戲設計包含了武器槍械,地圖以及地形,還有電磁圈(毒圈),這三個要素形成了遊戲的整體系統和架構,給玩家帶來了極佳的遊戲體驗。首先我們從武器槍械聊起,平底鍋和98K這樣的武器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絕地求生的武器從近戰武器到狙擊槍都有,非常豐富,每一把武器都有相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