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眼中,蘇聯一方面他曾經是我們的共產主義老大哥,另一方面它「玩兒砸了」社會主義,離我們漸行漸遠。但蘇聯對「天朝」的影響一直沒有消散,直到現在我國人民軍隊中很多的制式裝備依然保留著一些前蘇聯的「影子」。
前蘇聯由於長期不重視武器裝備的工業設計,只強調實用、便於訓練、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等,因此設計、生產和裝備了大量外形醜陋無比、充滿壓抑感和恐懼感的武器裝備,加之當時全球媒體對前蘇聯成功的妖魔化包裝,這些醜陋的武器更加重了這個帝國的「邪氣」。
在下面這樣的根本不存在任何道路的沼澤地上,就連悍馬、路虎等也難免會皺起眉頭,給你臉色看——「資產階級的車註定走不了無產階級的路」。
「美麗」的大腳這是一隻目空一切、在泥濘中前行的猙獰老虎——明斯克汽車重工聯合體的535系列8輪驅動重型軍用輪式越野運輸車。它使用鋼絲繩索,牽引著一隻相對而言微不足道的、謹小慎微的爬蟲:利哈喬夫汽車重工聯合體的157型6輪驅動中型軍用輪式越野運輸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國產「老解放」的蘇聯仿製原型),這隻利哈喬夫小爬蟲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從這種路面通過的。
明斯克拖拉機重工聯合體最著名的產品,就是7900系列。該系列從70年代開始設計製造,延續至今30年有餘,專事愚公移山之類的蠢事,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它們價值連城,單價折合人民幣普遍在1000萬以上。該系列橫跨蘇聯和今天俄羅斯的軍民用領域,例如,其中包括作為下一代俄羅斯戰略核力量基石的、著名的「白楊-M」公路機動戰略飛彈的機動發射車、巡航在西伯利亞油田的移動鑽井平臺,等等,它們才是真正的「陸地巡洋艦」。
(在巨大的車輪和車架的襯託下,駕駛室顯得那麼「小巧」。)
下面這臺是7906型,16輪全輪驅動,前、後各6輪動力轉向,獨立懸掛,車長30米以上,發動機功率1500馬力——這條「蜈蚣」並不用於運送二流軍火,而是專用於戰略飛彈的機動運輸和發射,其越野載重能力為150噸。
螺旋「異類」如果你見過西伯利亞的森林公路,就會知道比上圖中更為險惡的沼澤路面那是家常便飯——橫貫整條公路旅程。4輪驅動的大越野們,悍馬、豐陸巡、陸虎、Jeep,都會被輕易的吞沒在泥濘的沼澤公路中,變成沉沒的「資產階級潛艇」,而「社會主義」的車將勇往直前。下面這輛長相奇特的越野車就是被稱為「西伯利亞叢林殺手」的螺旋式越野車—— ZIL-29061。
ZIL-29061作為前蘇聯ZIL工廠的「藍鳥」系列的一員,是一種特殊地形用車輛。「藍鳥」系列的開發目標是生產一系列用於太空人探索外星地形的車輛,因此該系列車輛都有比較奇怪的外形。
ZIL-29061作為前蘇聯ZIL工廠的「藍鳥」系列的一員,是一種特殊地形用車輛。「藍鳥」系列的開發目標是生產一系列用於太空人探索外星地形的車輛,因此該系列車輛都有比較奇怪的外形。
ZIL-29061兩側裝有一對具有阿基米德螺旋的車輪(其實和車輪就不是同一種東西,方便稱呼仍稱為車輪),通過這對螺紋車輪而不是一般汽車的輪子推動車輛前進。上半部有點像一個方形的盒子,後蓋可以打開。
瘋狂小爬蟲利哈喬夫汽車重工聯合體的157型6輪驅動中型軍用輪式越野運輸車,這輛車也是我們國家 「老解放」的蘇聯仿製原型,還記得小學課本上那輛閃閃發亮的老解放嗎?
放蕩不羈的戰地牛蛙「橫行」霸道的利哈喬夫大閘蟹鐵骨錚錚的疾行鱷魚它有兩顆勇敢的心,再加上奴役它的你,那就是三顆。
颶風
還有一個基因突變的怪胎可以暴虐西伯利亞,一個永遠的紅色經典——明斯克汽車重工聯合體的543系列8輪驅動重型整體式軍用輪式越野運輸車,他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颶風。
在明斯克543系列誕生6年後,其總設計師鮑裡斯被授予蘇聯國家獎,這是對經過實踐檢驗、能夠適應各種路面、天氣、顯示了極佳品質和高可靠性的「uraganov」的最高獎勵(「Uraganov」是迷戀她的紅軍輜重兵們給她的綽號。)
下圖是是543底盤鋼梁的局部照片,可以看到每個車輪的獨立懸掛系統。
543使用是一臺D-12A-525A型4衝程V型對置12氣缸高速液冷柴油發動機,功率525馬力,排氣量近40升,這臺發動機是來自當時紅軍的T-54/55主戰坦克,也就是我們的59式主戰坦克的蘇聯仿製原型。
駕駛艙特寫,方向盤中央的喇叭按鈕上,也不忘烙上紅軍的五角星印記
這是543的基本貨運型,車後還拖掛著一部大型平板拖車,司機們對著鏡頭招搖的探出了腦袋。在陳舊的照片所昭示的時代中,能夠駕駛這種車,是司機族群中的身份象徵,這讓人想起物資緊缺年代的我們,司機在那時也是一個特殊的高級職業。
當時的蘇聯人(包括現在的俄羅斯)喜歡大塊頭:坦克要最大的,噴氣飛機也要造最大的,連直升飛機也搞了個「世界最大」,但是這種不切實際的大塊頭並沒有起到人們所期待的作用,這些充滿「暴力美學」的載具雖然名噪一時,但由於極差的經濟性很快就被淘汰,留給我們的就只剩下對當時這個紅色帝國獨特審美的想像。(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