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運輸機涉及材料、氣動、動力、電子、信息、軍事裝備、結構、機械加工等行業,是典型的高技術與高集成產業。它不同於中小型運輸機,具有中小型運輸機所沒有的特殊技術,主要包括總體氣動設計技術、特殊結構設計技術、起落架技術、飛行控制系統技術、動力裝置技術、航空電子系統技術、貨艙和貨運設施技術以及戰爭條件下的生存力技術等等。
位於空軍基地的C-17運輸機準備起飛,這將成為它的最後一次飛行。
C-17環球霸王III是最新型的具有高度靈活性的戰略軍用運輸機,適應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C-17融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美軍動用C-5B戰略運輸機運送兩輛M1A2主戰坦克
C-5「銀河」運輸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遠程軍用運輸機,主要用於運載坦克、飛彈及其發射裝置、架橋設備等大重量大尺寸設備。該機載重能力高達120多噸,美國陸軍師97%的武器都能由C-5進行空中運輸。如此大的載重量,對於M1A2來說最多也只能運送兩輛。因為一輛M1A2就重達63噸。
C-141「運輸星」(Starlifter)運輸機是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機長51.29米,機高11.96米,翼展48.74米,巡航時速916公裡/小時,轉場航程10280公裡,最大起飛重155.58噸。
安-225超大型運輸機背負「暴風雪」太空梭。
安託諾夫An-225「夢想式」運輸機(烏克蘭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Antonov An-225 "Mriya"),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是一架離陸重量超過600噸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蘇聯時代的安託諾夫設計局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設備運輸用途,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德軍最新型模塊化戰車駛上安124運輸機
安-124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後掠下反式上單翼,翼展達73.30米。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由於貨艙空間很大,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印度裝備的俄制伊爾-78空中加油機。
伊爾-476重型軍事運輸機,與其前身伊爾-76飛機一樣,不僅在俄羅斯供不應求,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有極其龐大的需求。伊爾-476的起飛重量為210噸,比美國C-17的起飛重量還大,載重量60噸,最高時速850公裡,最大航程6000公裡,可以說是全球航空業的載重馬車夫。
日本XC-2大型軍用運輸機。
XC-2是一種由川崎重工業為日本航空自衛隊開發的軍用運輸機。日本航空自衛隊計劃購買40架飛機,以取代已經老化的川崎C-1和C-130運輸機機隊。
A400M遠程軍用運輸機。
A400M項目是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的軍事合作項目,A400M軍機是一種多功能遠程軍用運輸機,最大載重量37噸,最大航程8700公裡。
基本參數:載量:37噸,或116人 長:43.8米 寬:42.4米 高:14.6米 空機重量:70噸 起飛最大重量:141噸 最大降落重量:114噸 最高時速:560公裡每小時 起飛需要距離:940米 降落需要距離:625米 最高能飛:11300米 空機最大飛行範圍:9300千米。
俄羅斯安-70運輸機抓緊試飛。
安-70運輸機由烏克蘭的安東諾夫科學技術綜合體(前身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與俄羅斯聯邦共同開發。兩國計劃用這種飛機取代陳舊的An-12渦輪螺旋槳軍用運輸機(中國運-8原型)。目前安-70正在進行飛行試驗,為批量生產作準備。其穩定性和可操縱性、新型發動機節油高能的特性均表現優越。
修復後的安22運輸機
安-22是前蘇聯安東諾夫(Antonov)設計局(現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遠程重型軍用運輸機,主要用於運載重型軍事裝備,是人類歷史上製造過的最大的螺旋槳推進的飛機,曾參加過鎮壓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改革軍事行動(即「布拉格之春」政治事件),第三、四次中東戰爭中蘇聯支援阿拉伯國家的武器運輸任務,北約組織命名為「雄雞」(Cock)。蘇聯解體後,不少安22運輸機被廢棄,大部分都擺放在了飛機墳場或是被分解成為零件儲備,但是也有少部分安22經過修理翻新後重新飛上了藍天。
運-20(中國代號:Y-20、鯤鵬,英文:Xian Y-20 )大型噴氣式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為主製造,並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
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該機採用常規布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實用升限13000米。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綜合自網絡
【免責聲明】
部分內容及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相關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