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2021年第26期 | 0714-0721全球氣候行動動態

2022-01-19 氣候行動青年聯盟 CAYA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同比去年上漲0.69% (2.84 ppm) 

數據來源:https://www.co2.earth/daily-co2

標準普爾DJI和NZX推出ESG版S&P/NZX 50投資組合基準

指數提供商標準普爾道瓊指數(S&P DJI)和紐西蘭證交所(NZX)宣布推出S&P/NZX 50投資組合ESG傾斜指數,這這是一個以ESG為重點的指數,基於紐西蘭證交所的基準指數的浮動調整市值上限版本。

S&P/NZX 50投資組合ESG傾斜指數使用S&P/NZX 50投資組合指數中的股票,該指數由與S&P/NZX 50指數相同的成分組成,對浮動調整後的市值應用5%的上限。

為了創建ESG增強版的基準,S&P和NZX的新指數根據各自的S&P DJI ESG得分調整成分權重。此外,S&P/NZX 50投資組合ESG傾斜指數根據公司的商業活動及其與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原則的一致性適用資格標準,生產有爭議的武器、熱煤和菸草的公司不在該指數之列,以及賭場、博彩等行業的公司。

2021.07.20

詳情連結:

https://www.esgtoday.com/sp-dji-and-nzh-launch-sp-nzh-50-portfolio-esg-tilted-index/

由金管局和證監會共同領導,成員包括環境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港交所、保監局及積金局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公布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小組工作重點是氣候相關披露和可持續匯報、碳市場機遇以及新成立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督導小組表示,支持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轄下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在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框架的基礎上擬訂新標準。證監會和港交所將與財務匯報局及香港會計師公會合作制訂藍圖,評估新標準及研究可行的實施方案。

另一方面,督導小組已成立由證監會與港交所擔任聯席主席的碳市場專責團隊,評估將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深大灣區合作。該專責團隊將積極探索國內外的「限額與交易」碳市場及自願性碳市場。

此外,督導小組宣布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該中心是一個跨界別平臺,負責統籌金融監管機構、相關政府部門、業界持份者及學術機構在培訓、研究和政策制訂方面的工作,同時亦將會建立一個資源、數據及分析工具的知識庫,支持業界向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型。

2021.07.15

詳情連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346054217047145&wfr=spider&for=pc

柔塔新突破——國內風輪最大的153米超高柔塔機組完成吊裝

近日,運達股份153米超高柔塔樣機在中天萬和鐵嶺項目完成吊裝,正式進入測試階段,該機組風輪直徑147米,為國內風輪最大的150米以上超高柔塔機組,代表著運達股份柔塔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根據項目風資源數據測算,採用153米輪轂高度,年發電小時數比140米輪轂高度增加150+小時,發電量提升明顯,提高項目收益率

2021.07.21

詳情連結:

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393082.shtml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0》

近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以下簡稱「電規總院」)發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能源報告》)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電力報告》)。

兩份報告對「十三五」時期能源、電力發展進行了回顧,對「十四五」能源、電力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並提出了相關建議。《能源報告》將新冠疫情和「雙碳」目標作為關鍵詞,以能源清潔轉型發展作為主線,圍繞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核心問題開展研究和論述。《電力報告》則聚焦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力圖從電力需求、電源發展、電網建設、電力體制機制等層次回答新型電力系統面臨的關鍵問題。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箭在弦上。

2021.07.20

詳情連結:

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21/07/20/07/07_49.htm

微軟推出雲服務,支持排放跟蹤和報告,設定零碳能源目標

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在上周舉行的「Inspire」大會上宣布了一系列以氣候為重點的新承諾和舉措,其中包括提高該公司使用清潔能源的新目標,以及推出雲服務,旨在讓客戶能夠跟蹤、減少和報告自己的排放量

在會議上,微軟推出了新的「100/100/0」願景,即承諾100%的用電量,100%的時間,都與零碳能源的購買相匹配。這一新舉措進一步加強了微軟此前的承諾,即到2025年,在其全球建築和數據中心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

據微軟稱,除了幫助公司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的承諾旨在幫助影響更適合低碳世界需求的能源系統的發展。為此,微軟還表示,今後將創新能源採購合同,幫助更多的零碳能源進入電網,並將更多的高碳強度能源移出電網。目前,微軟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業採購商之一,運營和承包了7.8GW的可再生能源項目。

2021.07.15

詳情連結:

https://www.esgtoday.com/microsoft-launches-cloud-service-enabling-emissions-tracking-and-reporting-sets-zero-carbon-energy-goal/

國內首家專注公司治理的 ESG 評級產品——鼎力公司治商正式登陸 Wind 金融終端

2021 年 7 月 19 日,鼎力在 Wind 金融終端正式上線鼎力 ESG 評級產品——鼎力公司治商(GSG IQT ),與萬得資訊合作推進 ESG 投資在我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關注中國 A 股市場的廣大投資者可以通過 Wind 金融終端方便地查閱和獲取鼎力公司治商評級數據。

鼎力公司治商是國內唯一一家以治理為主要考核指標的評級產品。針對投資者的 ESG 數據需求與市場上可用數據之間的空白,鼎力利用國內領先的中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取、集成並結構化了全方位的治理數據。

包括對環境和社會責任進行治理的數據,在此基礎上研發了鼎力公司治商評價體系,為衡量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潛力提供獨特的重要視角,幫助投資者規避潛在的價值投資風險。

2021.07.19

詳情連結: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0f74e988e9f0950dc192db3

歐盟委員會14日推出「碳邊境稅」徵收計劃,擬對進口的鋼、水泥、化肥以及鋁等碳密集型產品徵稅

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稱,「碳邊境稅」擬從2026年開始實施,此舉將有效保護歐洲企業,使其不會因採用更高環保標準而處於競爭劣勢。相關徵稅方案將與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規則兼容。如相關產品在原產地國已被徵收碳稅,那麼進口商可以申請碳稅減免。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提議,2023年至2025年為「碳邊境稅」實施過渡期,在此期間,進口商需監測相關產品的碳排放情況並予以匯報

2021.07.14

詳情連結:

http://news.sina.com.cn/w/2021-07-14/doc-ikqcfnca6873384.shtml

全球多地遇極端天氣 各界人士警告氣候變化下「沒有人安全」

近一段時間,全球多地都遭遇了前所未見的極端天氣。暴雨引發的洪災已經在德國、比利時等歐洲發達國家造成近200人死亡,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罕見高溫則帶來了難以撲滅的山火。這一系列事件都讓人們意識到了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

據《紐約時報》7月20日報導,牛津大學研究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之間聯繫的德國物理學家弗裡德裡克·奧託表示,「作為德國人,我可以這麼說:以前完全沒有人想過,我們可能會因為天氣而死亡。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現在必須做的事情只有去適應。我們必須拯救人類的生命。」

西歐的洪災與氣候變化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繫,還需要進行廣泛的科學分析才能得出。但《紐約時報》報導稱,由於全球變暖,極端天氣事件確實將更加頻繁和強烈。因為溫暖的大氣層中含有更多水分,已經在世界各地的風暴中造成了更大規模的降雨。7月16日發表的一篇論文預測,由於氣候變化,到本世紀末,整個歐洲的暴雨頻率將顯著增加。

2021.07.21

詳情連結:

https://news.sina.cn/gj/2021-07-21/detail-ikqcfnca8194631.d.html

相關焦點

  • 全球隱私動態(2021年第4期)
    2月2日,歐洲數據保護委員會(EDPB)在線召開第45次全體委員會議,通過了系列文件,其中包括《數據保護法執法指令》(LED)框架下關於「充分性認定」的建議。EDPB稱這些建議「為LED下評估第三國的數據保護同等水平提供了一系列檢驗元素」。
  • 第八十五期丨印度動態周報
    兩國外長還討論了各自國家應對新冠疫情挑戰的方法,並就聯合國改革、國際反恐、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和印非論壇機制下的合作等地區及全球性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在會晤中,兩國外長就儘快籤署國防合作諒解備忘錄達成一致。布裡達祝賀印度當選為2021-2022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並轉達了摩洛哥政府對印度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支持。
  • 《國際政治研究》2021年第4期
    劉長敏: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宋明晶: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美國次國家行為體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多層級治理視角的分析王聯合 焦 莉氣候變化及其治理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引人矚目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也是美國政治生態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熱點問題。
  • 物流周報(2021年第27周)
    數據顯示,物流快遞服務領域招聘需求從2020年二季度迅速增長,到2021年一季度就業指數達到10.26,其中河北省就業指數最大,招聘需求旺盛且求職需求增長慢於招聘需求,供需缺口大;貨運司機就業指數從2020年四季度開始處於1.00以上,招聘需求略大於求職需求;而在男性明顯多於女性的快遞員及分揀員崗位,女性快遞員佔比有所增長,同時快遞員學歷水平也有明顯提升,大專學歷增長了3%。
  • 第九十八期丨印度、不丹動態周報
    【印度經濟時報】印度將在拜登執政期間加強與美國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 1月20日,印度總理莫迪對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總統表示了祝賀,並表示兩國將團結一致以應對共同的挑戰及促進全球和平與安全。莫迪總理稱:「我熱烈地祝賀拜登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我期待與他合作,以加強印美全球戰略夥伴關係。」 他還表示,印美夥伴關係是建立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的,他將與拜登共同努力,將雙邊關係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 2021年第43期|無人裝備技術動態精選
    據無人系統技術網2021年12月1日報導,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A-ASI)已成功完成新型「守護者」RG Mk1無人機的一系列系統級試驗。「守護者」無人機是英國皇家空軍(RAF)擁有的MQ-9B「天空衛士」的新改型,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研製的最新型無人機,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款獲得認證的中空長航時(MALE)無人機。
  • 周報·3D列印丨可以自動澆水的3D列印花盆
    「3D列印」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其技術原理卻不是全新的理念。因此,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了解3D列印的最新動態,還原3D列印的真實面目和實用功效,材料人網特地推出3D列印周刊,彙編世界3D列印最新成果。
  • 第九十六期丨印度動態周報
    他還指出,印度和美國擁有全面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印度也與俄羅斯有特殊的夥伴關係。斯裡瓦斯塔瓦的發言被視作是對5日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斯·賈斯特(Kenneth Juster)所做聲明的回應,該聲明稱印度政府可能需要就從俄羅斯購買防空飛彈系統一事作出艱難的決定。
  • 《區域動態》第二期 | 南亞動態
    針對2021年議會首席部長選舉的候選人爭論,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口水戰。【社會動態】印度最高法院駁回了重新測試ICSE的9級和11級考試的請求周二(10月13日),印度最高法院拒絕接受印度學校證書考試委員會(ICSE)要求對未通過第9和11級考試的學生進行重新測試的請求。A.M.
  • 【爐石研究】爐石全球環境綜合周報EP15
    ▌前言: 大家好,這裡是MS周報第十五期。
  • 國際日報 | 2021年全球火力指數出爐 印尼軍力排名16 東南亞最強
    【本報訊】根據「全球火力」官網日前發出的「2021年全球火力指數(GFP)排名榜」,印尼目前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總共138個受調查所謂國家或地區之中,穩坐第16把交椅。2021年全球火力指數排名榜高居榜首的仍然是美國,指數為0.0721,第2名俄羅斯0.0796,第3名中國0.0858,第4名印度0.1214,第5名日本0.1435,第6名韓國0.1621,第7名法國0.1691,第8名英國0.2008,第9名巴西0.2037,第10名巴基斯坦0.2083,第11名土耳其0,2118,第12名義大利0.2139,第13名埃及0.2208,第14名伊朗0.2522
  • 內蒙古房地產周報(2021年第52周12月20日至12月26日 總第三十二期)
    為充分考慮家庭代際及多孩等新需求,2021版《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執行差別化面積標準,中心城區套型上限為100平方米,其他區新建項目套型總建築面積原則上不超過120平方米。倡導多居室精細化套型設計,適度設置緊湊型兩居室套型。北京公積金貸款審核縮至3個工作日。
  • 【木東詩社】2021年第29期/總第934期 我為戍邊英雄唱讚歌專輯
    精彩回顧:【木東詩社】2020年第23期/總第928期 河北抗疫詩詞專輯(六)【木東詩社】2021年第18期/總第923期 河北抗疫詩詞專輯(五)【木東詩社】2021年第14期/總第919期 河北抗疫詩詞專輯(四)
  • 2015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巴黎協議》全文
    第十四條所述的全球總結,除其他外應:(a) 承認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的適應努力;(b) 加強開展適應行動,同時考慮本條第 10 款所述的適應信息通報;(c) 審評適應的適足性和有效性以及對適應提供的支助情況;(d) 審評在實現本條第 1 款所述的全球適應目標方面所取得的總體進展。
  • IDC發布2021年全球未來工作10大預測
    到2020年,它們還必須面對更廣泛的全球健康、氣候、社會和經濟挑戰,這些挑戰迫使它們重新思考完成工作的方式。IDC將未來的工作定義為從根本上改變工作模式,促進人機協作,提高新技能和員工體驗,支持不受時間或物理空間限制的智能和動態環境。未來工作是由高級主管和執行委員會推動的全企業的當務之急。
  • 氣候危機也是海洋危機,保護海洋即是氣候行動
    在海洋表面,大氣中的碳可以被浮遊植物等吸收,這些吸收了碳的植物隨著被更大型的海洋動物吃掉而進入到海洋食物鏈。當這些海洋動物死亡時,一小部分會一直沉入海底,其中殘留的碳也將「變身」成海底沉積物,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可以穩定地儲存數千年。
  • 軍事科技周報(第108期)(上)
    根據國防部網站的消息,2021年2月4日,中國在境內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中國國防部指出,這一試驗完全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公開的資料顯示,此次試驗並不是中國軍方第一次宣布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在此之前,中國軍方曾先後三次公布成功進行過陸基中段反導試驗。
  • 氣候變暖是一場全球騙局?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就在2017年1月26日,具有象徵性警世作用的末日鍾,又調快了30秒——距離「象徵世界災難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2.5分鐘,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美蘇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末日鍾其實就是一種災難指標,它是綜合了全球核武擴張、氣候變遷、以及新科技威脅所做出的一種評估。
  • 《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布,中國排名第12位
    (Joint Integrating Concepts),2013年版包括聯合作戰頂層概念(CCJO)、聯合行動概念(JOCs)、支撐概念(Supporting Joint Concepts)。雖然聯合概念體系在動態變化,但美軍一直是採取開放理念,分別於2003、2005、2009、2012年公布了4版聯合作戰頂層概念(CCJO),同時也公開了部分其它類型的聯合概念,但這一局面在2018年美國防戰略調整後發生了變化
  • 中國災害史研究簡訊(第168期)
    會議資訊第十屆「黃河學高層論壇」暨「氣候變化、黃河變遷與中原文明嬗變」國際學術研討會通知(第一號)   【研究動態】張首先:《生態危機與政治危機:傳統中國的生態、戰爭與政治》【來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