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空軍的天上地下

2021-03-02 遼寧記憶


東北空軍的天上地下

張氏父子花血本從歐美購買了大批先進的飛機,締造了在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空軍,然而,「九一八」一聲炮響,卻將龐大的東北空軍轟得灰飛煙滅……

東北空軍的天上地下

張學良20歲便學會了飛機駕駛,後擔任組建東北航空軍重任。在他的具體籌畫和努力下,東北空軍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時中國最強大的空軍。

父子共識:組建空軍

1920年,直皖戰後,因為奉系派兵支持了直系,張作霖分得戰敗了的皖系一批飛機。這批飛機有運輸機4架,偵察教練機4架,這是東北空軍最早的裝備。


1920年7月,張作霖下令在東三省巡閱使公署內設置東三省航空處,開始籌建東北航空軍。隨之劃撥東塔農業實驗場為航空軍基地,修建了規模為200萬平方米的飛機場,組建起一支擁有十數架飛機的航空隊。

1923年9月,張學良被任命為東三省航空處總辦。他一上任,就派人出國考察,先後從英國購進「維梅」、「亨特來佩治」、「愛佛樓」、「亨克」等式飛機,從法國購進「高德隆」、 「不萊克」等式飛機,總共有50多架。而後將飛機編成「飛龍」、「飛虎」、「飛鷹」三個飛行隊。張學良以優厚的待遇吸引北京南苑航校畢業的學生、飛行員和技術人員,並用高薪聘請英、法籍教官,充實航空隊的技術力量。 1924年秋,張學良又向法國訂購17架飛機,由船運抵大連。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系航空軍發揮優勢,給直軍以很大打擊。於是,張作霖對航空軍更加重視,增加經費,擴大規模,並對航空軍進行了重新整編。 1925年3月,張學良把東三省航空處改組為東北航空處,增編「飛鵬」、「飛豹」兩個隊。航空隊隊長分別由南苑航校出身的章斌、趙延緒、伊里布、皮恩良、趙翔陸擔任,飛行員近百人。航空隊分駐奉天、錦州、綏中等基地。張學良曾一度兼任「飛鵬」隊隊長,隊副是徐則林。此後,奉軍進駐北京,掌握了中央大權後,張學良加快了航空軍的擴充速度,又組建了水上飛機隊,先後從義大利、德國、日本、英國、美國購進偵察機9架、水上飛機8架、轟炸機9架、戰鬥機5架、教練機8架,再加上1926年在鄭州機場繳獲直系軍閥的一批飛機,奉系航空軍飛機數量大增,實力在全國首屈一指。

飛機在當時還是新鮮事物,中國的老百姓大多從未見過,由此惹出了許多笑話。張學良曾向人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一架飛機沒有油了,迫降在海灘上。農民們帶著棍棒長槍圍了上來,認定飛行員是「蜻蜓精」,要打死他。飛行員趕緊說,我是人。農民說,是人怎麼會有兩個蜻蜓眼?飛行員趕緊把護目鏡摘下來。農民又說,怎麼還有個蜻蜓頭?飛行員又急忙脫下飛行帽。農民說,你身上這層皮又是什麼?飛行員只得再脫下飛行服。農民要燒飛行服,飛行員求他們不要燒,說要是燒了,他在天上會凍死的,並說自己絕對不是蜻蜓精。幾個膽大的農民上前摸了摸,說,真是個人哩!飛行員這才說他開的是飛機。農民一聽「飛雞」,趕緊去提了一大桶水和一桶小米,說要餵這隻大雞吃。

建航校 送出國,培養航空人才


張學良在積極擴充軍備的同時,自始至終十分注重航空人才的培養。 1922年9月,東三省航空學校在奉天成立。次年,張學良親任航校校長。航校聘請王立序、萬鹹章等南苑航校出身的飛行員為飛行教官,聘請法國教官2人,英國教官1人,後又從哈爾濱招收白俄飛行員雷根、多斯託夫、鮑啟羅夫等4人為飛行教官。航校第一期學員共40人,於1924年8月畢業。畢業典禮很隆重,不少高級將領都去參加了。張學良親自給畢業學員頒發畢業證書,與畢業生合影。

1923年12月,東北航空處從東北軍第二、第六旅中選送初級軍官赴法國一所航空學校學習。這些人於1925年春學成回國,但此時,這批人中的大部分己過而立之年,飛行技術、戰術水平均因身體條件原因而受到限制。鑑於這個教訓,1925年,張學良在選派第二批留法人員時,以體質年齡作為主要條件,從東北空軍訓練班1000多名學員中,篩選出28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分別進入法國毛蘭納和高龍特航空學校受訓。 1926年秋,兩部分學員都轉入法國南部的依斯特陸軍航空學校,學習駕駛和戰鬥。結業後又受訓於法國航空軍三十五團,參加戰鬥見習。這批空軍新生力量,於1927年初畢業回國,成為國內素質最高的飛行員,同時也成為國內各派軍閥爭奪的對象。早在法國學習期間,南京政府駐巴黎的國民黨部,就派專人經常與這批留學生聯繫,欲挖牆角。對此,張學良早有防備,在校期間,就把他們的軍銜由準尉提升為中尉。回國後,又分別提為少校或中校。

張學良在選派留法學員的同時,還從東北航校第二期學員中選派孫炎、姚東煥、張在善、李祥林4人前往日本下志津航空學校學習高級航空技術。以後,東北空軍又陸續派出一些人出國深造。這些學成回國的人員都被委以重任,他們把外國空軍的先進技術、訓練方法引入東北空軍建設。在渾河水面建立了空中射擊實習場,在沙灘建起了空中轟炸實習場及各種配套的訓練設施,使東北空軍的水準有了較大的提高。

自己造飛機


東北空軍的飛機除了繳獲和購買的,還有一部分是自己造的。東北空軍自己製造的戰鬥機稱為遼F1式,這種飛機吸收德國福克戰鬥機和法國戰鬥機的一些優點,為雙翼型,裝備有兩挺路易士航空機槍。輕型轟炸機稱遼FH1式,可載4枚50千克的航空炸彈。中型轟炸機,稱遼H1式,每架轟炸機有2名飛行員,2挺機槍,可載4枚100千克的航空炸彈,飛機航程比較遠,是東北自製飛機中技術含量最高、難度最高的飛機,價格比較昂貴,製造困難,因此僅有10架。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東北空軍嶄露頭角。李景林、張宗昌的第2軍和張學良、姜登選的1、3聯軍都配置了航空隊參加戰鬥。在這次戰爭中,奉系取得了制空權,從而贏得了勝利。鮮為人知的是,這次出戰的飛機全部是奉系自己生產的。

大膽啟用新人

張學良承襲父位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後,開始了對東北空軍的進一步整頓。他首先改革了空軍的體制,把將級、上校級的空軍軍官全安排在東北保安總司令部任職。張學良的第二步棋是大膽起用新人。在他的提拔下,徐世英、周德鴻、朱長凱等一批新人很快得到了重用。徐世英任東北航空大隊大隊長後,對東北空軍的行政、飛行技術、軍紀等進行一系列整頓。組織人把倉庫、庫棚裡長期積壓的物資、器材進行了清理;修配好了10多架可用的飛機;並把原有機場向東、南方向擴展。東北易幟後,張學良按照南京政府航空軍的番號,成立東北邊防軍航空司令部,撤銷航空大隊的編制,並設立航空教導隊,聘請多名日本教官任教,要求飛行員輪番參加,接受最新式的航空教育。張學良親自兼任航空司令部司令,以張煥相任代司令,徐世英任副司令,陳海華任參謀長。張學良對張煥相的任用,使得東北空軍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張煥相要求所有空軍人員不分資歷都要參加訓練,嚴格遵守軍紀。對於有些時常流露出不滿情緒的人,張煥相採取了強硬措施,有的飛行軍官因此還被關押。隨後,他們又仿照日本專科學校形式開辦了航空研究班,並將其編入東北講武堂。為配合飛行員的訓練,張學良在瀋陽的北陵開闢新飛機場,作為初級飛行訓練基地,東塔飛機場則作為高級飛機訓練基地。

東北空軍經過張學良的一番整頓和訓練,風氣為之一新,官兵訓練熱情高漲,士氣高昂,技術、戰術水準也隨之大有提高。據估計,在東北空軍全盛時期,擁有100多名飛行員,250架至300架飛機,裝備先進,配備齊全,適合多種形式的作戰,飛行員技術過硬,在當時的中國無人可與之匹敵。

「九一八」,東北空軍的末日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向東北軍駐紮的北大營發起了進攻,毫無應戰準備的東北守軍倉促之間向空軍求援。而此時,張學良遠在北平,張煥相也不在瀋陽,空軍司令部只剩下參謀長陳海華一人。眼看情況萬分緊急,陳海華迅速打電話將發生的情況向張學良作了匯報。但得到的命令卻是不得擅自行動。

當天晚上,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也傳達了命令:「日軍鬧事,不準抵抗,如有不聽命令肇事的,軍法從事。」天亮後,榮臻又用電話指示:「今天不準飛機起飛,以免出事。」當時正是東北空軍的高級飛行訓練階段,飛機武器裝備齊全,升空就可作戰。空軍將士聽到這些令人沮喪的命令後,不得不放棄心愛的飛機,撤離了機場。

9月19日清晨,瀋陽東塔機場遭到了日軍1個多小時的機槍掃射。可令日軍奇怪的是,這個設防嚴密的地方竟然沒有一點動靜。 100多名日軍士兵衝進機場後,看到的竟是機場上飛機排列有序,航空工廠全套設備原封未動。就這樣,100名日軍沒費吹灰之力便把東塔機場的110架飛機繳獲!據後來統計,東北空軍共被繳獲飛機260架。當時有人諷刺說,東北空軍「就實力論,在國內足稱雄厚,九一八事起,乃全部被俘,開俘虜航空軍未有之前例。事之可恥,無過於此……使人疑任何武器,一到中國即變為裝飾門面之物矣」。

東北淪陷後,張學良指示張煥相在北平西城原北洋政府航空署組織司令部,收容東北航空軍人員,並以原待遇發給薪俸,以備日後重整隊伍。幾天內,孫炎、朱玉璽等空軍人員便都聚集北平。但他們看到南京政府仍舊奉行不抵抗政策,國土一天天淪喪於日寇之手,自己雖有一身本領,失去了飛機,如今己是毫無用武之地。 1933年,熱河失守,張學良經蔣介石、宋子文等人的勸說出國到歐洲考察休養。張學良出國後,何應欽接任軍委會北平分會委員長,開始進一步分化東北空軍。他令停留在南苑機場的飛機飛到洛陽航校,然後命令東北空軍併入中央航空軍,高志航、孫仲華、楊相林等70餘人被派到新成立的筧橋中央航校,一些人改任教官,一些人改為地勤,均被降級使用。與此同時,新疆、廣西、湖南、四川等省軍閥都不遺餘力,利用各種關係和途徑拉攏東北空軍人員,與南京政府展開爭奪空軍人才之戰。沒過多久,孫炎、姚東煥、李祥林、張在善等人便各奔東西,投奔到這些軍閥的門下。原副司令徐世英等10餘人,看到此情此景,萬念俱灰,乾脆賦閒留在北平。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次攻佔瀋陽東塔機場行動的首領和嚮導,是曾在東北空軍中任教的日本軍官雷耿。打從東北空軍誕生那天起,日本就以極大的熱情密切關注著這支力量的成長。 1929年,日本為了掌握東北空軍的情況,派了兩名上尉、兩名中尉和兩名軍士,以教官的名義,進入了東北空軍。這個雷耿就是其一。這些日本間諜,名為教書,實為刺探軍情,為兩年之後的「九一八」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東北飛鷹高志航

東北空軍曲終人散,然而,張學良所培養的空軍人才仍活躍在抗日戰場上,高志航就是其中之一。

高志航原名高銘久,1907年生人。 1924年,年僅17歲的高志航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 1925年8月,又以優異成績被張學良選送到法國毛蘭納航空學校留學,學習飛行。臨行前,高銘久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向張學良表示:「保衛祖國,做一名空中英雄,就是我今生的奮鬥目標,為了實現我的目標,從現在起,我把自己的名字高銘久改為高志航,以示決心和志向!」

1927年1月,高志航學成歸國,受到張學良的器重,先被任命為東北航空處少校駕駛員,後又擢升為東北航空處飛鷹隊隊長兼東北航空學校教官。

1928年夏,以郭道甫為首的青年黨在呼倫貝爾搞起「獨立運動」,攻佔海拉爾,妄圖把內蒙從中國版圖中分裂出去。張學良即派高志航率飛鷹隊掩護奉軍進剿叛軍,迅速平息了這場叛亂。經過幾年的錘鍊,到「九一八」事變前,高志航已經成為東北空軍公認的「領頭飛鷹」。

「九一八」事變當晚,高志航不顧家人勸阻,從皇姑屯車站南下,來到軍政部航空署所屬的第四隊,當了一名少校飛行員。

1937年8月13日,淞滬大戰爆發,高志航領受了飛往杭州筧橋轟炸日軍第三艦隊的任務。 8月14日中午,高志航帶領李桂丹21中隊的戰機飛上天空。 15時30分,日本海軍木更津航空隊、鹿屋航空隊的13架九六式重型轟炸機出現在筧橋上空。此時,21中隊因長途飛行油料將盡,增援的22、23中隊還在途中。緊要關頭,戰機轉瞬即逝,高志航果斷下令攻擊,隨著一聲聲炮響,敵機一架架栽了下去……空戰僅進行了10分鐘,日本航空軍遭到侵華以來前所未有的打擊,扔下了6具飛機殘骸逃之夭夭。 「6:0」的輝煌戰績,使高志航這個名字鐫刻在中國抗戰史和航空史上。世界各地紛紛報導:中國航空軍軍魂高志航首建奇功……

高志航一直夢想著打回東北老家去,將日寇趕出中國。然而不幸的是,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在西北秘密接收飛機時被埋伏的日軍擊中犧牲,年僅30歲。

1993年7月18日,臺灣出版《高志航傳》,93歲高齡的張學良為該書題字——「東北飛鷹、空軍戰魂」,耄耋之年的張學良仍沒有忘記這位與東北空軍歷史寫在一起的英雄……

文字來源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當醫療海報遇到航天海報: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雖然你們能上天,可你們的海報與醫療海報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遠東最大的「地下空軍基地」 有什麼神秘之處?
    ▲志航基地戰機轉場演練臺媒稱,兩基地內的地下機庫,總共可藏約四百架戰機,號稱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地下空軍基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基地有什麼神秘之處?臺灣空軍在花蓮有兩座基地,一個是緊靠海邊的花蓮基地,一個是位於中央山脈內的佳山基地。前者軍事設施位於地面,後者藏於山洞和地下。
  • 空軍新司令為何首在東北亮相
    這一天,新任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中將來到空軍航空大學,以一名老飛行員的身份,寄語空軍第59期飛行學員。丁來杭履新空軍司令員的消息,也在這次活動中首次對外發布。此前,擔他任北部戰區空軍司令員。主校區位於長春的空軍航空大學,地處北部戰區。小夥伴們更加好奇的是,空軍新司令員履新,首次亮相為何選擇這裡?不僅僅因為離得近吧。這就要從空軍航空大學的特殊背景說起。
  • 抗戰時期的中共地下情報工作
    與此同時,南方局通過「下閒棋,布冷子」的辦法,尋找合適的關係和「橋梁」,將一批中共地下黨員打入國民黨的軍政中樞。1、東北抗日救亡總會閻寶航情報組東北抗日救亡總會主要由東北流亡人士包括中共黨員和民主人士及東北軍將領、東北抗日聯軍代表等組成,骨幹成員大多與張學良有著密切關係。東總內成立有中共地下黨組,由劉瀾波任黨組書記,於毅夫為黨組重要成員。
  • 中國空軍為何將千架主力戰機藏在地下:一妙計令美軍轟炸機乾瞪眼!
    圖為中國空軍殲8戰機進入地下機庫。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空軍大約建有40個地下航空基地,切實確保能夠承受敵方大規模空襲的獨一無二的優勢能力。據稱中國大型地下掩體內至少可容納1500架作戰飛機,如果不是只在主隧道內停放飛機的話甚至可能更多。中國地下基地能涵蓋的總容量超過了中國軍隊現役現代化戰機的總和。從戰略層面上講,地下航空基礎設施能保證中國軍隊對抗敵方,甚至是美國的密集打擊,避免本國戰機在地面被敵軍摧毀,從而迫使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強敵,一旦企圖對中國軍隊戰機造成決定性的打擊,就必將陷入持久消耗戰。
  • 《軍人志》聖斷之所:鮮為人知的昭和天皇地下防空堡
    核心部分是用防彈門隔離的防彈區域,這裡面包括天皇起居的御休所與會客室、會議室(參謀本部附屬會議室)、衛生間、通信室以及機械室。築城本部的設計獲得了陸軍與宮內省的一致同意。對於這個新的防空堡,很多人經常將其與御文庫混淆,不過它們並不是同一設施。御文庫是一幢有著地下室的地面建築物,地下防空堡則位於御文庫東北約100米處,為一座純粹的地下建築。
  • 什麼是地下水庫?
    在關於地下水庫的認識中,有以下幾種比較有代表性:1)地下水庫是一種水利工程;2)地下水庫是含水層;3)地下水庫是蓄水構造;4)地下壩是地下水庫的關鍵工程。目前我國在建或已建成的地下水庫大致分布如下:在我國華北、西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庫有:河北的南宮地下水庫、石家莊滹沱河地下水庫、北京西郊地下水庫、新疆的烏拉泊窪地地下水庫、柴窩堡盆地地下水庫、鄭州市新石橋-黃莊地下水庫、關中盆地秦嶺山前地下水庫、三工河流域山前地下水庫
  • 富平的地下紅色交通線
    當年,有不少共產黨員、革命群眾、統戰進步人士,捨生忘死、英勇機智地戰鬥在這條戰線上,有的不幸犧牲,有的連姓名都鮮為人知。天安門前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一定有他們的地位。 富平交通線南接渭南地下交通線,北通洛川,直達延安。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習仲勳等同志就在淡村、洪水一帶從事革命活動,建立秘密聯絡點。當時富平共建了三條交通線:洪水、老廟和底店地下交通線。
  • 長空碧血:他們在天上陣亡,卻魂歸大地
    閻海文:用最後一顆子彈殺身成仁閻海文,遼寧北鎮人,九一八東北淪陷以後,他到北平念書,1933年航空委員會招考飛行員,他考上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第六期,學習非常刻苦,在夢中還在溫習課文。畢業後,授空軍少尉。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他所在的空軍「萬山」部隊從南昌飛到淮陰,後又調揚州。
  • 朱德說:「從現在起,我才真正是陸海空軍總司令了!」
    分列式行進的序列是:海軍方隊走走最前面,中是由海軍學校和華東海軍各一個排編成;陸軍代表方隊: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各一個,其中戰車師包括摩託化步兵團、裝甲車團、坦克團各一個;空軍,飛機17架。突然,從東面的天上響起一陣陣轟鳴聲,只見9架P-51戰鬥機排成「品」字形飛臨天安門上空,隨後是兩架蚊式戰鬥機、3架運輸機、3架教練機呼嘯而來。幾分鐘後天空又出現了9架P-51戰鬥機。天上地下形成立體的武裝陣容。站在城樓上的毛澤東看到了天上的機群,他仰臉東望,略眯雙眼,一隻手不停地用力朝天上揮動著,自豪寫滿了臉上。
  • 不長,就跟你說120年天上的事:牛,是牛年的牛!
    這個牛年,9月,「小六子」張學良出任東北空軍司令。奉系空軍實力最強,有飛機103架,都是英法意日進口貨,這一年準備和關內的馮玉祥幹仗。很可惜,老帥三年後被炸身亡,1931年鬼子入侵,這些飛機沒能用來對付外敵,被盡數俘虜。六子就憑這一件事,丟死個人,辜負老帥,愧對父老鄉親。六子年輕時確實很帥。
  • 探秘「重生」後的夏延山北美地下指揮所
    1958年,為了應對前蘇聯洲際飛彈和遠程轟炸機的威脅,美國和加拿大決定深挖洞抗核彈,選址北美大陸深處的夏延山打造地下指揮所。20世紀80年代,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全天時、全天候太空偵察和防禦中心,這裡被外界稱為美軍「神經中樞」和「世界最可靠的末日避難所」。
  • 美國空軍首次發射GBU-72,重達2270千克的重型侵徹彈,掩體和地下工事的噩夢
    第96試驗聯隊最近結束了GBU-72系列測試,這是在佛羅裡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首次裝載、飛行和發射5000
  • 張學良與東北易幟的傳奇
    而奉軍的海軍和空軍在當時更是實力超群。在其全盛時期,擁有各型海軍艦隻21 艘、32200 噸位,官兵3300 人,而當時全中國的海軍只有5400 人、42000 噸位。空軍則有5個航空大隊、300 多架飛機。此外還從德國購進大批機器,擴建兵工廠,發展軍事工業。
  • 天上掉下個大餡兒餅 | 奇蹟
    當真把他們當空軍使喚啊?」  「地下的就算都吃光了,天上飛的咋辦?難道又派烏鴉大軍嗎?搞不好還會被蝗蟲圍攻咬死呢!」  農業部長有些生氣:「我也是在拋磚引玉嘛!難道各位還有更好的主意嗎?」  七嘴八舌,又是一陣陣冷嘲熱諷!
  • 萬毅:東北軍中走出的開國中將
    一次,在陪少帥沿渭河邊散步時,當聽到張學良說要在此地建立東北新村,安置流落關內的東北軍官兵家屬時,萬毅再也克制不住激動的情緒,說:「為什麼要在這裡安家?咱們東北哪個地方不比這裡強?」國難家仇集於一身的張學良聽了這話,頓時沉默不語。過了半個多月,萬毅被張學良派往駐甘肅省慶陽縣西峰鎮的騎兵第35師當聯絡參謀。
  • 國民黨空軍起義事件全記錄
    劉善本山東昌樂人,1938年畢業於國民黨空軍中央航校,曾於1943年赴美受訓,並被內定為蔣介石「美齡」號專機的駕駛員,起義後任東北民主聯軍航校副校長、空軍副旅長、空軍第10師師長、解放軍第一航校校長、空軍軍訓部副部長、空軍學院領航系主任、副教育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
  • 大連日本風情街背後是日本吃掉東北的圖謀!
    東北各種地下勢力不排除一直就是日本支持的,他們希望東三省從中國再次割出去為日本人隱形進入做準備。日本人希望通過各種方式達到隱形割據東三省的目標,所以前有東北喬四,後有某本山。前幾十年的東北經濟垮塌工人下崗是不是內鬼配合?其中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讓東北從重工業基地從共和國長子變成工業廢墟。同時人員都變成共和國包袱讓國家放棄東北!這個計劃執行的很順利!某人搗亂東北成功了!
  • 別不信,咱空軍真是這樣走來的……
    吳元任駕機迅速升空,在天上繞了一圈之後,就開始降落了。當飛機平穩地停在了跑道上的時候,機場上的人群歡呼著一擁而上,以最熱烈的方式歡迎這位創造了奇蹟的英雄。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機翼、螺旋槳、發動機常常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幾架飛機輪番使用,這樣的飛機,讓一些國民黨空軍起義人員感到非常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