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殲星艦
Lego Star Wars 10030 Imperial Star Destroyer
上市年代:2002
適合年齡:16歲以上
顆粒數量:3104顆粒
點擊原文可於網站底部獲得拼裝圖紙
殲星艦是星球大戰系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艦隻之一。殲星艦首次出現在「星球大戰IV:曙光乍現」中,是銀河帝國海軍的星際艦隊代表艦。
2002年樂高公司發布了當時規模最大、價格最高的套裝,超過3000件積木零件,樂高星戰迷終於領略到了星球大戰典藏版系列的強大魅力。帝國殲星艦不僅幫助開拓了GREEBLING技術的先河,而且還重新定義了作為消費品的可能性。帝國殲星艦是《星球大戰》宇宙中最具代表性的戰艦之一,而這套UCS套裝無疑也是有史以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樂高套裝之一。
當你正準備打造一套星際飛船的時候,同時配備了一本巨大的說明書,其特點和盒子正面的圖片一樣。這本拼裝說明書的長度達到了驚人的43釐米,共225頁。樂高說明書每一步都有拼裝提示,每一個步驟都需拼完4到50多個零件,即使有說明書的幫助也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進度很慢。過去十年來樂高的大多數手冊都沒能改進顏色的區分度,分不清黑色和深灰色這讓人很痛苦,而且很多同樣的積木有多種顏色。還有說明書中也有半數以上的錯誤不得不吐槽一下,這些錯誤包括:零件的數量不對,零件沒有放在正確的位置,步驟之間不一致等等。
殲星艦的實際尺寸是一艘非常龐大的飛船,可以預見,使用到的零件無論數量還是尺寸也是龐大的。請看圖片的左上角,有兩堆6x16的板子,每堆15個總共30個。
這裡有很多大型零件,也有一些中型零件。左上角是船的引擎,輪子是巨型的,也是TLC提供的最大的型號。這組中使用了大量的技術橫梁,這是製作堅固的框架所必需的。在右上角灰色的1x16長的技術橫梁堆成了五層,一共有十三堆(註:一堆是六層,一共有六十六根),還有很多小一點的橫梁、板子、邊翼也都有。
真正的樂趣在於建造巨型飛船的過程,由於這艘船要大得離譜,首先要有一個堅固的框架作為開端,先要拼搭T型的船尾,這是由夾在板子之間的長形技術梁組成的,然後長梁上有一些銷子,用做以後的各種用途。沿著框架的中心添加了許多磁鐵,這些磁鐵稍後將被用來固定巨大的面板。
這艘船大約有94釐米長,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體會到這艘船的大小。當你把主體船體和飛船的其他部分分開時,它看起來相當巨大。然而,當你把主體船體和指揮艦橋放在適當的位置時,殲星艦的其他部分相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從這個角度看,這種效果尤其明顯。
搭建殲星艦的過程中,不斷有模塊需要重複拼裝,和泰姬陵、艾菲爾鐵塔和大旋轉木馬一樣,是有史以來最令人痛苦的重複性樂高套裝之一,重複拼搭的忍耐度是必須要具備的,有時你必須拼裝32份由9塊積木組成的東西,更多時候,還必須要搭建數百件積木組成的多個副本。每隔幾年,底部面板上的磁鐵就可能會出現故障,這時可以將面板推回去,讓磁鐵再次接觸,就可以修復。
拼搭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雖然每個步驟都有圖示說明,但如果你不專心致志地建造,零件的數量往往會讓人應接不暇。特別是說明書上的顏色很難區分,稍不留意就會把零件弄混淆、造成拼搭問題。在建造過程中也會碰到一些棘手難辦的問題,比如將大塊的板子固定在框架上。即便如此,拼搭這款積木是一種奇妙的體驗,花10多個小時把殲星艦組裝起來,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樂高10030看起來非常接近電影中的樣子,大部分的比例都相當準確,而且有大量的細節修飾和印刷件。作為典藏版系列的套裝,其目的是作為展示品供人欣賞。迷你坦地夫四號的加入,讓人不禁沉浸到《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的開場場景,或者為自己打造一個迷你A翼星際戰機,更可以嘗試重現電影中的其他場景。
搭建過程請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