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7:為什麼最牛B的武器都在美國?

2021-02-16 通用機械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於1月9日0時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第一秩序」和「抵抗力量」之間的鬥爭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以場景宏大著稱,而數量龐大、超乎想像的武器更讓人目不暇接。在此前曝光過的薄瓜瓜寓所中,就曾見到一個星艦的模型:

咱們先來「複習」一下,《星戰》系列電影中出現過的那些經典武器。

作為《星戰》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我們先從殲星艦(Star Destroyer)談起。

殲星艦的起源可追溯到星戰前傳第二部《複製人的進攻》時期(22BBY-19BBY),全長752米級的歡呼者級突擊登陸艦,可謂是日後殲星艦的鼻祖。

儘管該級艦的作用更偏重登陸艦,但已具備了進行宇宙艦隊戰的能力。

一艘歡呼者級可搭載80架炮艇(運輸)機、1.6萬名複製人士兵、6000名艦員以及配套的各種重裝備。武器系統包括12座4聯裝渦輪雷射炮臺和24門雷射副炮。搭載有能量偏轉護盾以及超光速引擎,可搭載部隊直接降落至行星表面。

在星戰前傳第二部片尾,可見無數複製人部隊登上該級艦前往戰場。作為開啟殲星艦「前無畏艦時代」的鼻祖,歡呼者級已具備了許多殲星艦的標準特徵,例如三角形船身,超大的尺寸,強大的火力配置等。


隨著複製人戰爭的進行,銀河共和國開始將更先進的戰艦投入最前線,狩獵者級殲星艦就是其中之一。

該級戰艦的長度增至1137米,可搭載400架各型戰機、24部AT-TE重型機甲、1.6萬名複製人部隊、7400名艦員以及配套的重裝備。

武器系統包括8門重型雷射炮塔,2門中型雙管雷射炮,52門點防禦雷射炮和4門重型質子魚雷發射器。


從火力配置和搭載能力可看出狩獵者級的整體性能要遠強於歡呼者級。其外形最標誌的部分就是採用了獨特的雙艦島設計。圖為狩獵者級的多視圖。


(圖為狩獵者級的多視圖)

星戰前傳第三部《西斯的復仇》片尾,編隊航行的狩獵者級,艦體塗裝已換成了標準的銀河帝國戰艦塗裝。


進入銀河帝國時期(星戰正傳第一部 新希望)後,星戰迷們最熟悉的帝王級多用途殲星艦粉墨登場。

作為銀河帝國最有力的的象徵,帝王級作為一種重火力平臺可執行包括艦隊戰、軌道轟炸、行星毀滅、捕獲輕型戰艦等多種任務。


(正在進行軌道轟炸的帝王級殲星艦隊)

帝王級殲星艦全長1600米,全高400多米。從這張尺寸對比圖可直觀看出帝王級的恐怖尺寸(進取號星艦出自《星際迷航》系列)。無疑是帝國艦隊最有力、最顯著的象徵,也是艦隻工程科技的奇蹟。


帝王級殲星艦的武器系統包括60門重型增壓渦輪雷射炮、60門離子炮,以及10座牽引光束髮射器(可將輕型戰艦拖至指定區域)。

每艘艦員為3.7萬人、另包括一個軍團級(9700人)的帝國衝鋒隊,可搭載72架鈦戰機以及20部AT-AT重型機甲。


(帝王級殲星艦示意圖)

在星戰正傳第二部《帝國反擊戰》中,銀河帝國投入了比帝王級殲星艦更恐怖的超級殲星艦(SSD)「執行者」號,該艦是著名的黑武士—達斯·維德的旗艦。

「執行者」號開啟了超無畏艦時代。SSD不論是在整體作戰性能、還是在尺寸上都要遠高於普通殲星艦。


按初始設定,「執行者」號的全長為17.6千米,但修改後增至19千米,應該和圖中的惡毒級SSD的長度相當。帝王級殲星艦與其相比如同螻蟻一般。


通過《帝國反擊戰》電影截圖,我們也可以直觀看出帝王級殲星艦與SSD的差距有多大。



(執行者」號示意圖)


(「執行者」號與現實中紐約曼哈頓島的尺寸對比)

「執行者」號搭載有75萬名艦員,另搭載有4個帝國衝鋒隊軍團(15萬人)、160部AT-AT機甲、以及50個鈦戰機中隊。

武器系統包括500門重型渦輪雷射炮、以及數量不詳的離子炮和質子魚雷發射器。


在原先的《星戰》後傳三部曲(《原力覺醒》不會採用這些原設劇情)中,日蝕號成為了超級殲星艦的巔峰之作,該艦是復活後的帝國皇帝旗艦,遺憾的是該艦不會在新作電影中出現。


除殲星艦外,《星戰》系列中的標誌武器就是各種星際戰機了。

T-65 X戰機(X-Wing)是義軍同盟的主力戰機,該機全長12.5米,搭載有4臺亞光速發動機,每個引擎都連接著一個符合空氣動力學的S-薄翼(S-foil),機翼不但作為大氣層飛行中的穩定翼,同時還是偏導護盾的發生裝置和武器掛架(高速巡航時摺疊,作戰時展開)。

駕駛艙位於戰機中部,其後配有宇航技師機器人插槽,其負責超光速推進器解算宇航數據。



(X戰機示意圖)

在正傳第一部《新希望》中,天行者盧克就是駕駛這種戰機,摧毀了「死星」戰鬥空間站。



(死星空間站)


(《原力覺醒》中的X戰機編隊)

作為X戰機的死敵,帝國鈦戰機(Tie Fighter)也是星戰系列的標誌之一。

其與滅星者、突擊士兵並列為銀河帝國最顯著的象徵之一,有它出沒之處即代表帝國無所不在的徵服力量。


其全名為「雙離子引擎戰鬥機」,為了節省寶貴資金建造更多殲星艦,帝國大量裝備了結構簡單的「鈦」短程戰機。

鈦戰機不僅未配備超光速推進器,而且只搭載了2門雷射炮。但對於鈦戰機來說,只要有壓倒性的數量和出眾的機動性就已足夠。


作為銀河帝國的主力戰機,鈦戰機也研發了數量眾多的派生型號,本圖列舉了本傳、外傳、電影、小說和漫畫中出現的所有鈦戰機型號,轟炸型、電子戰型、截擊型等,令人眼花繚亂。

值得一提的是,鈦戰機的標誌呼嘯聲據稱是向二戰中著名的斯圖卡轟炸機(呼嘯死神)致敬。


如圖中展示的那樣,鈦戰機通常以集群方式出動,靠機海戰術壓垮對手。但集群中也有少數諸如鈦先進截擊機一類的高性能戰機作為長機指揮作戰。


在鈦戰機中,最有名的就是黑武士曾駕駛的鈦X-1增強型戰機,與量產型鈦戰機相比,該型機的機動性能和生存性有了較大提升。

圖為雅汶戰役(電影《新希望》)期間,黑武士駕駛鈦X1攔截天行者X戰機場面。



(黑武士座機示意圖)

戰機部分最後介紹下韓索羅的著名座機—「千年隼」號。其最初原型其實是一艘中型貨運飛船,後被改裝為武裝走私船,配備了四管雷射炮和震蕩飛彈發射器。

由於戰功卓著,千年隼號是星戰系列中最有名的飛船之一。圖為《原力覺醒》中的千年隼號剖面圖。


值得一提的是,「千年隼」號的駕駛艙外形參照了著名的B-29轟炸機。


(千年隼」號示意圖)

這種全高22.5米的巨獸是銀河帝國的主力地面戰載具。

每部AT-AT可搭載36名帝國衝鋒隊步兵,並配備了能量反射護甲,武器系統包括兩門重型雷射炮和兩門高能粒子炮。


(AT-AT全地形裝甲運輸車示意圖)

需要指出的是,《星戰》系列中出現的雷射炮發射的都不是普通雷射,而是粒子束,由於粒子束是由雷射對爆能氣體作用產生的,所以稱作「雷射炮」,實際威力要遠大於現實中的雷射炮。

圖為死星戰鬥空間站上配備的重型渦輪雷射炮臺。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影片中出現一些全新的武器裝備。

類型:殲星艦

長度:2915.81米

載員:軍官19000名,士兵55000名,帝國風暴兵8000名

武器:超過3000門渦輪雷射炮和離子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效仿銀河帝國的軍政府,反派)



類型:散裝貨船

長度:425.99米

載員:最少2名機組成員,建議6名

武器:無

所有者:漢·索羅和楚巴卡(那隻大猩猩)


類型:運輸機

長度:37.2米

載員:1-5名機組成員,外加10名乘客

武器:2門雙聯雷射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星際戰鬥機

長度:12.48米

載員:1名飛行員,外加1個宇航技工機器人(小圓球機器人BB-8,高0.67米)

武器:4門Taim & Bok KX12雷射加農炮,

   8枚Krupx MG7-A質子魚雷

所有者:抵抗力量(遊擊部隊,反抗軍,對抗「第一秩序」)


Stormtrooper transport,帝國風暴兵運輸機


類型:運兵飛船

長度:17.83米

載員:1名飛行員,1名機炮手,20名帝國風暴兵

武器:1門Sienar-Jaemus F-Z0爆震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星際交通飛船

長度:7.98米

載員:1名飛行員,外加2名乘客

武器:無

所有者:製造商(用於售賣)


類型:摩託艇

長度:5.33米

載員:2名雪地部隊士兵,最大3名

武器:1門FWMB-10爆震機關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俯衝式摩託艇

長度:3.73米

載員:1名飛行員

武器:無

所有者:蕾伊(本片女主角)




當然,還有人氣最旺,也最萌最可愛的BB-8機器人。估計連迪士尼自己都沒想明白,只在《星球大戰:原力復甦》的預告片裡出現了不到兩秒的BB-8機器人怎麼就突然火了。


來源:瀋陽21點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計劃——美國的高科技騙局
    1979年仍在奉行勃列日涅夫主義、在國際上採取攻勢的蘇聯根悍然入侵阿富汗,導致了美國國內對蘇聯的擴張的恐慌。在這種局勢下,一貫主張對蘇聯採取強硬立場的裡根受到了民眾的青睞,這使得他在在1981年的競選中勝出並就職成為總統。裡根上臺後迅速地開始了一系列對抗蘇聯的政治、軍事措施,其中包括了一項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尖端武器發展計劃——星球大戰計劃。
  • 星球大戰計劃真的是美國的騙局嗎?
    他一改美國政府在1970年代的退讓策略,與蘇聯展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制定和推行「戰略防禦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簡稱SDI),因其主要以太空為基地,故大家以好萊塢著名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為名,通常稱之為「星球大戰計劃」。
  • 星球大戰中的經典武器 這個遊戲居然都有?
    導讀1977年開始的《星球大戰》系列是全球無數影迷心中經久不衰的科幻佳作。絢麗的視覺特效讓科幻迷大飽眼福。
  • 看《星球大戰7》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故事?
    正是因為大量的人物和情節元素與前作緊密相關,為了能更好的觀影《星戰7》,在走進影院之前,系統的了解一下前作,還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問題來了,從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戰》到如今一共上映了7部,這7部電影要按什麼順序看才正確
  • 《星球大戰:前線》預告裡的隱藏含義你都看懂了嗎?
    在這段預告片中其實暗藏了很多特殊的含義,你都看出來了嗎?玩家之間可以共享武器或者使對方重生00:17 – 一隊收到命令的義軍士兵迅速穿過畫面。在《星球大戰:前線》中並沒有基於類別的系統,不過遊戲的同伴系統可以讓玩家們可以在隊友身旁重生並且共享武器。
  • 拖垮蘇聯經濟的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為何半途而廢?
    此時彈頭飛臨目標只剩幾分鐘時間,可用反導飛彈、動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毀所有漏網彈頭,命中率也要達到90%以上。如能達到理論計算的要求,對來襲飛彈總攔截率可高達99.999%,如此一來,美國就算裝進了保險箱,不用擔心在核大戰中與對手同歸於盡了。星球大戰計劃把這四個階段分為三個作戰區。
  • 樂高如何借《星球大戰7》為星戰系列玩具造勢
    樂高方面稱,這套真人3D模型僅在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和墨西哥五個國家限量展出。  同在上海展出過的高達2.4米的樂高星球大戰R2-D2模型也吸引了當場許多小朋友的注意力,他們還可以體驗用樂高積木拼搭出電影中R2-D2的角色。另外在體驗區兩邊的展示櫃中,星球大戰傳奇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星際戰艦千年隼號、鈦戰機、X翼戰機、雷伊的飛車等拼搭模型均有展出。
  • 【Hollywood·揭秘】《星球大戰》中7種光劍完整介紹
    戳上面的藍字訂閱「我在好萊塢」光劍一直都是「星球大戰系列」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回顧星球大戰六部電影作品
  • 星球大戰:艦隊
    在「星球大戰艦隊」裡,您將擔任艦隊指揮的角色,與帝國或義軍並肩作戰。發出命令就是你的工作,這些命令將影響戰鬥的進程,甚至可能決定著銀河系的命運。但是,越是強大的戰艦就越是難以及時調整其行動。戰艦無法像星際戰機一樣輕易地改變速度或進行高幅度的轉彎,因此成功的艦隊指揮都必須掌握艦隊中的各個方面,學習如何最有效率地實施你的戰略。
  • 「星球大戰計劃」真是謊言嗎?解密其中軍事科技 識象
    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美國國防部長阿斯平突然宣布"星球大戰時代" 已經結束,美國放棄星球大戰計劃,即放棄在空間建立反飛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世人隨後猜疑此計劃直接導致蘇聯過度軍事競備,拖垮了整個經濟。一個謊言就摧毀了蘇聯。不過美國官方一直認為,「星球大戰」計劃並非全是兒戲,停止只是因為技術不成熟。而且星球大戰計劃中的一些黑科技實際在多年後仍在研究。一些甚至已經也有所突破。
  • 星投票|《星球大戰》中最「致命的5個機器人
    在星球大戰中,機器人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從簡單的勞動者到高技能的外科醫生和戰場機器人 。還有些機器人擅長戰鬥和破壞,殺傷力非常高。我們選出了星球大戰中最「致命」的5位機器人,一起來看看吧。正如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看到的那樣,K-2SO原本是帝國的安保機器人,他擁有這個機器人系列中所有致命的特徵——體型比人類大,運動敏捷,能夠使用武器或赤手空拳打敗敵人。義軍同盟將他重新編程後,用他來守衛義軍組織秘密基地。在必要時刻,他還可以變身間諜特工混入帝國安保軍中而不被發現。
  • 美國「星球大戰2.0」計劃真的來了?
    1967年的《外太空條約》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只允許以和平為目的使用月球和其他天體。
  •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沒有告訴你的5件事!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男主芬恩是第一軍團(黑暗勢力)的一名衝鋒隊員,因心存善念營救了抵抗組織飛行員波,並在波的幫助下逃離了殲星艦
  • 新遊速遞:《星球大戰:戰機中隊》
    《星球大戰:戰機中隊》 已經於今日上午十點在steam上開始預加載了《星球大戰》的這個IP應該都不陌生,光劍與原力,殲星級武器,天行者一家的狗血故事······還有宏大的太空戰鬥場景。這次的《星球大戰:戰機中隊》就是由EA的Motive負責開發的一款專注於太空狗鬥的遊戲Motive是EA在2015年成立的一個新工作室,由前育碧製作人,《刺客信條》系列創始人婕德·雷蒙德領導。此前該工作室的一個主要項目是參與開發了《星球大戰 戰爭前線2》。
  • 星球大戰中的七種光劍,你都認識嗎
    光劍一直都是「星際大戰系列」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六部電影作品,出現了多場精彩的光劍對決,雖然電影當中沒有詳細介紹光劍的類別和詳細種類,但是小說、遊戲則補足了所有星戰迷對這個神秘
  • 【歷史上的今天】 美國提出「星球大戰」新計劃
    1991年11月19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最近經過協商,初步批准一項「星球大戰」新計劃,其主要內容是以250億美元的資金,在90年代部署陸基反飛彈體系,以保護美國免遭可能的飛彈襲擊。此間報界指出,一旦此項計劃被批准,美國的戰略防禦計劃(俗稱「星球大戰」計劃)將從研究階段進入實際部署階段。
  • 星球大戰惡棍從最弱到最強排名
    這25個人是銀河系中最強大的成員之一,他們可以完美地聲稱自己是星球大戰世界中最強大的個體,這並不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25DOCTOR CORNELIUS EVANZANEvanzan醫生有時被稱為「Milvayne的毀傷者」,並且有充分的理由:這位一次性整形外科醫生瘋了,開始讓他的病人可怕地毀容。
  • 淺談星球大戰中的輕武器(下)
    星球大戰並不是先有小說再拍電影的,在原版電影中沒有任何輕武器型號的標註,拍攝時只是為了準備道具因陋就簡地拼湊出了這些槍械。具體的型號、性能等設定都是事後補充、創造出來的,因而有時候會產生一些混亂。實戰中它既不能代替輕機槍,面對使用中間型威力槍彈的StG44也毫無優勢,而且造價昂貴,因此只生產了不足7千支,並不成功。它最顯赫的戰功就是首次亮相的1943年9月12日德國傘兵營救墨索裡尼行動。T-21輕機槍
  • 拖垮蘇聯經濟的「星球大戰計劃」為何半途而廢?
    其技術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雷射、高能粒子束、電磁動能武器等)或常規打擊武器,在敵方戰略飛彈來襲的各個階段進行多層次的攔截。 「星球大戰」發表後,1985年1月4日由美國政府立項開發,正式名稱是: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戰略防禦計劃,計劃於1994年開始部署。美國的許多盟國,包括英國、義大利、西德、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國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項計劃。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1月5日IMAX首映
    但對於義軍來說,他們僅僅知道帝國有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任務的未知因素讓它變得非常艱辛,金·厄索將會和她的夥伴踏上一條危險異常的旅途。《星球大戰》攻略《星球大戰》(英語:Star Wars),中文可簡稱星戰,是美國導演兼編劇喬治·盧卡斯所構思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同時「星球大戰」也是該系列電影最早拍攝上映的第四章故事的原始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