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於1月9日0時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第一秩序」和「抵抗力量」之間的鬥爭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以場景宏大著稱,而數量龐大、超乎想像的武器更讓人目不暇接。在此前曝光過的薄瓜瓜寓所中,就曾見到一個星艦的模型:
咱們先來「複習」一下,《星戰》系列電影中出現過的那些經典武器。
作為《星戰》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我們先從殲星艦(Star Destroyer)談起。
殲星艦的起源可追溯到星戰前傳第二部《複製人的進攻》時期(22BBY-19BBY),全長752米級的歡呼者級突擊登陸艦,可謂是日後殲星艦的鼻祖。
儘管該級艦的作用更偏重登陸艦,但已具備了進行宇宙艦隊戰的能力。
一艘歡呼者級可搭載80架炮艇(運輸)機、1.6萬名複製人士兵、6000名艦員以及配套的各種重裝備。武器系統包括12座4聯裝渦輪雷射炮臺和24門雷射副炮。搭載有能量偏轉護盾以及超光速引擎,可搭載部隊直接降落至行星表面。
在星戰前傳第二部片尾,可見無數複製人部隊登上該級艦前往戰場。作為開啟殲星艦「前無畏艦時代」的鼻祖,歡呼者級已具備了許多殲星艦的標準特徵,例如三角形船身,超大的尺寸,強大的火力配置等。
隨著複製人戰爭的進行,銀河共和國開始將更先進的戰艦投入最前線,狩獵者級殲星艦就是其中之一。
該級戰艦的長度增至1137米,可搭載400架各型戰機、24部AT-TE重型機甲、1.6萬名複製人部隊、7400名艦員以及配套的重裝備。
武器系統包括8門重型雷射炮塔,2門中型雙管雷射炮,52門點防禦雷射炮和4門重型質子魚雷發射器。
從火力配置和搭載能力可看出狩獵者級的整體性能要遠強於歡呼者級。其外形最標誌的部分就是採用了獨特的雙艦島設計。圖為狩獵者級的多視圖。
(圖為狩獵者級的多視圖)
星戰前傳第三部《西斯的復仇》片尾,編隊航行的狩獵者級,艦體塗裝已換成了標準的銀河帝國戰艦塗裝。
進入銀河帝國時期(星戰正傳第一部 新希望)後,星戰迷們最熟悉的帝王級多用途殲星艦粉墨登場。
作為銀河帝國最有力的的象徵,帝王級作為一種重火力平臺可執行包括艦隊戰、軌道轟炸、行星毀滅、捕獲輕型戰艦等多種任務。
(正在進行軌道轟炸的帝王級殲星艦隊)
帝王級殲星艦全長1600米,全高400多米。從這張尺寸對比圖可直觀看出帝王級的恐怖尺寸(進取號星艦出自《星際迷航》系列)。無疑是帝國艦隊最有力、最顯著的象徵,也是艦隻工程科技的奇蹟。
帝王級殲星艦的武器系統包括60門重型增壓渦輪雷射炮、60門離子炮,以及10座牽引光束髮射器(可將輕型戰艦拖至指定區域)。
每艘艦員為3.7萬人、另包括一個軍團級(9700人)的帝國衝鋒隊,可搭載72架鈦戰機以及20部AT-AT重型機甲。
(帝王級殲星艦示意圖)
在星戰正傳第二部《帝國反擊戰》中,銀河帝國投入了比帝王級殲星艦更恐怖的超級殲星艦(SSD)「執行者」號,該艦是著名的黑武士—達斯·維德的旗艦。
「執行者」號開啟了超無畏艦時代。SSD不論是在整體作戰性能、還是在尺寸上都要遠高於普通殲星艦。
按初始設定,「執行者」號的全長為17.6千米,但修改後增至19千米,應該和圖中的惡毒級SSD的長度相當。帝王級殲星艦與其相比如同螻蟻一般。
通過《帝國反擊戰》電影截圖,我們也可以直觀看出帝王級殲星艦與SSD的差距有多大。
(執行者」號示意圖)
(「執行者」號與現實中紐約曼哈頓島的尺寸對比)
「執行者」號搭載有75萬名艦員,另搭載有4個帝國衝鋒隊軍團(15萬人)、160部AT-AT機甲、以及50個鈦戰機中隊。
武器系統包括500門重型渦輪雷射炮、以及數量不詳的離子炮和質子魚雷發射器。
在原先的《星戰》後傳三部曲(《原力覺醒》不會採用這些原設劇情)中,日蝕號成為了超級殲星艦的巔峰之作,該艦是復活後的帝國皇帝旗艦,遺憾的是該艦不會在新作電影中出現。
除殲星艦外,《星戰》系列中的標誌武器就是各種星際戰機了。
T-65 X戰機(X-Wing)是義軍同盟的主力戰機,該機全長12.5米,搭載有4臺亞光速發動機,每個引擎都連接著一個符合空氣動力學的S-薄翼(S-foil),機翼不但作為大氣層飛行中的穩定翼,同時還是偏導護盾的發生裝置和武器掛架(高速巡航時摺疊,作戰時展開)。
駕駛艙位於戰機中部,其後配有宇航技師機器人插槽,其負責超光速推進器解算宇航數據。
(X戰機示意圖)
在正傳第一部《新希望》中,天行者盧克就是駕駛這種戰機,摧毀了「死星」戰鬥空間站。
(死星空間站)
(《原力覺醒》中的X戰機編隊)
作為X戰機的死敵,帝國鈦戰機(Tie Fighter)也是星戰系列的標誌之一。
其與滅星者、突擊士兵並列為銀河帝國最顯著的象徵之一,有它出沒之處即代表帝國無所不在的徵服力量。
其全名為「雙離子引擎戰鬥機」,為了節省寶貴資金建造更多殲星艦,帝國大量裝備了結構簡單的「鈦」短程戰機。
鈦戰機不僅未配備超光速推進器,而且只搭載了2門雷射炮。但對於鈦戰機來說,只要有壓倒性的數量和出眾的機動性就已足夠。
作為銀河帝國的主力戰機,鈦戰機也研發了數量眾多的派生型號,本圖列舉了本傳、外傳、電影、小說和漫畫中出現的所有鈦戰機型號,轟炸型、電子戰型、截擊型等,令人眼花繚亂。
值得一提的是,鈦戰機的標誌呼嘯聲據稱是向二戰中著名的斯圖卡轟炸機(呼嘯死神)致敬。
如圖中展示的那樣,鈦戰機通常以集群方式出動,靠機海戰術壓垮對手。但集群中也有少數諸如鈦先進截擊機一類的高性能戰機作為長機指揮作戰。
在鈦戰機中,最有名的就是黑武士曾駕駛的鈦X-1增強型戰機,與量產型鈦戰機相比,該型機的機動性能和生存性有了較大提升。
圖為雅汶戰役(電影《新希望》)期間,黑武士駕駛鈦X1攔截天行者X戰機場面。
(黑武士座機示意圖)
戰機部分最後介紹下韓索羅的著名座機—「千年隼」號。其最初原型其實是一艘中型貨運飛船,後被改裝為武裝走私船,配備了四管雷射炮和震蕩飛彈發射器。
由於戰功卓著,千年隼號是星戰系列中最有名的飛船之一。圖為《原力覺醒》中的千年隼號剖面圖。
值得一提的是,「千年隼」號的駕駛艙外形參照了著名的B-29轟炸機。
(千年隼」號示意圖)
這種全高22.5米的巨獸是銀河帝國的主力地面戰載具。
每部AT-AT可搭載36名帝國衝鋒隊步兵,並配備了能量反射護甲,武器系統包括兩門重型雷射炮和兩門高能粒子炮。
(AT-AT全地形裝甲運輸車示意圖)
需要指出的是,《星戰》系列中出現的雷射炮發射的都不是普通雷射,而是粒子束,由於粒子束是由雷射對爆能氣體作用產生的,所以稱作「雷射炮」,實際威力要遠大於現實中的雷射炮。
圖為死星戰鬥空間站上配備的重型渦輪雷射炮臺。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影片中出現一些全新的武器裝備。
類型:殲星艦
長度:2915.81米
載員:軍官19000名,士兵55000名,帝國風暴兵8000名
武器:超過3000門渦輪雷射炮和離子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效仿銀河帝國的軍政府,反派)
類型:散裝貨船
長度:425.99米
載員:最少2名機組成員,建議6名
武器:無
所有者:漢·索羅和楚巴卡(那隻大猩猩)
類型:運輸機
長度:37.2米
載員:1-5名機組成員,外加10名乘客
武器:2門雙聯雷射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星際戰鬥機
長度:12.48米
載員:1名飛行員,外加1個宇航技工機器人(小圓球機器人BB-8,高0.67米)
武器:4門Taim & Bok KX12雷射加農炮,
8枚Krupx MG7-A質子魚雷
所有者:抵抗力量(遊擊部隊,反抗軍,對抗「第一秩序」)
Stormtrooper transport,帝國風暴兵運輸機
類型:運兵飛船
長度:17.83米
載員:1名飛行員,1名機炮手,20名帝國風暴兵
武器:1門Sienar-Jaemus F-Z0爆震加農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星際交通飛船
長度:7.98米
載員:1名飛行員,外加2名乘客
武器:無
所有者:製造商(用於售賣)
類型:摩託艇
長度:5.33米
載員:2名雪地部隊士兵,最大3名
武器:1門FWMB-10爆震機關炮
所有者:第一秩序
類型:俯衝式摩託艇
長度:3.73米
載員:1名飛行員
武器:無
所有者:蕾伊(本片女主角)
來源:瀋陽21點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