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導 外媒稱,在過去幾年裡,防務專家們在日益大聲地鼓吹「混合戰」的概念,把它說成是下一個重要的衝突狀態。不過儘管有很多的專業討論,但這一概念卻是相當簡單的——現代技術已經使新的戰爭形式成為可能,在這種戰爭形式中,常規戰術、非對稱作戰、不道德的勒索、網絡攻擊、宣傳甚至國際法都將成為隨時可以利用的手段。
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25日報導稱,儘管有些人覺得這一術語華而不實,但是它已在近期發生在敘利亞和烏克蘭的戰事中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在這兩個地方,像「伊斯蘭國」和俄羅斯在不同戰事中都使用了「混合戰」。
不管人們是否認可這一術語並承認這是一種新的戰爭形式,有一點是確定的。以前曾被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作戰元素,現在已經被納入了一個更為廣泛的戰爭定義內。在這一戰爭定義中,黑客、宣傳人員甚至軍火走私者都被認為是與士兵同樣重要的戰爭參與者。
這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於戰爭的看法,因為現在國家也可以像非國家行為體那樣作戰,反之亦然。例如,「伊斯蘭國」可以用類似於國家的方式作戰,而俄羅斯也可以採用通常被非國家行為體所使用的非對稱戰術。
學者和分析師們已經開始把他們的視線投向東方。在亞洲存在種族衝突、領土爭端以及法治不穩定的情況下,有許多導致混合戰的條件在亞洲大陸已經成熟。
▲5月6日,日本與菲律賓海上安保演習在馬尼拉附近海域舉行,兩國反恐人員正在演習與恐怖分子交戰。(日本《外交學者》網站)
安全專家道格拉斯·奧利萬特最近表示:「緬甸、泰國、巴基斯坦或車臣可能成為混合戰的搖籃。」不過,幾乎沒有人進行過任何努力來嘗試了解(除了南中國海爭端之外),混合戰的出現將如何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和對外政策。
混合戰的一個主要標誌是得到國家支持的非國家行為體,開始利用傳統上只屬於國家的軍事能力。它們不再像過去的叛亂組織那樣僅僅依賴於非對稱戰術,而是用像彈道飛彈以及炮兵火箭等常規軍用裝備突襲對手。
亞洲的火藥桶之一(印巴領土爭端)很可能在多方面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印度長期以來堅稱,巴基斯坦為恐怖組織提供武裝和訓練,讓它們在印度境內發動襲擊,以此作為「代理人戰爭」策略的一部分。
這些恐怖組織尚未表現出任何常規戰能力,不過一旦新技術的出現使小型叛亂組織更容易像國家正規軍那樣行使破壞力,那麼這種狀況將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印度將不得不準備應對這樣的結果。
報導稱,事實上,印度可能面臨的混合戰威脅不僅來自巴基斯坦。印度方面已經多次指責中國向印度東北部的反叛運動提供援助。中國在混合戰方面令人畏懼的能力以前就有過記載。機器人和網絡攻擊對於左右未來戰爭的走向將發揮關鍵作用,中國在這兩個領域中居於世界前列。
▲資料圖片:中國與印度士兵進行聯合軍演。
隨著這兩項技術變得更為廉價和易於使用,不難想像它們落入背後有國家支持的非國家行為體手中的情形。隨著購買或改進「玩具」無人機成本的降低,像利用廉價無人機攜帶生物武器這樣夢魘般的狀況只會更加接近於現實。
這一切遠非天方夜譚。南亞以前就遭遇過混合戰威脅,甚至是在西方理論家創造出這一術語之前。泰米爾猛虎組織在許多方面成為混合戰威脅的早期範例:它擁有陸、海、空軍,具有國家一樣的軍事能力;它設法利用犯罪事業來幫助維持其叛亂運動;它甚至擁有一個遍布世界的完善的宣傳網絡。
斯裡蘭卡政府用了幾十年時間把自己的作戰方式也改變為混合戰,才最終擊敗了這個分離主義組織。南亞存在讓這樣一個組織崛起的條件,這一事實應該提醒觀察人士注意:這樣的事情在未來可能會重新出現。
美媒稱中國研發高超音速武器 受技術與市場雙重驅動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未來戰爭將展開在更多維度上。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