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銳評 | 中國武器與傳統軍火巨頭「掰手腕」;川普「松松韁繩」 日韓軍力欲狂飆?

2021-02-13 參考消息

近幾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在包頭主辦「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多款頂尖外貿武器都有亮眼表現。另外在東亞局勢緊張的同時,日本和韓國開始需求獲得更多進攻火力。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天不容錯過的軍情。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發表羅德·萊昂的文章《日本和韓國希望獲得更多軍事火力》稱,韓國近來一直致力於提高自身的彈道飛彈能力。與此同時,在日本有些人開始對打擊能力表現出新的興趣。

川普成為總統之後,美國在全球的「小夥伴」都陷入焦慮之中。川普在競選時就一再宣稱拒絕讓盟友們再搭順風車,美國的保護必須要收費。特別是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是被川普點名了的「臉皮厚」盟友,川普曾宣稱日本和韓國就應該「全額報銷」駐軍費用,否則美軍就撂挑子走人。

雖然川普當選之後並未踐行承諾,但是這樣的態度再加上東亞一日緊似一日的局勢,日本和韓國確實也不敢太指望美國。

▲韓國「玄武」飛彈

但是川普這種「決絕」的態度對於日本和韓國的某些人來說,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二戰後美軍在東亞的存在,高舉的是保護盟友這杆大旗,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也有看管的意圖。日本一直以來都夢想成為「正常國家」,加快擴軍步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日本政府8月8日舉行內閣會議批准2017年版《防衛白皮書》,極力渲染「中國威脅」及美日同盟,將遏制中國以及為老大哥分憂作為自己強軍的藉口。川普的抱怨推動了日本的「安全自理」,省錢省力的同時也削弱了美國長期以來對日本的約束力。

韓國的情況有差異但也有雷同之處。韓國國內存在一種聲音,認為應建設強大進攻能力甚至是核武的雄心,少了美國的約束,韓國可能在這條路上會走得更遠。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稱,鑑於該地區經濟上的相對成功,及其在全球防務支出市場所佔的份額,亞洲的防務公司正想辦法進入全球武器市場。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是全球第三大武器出口商,而韓國位列第13位。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問題是它在全球武器市場的地位是小眾商品出口商。

亞洲的大國通過數十年的追趕,在軍工領域日益展現出強勁的實力,不僅在家門口與傳統軍火巨頭「掰手腕」,甚至把競爭引到了這些巨頭的傳統市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現最為搶眼的就屬中國了。

中國防務企業何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首先中國的武器製造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儘管最先進的武器系統都僅供本國使用,但其中許多技術和先進的製造工序對於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客戶來說非常誘人,當然價格也很誘人。另外就是中國並不排斥技術轉讓,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巴基斯坦設立了生產線,製造JF-17「雷電」(FC-1「梟龍」)戰鬥機。

近些年,中國防務企業在不斷推出一個個外貿爆款的同時,在宣傳上也逐步跟上了歐美軍火巨頭的步伐,各類世界頂級防務展上都能看到中國防務的身影,而且每次都有驚喜。

8月16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在包頭隆重舉辦「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一次性展出了10多型共34輛裝甲車輛。中國多型外貿頂尖武器在實彈射擊環節展示出令人影響深刻的戰力。中國武器有顏值、有實力而且好用不貴,誰又能拒絕呢?

▲8月16日,在內蒙古舉行的「裝甲與反裝甲日」特別活動日上,官方展示了一段中國國產「GL-5型主動防禦系統(簡稱APS)」攔截89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彈的視頻,這是國內該類系統的首次公開。

瑞典國防研究局(隸屬瑞典國防部)發布了一份長達100頁的俄羅斯軍力報告,認為俄軍力已經大幅增長,能同時採取多個大規模軍事行動。報告作者、該局俄軍研究部主任約翰·努爾貝裡表示,俄軍從2016年起就有能力打至少一場有10萬至15萬軍人參加的、大規模、多兵種戰役。此外,除進行一兩場多兵種戰役外,俄軍還保有足以在每個軍區打幾場中小型多兵種防禦戰的能力。

▲資料圖片: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下轄的海軍陸戰隊旅和隸屬於艦隊的俄陸軍第11軍的部隊在俄羅斯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演習。

近些年,俄羅斯軍隊福禍相依,一方面受油價疲軟以及西方制裁的影響,俄羅斯經濟持續低迷,而相對應的國防預算也持續維持在低水平。另外,俄羅斯也有各國軍隊中存在的流行病——徵兵難,特別是吸引並留住那些高素質的人才越來越困難。最後還有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萎縮,很大程度上仍在吃蘇聯時期的老本,一個個宏偉的武器計劃也只是在畫餅充飢。

但是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似乎一掃上面提到的這些「烏雲」,俄格戰爭、敘利亞戰爭,俄羅斯軍隊雖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但總起來說是花了小的代價卻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誠然,俄羅斯的航母計劃、隱形戰機計劃以及各類科幻武器計劃可能有點不靠譜,但是不能憑此將俄羅斯軍隊的作戰能力一棍子打死,武器只是評判軍隊戰鬥力的一個方面,俄羅斯有句諺語:「鋼鐵不會自己打仗。」

介入敘利亞戰事,一方面展現出俄軍有能力在不削弱本國整體防禦能力的情況下,在境外實施軍事行動。物資補給水平是決定軍隊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俄羅斯無疑在這方面仍有缺陷,但是在敘利亞,俄軍的對手無力在海上或空中削弱俄軍的物資補給。知己知彼,恰當的時機、合適的地方以及可控的規模,腦子轉得快就能夠彌補軍力上的缺失。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一周軍情銳評 中國武器成網紅;耿直川普為俄羅斯懟媒體……
    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周不容錯過的軍情。 美俄「危險互動」給川普添亂五角大樓發言人傑夫·戴維斯回應俄羅斯間諜船出現在美國東海岸附近:「這並非我們看到他們進入領海之類的事情,就這點而言,這是合法的,非常類似於我們的行動。
  • 【重磅銳評】日韓對美提高的軍費擋不住,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也廢不了,美日韓鐵三角仍然瘸腿,卻對中俄的壓力並未減小,解讀真實的原因
    【重磅銳評】日韓對美提高的軍費擋不住,日韓之間的軍事保護協定也廢不了在亞洲,世界霸權主義的美國,一直希望在東亞建立美日韓所謂的鐵三角,來對中俄進行遏制。特別是在今天中國如此高速發展的時候,在美國看來,快速組建美日韓鐵三角更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但是到今天,也只能是美韓同盟和美日同盟的兩條邊,而日韓同盟這條邊根本就建立不起來。如今卻有越來越亂的跡象。造成這種亂象叢生的原因,就在當今產生了一個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川普。
  • 平戎 | CIA下令敘ISIS撤退;美國擬在臺灣部署核武;中國打造量子防線震懾美日
    軍情熱點:路透社援引外交消息人士和敘反對派武裝代表的話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要求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自由軍」的兩夥武裝分子停止在敘東南部地區的交戰,該兩大團夥的頭目均表示,中情局和支持他們的沙特等國要求他們離開敘利亞東南部並前往約旦。
  • 軍情銳評 | 日本揭開修憲「封印」 向「軍事大國」狂飆
    2017年,日本在成為「軍事大國」的路上狂飆突進。
  • 《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7月25日,《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 國際銳評 | 誰將把臺灣引入危途?
    在「通俄門」、川普競選團隊主席馬納福特認罪、白宮「內鬼門」等一系列事件不斷發酵下,白宮多次宣稱中國「幹預選舉」,意在挽救選情、轉移焦點和推卸責任。正如前中情局分析師詹森所言,共和黨「試圖建立這樣一種敘述方式:投給民主黨的每一票都是投給中國」。不過,美國政府此舉並非局部行為,而是深刻植入「印太戰略」語境。
  • 中國軍火巨頭—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現在的中國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不管是在哪一方面,軍事設備軍事裝備,這些都毋庸置疑,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一看我們國家的軍事上發生的一些歷史軍事事件,還有哪些強大的軍事武器呢?眾所周知,我國對軍火出口管理極嚴。我國目前僅有幾家國有企業擁有軍品出口資質。保利就是其中最早的一家。也是其中背景最為深厚的一家。
  • 中國軍工帶來一個好消息!反超老大哥的背後,是中國科技全面崛起!
    尤其是日韓兩國,國內遍布美軍基地,面對美國武器的強買強賣,幾乎沒有抗拒的能力。日韓兩國不僅要斥巨資購買美國武器,還要額外繳納天價軍費。僅這兩筆,就夠美國軍工巨頭賺得盆滿缽滿。在石油美元體系的捆綁之下,阿拉伯國家一擲千金,名為購買美國武器,實則繳納天價保護費。而在政局混亂的非洲大陸,美國軍火商更是不顧國際軍工貿易規則,毫無忌憚地走私軍火,謀取暴利。
  • 大國重器之爭,中國動力鋰電池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比如,199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就設立了「外資股比不得超過50%」的保護性條款,歷年國家對自主傳統汽車技術開發更是給予了多年、巨額的獎補資金,按照相同邏輯,我國是否早就應該出現能與德國博世、日本電裝掰手腕的傳統汽車巨頭呢?答案是否定的!
  • 「私通」中國?!剛剛,又一個國際巨頭傻眼了!
    這就在情理之中了,因為川普本身就是最大的軍火商代言人。三那麼,谷歌為什麼要拒絕美國軍方的要求呢?這要追溯到去年了,因為谷歌去年拒絕了美國國防部的兩個大項目,一個是給美國軍方的無人機提供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支持,另一個是給美國軍方提供雲計算和存儲服務。
  • 轟-6頻頻威嚇臺灣島, 背後是中美「掰手腕」!
    於是,灣灣就「炸鍋」了……據臺灣媒體援引臺「國防部」25日下午消息,稱當天上午,解放軍一架轟-6轟炸機在大陸內地進行飛行訓練後,沿臺灣海峽中線以西,由南向北飛返原駐地。「臺軍全程掌握解放軍飛機動態,並實施升空警戒與監控」。不過臺軍並未發布相關拍攝影像。
  • 軍情銳評 | 俄羅斯向菲律賓捐贈5000支AK步槍,背後有這層深意——
    近日,中國周邊又是熱點不斷。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宣布將接收來自俄羅斯的無條件軍事援助,包括5000支AK步槍。
  • 國際銳評丨美方涉臺惡法掀不起風浪
    此舉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國家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中美關係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1979年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明確指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對此,美國一些政客心知肚明。
  • 國際銳評丨制裁成癮的美國政客終將遭受反噬
    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對中方官員實施進一步籤證制裁,到美國商務部將58家中國實體列入首份所謂「軍事最終用戶清單」,正如《星島日報》所評價,「本屆美國政府好像要將抽屜裡所有制裁中國的手段都使出來」。一言不合就制裁——如果一國政府處理對外關係只剩下這個手段,那就表明其已不具備通過正當方式解決分歧的智慧,所謂的反華操作已經黔驢技窮。
  • 中美貿易戰將使中國練就「三大超能力」
    央視新聞聯播5月13日發出的強勢評論,既是動員令也是戰鬥檄文,宣告了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準備,迎接美國強加的一切挑戰,邁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這一道坎。這一聲吼,讓中國上下一片沸騰,大家上下同心準備與美國真正掰一下手腕。新聞聯播有多熱?
  • 國際銳評|中國軍隊是捍衛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這份名為《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的白皮書,對中國自1990年以來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實踐進行了梳理,指出中國軍隊在推進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駐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 美國無限量訂購軍火,欲「全面武裝」盟友國軍隊.
    美國今年在軍事上動作頻頻,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外,還無限量訂購軍火,欲「全面武裝」盟友國軍隊。
  •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
    7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重磅發聲,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銳評指出,美國有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採取「雙重標準」,將中國依法處置宗教違法活動污衊成「迫害」,甚至公然會見一些違法分子,為他們撐腰站臺,幹涉中國內政。這種基於一己私利的做法,不僅損害中美關係,也令美國名聲進一步掃地,有損於美國自身利益。
  • 為了一個美國大兵,普京和川普又要掰手腕了?
    比如,綽號為「死亡商人」的俄羅斯軍火大亨維克多·布特。2008年,為了抓捕這個國際軍火商和毒品走私犯,美國派出特工將布特引誘到泰國,將其一舉擒獲。他的故事還被改編拍成電影《戰爭之王》。當然,也有可能是2010年在賴比瑞亞被捕、被控販毒的俄羅斯飛行員康斯坦丁·雅羅斯申科。對於惠蘭一方的說法,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15日的確有過表態,稱俄方可能會對交換犯人持開放態度。
  • 中止收購注力MRO,勢必銳尋找新出路
    目前Asco的產品幾乎覆蓋了所有主流機型,尤其是主力產品高升力系統被廣泛應用於空客、波音和支線飛機項目,其中包括A220、A350、A380、A321、787、737和達索獵鷹7X等。 停止併購Asco的同時,勢必銳的另一起歐洲收購也變得不明朗。勢必銳表示公司「無法保證」在今年10月31日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對龐巴迪貝爾法斯特工廠的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