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制裁成癮的美國政客終將遭受反噬

2021-02-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眼看任期還剩不到一個月,某些美國政客的 「制裁大棒」掄得愈發瘋狂。

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對中方官員實施進一步籤證制裁,到美國商務部將58家中國實體列入首份所謂「軍事最終用戶清單」,正如《星島日報》所評價,「本屆美國政府好像要將抽屜裡所有制裁中國的手段都使出來」。

一言不合就制裁——如果一國政府處理對外關係只剩下這個手段,那就表明其已不具備通過正當方式解決分歧的智慧,所謂的反華操作已經黔驢技窮。換句話說,美國政客越是表現得兇神惡煞,越是暴露出虛弱無能。

人們看到,過去幾年,在這些毫無職業素養的政客操弄下,制裁外交幾乎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代名詞。根據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發布的統計數據,本屆美國政府自2017年上臺以來,已實施超過3900項制裁措施,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從傳統盟友,到宿敵新仇,再到戰略對手,統統都遭到美國政客的無差別打壓。

怪不得俄羅斯《觀點報》稱,美方對制裁上癮了,他們每天不宣布對別人的制裁就無法生活。美國羅德島大學教授尼科萊·佩特羅在《美國制裁成癮》一文中指出,要理解「制裁」在美國外交中的角色,最好的方式是將其理解成一種「上癮症」。

美國政客為何患上制裁「上癮症」?說到底,與軍事幹預相比,制裁的成本更低,因而成為美國外交決策圈一種廉價的宣洩不滿的方式。然而,正如謊言說多了沒人信,制裁大棒揮舞得太頻繁也會讓世界陷入「制裁疲勞」,最終令自身遭受反作用力。

一方面,美國揮舞制裁大棒無非是想讓被打壓的國家屈服,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以伊朗為例,不可否認,美國的長期制裁對伊朗經濟與民生造成很大衝擊。特別是在疫情之下,美國政府加碼制裁,增大了伊朗疫情防控的難度。

然而,伊朗社會面對制裁表現出的群情激昂,反倒讓白宮感到如「芒刺在背」。一名在伊朗法爾斯省省會設拉子工作的醫生扎爾扎德說,雖然醫生們身體疲憊,還要面對美國制裁造成的困難,但每個人都堅守崗位,都在為了勝利而「戰鬥」著。

另一方面,美國政客的「制裁大棒」也會打疼自己。近年來,美國編造各種藉口對上百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企圖阻撓中國發展。但結果呢?以制裁華為為例,美國一家公司因被迫斷供華為在短短10多天時間裡損失了2億美元。特別是在疫情之下,美國政客為一己私利瘋狂加大對中國公司的制裁,企圖切斷中美企業合作,只會令美國企業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讓美國民眾付出沉重代價。正如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法裡德·扎卡利亞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指出,美國過度依賴制裁終將反噬自身。

而從長遠來看,沉迷於制裁手段的美國政客正不斷地把美國國家信譽拉低,讓美國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今年8月,當美國在安理會提出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決議時,僅獲得一張支持票。可見,國際社會對美國搞單邊制裁的霸道做法是何其反感!

當今世界,大小國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這是處理國際關係的正確方式。所謂制裁涉及他國尊嚴、榮辱與利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會屈服。那些動輒揮舞「制裁大棒」的美國政客,或許能藉此滿足一下表演欲,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倒會令山姆大叔與全世界為敵、淪為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7月25日,《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
    7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重磅發聲,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銳評指出,美國有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採取「雙重標準」,將中國依法處置宗教違法活動污衊成「迫害」,甚至公然會見一些違法分子,為他們撐腰站臺,幹涉中國內政。這種基於一己私利的做法,不僅損害中美關係,也令美國名聲進一步掃地,有損於美國自身利益。
  • 國際銳評丨美方涉臺惡法掀不起風浪
    近日,美國領導人籤署「2021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條款。該條款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揚言支持臺灣參與多個重要國際組織。 在本屆美國政府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白宮一些政客正妄圖通過操弄涉臺惡法,延續瘋狂的反華表演。此舉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國家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國際銳評|向全球「投毒」的美國休想諉過於人
    》近日公布一項推斷數據震驚世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美實際新冠病例數量可能被低估60%,即可能有多達6500萬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面對疫情蔓延,美國政客對本國人民不負責,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樣漠然置之。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美國公民累計經空港、陸地出國2319.5萬人次。由於美政府未實行有效防疫措施,全世界淪為美國疫情輸出的受害者。
  • 國際銳評|中國軍隊是捍衛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白皮書以翔實數據和大量事例證明,中國軍隊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力量,從而有力回擊了美國政客炮製的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的謬論。宗旨和原則,迄今已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16名中國軍人犧牲在維和一線;先後有1000餘名中國女性官兵參與維和行動;截止今年8月,有2500多名中國官兵正在8個維和特派團和聯合國總部執行任務;除維和任務外,中國維和官兵還在剛果(金)、南蘇丹等國參與人道主義救援和戰後重建工作,並向一些國家的民眾傳授農業種植技術……這些數據和事實充分證明,遠赴海外的中國軍人為遭受戰火摧殘的民眾帶去了和平和希望
  • 美國頻打臺灣牌最終必將反噬自己!!!
    所以,正告美國在打臺灣牌時要悠著點,玩過火了後果很嚴重,不僅會永遠失去臺灣這張牌,美軍也將遭受重大傷亡。3、美國打臺灣牌將會導致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反制美國,損害美國利益總之,在所有重大國際議題上,「凡是美國支持的中國就反對,凡是美國反對的中國就支持」,使美國很難實現自己的目標。4、美國打臺灣牌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聲譽
  • 【國際銳評】中美打交道要不得「杯弓蛇影」心理
    幾乎同時,美國知名媒體彭博社隨即炒作所謂美國多家科技公司被植入中國「間諜晶片」的傳聞,這篇報導很快遭到所涉及公司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否認。儘管如此,美國媒體仍狡辯道:「即便中國現在沒有侵害美國電子產品供應鏈,以後也會」。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折射出美國某些人在發展中美關係問題上始終抱著「杯弓蛇影」式的焦慮。
  • 環時銳評:立陶宛迅速狡辯,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這個小國的策略就是死抱美國大腿,做朝美國戰略對手狂吠最兇的忠犬,換取美國的保護。在該國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廳的外牆上寫著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一句話:誰侵犯立陶宛,誰就是美國軍隊的敵人。幾年前環時記者去立陶宛採訪,問該國一名國際政治教授:你們相信這句話嗎?對方沉吟片刻,回答說:我們除了相信這句話,別無選擇。
  • (撕裂的美國)國際銳評丨政治極化不斷消耗美利堅的生命力
    正如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所說,「美國現在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國家。共和黨和民主黨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對話。兩方佔據不同的世界,導致的後果就是政府日益癱瘓」。  確實,政治極化是美國政治生態一個鮮明特點。美國兩黨將黨派利益凌駕於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彼此的纏鬥愈演愈烈。
  • 立陶宛迅速做出狡辯,環時銳評: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中國外交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該國召回其駐中國大使。原
  • 國際銳評 | 美國智庫:美國有可能成為「超級流氓大國」
    的確,自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美國已陸續退出了《環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等重要的國際協議;它還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據美國媒體披露,川普總統曾多次對他的助手表示,要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
  • 國際銳評|「變色龍」蓬佩奧想當總統的野心日益膨脹
    現在美國的外交圈:機會主義者當道,搞專業的人靠邊站。」近日,美國著名外交家布熱津斯基之子馬克·布熱津斯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採訪時,一語道破美國政壇的現實。而在這些機會主義者當中,蓬佩奧無疑最臭名昭著。
  • 國際銳評 | 誰將把臺灣引入危途?
    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初發表一篇「討華檄文」,給中國扣上了「幹涉美國選舉、挑戰國際秩序、威脅臺海穩定」等一堆帽子。最近一個時期,美軍也頻繁在涉臺問題上刷存在感。這些舉動勢必衝擊中美及兩岸關係,甚至有釀成危機之虞。
  • 被中方制裁的另18名美國人是誰?
    華春瑩:誰做壞事自己心裡清楚在華盛頓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一職時,中國外交部21日凌晨宣布,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美國反華政客實施制裁,其中包括川普政府中的蓬佩奧、納瓦羅、奧布萊恩、史達偉、波廷傑、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爾頓、班農等。
  • 中國制裁後,美國政客每人損失了一億美元
    如果他們不因此付出代價,那麼難保以後的美國政客不有學有樣。中國忍這幫人很久了,終於等到他們下臺了。 根據制裁令,這28人及其親屬,將被禁止進入中國境內,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將被限制與中國做生意。 對於中國的這條制裁令,很多崇洋媚外的軟骨公知很是不以為然。不就是關聯企業不準和中國生意嘛,人家蓬佩奧沒必要和中國做生意。
  • 「美國馳名雙標」的背後,暴露出什麼?
    3分鐘回顧「無法呼吸」的憤怒如何愈發激烈 來源:央視新聞美國示威中部分打砸搶燒、暴力衝擊的場景,與去年發生在香港街頭的情形類似。但這次,美國政客不再美其名曰「美麗的風景線」,而是怒不可遏地叫囂「一搶掠,就開槍」。他們讚譽香港的黑暴分子為「英雄」,卻將自己國內抗議民眾稱為「暴徒」。
  • 香港24小時丨8月31日香港發生了什麼?
    詳情>>>·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譴責美有關政客顛倒是非、助紂為虐針對有媒體報導美部分政客批評警方依法拘捕行動,將違法犯罪分子美化為「持不同意見者」,要求特區政府立即撤銷指控並威脅推動涉港議案,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表示,有關言論顛倒是非,助紂為虐,赤裸裸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再次暴露美國政客的虛偽、
  • 四名美國政客被外交部宣布制裁,他們是什麼人?
    過往的事件顯示,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以及美國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聯邦參議員盧比奧、克魯茲,聯邦眾議員史密斯這四人屢屢炒作反華議題
  • 全球疫情、美國制裁,一次釐清2020亂局之年 | 東西情報站
    而2020年以後,貿易摩擦逐漸擴散到科技領域、金融領域,而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撕裂公開化、白熱化,變化速度之快,也如這一年的疫情一般前所未見。研究新冠病毒,需要追溯它的前世今生,需要跟蹤它的最新動態;研究美國或者這個劇烈變化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