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將使中國練就「三大超能力」

2021-02-23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中美貿易戰,打是美國挑起來的,談也是美國願意談中國就跟你談,但怎麼打和打出什麼樣的效果,卻不是美國所能決定的。談,中國歡迎,因為互利共贏的合作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打,中國也絕不讓分毫,中國藉機能打出一片新天地出來!

央視新聞聯播5月13日發出的強勢評論,既是動員令也是戰鬥檄文,宣告了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準備,迎接美國強加的一切挑戰,邁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這一道坎。這一聲吼,讓中國上下一片沸騰,大家上下同心準備與美國真正掰一下手腕。

新聞聯播有多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4日11時,在15個多小時裡,新聞聯播的微博話題閱讀總量超過31億,討論總數高達165萬,僅僅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的康輝播報的國際銳評就有八千多萬的播放量。

中國上下已經被動員起來,做好了和美國打一場史詩級貿易戰的一切準備。

自去年美國發動中美貿易戰以來,我們一直堅信,中國必然贏得勝利,並會借這次挑戰快速調整自己,從而變得更強大。由於川普的極限施壓,使得中美貿易戰變得長期化,中國將因這一極限施壓獲得三大超能力:

過去幾年,中國到了工業和資本輸出的時候,對外的投資也一直快速增長。然而,由於國內市場和潛力太大,所以中國企業出海的主要是國有資本和私有大資本,真正需要出海的實業資本反而不積極。結果,國有資本的投資方向總體與中國的國家戰略一致,一些私有資本的投資相對則隨意很多,大量資本投入到了與國家戰略不符的領域之中,表現出來就是企業國內高負債和境外重資產,而且與國家戰略無關的重資產。這些偏差,過去兩年已經有了矯正。

現在,由於美國在貿易上的極限施壓,必然會導致中國一批外貿型的企業為了生存向全球範圍內擴張,在其他國家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這麼做不但可以開發全球非美市場,還能通過這些國家將相關商品輸送到美國。從這一點看,美國的所謂貿易戰也不可能起到什麼實質性作用,因為在全球化大分工的背景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立生存,川普所謂藉助對外加稅、對內降稅的方式也不可能讓企業把工業重新轉移到美國國內。哪怕美國給了郭臺銘那麼大的補貼,郭臺銘迄今也沒有選擇在美國大筆投資,更別說其他企業了。

一旦中國企業擴張出去,基於中國工業能力的優勢將會凸顯,相信10年後川普的這次對華貿易戰將會鍛造一批中國跨國企業,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的創新能力怎麼樣?只能說現在還可以,但與發達國家的創新能力相比我們還有較大差距,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不過,正所謂事情總會起變化:一方面在新中國教育、工業和市場的積累之後,中國已經開始有了自生的創新能力,這種能力正在厚積薄發;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將不得不更多靠自己來創新,中國人自力更生的意識一旦被激發,必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特別是在中國有巨量工程師基礎和有巨量受過高等教育人口的背景下,這種能量將超乎想像。

5月14日新聞聯播央視快評「中國底氣從何而來」,將中國底氣總結得非常到位:

來自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世界第一大市場的廣闊空間和巨大的人口人才紅利。來自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資源、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1億多市場主體……來自持續不斷並富有成效的改革創新。創新正引領中國經濟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來自不可阻擋的經濟全球化潮流。中國實行全方位開放,從不依賴某一個國家或地區。

美方發起的貿易戰奈何不了中國,相反,中國只會在磨礪中不斷成長和強大!

快評特別強調了中國的人口基數、勞動力資源、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以及中國的企業數量。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中國市場有無限的開發潛力,因為中國人口的零頭都比美國多;中國擁有足夠的人才基礎支撐這些創新,支持開發中國國內市場;中國有足夠多的企業實體作為平臺開發國內市場。這些基礎,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不具備的,包括美國也沒有這樣的潛力和能力。

所以,當美國向中國進行極限施壓時,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到這種缺乏善意的壓力,都能更加積極地響應國家號召努力投入到國家開發的大潮中去,這會給中國市場帶來巨變。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中國經濟將會不斷與全球範圍內其他經濟體進行對接,並進行經濟要素稟賦的能量交換,從而形成更大的能量。中國走向開放的政策趨勢,相比美國走向封閉的趨勢必將會越發顯現出優勢。畢竟,中國的市場比美國更大,中國市場潛力比美國更大。

所以,美國所謂的極限施壓和關稅大棒,必然不會達到任何目的,而中國卻會因此成長為一個具有更多超能力、開放而強大的市場化國家!

多年之後,當歷史學家評判川普發起的這場貿易戰時,一定會將其歸入錯誤決策之列,我們也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將引爆中美科技戰?
    川普一意孤行、我國隨即強勢喊話,雙方劍拔弩張的氣勢,預示著這場貿易戰已經不可避免。雖然群情激憤,國人一副勒緊褲腰帶、甚至不買美國貨的架勢,但有一點需要明確,就目前中美兩國公布的徵稅商品目錄來看,這可能只是貿易戰的前奏。在列出的清單中,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工業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產品等,實施加徵關稅行動。
  • 駐美大使崔天凱:貿易戰將兩敗俱傷!
    近來有很多關於中美之間可能爆發貿易戰的討論。貿易是為了互利,戰爭將導致兩敗俱傷,貿易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摧毀貿易往來。中美關係發展過程中的許多關鍵人物,例如費正清先生、今天在座的傅高義教授,以及基辛格博士、布熱津斯基博士等,都同哈佛大學和費正清中心頗有淵源。我今天下午能到這裡演講深感榮幸。  不久前,費正清中心出版《中國問題》一書,提出了關於中國的36個重要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塑造美國未來的中國觀。對這些問題,我並沒有現成的答案。
  • 中美貿易大戰,我們的底氣在哪?
    7月6日,中美貿易戰實質性的打響了第一槍;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兩艘美國軍艦公然由臺灣南部海域航經臺灣海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無論我們多麼不希望與美國發生大規模碰撞,或者中美貿易大戰會給中國帶來多大損失,又或者中美此次大規模較量多麼不理性明智。但是,當種種努力都失敗只剩下一個選項時,中國能做的就是拿出勇氣與之一戰。
  • 川普正式打響中美貿易戰 人民幣會如何走?
    華爾街見聞另有文章提到,川普若向中國「宣戰」,最受傷的可能是美國企業,比如代工廠商在中國且嚴重依賴中國需求的蘋果、從中國進口原材料或中間產品的美國製造企業、從中國進口低價產品的美國零售商、美國農業和運輸設備公司。(更多分析,詳見《貿易保護「核武器」周一見?
  • 中美貿易戰下的機會與風險(中)
    我們在「中美貿易戰下的機會與風險(上)」中重點分析了中美戰略的核心主導思想以及在不同時期的戰略、戰術對各自產生的影響。
  • 這是對中美貿易戰最粗淺的認識……
    中美貿易戰,月底要進入到第12輪談判,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刻影響著兩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真不知道從何說起,各路大神已經分析的有理有據
  • 中美四個戰場,第一場「貿易戰爭」已經爆發,結局——美國敗
    【中美四個戰場,第一場「貿易戰爭」已經爆發,結局——美國敗】中企思智庫:北京時間23日凌晨0點30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採取措施限制中國投資,並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率先發起了挑釁。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爭即將或者已經爆發!
  • 未來三個月:中美博弈的衝突點和窗口期
    21年前的今天(1999年5月8號),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3名中國記者當場犧牲。在這兩件讓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裡,世界的格局是怎樣的?我們可以從中提煉出哪些教訓?今天的5月8日,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百年一遇的疫情。在疫情前,中美之間就存在著結構性的地緣戰略矛盾;疫情的發生,將讓中美之間的矛盾走向何方?
  • 美媒:中國有東風,美國也有三大航母殺手
    題目:美軍將在戰爭中使用所有手段來擊沉中國的航母 文章作者是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詹姆斯,他一直關注中美軍事問題。文章援引了美軍最新的年度報告對中國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的分析。在這份報告中提到,DF-21D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達到了900英裡(約1450公裡),DF-26的射程達到1800-2500公裡。 「這意味著什麼?
  • 瑞穗綜合研究所眼裡的中美貿易戰爭影響(關注日媒)
    該所認為這場戰爭受損最大的國家無疑就是中國。瑞穗假設「中美貿易減少了20%」,中國「找不到其他可以取代的對美出口渠道」,結果將會讓中國的GDP減少3.2%。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是很好,整個世界的GDP會降低1.0%,馬來西亞-1.1%,韓國-1.1%,美國-0.9%,日本情況相當的安穩,也就減少0.6%。
  • 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強戰將排行:第一竟然是他!
    力量:94 武藝:91 體力:95 總:280位列 黃字第一號戰將第八,天下極速一一一楊大眼裝備:戰斧楊大眼,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擅長奔跑,勇猛善戰,眼睛比較大,被稱大眼。他「少有膽氣,驍捷異常,跳走如飛」,練就了一身絕世功夫。
  • 【大國策專訪】葛來儀:中美貿易協定達成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Glaser)是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的亞洲高級顧問,也是該中心中國實力項目的負責人。她主要從事與亞太安全有關的問題,重點是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大國策智庫、《中美印象》網張涓和外交學人(The Diplomat)的夏舒(Shannon Tiezzi)近日對她進行了聯合採訪。
  • 中美達成共識,籤署一重要貿易協議,WTO:歷史性協議!
    閱讀本文前,請您停留5秒鐘,先點擊上面的公眾號「二點武器」,然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內容,這裡已經匯集了20萬的軍事迷
  • 中美貿易戰談判最新消息 新一輪中美經貿戰談判有何安排?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消極影響。  問:據了解,今天下午薩爾瓦多駐華使館舉行了開館儀式,你能否證實?中方對中薩關係未來發展有何評論?  答:今天下午,薩爾瓦多駐華使館舉行了開館儀式,外交部副部長秦剛出席有關活動並致辭。
  • 貿易戰打響第三槍,軍事制裁強硬反擊,中美進入雙線對抗
    今天,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然而也是在今天,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第三槍。
  • 中美宿命之戰與諸神黃昏:把中國逼成了對手,是美國之大不幸
    居然跟中國人打貿易戰?不知道美國人何來的底氣,雖然中國自己無意稱霸,但中國卻是最不可能向霸權主義低頭的國家,過去幾十年的歷史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中國文化沒有侵略性,但中國卻擁有非常厲害的反手。將中國逼成自己的對手,那將是美國的悲哀。」二戰末期,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由黃金支撐的美元確立為國際貿易融資的基準貨幣,其他各國貨幣以固定匯率盯住美元。
  • 中美海運貿易突然「火爆」,運費暴漲90%以上!發生了什麼?
    成本低、覆蓋廣、容量大等諸多優勢讓海運成了全球貿易的大動脈。數據顯示,在國際貿易中,一噸貨物每一公裡的運輸成本,公路是海運的26倍,航空是海運的95倍。1、頻頻爆艙,中美貨櫃艙位緊缺      以中美海運航線為例,目前中國至美國西海岸的艙位尤其緊張。
  • 中美貿易戰會開打嗎?別想多了,肯定不會
    請注意中國官方已經用到「懸崖勒馬」這個詞。了解中國外交語言的人都知道,如果再嚴重就只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謂言之不預也」兩個最後級別了。所以,從中國官方的反應來看,說大戰在即也的確有依據。各種分析中美貿易戰前因後果的文章當然也是鋪天蓋地。
  • 中美貿易大戰,這個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美國官員們表示,他們將在15天內發布詳細清單,計劃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確定的10個戰略行業。這些行業包括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軌道交通裝備,以及電動汽車和生物製藥產品。「我們不能處於這樣一個地位,即中國能夠以各種令我方不安的方式購買美國的技術,」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3月22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
  • 一拳超人:六大超能力者實力分析,她的地位相當於埼玉
    在故事中能使用超能力的角色並不多見,目前已經登場的僅有六人,而這六人的超能力水平更是天差地別實力懸殊,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一拳超人中六大超能力者的實力水平。吹雪的實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當於普通超能力者以及超能力強者間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