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策專訪】葛來儀:中美貿易協定達成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021-03-02 大國策智庫

葛來儀(Bonnie S. Glaser)是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的亞洲高級顧問,也是該中心中國實力項目的負責人。她主要從事與亞太安全有關的問題,重點是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大國策智庫、《中美印象》網張涓和外交學人(The Diplomat)的夏舒(Shannon Tiezzi)近日對她進行了聯合採訪。

問:許多觀察家對中美近期是否能夠達成「第一階段協議」表示懷疑。您對明年總統大選年的中美貿易關係有何預測?

葛來儀:我認為美國和中國能否成功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還不確定。隨著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取消,沒有會議的期限壓力,雙發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一個問題是,雙方都在提高自己的需求,因為雙方都認為自己有高於對方的籌碼。中國認為川普總統在政治上需要達成協議,而川普總統認為中國在經濟上需要達成協議。中方顯然希望降低關稅,也不想籤署將所有關稅保留不動的第一階段協議。美國要求中國承諾一定要大量購買農產品,並要求建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執行機制。

問:您對美國國務院最近發布的題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推進共同願景」的報告有什麼看法?

葛來儀:新發布的報告是有關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實施情況的更新,而不是戰略文件。可以將其稱為關於美國政府與該地區國家互動的情況簡介。它最重要的貢獻是清楚地闡明了印度太平洋自由開放戰略的四個目標: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和平解決爭端,基於開放投資的自由,公平和互惠貿易,開放協議連通性,並遵守國際法,包括航行和飛越自由。該報告詳細介紹了美國為印度太平洋合作夥伴國家提供為「一帶一路」倡議貸款的替代方案以及促進該地區透明,非強制性,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的美國倡議。這是川普政府最努力,也是最有進展的領域。川普政府成立了國際開發金融署,並建立了藍點網絡計劃,該計劃將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合作,對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認證。這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在南中國海等地區,美國的航行自由度有所提高,但仍在努力制定有效的策略來幫助該地區實力較弱的國家在他們的經濟專屬區捍衛其對能源和魚類的權利。在這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本文為文章節選,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閱完整內容。

「大國策智庫」成立於2017年3月16日。智庫以國家戰略、國防金融、國防與經濟、國防教育為主要研究領域,秉持客觀開放、求同尊異理念,匯集包括中外學者在內各方力量,以靈活多元運作方式,共同打造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智庫,致力於推動中國改革深入,增進中國全球影響力。

官方網址:www.daguoce.org

微信公號:大國策智庫、statecraft

歡迎投稿(有稿酬):dgctougao@163.com

版權歸大國策智庫,轉載請聯繫:statecraft@sina.com

相關焦點

  • 美國著手推進印太地區數字貿易協定
    近幾個月來,美國白宮正在思考是否要在印太地區達成數字貿易協定以應對中國。拜登政府也在仔細思考數字貿易協定的架構,同時許多私營部門也在考慮如何推進數字貿易協定。美國商會國際政策中心副主任約翰·墨菲表示,「我的理解是,美國的確與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就此類議題有過正常的聯繫,但是在拜登政府內部,此類議題是優先議題。我對此事的推進表示樂觀。」
  • 「大陸'武統'的可能性在變小」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專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在既有兩岸關係實務經驗,又在相關領域有深入學術研究的趙建民看來,兩岸未來出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較大,而「武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中美達成共識,籤署一重要貿易協議,WTO:歷史性協議!
    閱讀本文前,請您停留5秒鐘,先點擊上面的公眾號「二點武器」,然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內容,這裡已經匯集了20萬的軍事迷
  • 黃靖:「第二次冷戰」不會在中美爆發
    本文由大國策智庫高級研究員黃靖發表於2018年5月10日的《環球時報》。黃靖黃靖,大國策智庫高級研究員,德國羅伯特·博世(Bosch)基金會Richard von Weizsaker 院士。其結果,是中美兩個大國共存於同一個國際體系之中,成為現行國際秩序中的「利益攸關者」。這一現實決定了中美關係已經遠遠超出了雙邊關係的範疇:中美之間的任何問題,都具有世界意義。反之,世界上任何重大問題和挑戰,如果沒有中美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都難以管控。川普政府在這樣的形勢下發動對華「冷戰」,不僅傷害中美關係,也必將對整個世界局勢帶來負面影響。
  • 中美四個戰場,第一場「貿易戰爭」已經爆發,結局——美國敗
    【中美四個戰場,第一場「貿易戰爭」已經爆發,結局——美國敗】中企思智庫:北京時間23日凌晨0點30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採取措施限制中國投資,並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率先發起了挑釁。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爭即將或者已經爆發!
  • TikTok 被美圍剿——八十年代美日貿易戰與當下中美關係比對細節
    美日貿易戰,分為大的三個階段,六十年代是開端,激化於七十年代,高潮在八十年代,這場曠日持久的持續了三十餘年的美日貿易戰以「美國全勝,日本完敗」告終,於是日本迎來了「失去的二十年」,而日本現在已經確定是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和話語權了,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
  • 中國考慮加入這個亞太最大貿易網絡,日本對此態度積極,美國……
    美國貿易代表麥可·弗羅曼5日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已成功結束「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圖|新華社 2015年10月5日,TPP部長級談判在美國亞特蘭大結束,該協定有望成為北美自貿協定(NAFTA)之後,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協定。
  • 拜登上臺可能性多大?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深度解讀美國大選|風向
    2、王文:在11月初美國大選最終投票日之前,兩國之間的分歧一定會不斷地加大,而且在媒體上的引爆點還會越來越多。但是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以後,中美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還會對前段時間中美之間大規模的摩擦做出一定的反思和調整。3、何偉文:如果拜登上臺的話,根據民主黨現在公布的政策綱領,有兩方面可以預見。
  • 中美貿易戰下的機會與風險(中)
    我們在「中美貿易戰下的機會與風險(上)」中重點分析了中美戰略的核心主導思想以及在不同時期的戰略、戰術對各自產生的影響。
  • 中美貿易戰的歷史緣起、理論透視與戰略對策——川普還能「玩」多久?
    自新中國成立後70年的中美關係歷史充分證明,發展互利雙贏的經貿關係離不開雙方政治關係的改善與提升。自1972年尼克森訪華以來,尤其是1979年中美建交,籤訂《中美貿易關係協定》,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極為迅速。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應邀赴美國籤下了中美第一份科技合作協定,正式拉開經貿合作大幕。
  • 美國頂尖智庫學者卜睿哲、葛來儀、容安瀾等到訪盤古智庫
    10月21日,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研究高級顧問、中國力量項目主任葛來儀
  • 中評重磅專訪:李成籲中美關係轉危為安
    李成接受中評社專訪,希望中美關係能夠抓住機會扭轉持續惡化之勢 李成供圖美國知名華裔學者李成呼籲,中美雙方應當抓住美國大選帶來的機會
  • 美前國務卿克裡:避免造成災難性錯誤的可能性,中美應合作以實現更好願景
    當日,全球化智庫(CCG)作為慕安會唯一來自中國的機構,與慕安會聯合舉辦主題晚宴——「中美冷戰?迷思與現實」(「The US-China Cold War? Myth and Reality」),為從貿易和安全的角度審視美中雙邊關係、減少兩國間的誤解、加強交流搭建了國際平臺。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裡(John Kerry)在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
  • 金融前沿講堂丨張智威:中美貿易戰爆發,這些行業將受到衝擊(含精彩視頻)
    編者按2018年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所面對的最大的一次國際貿易爭端,將對兩國經濟和國際形勢產生深遠影響。
  • 首次:2021年中美在臺海爆發衝突可能性為「高級別」
    我們就能第一時間相見啦♡據臺媒報導,1月14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布報告,對2021年世界各地發生潛在衝突的可能性做出預測。這家智庫將中美之間在臺海爆發嚴重衝突的可能性首次上升為「高級別」!報告同時指出,2021年中美圍繞南海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比2020年要低,從「高級別」降為「中級別」,即「發生的可能性:低;對美國利益的影響:高」。此外,「中國與印度因邊界問題而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去年未被CFR列入報告,而今年在報告中位於「中級別」,即「發生的可能性:中;對美國利益的影響:中」。
  • 專訪約瑟夫·奈|新總統上任後,中美關係「合作大於衝突」的基調不會變
    10月24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坦帕,川普在競選集會上擁抱美國國旗。當你想要了解他的態度後面有什麼具體的外交政策支持的時候,他就說不出來了。 川普對自己有一種盲目的自信,他完全無視這個世界,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大選中,川普沒有展示出掌控外交政策細節所需要的自律性,這也是為什麼共和黨內很多外交問題專家都不支持川普。 川普的危險在於,他公開質疑美國的外交聯盟。
  • 中美貿易戰,印度到底是要「趁火打劫」還是「龍象共舞」?
    先不說這個庫馬爾前面的無稽之談,不過最後聽到「中國是『帝國主義』」小編內心還有點小激動~而且,這並不是該組織第一次「反中」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時隔半年之後,在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戰之際,印度媒體再次開始大肆宣揚右翼言論意欲何為?或許是由於民間右翼組織的煽動,目前印度政府準備「趁機」扭轉貿易赤字。
  • 中美發表重磅聯合聲明,《巴黎協定》到底有多重要?
    會談結束後,雙方發表重磅聯合聲明,其中特別強調「中美兩國堅持攜手並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什麼是《巴黎協定》?它包含什麼內容,到底有多重要?對中國以及你我的生活有什麼具體影響?2016年9月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則成為23個完成了批准協定的締約方。 2017年6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聲明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6月1日,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當日,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川普說,《巴黎協定》讓美國處於不利位置,而讓其他國家受益。美國將重新開啟談判,尋求達成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
  • 以史為鑑:美日貿易衝突往事
    近期金融去槓桿和中美貿易戰引發貨幣再度放水刺激的呼聲和討論,這是非常短視和誤國的,如果面臨中美貿易戰的外部衝擊重回貨幣刺激的老路,將重演1990年日美貿易戰的失敗教訓。5、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