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女奴隸被迫做「賣肉」的生意,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但是,有壓迫就會有反抗!

2021-02-13 魚羊密史

羅馬的對外戰爭,不管是防禦性的還是徵服性的,都給羅馬社會帶來了四個明顯的變化:版圖擴大、財富增加、本國人口的戰死和奴隸(外來人口)的湧入。為了長期奴役被徵服的各地區,羅馬在地方上設置行省,要求行省居民交錢、交地、為羅馬打仗等,還會把不聽話的人變賣為奴。

羅馬人對本國人民或臣服於本國的人特別友善,又是分土地又是賦予各種特權;而對與羅馬為敵的那類人特別兇殘,羅馬人經常把他們變賣為奴。奴隸在羅馬以及各行省毫無權力可言,不受法律的保護,身家性命沒有保障,還必須承擔各種髒活、累活,過的是豬狗不如的生活。

奴隸也是人,只不過被「貼上」了特殊標籤,是個人都無法容忍天天被虐待,因而奴隸反抗奴隸主的事情時有發生。之前羅馬有條法律規定:奴隸膽敢刺殺奴隸主,這個奴隸主的所有奴隸都必須判處死刑。從這也可以看出,奴隸造反的事經常發生,羅馬人為防止奴隸起兵反抗,不得已制定了最嚴厲的鎮壓法令。

雖然奴隸反抗奴隸主的事時有發生,但是反抗最頻繁的時間段是公元前2至1世紀。因此在公元前2世紀之前,羅馬的奴隸主要是債務奴隸,數量比較少,受到的虐待也比較輕,反抗的事也很少。而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羅馬及各被徵服的地區已經全面推廣奴隸制,奴隸變成了羅馬社會最主要的勞動和剝削對象,因而經常發生奴隸造反之事。

奴隸常見的反抗方式,由輕到重依次為:逃匿、消極怠工、起義。隨著羅馬奴隸的激增,逃匿和消極怠工已經無濟於事,因而奴隸起義變得越來越常見,羅馬不得不調集大批軍隊對付起義的奴隸。因此,羅馬有句古話:有多少奴隸就有多少敵人。

公元前138年至前132年,羅馬爆發了第一次奴隸起義,地點是在西西里島。西西里島曾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被羅馬霸佔,羅馬並沒有將島上的居民擄掠為奴,而是將戰敗的布匿人(迦太基人)囚禁在島上做奴隸,幹各種苦力。這些戰俘本性沒有那麼壞,他們也樂意在島上幹各種苦力。

無奈,殘忍的奴隸主給他們吃餿飯餿菜,住布滿蟲蛇的山洞。尤其在島上的恩那城,有一個最大的奴隸主叫達莫菲,以殺人取樂。達莫菲發明了很多折磨奴隸的酷刑,他只要心情不好,就會對奴隸施加酷刑;他還納了很多女奴隸為妾,強迫年老色衰的女奴隸做「賣肉」的生意。總之,達莫菲想到了一切可以折磨奴隸的怪招,並都付諸實施了。達莫菲的暴行激起了奴隸們的憤慨,忍無可忍的奴隸們終於舉起農具反抗達莫菲。

奴隸們在攸勒斯的率領下,攻城略地,殺死了達莫菲的武裝力量,佔領了他的莊園和城堡;不久之後,另一個叫克裡溫的奴隸也率領大批奴隸舉行起義。兩邊互為照應,西西里島很多奴隸響應舉行起義,起義大軍佔領了西西里島大批奴隸主的土地,建立了敘利亞王國。羅馬當局對奴隸起義非常恐慌,連忙調集數個軍團前來鎮壓。終於,寡不敵眾,起義大軍被殺掉大半,還有少量的奴隸被送到羅馬本部嚴加看管,第一次西西里奴隸起義失敗了。

第一次奴隸起義的失敗,奴隸主變本加厲,想盡一切殘忍的辦法剝削壓榨奴隸,動不動就大規模屠殺奴隸。面對奴隸主的淫威,奴隸並沒有被嚇倒,而是時刻在等待著機會,準備再次起義。30年後,機會終於來了。

羅馬雖然認為奴隸制是合法合理的,卻視非法拐賣為奴是非法的,依法應該將這類奴隸釋放為平民。羅馬鎮壓第一次西西里奴隸起義之後,將這條規定取消了。這條消息在奴隸當中炸了鍋,特別是那些等待釋放的奴隸更是異常憤怒,他們覺得有必要給羅馬一點血的教訓。於是,戰爭爆發了。

公元前104年至前101年,西西里島爆發第二次奴隸起義,西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區的奴隸響應。在西西里,以納維斯、雅典尼安為首的奴隸起義軍南徵北戰,攻佔了許多城市和村莊。為洩憤,他們殺死了很多大小奴隸主,並建立了奴隸王國。羅馬當局問訊,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調集數個軍團前來鎮壓。雖說奴隸起義軍規模很大,但波及範圍廣,力量分散,很快被羅馬軍團一個個擊破,第二次西西里奴隸起義宣告失敗。這次奴隸暴動之後,羅馬吸取了教訓,在西西里島留駐一些軍隊,維持當地的秩序,主要是鎮壓奴隸起義。

只要「吃人」的奴隸制度在羅馬存在一天,羅馬就一天不會太平。無止境的奴隸暴動,不是有限的軍隊力量可以制止的。在羅馬看似太平的社會下面,暗流著一股更強大的奴隸起義力量。

公元前90年至前88年,羅馬在義大利的同盟國互相聯合,起兵反抗羅馬,要求爭取羅馬的公民權。羅馬節節失敗,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大將軍蘇拉率領6個羅馬軍團打敗了義大利的起義軍,蘇拉因此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長年的軍旅生涯使蘇拉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皮膚遇水就化膿,怎麼治都治不好。被皮膚病折磨了兩年的蘇拉生不如死,心理變得越來越變態。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羅馬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角鬥表演。

奴隸主用燒紅的鋼鞭鞭打著奴隸,驅使著他們進入角鬥場,強迫他們自相殘殺。絕望的奴隸們已經喪失了人性,他們在咆哮、在到處殺人,角鬥場變得血肉模糊,痛苦聲與呻吟聲交織著出現。奴隸們一批批倒下,有的沒死但心已死,像是靈魂出竅,呆呆的癱倒在地。而看臺上的觀眾,絲毫沒有同情互相殺戮的奴隸,他們已經麻木了,滿心歡喜地欣賞如此「壯觀」的表演。

在這次史無前例的表演中,有個叫斯巴達克斯的奴隸幸運的活下來了。他的很多同伴在角鬥中喪生了,他對羅馬貴族恨之入骨,夢想著有一天殺盡他們。活下來的斯巴達克斯被送到角鬥學校參加訓練,他暗中宣傳起義,拉攏奴隸,精心組織起義隊伍。不料,他的可疑行為被監督人員發覺了,起義被迫提前進行。

公元前74年2月的一個晚上,斯巴達克斯一伙人在角鬥學校的廚房暴動,他們殺出學校,在普亞城與政府軍激戰,得到很多奴隸響應。斯巴達克斯初戰獲勝,然後率領78個奴隸撤退到維蘇威山,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起義。

其他城市的奴隸獲悉斯巴達克斯起義後,紛紛起兵響應,他們掙脫奴隸主的鐵鏈,成群結隊投奔斯巴達克斯的起義隊伍,其中也有很多失地少地的自由民和貧民。斯巴達克斯是天才的組織者和偉大的軍事統帥,起義軍在他的帶領下,加強訓練、紀律嚴明、戰無不勝,令羅馬人聞風喪膽。起義軍以維蘇威山為根據地,打敗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大的一次勝利是,裝備極差的起義軍打敗了裝備精良的3000羅馬討伐軍。

巨大的勝利使起義軍聲名遠播,更多的奴隸和平民投靠他們,最盛的時候,他們的隊伍發展到10多萬人。隊伍壯大的起義軍震動了整個羅馬,羅馬元老院再也不能對起義軍熟視無睹了,開始想辦法消滅起義軍。首先,他們想收買斯巴達克斯。元老院抓到了斯巴達克斯的情婦範萊莉雅,以她為誘餌、再許以高官侯爵,企圖讓斯巴達克斯自願解散隊伍。

斯巴達克斯非常體恤士兵,他拒絕了這些拙劣的誘降條件。和解不成,元老院便打算動用武力與起義軍決戰。羅馬集結了10多萬騎兵,以克拉蘇、龐培和盧古魯斯為大將,全力徵討斯巴達克斯起義軍。公元前71年,雙方在布林迪亞港爆發決戰,人數和裝備都劣勢的起義軍雖表現出莫大的勇氣、殺了很多敵人,但還是被羅馬大軍打敗了,斯巴達克斯連同其他起義軍全部被殺,起義宣告失敗。

斯巴達克斯起義是奴隸反抗羅馬貴族最大的一次嘗試,雖然失敗了,但是也使羅馬損失慘重。羅馬當局清醒地認識到,奴隸不是只會說話、不會表達的「畜生」。奴隸也是人,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不過他們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代價高昂的,需要用羅馬人的鮮血來「聆聽」。

作者:承宣布政使司,魚羊秘史籤約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古羅馬奴隸的生活有多悲慘?不僅要勞動,還會遭遇奴隸主的「特殊」對待
    光聽「奴隸」一詞,好像聽不出太悽慘的感覺。事實不是這樣的,奴隸是羅馬生活最悲催的一類人。首先,在羅馬,奴隸沒有被當成人,奴隸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明碼標價。第四,大多數奴隸主都很變態殘忍,為防止奴隸逃跑,他們給奴隸做特殊標記,比如臉上刻字、帶上鎖鏈等等。一旦奴隸犯事或者逃跑了被抓回來,奴隸主會嚴厲懲罰他們,斷肢、割鼻、挖眼等等酷刑常常施加在他們身上。有些奴隸老實巴交,但遇到了變態的奴隸主,命運也很悲慘,常常被毒打、折磨。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就已經出現債務奴隸,就是把那些欠錢不還的人拘禁為奴。
  • 伊斯蘭教女性被禁錮壓迫,為何她們願意接受,還從來不反抗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也是整個世界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正是因為有了壓迫,才推動人們不斷去抗爭,不斷去奮鬥。
  • 《菊與刀》之「卡斯特」社會
    」是一種世襲的等級身份制度,卡斯特一直是日本人的生活準則,是日本借鑑中國大唐的生活方式,進行修改後適應自身所固有的等級制而形成的。他們是日本的「不可接觸者」,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們是不能被計入人類數量總和的人,甚至經過他們村莊的那一段道路也不能計入裡程數中,仿佛這塊地域和這些居民從來就沒有存在過。這些人的生活極度貧困,儘管他們的職業是被批准過的,但他們卻被排斥在正式的社會結構之外了。
  • 倒幕派偶像教你過生活:凡事須有「度」
    雖然那個時代肺結核確實屬於不治之症,但是不是真的全賴時代呢。本來麼,做爹的寵兒子,你說不結行吧那就先不結。結果後來他師傅【吉田松陰】去世,弄得高杉晉作情緒不太安定,嚇得他爹求他趕緊結婚好安定情緒。等等誰講結婚能安定情緒的?
  • 奴隸制度下奴隸的生活很慘嗎?(修訂版)
    受到《湯姆叔叔的小屋》和《為奴十二年》等書籍的影響,在南北戰爭前美國奴隸的生活非常悲催是常識。福格爾的研究卻發現,美國在廢奴之前,奴隸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如美國黑奴的期望壽命、熱攝入量等方面儘管比美國的白人低,但要高於歐洲的白人。在廢除奴隸制後,美國黑人的生存狀態是下降,而不是上升。
  • 【古羅馬君王譜】羅馬帝國(二十):3世紀危機的高潮
    西方的戰爭還未結束,東方的敘利亞又發生了新的叛亂。東方的叛亂雖得以平息,但多瑙河上的戰爭卻已形成長期不決的局面。康茂德繼位後,與日耳曼人籤訂和約。根據和約,帝國在表面上維持原有的疆界,實際上卻允許日耳曼人以「同盟」的身份遷居於帝國境內,並且為帝國服兵役,替帝國守邊。從此帝國邊境就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線,為後來「蠻族」的大舉入侵開了方便之門。
  • 關於維京人,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
    你是否意識到「維京人」在你的思維中已經被貼上了標籤?
  • 這個禿頭佬,有把握「光復高雄」嗎?| 兼析臺選舉媒戰攻略
    但是,去過這個之前叫「打狗」,後來日治時代被雅正為「高雄」的港都,都有這個印象:這裡與魔都一點也不能相提並論。用臺灣人的新說法,高雄被民進黨執政20載,變得「又老又窮」——市面蕭條,企業不舉,事故頻發,民眾怨聲載道,不少人北上或者出外「討飯」。是時候革命了!突然,一個禿頭佬「空降」了。
  • 中世紀的自救:有壓迫,就有反抗,「胡斯戰爭」的逆旅之行
    簡而言之,這是捷克「胡斯戰爭」的背景,作為捷克歷史上的一次農民戰爭,它又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和反天主教壓迫的明確主張,以及捷克民族的自救色彩,在天主教會大行其道的中世紀,「胡斯戰爭」不可謂是一場時代逆旅,也充分證明了那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至理名言。
  • 印度人甘地:中國人不該抗日,給日本兩億人,日本人就會變成奴隸
    1點上面,快速進入並關注問天吧「問天吧」微信公眾號聖雄甘地:中國人不該抗日,給日本兩億人,日本人就會變成奴隸 他的前半生,過著與常人無異的普通生活,但是他的後半生,搖身一變成了獨立運動的領袖。他「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成了印度獨立運動的指導思想,為印度迎來了自由。所謂「非暴力不合作」,就是指真理至上,用愛和善去感化一切,哪怕是對待仇人,也不要使用暴力,只要不跟他們合作就好了。在他的帶動下,印度人開始對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進行「不合作」運動,他們抵制英國人的學校、法庭,拒絕買英國貨,不承認英國人的法律。
  • 豬這一生,活得好像比我更有價值...
    不僅好吃,吃完打仗還更有力氣。以至於它當時在盟軍中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可以匹敵謝爾曼坦克。放到今天來看,也許戰爭的勝利可以沒有和平鴿,但萬萬不能沒有午餐肉(豬豬)。或許你從未認真吃過一款午餐肉,又或許你已經是一個午餐肉行家。但只要你對午餐肉有過一丟丟想像,那「豬掌門火腿豬肉罐頭」,大抵就是想像中的樣子。90% 的豬肉含量,大塊後腿瘦肉粒粒分明。
  • 萬國覺醒:「關於將領那些事!」系列-「唯一聖主」君士坦丁
    「將領介紹」:「君士坦丁一世」「將領品質」:「傳說」「天賦配置」:「步兵」「駐防」「輔助」「戰場定位」:「輔助」「駐防」「入手途徑」:「最強執政官活動」「背景故事」:弗拉維-瓦萊裡烏斯-奧勒裡烏斯-君士坦丁,又稱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大帝或聖君士坦丁,羅馬帝國皇帝;他是首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
  • 自拍無人機又成了「風口上的豬」,「組合式創新」背後發生了什麼?
    這是剛拿到精靈 4 時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開玩笑說的,不過的確是這樣,雖然我們玩的不是油動的無人機,但是每次飛行我們都需要開車去六環外。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航拍無人機的使用率真的是比汽車還低,常常是一年中僅有的幾次旅行,就更別說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了。
  • 趣圖 古羅馬士兵的婚姻和美好的退休生活
    你知道——古羅馬兵營是如何布局的?古羅馬兵營的防禦工事是由什麼組成的?為什麼古羅馬士兵在行軍紮寨中,即便是夜裡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帳篷?古羅馬士兵行軍隨身帶的物資裝備都有什麼?古羅馬士兵最喜歡的放鬆活動是什麼?
  • 緬甸知名藝人加入反抗軍,「反擊軍政府血腥鎮壓的時刻到了」
    5月11日,緬甸軍事政變以來第100天,曾代表緬甸參加國際選美大賽的知名藝人赫塔-赫特(Htar Htet Htet)在臉書貼上一張照片,她拿下選美小姐的綬帶,穿上黑色T恤和軍褲,肩上掛著一把自動步槍,並寫下「反擊軍政府血腥鎮壓的時刻到了。」
  • 為什麼黑人的命也重要:讀《弗雷德裡克•道格拉斯——一個美國奴隸的生平自述》
    他對妻子說:「你讓黑鬼一寸,他就會進你一尺。黑鬼不需要知道其他東西,只要聽主人的話就行——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學習會毀掉這世上最好的黑鬼。現在,你教那個黑鬼(指的是我)識字,我們就留不住他。他永遠都不再適合做奴隸了。很快,他會變得難以管教,對主人沒有任何價值。對他自己來說,也只有很大的壞處,沒有任何好處。這會讓他不滿足、不開心。」
  • 拉丁萌芽——古羅馬文明早期的伊特魯裡亞影響
    古羅馬文明正式誕生。初期的羅馬不過是義大利諸多城邦中不起眼的一員,長期受到義大利中部強大的伊特魯裡亞人的深遠影響,甚至一度被伊特魯裡亞人控制。早期的羅馬,無論從軍事模式上,還是政治模式上,都具有濃厚的伊特魯裡亞色彩。那麼,伊特魯裡亞人是什麼人?他們對早期古羅馬文明有怎樣的影響呢?
  • 《對馬島之鬼》裡沒有「鬼」,只有「人」
    主角使用以往的戰鬥方式是無法隻身一人對抗蒙古軍的,所以他要改變作戰的方式,即抹去自身的存在,成為令敵人恐懼的「鬼」來打開局面……我們想要描繪的便是這樣一個形象。比如,在寺廟時有一段潛行過程,那不是通常武士會做的事情,實施了這樣行動,就意味著你突破了名為「武士」的軀殼,漸漸發生變化。——本作看起來有非常多的戰鬥內容,這些戰鬥是可以避開的嗎?
  • 語不驚人死不休.知名學者是「良相」,還是「國賊」?
    ,實現「美國優先」外交戰略,更是養活了一大批中國的經濟學家、外交學家、政治評論家。但是,如果你要是有對現代社會最基本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行業的常識,你就會發現,一個人能把謊話說成這樣,還大肆傳播,沒有一定的磨礪,是完全做不到的。美國立國244年,經歷了國內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為止,在教育、科技、醫療、軍事、工業、農業等各個方面,綜合性碾壓其他任何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