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誕生於江西星子起義,
經歷上甘嶺百餘場生死戰鬥,
用沾血刺刀「殺」出「鋼鐵」威名;
它,十年兩次轉型跨越發展,
強軍徵程加鋼淬火熔鑄不捲利刃;
它,是一支和人民軍隊同歲的傳奇部隊,
飽經硝煙的光輝洗禮,
讓這面旗幟更加鮮豔奪目……
今天,《東部戰區特色戰鬥文化巡禮》欄目,帶您一起領略東部戰區特有的血脈基因和謀戰風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東部戰區陸軍某特戰旅「堅守上甘嶺鋼鐵英雄連 」——
1952年12月2日,上甘嶺戰役中,該連憑藉鋼鐵意志,用血肉之軀與帝國主義的飛機大炮浴血奮戰,雖然幾個主陣地反覆易手,但上甘嶺始終牢牢掌握在中朝人民手上,徹底粉碎了美軍妄圖以打促談,用裝備優勢奪取彌補談判桌的劣勢,最終贏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連隊名片】
姓名:東部戰區陸軍某特戰旅「堅守上甘嶺鋼鐵英雄連」
誕生日期:1927年10月
座右銘: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主要榮譽:近10年來,該連先後次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軍事訓練一級單位」、「攻關先鋒單位」等榮譽。
英模人物:特等功張象山、特等功臣蔡興海、特等功臣王萬成、一等功臣王學言、一等功臣王永清、一等功臣廖延文。
逢敵敢亮劍
一次次艱難的實戰化訓練,他們咬牙堅持到最後,「不能輸!」他們堅信只有不畏難、不服輸才能在戰場上打贏,只有用敢拼敢贏的精神才能應對強悍的對手。
這支對榮譽如饑似渴的連隊,聞戰則喜、逢敵亮劍是「鋼鐵官兵」的血性密碼;以少勝多、捨我其誰,是「堅守上甘嶺精神」的基因傳承,他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吃敗仗」。
近年來,該連官兵們始終以衝鋒的姿態練兵備戰。強軍路上這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印證了「堅守上甘嶺鋼鐵英雄連」官兵們的鏗鏘誓言。
礪刃謀打贏
平時常礪劍,戰時顯鋒芒。未來戰場上信息主導,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挑戰日益嚴峻,單純靠『刺刀見紅』獲得勝利的年代已經過去,在新時期發揚紅色基因,就是要迎接新挑戰,實現新跨越!
特戰作戰力量已成為現代戰場不可或缺的刀尖利刃,推動軍事訓練轉變,必須把目光轉向信息化條件下戰法訓法研究、作戰樣式、作戰指揮。
掌握目標識別、戰場偽裝、攀登、滑降、戰場救護等現代特戰技能是他們的必備「殺手鐧」;他們既注重熟練掌握手中武器,更注重練指揮、練協同;既注重立足現有條件礪精兵,更注重著眼未來戰爭謀發展。
鐵心跟黨走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堅守上甘嶺鋼鐵英雄連」這座鋼鐵堡壘始終鐫刻紅色印記,以忠誠鑄就使命,以血性磨礪鋒芒鑄就成一把不朽的特戰刀鋒。
「要始終堅持用打得贏的標準搞建設,堅持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全軍各項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官兵們時刻銘記習主席的指示精神,在黨性中淬鍊實戰化的硬骨頭。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該連以飽滿的熱情與紮實的訓練來證明對黨的擁護,深入貫徹學習十九大精神,做到人人會背記,時時記在心,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學習、訓練、生活中去,做習主席的好戰士。
如今,這支傳承鋼鐵意志的連隊將沐浴在黨的十九大光輝下,繼續譜寫他們的強軍思想,為著共同的理想信念,開始新的長徵……
編輯:慄子(投稿微信 896491121)
東線瞭望∣東部戰區權威發布
投稿郵箱:dbzqxcj@163.com
刊期:第6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