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堅守英雄連

2021-02-08 英雄旗幟

 【編者按】在八十年代的老山防禦作戰中,全體參戰官兵以「中華民族不可辱,中華兒女不可欺」的英雄氣概,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前赴後繼,打出了新一代軍人的戰鬥雄風,湧現出許許多多氣貫長虹的英雄集體和戰鬥英模。他們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一個戰士就是一座山峰,一個連隊就是一道長城」。在此,我們編發原67軍199師595團鋼鐵6連在老山作戰中的英雄事跡。

作者張慶秋(左)在軍史館和韋昌進(右)、胡國橋(中)一同回顧戰鬥歷程

該連現為71345部隊摩步第2營第6連,1938年誕生於平西地區,前身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第11支隊第33大隊第6連,1945年10月改為晉察冀軍區第7旅第19團第6連。先後參加了保衛懷來、攻克滄縣、奔襲陽原和太原臥虎山等戰鬥。1951年,在抗美援朝中參加了金城阻擊戰和反擊轎巖山戰鬥。1985年赴滇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在著名的「7.19」戰鬥中,全連官兵英勇戰鬥,湧現出了王成式的「戰鬥英雄」韋昌進、「戰地模範指導員」王效章、「戰地模範衛生員」劉賢軍等一大批英雄模範。1986年5月,中央軍委授予該連「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

     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第六連先後擔負老山戰場主要防禦方向那拉地區111、142等8個陣地的堅守防禦和17個前沿陣地的軍工任務,在「5.31」和「7.19」戰鬥中,該連都處在敵人的主要進攻方向上。在堅守防禦的100天裡,全連先後打退敵軍從排至營規模的進攻37次,殲敵300餘名,摧毀六0炮2門、機槍3挺,繳獲槍枝彈藥一批。尤其是在「7.19」戰鬥中,第6連在傷亡較大的情況下,勇猛無畏,頑強奮戰,徹底粉碎了敵軍的「M2」進攻計劃,為扭轉戰場局勢,爭取主動權,作出了突出貢獻。


六連當年堅守的陣地      

第六連上陣地的第一天,指導員王效章在全連大會上宣布:「在戰鬥中連指揮所除留一至二名黨支部委員負責聯絡、指揮外,其餘支部委員都到最前沿貓耳洞去,同戰士一起生活、戰鬥,最艱苦、最危險的陣地,都由支委來帶兵防守,支委中只要還有一個人在,就要帶領全連奮戰到底,與陣地共存亡。」連黨支部同時宣布了對黨員的要求:最艱苦、最危險的哨位,黨員首先去堅守;最激烈、最殘酷的戰鬥,黨員要衝鋒在前;凡組織突擊隊,都由黨員任隊長;尖刀班班長和尖兵,都由黨員擔任,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1985年5月31日,第六連剛上陣地,敵軍就向他們發動了進攻,第2排防區的戰鬥首先打響了。炮彈在身邊爆炸,槍彈在頭頂亂飛。從來沒打過仗的戰士們心裡有點發慌。支部委員、排長鄒松柏大喊:「大家隱蔽起來,我先打!」他對班長張振香說:「你是黨員,跟我上!」倆人躍出掩體,衝入滾滾硝煙之中。他倆把爆破筒、手榴彈擲向衝上來的小股敵人,又端起衝鋒鎗、機槍向敵群掃射。幾分鐘後,敵人丟下3具屍體,拖著4個傷員,倉惶潰退。皺松柏拍拍身上的塵土,揮著手說:「同志們,看到了吧,仗就這樣打!」在他的帶動下,全排戰士奮勇抗敵,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取得斃敵3人、傷敵8人、自己無一傷亡的戰績。在這次戰鬥中,全連指戰員英勇頑強,奮起抗擊,打退了敵人3個波次的進攻,取得了殲敵55名的戰果。

六連戰士在堅守陣地的戰鬥中

戰鬥中,與六連陣地相鄰的211高地急需增援。增援這個高地必須經過一片300米長的開闊地,敵軍的輕重火器組成交叉火力網,死死封鎖著這條通道。第六班奉命為增援分隊帶路,衝在前邊的戰士陳偉剛剛越出塹壕,就中彈倒下,第二小組戰士恆孝進繼續帶頭向前運動,也不幸負了重傷。班長江玉平大喊一聲:「同志們,跟我衝!」迅速順著山坡向前滾去。途中,敵人的炮彈炸斷了他的左腿,戰士徐志將趕來為他包紮,江玉平推開他說:「我們的任務是帶路,快帶增援分隊往前衝!」說完,拖著一雙斷腿,向211高地爬去。當他爬出七八米時,右腿又被一顆地雷炸傷,腹部也中了彈片。醒來後,他拖著兩條傷腿繼續艱難地向前爬,身後留下了斑斑血跡。在200多米的小路上他幾次昏厥,終於在第2天凌晨3點爬上了211高地。臨犧牲前,他還請求把自己抬到洞口擔任警戒。

      1985年7月19日晨,敵軍實施「M2」進攻計劃,用超過一個營的兵力在炮火掩護下,向第六連堅守的111等陣地發起了輪番進攻。堅守在高地上的戰士,在副連長王國安的指揮下,先後打退敵人21次連排規模的進攻,殲敵200餘人。戰鬥中,第4班的5名戰士堅守的最前沿6號哨位被炸塌,堵在洞裡的4名戰士有2名犧牲、2名重傷。堅守在洞外的班長程玉山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隻身抗擊敵人,用手榴彈、爆破筒和衝鋒鎗連續打退敵人5次進攻,殲敵20多名。程玉山因與上級聯繫中斷,擔心哨位失守,在戰鬥間隙爬回離哨位30多米遠的指揮所報告情況。上級多次派人增援6號哨位,因敵人的炮火阻攔,未能奏效。此時,哨位上還剩下被堵在洞內的韋昌進和昏迷不醒的田廷榮,韋昌進左眼被彈片擊中,他忍著劇烈的傷痛,隱瞞了自己負傷的實情,通過報話機向排長匯報:「請放心,有我在,就有哨位在!」他用報話機呼喚炮火,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反撲。韋昌進利用戰鬥間隙,給處於昏迷中的田廷榮包紮好傷口,又把手榴彈放到洞口,準備同敵人血戰到底。傍晚7點多鐘,韋昌進聽到洞外有石塊滾動和敵軍說話的聲音,意識到敵人已爬上了陣地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韋昌進對著報話機大聲呼喊:「首長,為了陣地,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師指揮所集中火力對6號哨位進行環圍射擊,終於打退了敵人的第8次進攻。韋昌進隻身一人,在哨位上堅守到當晚10點多鐘,直到增援人員接替哨位後,才被背下陣地。他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人在陣地在」的誓言,隻身堅守哨位11個半小時,呼喚炮火打退敵人8次反撲,牢牢守住了陣地,為「7.19」戰鬥的全勝作出了突出貢獻。戰後,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成為我軍歷史上又一名王成式的英雄戰士。

      第六連官兵在抗擊敵人進攻襲擾的同時,還要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帶來的種種困難。在雨季作戰,戰士們以頑強的毅力忍受著雨水浸泡、高溫蒸烤和蚊蟲叮咬的折磨。全連107人有75人爛襠、爛腳,有的為了減少痛苦,在襠部扎塊三角巾,赤著身子與敵人作戰。由於敵人的炮火封鎖,哨位上經常缺糧斷水。沒有水喝他們就接雨水,舔石壁上的水珠。「7.19」戰鬥中,戰士邢玉華、陳富貴堅守在111號陣地2號哨位。因戰鬥激烈,東西送不上去,他倆靠哨位上僅有的一瓶水果罐頭,堅持了3天3夜,打退了敵人10多次進攻。第7班班長孟慶振的腳、腿、襠部嚴重潰爛,加上體力消耗過大,幾乎無力站起來,但仍堅守哨位,頑強作戰。在一次戰鬥中,一塊拇指大的彈片崩進他的頭皮,他咬緊牙關把彈片摳出來繼續戰鬥。副連長王國安患胃潰瘍,胃病發作時,他就用膝蓋抵住胃部,咬緊牙關堅持指揮戰鬥。「7.19」戰鬥中,正值盛夏高溫時節,王國安的胃病犯了,疼如刀絞。他告誡自己:「你是黨小組長,戰士們都看著你,決不能趴下!」經過幾番激戰,陣地上沒有受傷的只有5人了。王國安一邊指揮殺敵,一邊激勵戰友:「同志們,還有共產黨員和你們在一起,只要我不倒下,就要衝在你們前頭!如果我犧牲了,願意成為共產黨員的就站出來替我指揮,跟敵人拼到底!」這位堅強的共產黨員,成了大家的「主心骨」、陣地的「靈魂」。 他們堅守的這個陣地被前線部隊譽為「英雄陣地」。

      從1985年11月下旬起,第六連擔負了向前沿陣地運送作戰物資的軍工任務。在「1.28」 戰鬥中、新任連長張雲清和指導員嶽喜申親自帶領以幹部黨員為主體的突擊隊,不分晝夜地向前沿陣地搶運作戰物資。當時全連94人中,14人身上帶著彈片,3人被評為殘疾,多數同志襠部潰爛未愈,仍堅持上陣地。運輸途中要經過4道火力封鎖線,許多戰士腳和背磨破了,鮮血直流。但是,當他們看到幹部率先垂範,走在前頭,沒有一個人叫苦。10個月中,第六連搶運傷員、烈士52人,運送彈藥18噸,給養200噸,物品3000多件,到位率達100%。

正是因為第六連指戰員都牢固樹立了敢打必勝的信念,幹部黨員的模範作用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強,才取得了「7.19」大捷,徹底粉碎了敵軍的「M2」進攻計劃,為扭轉戰場局勢,爭取主動權,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雲南老山前線一個頑強堅守的英雄連隊,在炮火硝煙中,為祖國、為人民立了大功。

六連參戰人員合影

勝利凱旋

六連部分英模簡要事跡


2015年10月22日,韋昌進和胡國橋、劉海洋等戰友們來到英雄六連

中央軍委授予該連「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的錦旗

在老山作戰沙盤前,「戰鬥英雄」韋昌進向劉海洋、胡國橋、馬興、王春文、王寶忠等戰友講述當年戰鬥情況

「戰鬥英雄」韋昌進在戰場上使用過的報話機

六連榮譽室英模事跡展板上記載著英雄的事跡

胡國橋給六連留言:「傳承英雄紅色基因」


老戰友們與陸軍199旅領導及「老山堅守英雄連」官兵合影

編輯:胡國橋 劉靜  胡凱  攝影:劉靜  圖片資料:六連連史宣傳資料

《英雄旗幟》高舉中國英雄的旗幟,高唱時代英雄的讚歌。「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講述英雄故事,維護英雄形象。歡迎投稿。郵箱:hgqsanya@163.com 

相關焦點

  • 老山英雄連
    "老山英雄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40師118團8連的榮譽稱號。抗日戰爭時期,該連在與日軍的交戰中,子彈打光,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格鬥,消滅敵人30名,完成了保衛團機關的任務。戰後,該連被上級授予"白刃格鬥英雄連"稱號。1984年4月,在收復被越南軍隊侵佔的領土老山的戰鬥中,該連擔負正面主攻任務。
  • 「堅守英雄連」即將迎來建連90周年,她有3件事請您助力……
    「堅守英雄連」——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兩棲裝甲步兵三連!★★堅守英雄連★★▲視頻:堅守英雄連礪兵大龍山進了三連的門,就是三連的人;出了三連的門,帶著三連的魂!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堅守英雄連」建連90周年、授稱33周年。連隊結合全軍「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廣覓「堅守傳人」,「共憶堅守榮光、共聚堅守之魂、共築堅守之夢」,開展群眾性紀念活動,凝聚廣大戰友力量,匯聚社會各界支持,將主題教育引向深入,為「堅守英雄連」建設添磚加瓦。現在,就等您來為她點個讚!
  • 戰鬥英雄李海欣與老山"7.12大捷"
    什麼是英雄?摧鋒之正銳,挽瀾於極危,可以稱為英雄!
  • 老山一等功臣團,戰鬥英雄楊光躍很低調
    【「老山防禦英雄連」官兵面向連旗宣誓】119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不說別的,就單單每個連隊屹立在營門前的榮譽石,就是一道絕大多數部隊無法比肩的亮麗風景。1984年9月4日,軍委通令獎勵在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戰功卓著的6個連隊,並授予榮譽稱號,119團就獨佔兩個,他們分別是首長題詞「銅牆鐵壁」的「老山防禦英雄連」7連,和被軍委授予「老山穿插英雄連」的4連。
  • 血戰老山一九九——199師對越老山作戰34周年祭
    這一天,濟南軍區67軍199師基本指揮所從山東周村乘軍列開赴雲南老山前線。與此同時,其麾下595、596、597三個步兵團和炮團編為18個列車梯隊陸續向戰區開進,拉開了在老山地區堅守343天防禦作戰的序幕。我595團2營及加強分隊於3月14日由新泰機場起飛,當日抵達集結地區。
  • 盤腸大戰衝上老山主峰的英雄張大權
    1984年4月28日在收復老山戰鬥時,27歲的張大權是雲南邊防部隊某部五連副連長,他奉命率突擊隊奪取老山主峰。戰鬥中他勇猛無畏,一馬當先,三次負傷,腸子被打出來,堅持不下火線,壯烈犧牲在老山主峰上。戰後,中央軍委授予他「戰鬥英雄」  的榮譽稱號。
  • 英雄連隊鋼鐵戰士——陸軍40師步兵118團8連
    曾榮獲八路軍總部授予「白刃格鬥英雄連」獎旗的40師步兵第118團8連,在老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打了一場硬仗。打出了英雄連為國爭光的英雄氣概,打出了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老山山勢險惡,主峰破空而立,越軍侵佔我老山地區後,在山頭上下前後構築了大量被複式木質工事,配置了嚴密的火力網。
  • 老山戰場記憶:回顧1.7戰鬥(黑豹行動)作戰經過,再現英雄風採
    34年前的1月7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417團在雲南老山地區進行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出擊拔點作戰—— 「黑豹行動」,又稱「1.7」戰鬥。是繼收復老山以來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戰鬥最激烈、最緊張、最艱苦的一次出擊拔點作戰,是一場惡仗、大仗、勝仗。點擊識別下面二維碼,點讚關注【老兵快訊視頻號】 欣賞更多精彩內容
  • 【英雄故事】尋找老山影像英雄袁熙的足跡
    尋找老山影像英雄袁熙的足跡文|田戈   資料圖|史正德 袁熙是蘭州軍區139師417團的一等功臣,大凡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老兵,對他用照相機記錄下了「1.7」戰鬥這場自「4.28」收復老山以來最為激烈的戰鬥的英雄事跡,大都能說得出個一二,並稱他為戰地影像英雄
  • 八四年真實的老山戰役,向老山英雄致敬!
    老山前線戰士:如果犧牲,在我墓前唱上一曲《我的家鄉沂蒙山》八四年真實的老山戰役30多年前,數千人的鮮血和軀體灑滿了這座山峰。1984年4月28日凌晨,解放軍在20多個陣地同時展開收復老山、者陰山的進攻,戰鬥誓言是「血戰老山頂,領土一日還,衛國當英雄,血染戰旗紅!」慘烈拼殺,越軍從一段段戰壕,一座座山頭上敗退。
  • 血肉鑄就的老山精神,值得弘揚!
    今年是老山作戰35周年,在此我們與朋友們分享一組珍貴的當年老山戰場照片。向創造老山精神的勇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上圖)老山戰士。(上圖)這是七連班長肖康,在擔任211高地防禦任務時,堅守兩個月,全班無傷亡,榮立一等功。
  • 老山首戰師長贊7.12大捷:炮兵神勇步兵也是真正的鋼鐵戰士
    我們的炮兵神勇,步兵也是真正的英雄鋼鐵戰士,從7月12日凌晨開始,越軍不顧我軍火炮給其造成的重大傷亡,按照原定方案向我119團所堅守的各個高地發起了幾十次排、連、營、團規模的瘋狂進攻。均被擊退,戰士們的英雄事跡太多了。我給你念幾段中央軍委嘉獎令和我們師陳培忠政委在向上級作的匯報材料吧。
  • 解放軍陸軍第一軍老山作戰紀實
    營部於1985年1月12日召開連排幹部會議,制定作戰方案,調整部署,並對全營官兵進行戰前總動員。營屬炮兵連和支援炮兵對防禦地域的42個目標擬制了火力計劃,區分射擊任務,對所有目標進行反覆連測和方式射,取得射擊諸元,並擬定步炮協同計劃。營部命令四連堅守142、168、145號陣地,六連堅守169、154、153號陣地,五連配置在149、148號陣地及其東南無名高地、226高地。
  • 越南特工竟將國旗插上我老山前沿核心陣地,結果被全部殲滅
    :十五名越軍特工曾將國旗插到了他們堅守的核心陣地:146高地上。全排15名戰士中有三名戰士榮獲「戰鬥英雄」稱號。李海欣與該排的多名戰士在那場戰鬥中壯烈犧牲,15勇士堅守的142高地後來被譽為「李海欣高地」。   李海欣高地戰鬥,是「7.12」大戰中小尖山方向最激烈的一場爭奪戰。  「7.12」大戰結後,由於原駐守防禦的119團傷亡較大,且堅守時間較長奉命撤下陣地休整。
  • 老山戰場211高地作戰兩次榮立戰功的英雄戰士
    1985年在雲南老山211高地作戰中,他先後參加了「5.31」、「9.8」等戰鬥,在激烈艱苦的作戰中,英勇機智,不怕犧牲。這樣的戰場英雄,言談舉止間讓人敬佩,令人感動。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在老山戰場211高地作戰中,先後榮立二等功、一等功的英雄戰士劉佔忠的戰鬥歷程。2015年10月,劉佔忠(左)和胡國橋、薛朝應、劉海洋、張慶秋、韋昌進等戰友回老部隊相聚,共同回顧當年戰鬥歲月
  • 講述|「李海欣高地」15勇士與老山7.12大捷戰
    老山位於雲南省麻慄坡縣東南部中越邊境我方一側,主峰海拔1422米,面積約8平方公裡。1979年,越軍趁我自衛還擊部隊後撤之機,佔領了我國陸地邊界所有騎線點上的有利地勢,包括中國境內的老山、八裡河東山、扣林山和者陰山。這些制高點被佔領後,越軍越過邊境到我方境內構築工事,埋設地雷,並向我方開槍開炮。為打擊越軍的挑釁活動,保衛祖國邊境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奉命於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地區。
  • 28集電視連續劇本《老山生死線》(17)
    旁白:步兵96團連指導員王理文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感受:鄧主席發嘉獎令,黨和人民一片心。殺敵立功多光榮,世世代代留英名。昔日疆土遭踐踏,今朝英雄建功勳。五種精神大發揚,願把青春獻「母親」。16.5楊德福住處,夜,內。楊德福與羅際明相向坐著交談。
  • 老山405高地的十天十夜的血戰
    老山的戰鬥經歷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或許在戰鬥中一天之內失去了所有親如手足朝夕相處的戰友,或許在老山空前猛烈的炮火轟鳴中瞬間就失去了對世界的繽紛與喧囂的感知,卻留下被炮火深深犁過後一顆傷痕累累的心;亦或許在老山的經歷中永遠告別了天真和幻想,也有的把自己的初戀和愛情連同青春熱血一起埋在了老山。許多老兵說到老山,總是懷著複雜的心態,擺擺手,不願多談。他們忘記了老山嗎?
  • 老山戰役留下的故事,我已經忍不住的留下眼淚
    文化程度小學, 14軍40師118團2營5連副連長。在攻打老山主峰時帶領尖刀班奪取主峰,當何天華烈士將紅旗插向主峰的一霎那時張大權英勇犧牲,時年僅27歲,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當年7歲的兒子張平,5歲的女兒張燕長大後參軍入伍繼承爸爸的遺志。
  • 徐良 | 當年家喻戶曉的老山戰鬥英雄,現狀竟然是這樣的...
    徐良堅守的陣地,代號叫左6。他們居住的貓耳洞狹窄得連坐直了身體都很困難。那裡距離敵軍只有幾十米,時刻有被槍炮襲擊的危險。徐良跟戰士們就是在那種環境中,死守著陣地,一天天過著生死臨界的艱難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