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圖-160核轟炸機抵達白俄羅斯展示武力!立陶宛開始放狗咬難民,波蘭用有毒化學品對付難民.

2021-12-17 白俄羅斯華人

在白俄羅斯與歐盟和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盧卡申科要求俄羅斯提供支持之後,俄羅斯部署了核轟炸機圖-160「白天鵝」在白俄羅斯領空進行演習。


俄羅斯圖-160「白天鵝」核轟炸機

白俄羅斯空軍的蘇-30SM戰鬥機為圖-160轟炸機護航。盧卡申科總統11月11日就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邊境的聯合戰鬥巡邏計劃表示。"按照我們的約定,從莫斯科沿白俄羅斯南部邊境到戈梅利,然後沿西部邊境到維捷布斯克地區的波斯塔維,從波斯塔維經奧爾沙飛回莫斯科。圍繞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和烏克蘭的這一環,必須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進行軍事監控,我們已經與俄羅斯就這一點達成一致。現在沒有時間開玩笑了,那裡的情況非常嚴重。最嚴重的是,他們已經背離了協議。我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他最後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必須共同控制這一局勢"。


白俄羅斯蘇-30SM戰鬥機

11月11日是俄羅斯首次向白俄羅斯部署戰略轟炸機,盧卡申科總統評論道:「我們必須不斷監控邊境局勢。圖-160是能夠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但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必須看到他們在外面做什麼。」


此次部署正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日益整合其武裝力量之際,白俄羅斯受到越來越大的西方壓力。與此同時,波蘭和其他西方國家指責白俄羅斯將流入歐洲的中東移民「武器化」,以破壞歐盟的安全。


俄羅斯圖-22M轟炸機

俄羅斯國防部公布了11月12日圖-160「白天鵝」轟戰機在白俄羅斯上空飛行的視頻,這是繼11月10日圖-22M3「逆火」轟炸機在白俄羅斯上空飛行之後的又一次類似的武力展示。圖-160和圖-22M都是超音速轟炸機,能夠在不離開俄羅斯領空的情況下輕鬆地打擊歐洲的任何目標。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戰機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德米特裡·波利安斯基(Dmitry Polyanskiy)就部署一事表示,飛行是為了應對歐盟國家邊界最近的事態發展,即波蘭和烏克蘭在白俄羅斯邊界上不斷加強的軍事集結。那些認為這「是挑釁行為」的人應該記住,這是對波蘭-白俄羅斯邊境大規模軍事集結的反應。作為俄羅斯-白俄羅斯聯盟和集安條約組織的一部分,我們有自己的義務。白俄羅斯仍然是俄羅斯在歐洲唯一的親密防務夥伴,因此,如果在白俄羅斯邊境有軍事集結,我們必須做出反應。


白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第一頻道17日發布了一段立陶宛士兵暴力驅趕邊境難民的視頻,他們踢打躺在地上的難民,並放狗咬人。

據報導,這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在17日夜間,地點是邊境口岸克萊維察。現場視頻顯示,幾名立陶宛邊防士兵將難民的物品扔向白俄羅斯一側,並阻止他們建立營地。有士兵踢打睡在地上的難民,並放狗咬人。一隻軍犬不停地吼叫,並撕咬一名難民的睡袋。

立陶宛方面解釋稱,視頻中那名被咬的難民沒有受傷,因為他穿了厚厚的睡袋和衣服。當時,立陶宛邊防軍驅逐了13名男子,他們自稱來自伊拉克,想去往西歐。

現場圖

海外網11月17日電綜合白俄羅斯通訊社、俄新社16日報導稱,白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輻射、化學和生態局副局長伊戈爾·馬利克表示,當地時間16日,波蘭安全部隊在白波邊境對試圖進入波蘭的難民使用了有毒化學品。

現場圖

馬利克表示:「我們目睹了波蘭武裝人員在白波邊境使用特殊手段,包括用有毒化學品對待難民,甚至針對婦女和兒童。這令人惱火。盲目使用這種方法可能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損害呼吸道和視力,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是最危險的。」

馬利克還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軍事部門對使用武力應持謹慎態度,特別是對待白俄羅斯境內的難民。白俄羅斯國防部認為,這些行動應該受到法律審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導,波蘭警方當日動用水炮、催淚彈和噪音彈等武器,阻止非法移民穿越白波邊境。



專注工程圖紙、工程資料

商務文件筆譯翻譯

優質、高效、價優

-明斯克BEL專業筆譯團隊


相關焦點

  • 【東歐研究】王曉菊:波蘇邊界劃分與波蘭人口遷移
    在波蘭的七個陸鄰當中,除了西部的德國和東北角的立陶宛之外均為斯拉夫國家,從東北到西南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斯洛伐克和捷克。千百年來,波俄關係跌宕起伏,雙方邊界屢經變動,並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命運緊密交織。
  • 「新華社:立陶宛必將付出代價!」那些歷史上惹怒中國的都有哪些下場?
    ▲國小民寡的立陶宛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並不很大早在今年9月,立陶宛當局就開始大放厥詞,稱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只會讓立陶宛獲利」,是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立陶宛作為北約盟國,根本不怕一般的軍事威脅如果用軍事手段給立陶宛施壓呢?立陶宛是北約國家,而且遠在千裡之外,還是東歐「戰鬥民族」的一員。
  • 北約「兵臨城下」,白俄羅斯慘遭大軍圍堵,中國卻早已展開行動
    難民問題引發了白俄羅斯和波蘭之間的矛盾,西方國家看準了這一點,開始對白俄羅斯採取行動
  • 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自從清朝中後期開始,中國一直將該地區翻譯成「白俄羅斯」,乍一看,這個名稱很容易與「俄羅斯」混淆,或讓人認為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正因為如此,白俄羅斯的駐華大使館在2018年宣布,將本國的中文名稱由「白俄羅斯」改為「白羅斯」。去掉「俄」,可以說是尊重其本國語言的發音,那麼,「白」這部分仍然堅持用意譯,究竟「白」在哪裡?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13世紀基輔羅斯的東北部(即現在的俄羅斯)和南部(即現在的烏克蘭)相繼遭到蒙古人入侵,但蒙古人的侵略沒有波及基輔羅斯的西部(即當時已併入立陶宛大公國的白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白俄羅斯」稱謂中,「白」蘊含自由和獨立之意,與此有關。
  •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有什麼區別?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歷史上的淵源頗深,他們同屬於一個民族,曾經都曾是生活在羅斯河兩岸的東斯拉夫人,也叫羅斯人。甚至他們還建立起了一個國家,名為基輔羅斯,只不過後來被蒙古人給滅掉了。基輔羅斯滅亡之後,一部分羅斯人向東北遷移,來到莫斯科附近建立莫斯科公國,也就是俄羅斯帝國的前身。所以這部分人,也就成為了現在俄羅斯人的祖先。
  • 眼界獨家探訪奈及利亞難民生存現狀
    那麼這些奈及利亞的難民現狀如何?他們什麼時候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呢?  阿達瑪瓦州是奈及利亞東北部受恐怖組織博科聖地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從2014年開始,隨著奈及利亞恐怖主義危機的持續升級,該州北部大部分地區被博科聖地攻佔並血洗,大批難民被迫開始了向南逃亡之路。
  • 僅200萬人的立陶宛,如何脫離了蘇聯50年的統治
    立陶宛共和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與拉脫維來、白俄羅斯、波蘭和俄羅斯相毗鄰。面積65200平方千米。國境線總長為1846公裡,其中陸上邊界1747公裡,海岸線長99公裡。  上個世紀90年代發生的大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聯解體。在1991年9月6日,新上任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正式同意了多個加盟國脫離前蘇聯獨立,其中就包括立陶宛。
  • 【世界知識】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13世紀基輔羅斯的東北部(即現在的俄羅斯)和南部(即現在的烏克蘭)相繼遭到蒙古人入侵,但蒙古人的侵略沒有波及基輔羅斯的西部(即當時已併入立陶宛大公國的白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白俄羅斯」稱謂中,「白」蘊含自由和獨立之意,與此有關。2020年6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俄特維爾州勒熱夫區出席蘇軍戰士紀念碑揭幕儀式。
  • 白俄羅斯想跟俄羅斯合併,蘇聯要復活了?百姓似乎不看好|軍情晚報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談到俄白合併的問題上這麼表態,俄白雙方媒體對此均進行了大量報導,引來外國友人驚呼「蘇聯復興不遠了」。而俄羅斯媒體評論稱「顯然,蘇聯開始復興並不會太遠。」「兩國上層認為,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共和國的統一可以在兩年內實現。」
  • 白俄羅斯為何突然要中文去「俄」?
    但不少白俄羅斯人不太接受這樣的組合,1991年獨立時另啟用了Бело+русь的組合,就是為了跟俄羅斯有區別,英文譯名也相應變為Belarus。當然,俄羅斯人還是堅持用他們的叫法Белоруссия,繼續視白俄羅斯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在這裡,我們就要進一步搞清,「俄羅斯」這個譯名中的「俄」字又是從哪來的?
  • 俄羅斯的兄弟國白俄羅斯,為何與中國親近?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白俄羅斯都是立陶宛、波蘭以及俄羅斯的爭搶地盤,先後被立陶宛、俄羅斯侵佔殖民。隨著20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白俄羅斯民眾便成立了白俄羅斯共和國。不幸的是,由於白俄羅斯政權很快就被推翻,而後白俄羅斯又遭遇了加盟蘇聯、被德國佔領等多種慘況。隨著二戰結束,白俄羅斯開始大力發展經濟,並在很快的時間裡讓國家有了起色,而後在1991年便正式宣布獨立。獨立幾年後,白俄羅斯便開始實行總統制,同年7月,白俄羅斯也因此迎來了國家第一位總統,盧卡申科。
  • 川普要開始建牆了! 七國難民將被限制入境
    美國《紐約時報》24日晚援引白宮官員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將在25日籤署有關建設美墨邊境牆的命令,這名官員稱白宮正在考慮停止接收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並削減來自具有「恐怖主義傾向」國家的難民,《紐約時報》稱這一命令可能最早將於本周三籤署。
  • 《虛雲法師傳》南華寺施粥濟難民(111)
    南華寺已經沒有糧食可以再布施給難民與饑民!可是虛雲老和尚仍然堅持要維持粥廠!新難民們擁到,在竹棚呷著熱氣騰騰的稀粥,有人感激,也有人埋怨:「這些和尚,怎麼捨不得多放些米煮粥呢?看這些粥,稀得像湯!吃也吃不飽呀!」「當我們是豬狗嗎?」有些難民說:「這樣太欺負人了!和尚們自己吃好的!給人家喝稀粥!」
  • 羅興亞難民何去何從?——2017年羅興亞難民危機
    這一行動遭到美國等某些國家的批評,但緬甸政府的行動受到了緬甸人的普遍支持,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等國也支持緬甸政府立場,支持打擊羅興亞恐怖分子。緬甸陸軍消息:凌晨1點配有炸彈、小型近戰武器和砍刀的叛亂分子炸毀了一座橋,開始了當晚的襲擊。他們表示,襲擊大部分在凌晨3點到4點間發生[9]。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聲稱他們在25個地點採取「防禦行動」,號稱政府軍強姦殺害平民。該組織還號稱,拉岱當已經被封鎖兩個多星期,羅興亞人在挨餓,政府軍也打算在貌奪故技重施[10]。
  • 亞非難民的逃亡之路,到底有多險阻?
    「這裡好得多,人們給我們東西吃,並試圖幫助我們。」但對自己要去哪一個國家,阿拉裡卻不能確定。他甚至現場諮詢記者,要大家給他建議,顯示了一個商人精明、務實的本色。「我希望去一個尊重人權的地方。」他說,開始打聽歐洲哪個國家更適合經商。英國皇家海軍士兵通過橡皮艇和登陸艇將超過四百名乘小船從北非橫渡地中海的難民救起,帶上英國皇家海軍「堡壘」號(HMS Bulwark)兩棲攻擊艦。
  • 誰是真兇——強人治下的白俄羅斯,為何突然陷入危機?
    只是三毛歷史上很少有獨立的時候,不是被立陶宛公國徵服,就是被俄羅斯統治,還被波蘭蹂躪過。  東歐國家中,只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沒有加入歐盟。烏克蘭做夢都想加入,但是被歐盟鄙視了,沒有獲得批准。 北約也在俄羅斯的強烈抗議中不斷東擴,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紛紛加入。
  • 原創-解析俄幹件「打狗不看主人面」事情,源於「狗先咬」俄羅斯在先
    下面我想結合該網訊所提供的素材,以《原創-解析俄幹件「打狗不看主人面」事情,源於「狗先咬」俄羅斯在先》為題,再作進一步觀察和深度解析——      二、有苦無法說 :俄羅斯驅逐歐洲三國外交官有國際法理依據,讓被驅逐外交官國家:成了「啞巴吃黃連——有苦無法說」     據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而在2015年初,德國政府對於這一問題開始由本位主義轉向人道主義的道德同情。同年9月,默克爾政府一轉往日的態度,對處理難民問題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堅定和積極,公開主張無上限的接受難民。▲不僅是政府,德國民眾剛開始也是非常歡迎難民的,圖為手持標語「歡迎難民」的德國群眾默克爾在加快本國審核進程的同時,還扮演起歐盟處理難民問題的中流砥柱,接受滯留於周邊國家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