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爆發70周年!誰是最可恨的人?

2021-03-05 老知青家園

編者的話:今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70周年。1950年6月25日,朝鮮領袖金日成揮師南下,跨過臨時邊界線,試圖一統河山,歷時三年的韓戰由此全面爆發。這場戰爭撬動了二戰後的東亞地緣政治版塊,重塑中美蘇大國關係,改變了臺灣海峽那邊的命運,影響至今不衰。我們刊載此篇舊文,以志不忘。

1987年我在山西平遙,參加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加拿大合拍的「白求恩」。劇組裡面有個名字叫瑞的英國燈光師,看樣子不到60歲,五短身材,禿頂,腦後剩下的頭髮花白,講話很下等階層,髒字很多。

來參加那個劇組的西方成員,每個人都是接受了平時的2/3甚至更少的酬金,目的就是為了能到剛開放不久的中國內地來一趟。收工之後,經常看到他們在平遙古城裡轉悠,大驚小怪於各種對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土特玩意兒。唯獨這個瑞,對一切都沒有興趣,下了班只是在屋裡獨自喝悶酒。喝多了走出屋來,嘴裡還要罵罵咧咧,似乎看見中國的什麼都不順眼,一次,連收工回來的演員郭達都沒有放過,只因郭打著綁腿,穿著八路軍的服裝。

1950年9月19日,在朝鮮半島西部仁川,麥克阿瑟將軍身著皮衣,巡視新拉起的戰線。陪同他的是第十軍團司令、少將Edward M. Almond(圖左)、第五艦隊司令、中將 Arthur D. Struble。(美聯社圖片)

從一開始,我對瑞的態度就是不敬而遠之。但有一次,劇組女主演生日聚會,在院子裡架了一堆篝火,大家圍坐著喝酒,瑞也在。他看見我,就湊上來,只聽他嘴裡含含混混的,顯然已經有點醉了。

他說他不喜歡共產黨中國。對此我毫不驚訝。但他又說他也是減了酬金,同意來這個劇組的。對此,我感到頗為意外。他還說以前曾經見過很多中國人,很多。他說,在亞洲。

然後,又喝了幾口酒,瑞終於憋不住,告訴了我一個既不光彩,更不合時宜的個人秘密:他曾經是英軍駐聯合國部隊的一個下等兵,機槍手,1951年參加了韓戰。他說,他曾經在一場「很大的戰役」中,和中國的志願軍激戰了三天三夜。(聽他的意思,這場「很大的戰役」,應該是盡人皆知的。但是,因為我只知道中國人取得勝利的上甘嶺戰役,所以到底也不知道他說的那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打的,等等。)

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最可恨的人。

1950年11月15日,在新義州—安東(中國城市)鴨綠江的一座橋上空,海軍戰機俯衝轟炸機AD-3(圖中上)在朝鮮一側投下2000鎊炸彈後拉起。(美國國防部圖片)      

篝火暗紅色的光中,瑞的灰色的眼球,渾濁,閃動著頑固。

開始時,他堅持說,他當年打的,是一場遏制共產主義,維護人類和平的戰爭。一度,他甚至變得慷慨激昂起來,不論我對他說什麼,他都說,他在打仗時做的一切,都是正義的,他三天三夜的鏖戰,他說,靠的就是這個信念。

1950年12月8日,在Koto-ri(江東裡),美海軍陸戰隊、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和韓國陣亡士兵運到一起,舉行集體葬禮。(美國國防部圖片)

但是,再多喝酒之後,他的眼神裡,開始流露出恐怖。

我不敢睡覺。三天三夜。晚上,我一點困意都沒有。我的排長告訴我們,你們的人是不在乎生命的。如果被摸上我們的陣地來,我們就全都完蛋了。所以我們不停地放槍,不停地放。

你們的人,手中的武器比起朝鮮人的來,要差。(朝鮮方面,當時是蘇聯給的裝備,而志願軍初入朝時很多還是自己解放戰爭時的武器。)但是你們的人,頑強。很多次,他們只是往我們的陣地猛衝,卻很少開槍。我懷疑他們是否槍裡都有子彈?(據說,有些志願軍部隊,衝鋒前每人只能發很少的子彈,曰:「不許放空槍」。)你知道,你們的人是怎麼拿下我們的陣地的嗎?     

1951年1月27日,在朝鮮半島洋吉(Yangji),被縛的一雙手穿過雪地中的透氣孔,雪下之人被撤退中的共軍擊倒,奄奄一息。(美聯社圖片)       

篝火「啪」地爆出火星,瞬間照亮了他那灰色的混濁。

他們人海般地衝過來,而且隊形密集。我們的機槍,就這樣掃過去,掃過去。直到他們的屍體堆在我們的陣地前,使得我們的視線都受到了影響,我們的排長才下令,撤到下面一條戰壕。就是那樣,一直衝,一直掃,一條戰壕接著一條地退下來,直到我們最後放棄了陣地,撤到下面一個陣地上,重新再來過這一切……

再喝了一會後,瑞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是惶惑。

有一次,我們彼此能夠看到對方的眼神。他們瘦小,衣服都很單薄。我看他們的年齡,都和我一樣。我那年是18歲。

1950年9月,漢城巷戰。(美聯社圖片)

篝火只剩下了殘存的炭灰。瑞已經醉得快到了說不清話的程度了。但是,他還是在不停地說。酒精作用之下,他突然從胸口拿出一張顯然是一直帶在身邊的,包在透明塑料膜裡的卡片。年代久遠,卡片已經變黃。我看到,那上面沒有他的照片,但是有他的名字和部隊番號等等。那是他參加韓戰時的士兵證。我本能地不願意觸碰那個東西,那是這個最可恨的人的罪證。

這個,你看看!我那年18歲。18歲。

突然,他抓住我的手,用力握緊。

我根本不懂是怎麼回事。只是我們的長官告訴我們,我們是為正義而戰,為自由世界而戰的。我就打。打。我害怕。我只有18歲。我那年只有18歲。

1952年4月8日,在朝鮮東部,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從碉堡中縱身一躍,躲開了即將墜向山坡上的共軍82毫米迫擊炮彈殼。(美聯社圖片)

炭火的微光,已經不足以照亮四周。以後的談話,是在黑暗中的,語無倫次。

多少年來,一身一背的冷汗。我害怕。我每天晚上都會從噩夢中驚醒……每天晚上。總是想,他們和我一樣年齡……我看到他們。他們的眼睛。上帝。我還總是看到他們的媽媽。

瑞面對我,忽然開始把手中的那個士兵證往我的手中塞。

這個,我送給你了。你知道嗎,你是第一個跟我說話的中國人。所以,你收下。當個紀念吧。(我當然沒有收他的)你知道,我為什麼一聽說這個電影,就推掉其他一切,到中國來了嗎?

1951年3月30日,美軍第25師的坦克用噴火器攻擊深藏於朝鮮漢江旁山中的敵方碉堡。(美聯社圖片)

一陣夜風。死灰復燃的篝火,忽然暗暗地燒亮,跳躍在瑞的灰眼球上下。

因為,我聽說,在中國和朝鮮的邊境上,在那條江邊(他一時說不出江的名字,但是我知道是鴨綠江),有一個他們的紀念碑。我要在這個電影結束以後,是的。我要去那裡。我要去那個紀念碑。我要對他們說……哦,我要把這個士兵證,放在那個地方。我要對他們說……不過我聽說那裡現在很少有人去,但是,我要去。我要對他們說……我還要給他們敬禮。是的,要敬禮……

1951年5月10日,在北朝鮮韓川一個補給站附近,B-26轟炸機的一輪凝固汽油彈轟炸後,地面成片茅草屋紛紛著火。(美聯社圖片)

火又滅了。黑暗中,我聽到壓抑著的涕淚交加。囁嚅。

我要對他們說:對不起,我對不起。我那年,18歲。

我不記得最後我們是怎麼收場的。我只記得第二天,瑞開工的時候,見到了我,冷冷的,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更不記得他曾經堅持要給我他的士兵證。或者他害怕我會告發他……我不得而知。

1950年12月2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F4U-5海盜式戰鬥機的有效支援下,將戰線向前推進。(美國國防部圖片)

那以後,也還是常常聽到瑞動輒詛咒這個那個,罵中國,罵共產黨。後來,我因私人的事情提前離開了那個劇組。但我聽說,那年秋天電影結束後,瑞真的請組裡幫他買了張票,去了吉林。

這些年來,每當有人提起當年朝鮮的戰事,我總會不自覺地在想像中看到一個最可恨的老兵,獨自一人,站立在鴨綠江邊上一座中國士兵們的墓碑前。敬禮。腦後剩下的花白頭髮,在江風中抖動。

他那年18歲。他不是最可恨的人。

記於韓戰爆發紀念日

本文作者:張大青,又名張大星,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1981年赴美留學。現為電影製片人、編劇。

歡迎知青朋友來稿,投稿郵箱jianzi103@163.com


長按左邊二維碼關注 老知青家園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訪問荒友家園網站

相關焦點

  • 爭議人物白善燁 ——於韓戰爆發70周年
    他既是韓國軍隊在韓戰中的功臣,也是韓國軍隊的建軍人物之一,但同時也因曾加入日偽軍隊的黑歷史被收錄於韓國《親日分子名錄辭典》中。      今天是韓戰爆發70周年。提起韓戰,在韓國是肯定避不開白善燁這個人物的。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扒一扒白善燁這個人物吧。
  • 70年前韓戰爆發,中國得到了什麼?
    不料1950 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派出第七艦隊進入臺灣地區海峽,不讓朝鮮半島的衝突往南擴散。第七艦隊的出現,激怒了中國,他們調動原本用來解放臺灣地區的部隊,進入朝鮮前線。 美國總統沒有休成假1950年6月24日,也就是剛好距今整整70年前。
  • 今日薦書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
    美國人對韓戰刻骨銘心但又不願提及,「韓戰」在美國被稱為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但在中國,志願軍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志願軍的英勇事跡和英雄人物被世代傳頌,逐漸成為一種英雄主義的國家精神。 為了紀念中國抗美援朝70周年,非書菌今日向讀者朋友們推薦重慶出版社為紀念中國抗美援朝60周年出版的一本由美國戰地記者、普立茲獎獲得者——大衛·哈柏斯塔姆寫作的紀實文學《最寒冷的冬天》。這是非書菌11年前到日本考察發現的一本國際暢銷書。重慶出版社簡體中文版取名為《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本文簡稱《最寒冷的冬天》)。
  • 67年過去了,誰在阻礙韓戰正式結束?
    韓戰要想結束,沒中國不行。鐵血軍事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也是韓戰停戰67周年。67年過去了,韓戰還沒有結束。韓戰為何遲遲沒有結束?中國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 抗美援朝:韓戰爆發的前因後果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了70年,那麼在上個世紀50年代,為什麼會爆發這場戰爭呢?這場戰爭的背後牽扯了多少人的利益,而我們為什麼必須打這一場立國之戰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尋這場戰爭爆發的前因後果!,但作為戰勝國,美蘇兩國分別入駐朝鮮的南北部,並且先後成立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這讓本來統一的國家卻被硬生生的分裂成兩個國家,對於曾經統一的朝鮮人民來說,誰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因此南北方都想統一朝鮮,尤其是北朝鮮的金日成!
  • 韓戰——不得不說幾句
    1950年爆發的韓戰距今70年了。中國剛剛隆重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這場戰爭中國稱為抗美援朝,美國稱為韓戰(美國習慣稱南韓和北韓),國際上稱為韓戰。那咱們就按國際上的稱呼吧。誰承想1950年韓戰爆發了。站在中國的立場,沒有支持北朝鮮發動戰爭的理由,毛澤東事前也說了,「美國人走了,日本人沒來」,意思就是北朝鮮沒必要打南朝鮮。但是中國全國的解放肯定極大地影響了金日成,心想我也得把朝鮮統一了呀。於是乎韓戰爆發了。
  • 韓戰是如何爆發的?
    關於這場戰爭的意義,處於不同時期、不同立場、不同位置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解讀,當美國方面的學者和士兵們將這場戰爭和他們的付出定義為「二十世紀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局部戰爭」和「為平局而死」的時候(《最寒冷的冬天》),對歷史的真相洞若觀火的中國人
  • 抗美援朝70周年 | 抗美援朝出兵決策背後的考量
    ▲資料圖片:1958年10月26日,列車駛過鴨綠江畔的凱旋門,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回到祖國懷抱。這兩個問題中,首要問題是中國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國軍隊,只要做到這一點,雖然第二個問題的嚴重性依然存在,但形勢對東方陣營和中國就會是有利的。最不利的情況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不能大量殲滅美國軍隊,兩軍相持成為僵局,而美國又已和中國公開進入戰爭狀態,使中國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失敗,並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一部分人民不滿。
  • 【威龍 7570】1/72 M4A3E8"Easy Eight"謝爾曼坦克韓戰(70周年紀念)預訂單
    韓戰是美國M4謝爾曼坦克的最後一次實戰。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韓戰爆發於1950年6月25日,美國糾集聯合國軍介入韓戰,則是在1950年7月7日。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起,美國就對新中國實行嚴厲的貿易制裁政策,韓戰爆發前,就已經在卡脖子。    除了敵視之外更有蔑視:韓戰爆發擴大後,渴望和平的新中國,採取了各種外交措施阻止戰爭,單是1950年9月30日和10月3日,新中國就兩次向美國喊話,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但對這些警告,美國的態度卻是置若罔聞。
  • 韓戰爆發,我國曾多次提醒,美軍會在仁川登陸,朝鮮為何不聽
    韓戰爆發,我國曾多次提醒,美軍會在仁川登陸,朝鮮為何不聽遠在萬裡之外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刻宣布支持南朝鮮,並且組成了以美英政府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這支軍隊的第一任總司令,就是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此時的北朝鮮局勢卻是一番大好,僅僅花了三天時間,就奪取了漢城(現在的韓國首都首爾)。
  • 如果朝鮮半島再度爆發軍事衝突會是何種景象
    (北韓)出兵韓國(南韓),韓戰(又稱韓戰)爆發。那場戰爭給朝韓美中等所有參戰方都造成巨大人員財產損失,特別是朝韓兩國,死亡人口數以百萬計。70年過去了,戰爭陰霾依然籠罩朝鮮半島,三八線附近仍是全球矚目的軍事熱點。如果朝鮮半島真的再一次爆發軍事衝突,會是什麼樣?BBC《Inquiry》欄目曾請專家預測和分析。
  • [抗戰勝利70周年]童書裡的戰爭與和平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天,在北京,我國將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閱兵。
  • 百年瞬間 | 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最先於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  1951年4月11日,一篇名為《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抗美援朝戰地通訊發表在
  • 葉門戰事兩周年:誰與誰的戰爭?
    據媒體報導,3月26日是葉門戰事爆發兩周年。
  • 日俄戰爭為何爆發?朝鮮如何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解讀日本:古往今來的文明流脈》徐靜波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1點擊圖片購買1904一1905年間日本和俄國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可是日本跟俄國並不接壤,怎麼就會打起來了呢?這場戰爭對於日本乃至整個東亞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並形成了怎樣的東亞新格局呢?尤其是作為被莫名其妙當作了戰場的中國來說,後來遭遇到了怎樣的命運呢?
  • 韓戰爆發時,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迄今為止,依然分為朝鮮和韓國的朝鮮半島之所以仍保持著軍事對峙的局面,正是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和美國對於朝鮮半島的分割。三八線不過,對於朝鮮半島的人民而言,這種由於大國紛爭導致的人為分裂顯然是痛徹心扉的。因此,在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之後,朝鮮人民就開始了風起雲湧的統一行動。
  • 朝鮮專題 | 王毅:爆發戰爭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行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至於爆發戰爭有多少可能性,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行,朝鮮半島不是中東,這個地方一旦出現了戰爭,那後果是不堪設想。」朝核問題其實是美國專門用來逼中朝走向敵對、實現「借中國之刀殺朝鮮,借朝鮮之刀殺中國」這一借刀殺人總戰略服務的工具。 一.
  • 紀念日 甲午戰爭120周年:戰爭的導火索,為什麼是朝鮮?
    然而,「中日甲午戰爭」的這種說法不經意地忽略掉了當年事件的另一個主角——朝鮮。同屬東亞的朝鮮,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中國、俄國和日本之間,也是列強踏入東亞的最後一塊神秘封地。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朝鮮問題逐漸成為東亞國際關係的焦點。朝鮮,成為新興近代國家日本與傳統宗主國大清王朝的角力場,並最終引燃了中日大戰的導火索。
  • 韓戰爆發初期,北朝鮮的實力何以碾壓南朝鮮?原因與中國有關
    南朝鮮軍隊於1946年1月開始組建,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朝籍軍人、偽滿警察和一批在國民黨軍隊中服過役的朝籍官兵組成,至1949年夏天時擁有8個師10萬餘人。朝鮮人民軍於1948年2月8日正式組建,最初的基幹力量是1945年回國的東北抗聯朝籍老戰士,在1949年夏季以前擴編為三個師,在實力上不如南朝鮮軍隊。中朝兩國老一輩的革命者們,早已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建立了親密的個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