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返中的臺籍日本兵,雪梨港1946年

2021-03-05 舊影閣

【澳大利亞雪梨港】1942年,日軍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澳大利亞本土首次被戰火波及。此後,日本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百餘次空襲。二戰期間,澳大利亞軍人(大英國協軍隊)曾在全球多個戰場立下功勳。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日軍的傳統觀念中,非戰鬥人員(軍屬身份)不屬於正規軍;軍屬等級分為:囑託(軍官待遇)、僱員(士官待遇)、傭人(軍夫待遇)。日本人以優厚薪餉,吸引臺本地人入伍。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1943年5月到1944年7月,日軍在臺僅招募特設勤勞團人員就達到近三萬人。這批人員的多數被派往新機內亞(英語:New Guinea;時為澳大利亞殖民地)。

【火車運送被遣返人員到達港口】他們主要從事修建基地、後勤運輸等任務。盟軍登陸進攻時,在紐幾內亞、菲律賓等地的臺籍日軍被編入戰鬥隊列,作為與美軍交戰的殿後部隊;很多人死於異鄉。

【宵月號驅逐艦】宵月號是日軍第10艘秋月級驅逐艦,1945年1月服役;二戰後用作運輸。1947年,移交民國海軍,改名汾陽號。1946年3月,澳大利亞當局使用該驅逐艦運輸臺籍日軍返臺。

【登船的臺籍日軍及家屬】太平洋戰場作戰期間,約有兩萬多名臺籍日本兵死於戰場,還有很多被盟軍俘虜;其中三百多名臺籍日軍及家屬,澳洲政府把臺籍日軍視為日本人,在澳大利亞關押。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澳大利亞方面,本打算用宵月號驅逐艦將他們和其他日軍戰俘一起運送回日本;此舉遭到這批臺籍日軍及家屬的抗議,他們稱自己不是日本國籍而屬於中國國籍,要求遣返中國。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澳大利亞雪梨晨峰報的記者撰文,這批臺籍人員有別於日本人,不應該遣返回日本,並敦促當局追究出錯的原因。後國民政府出面協調,這批臺籍日軍及家屬順利返臺。

【澳大利亞為被遣返人員提供牛奶】八十年代末,日本眾議院、參議院通過《特別弔慰金支給法》,向每位臺籍日軍陣亡者遺屬發放弔慰金、事務費。【澳洲遣返臺籍日軍老照片,1946年。攝影資料:mxsu】

相關焦點

  • 二二八事件與臺籍日本兵回鄉暴亂
    少數深受日本奴化教育的臺灣人,更趁機大肆宣傳,說中國大陸一切都不如日本,更趕不上臺灣。二戰期間,約30萬臺灣人被日軍強徵赴大陸、東南亞參戰,近10萬人戰死或病死。日本投降後,至1946年底,20萬臺籍日本兵返回臺灣,其中一些人不願回鄉務農,失業致使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當時,國民政府調派了3萬軍隊收復臺灣。
  • 戚嘉林:臺灣有六百萬日本人後代?傳言不可信
    日本戰敗時,日軍在我國臺灣並宜蘭東方先島群島的第十方面軍計16.4萬人;至於日本平民,1943年時在臺日本人共計397,090人(男206864人、女190,226人),惟1946年1月4日-2月23日舉辦臺灣全省日僑戶口總調查,歷時49天,據統計當時在臺日僑計共38.8萬人。1945年12月,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於基隆、高雄兩地成立港口運輸司令部。
  • 抗戰中的兇惡「二鬼子」:10萬參戰的朝鮮籍日本兵下場如何?
    朝鮮籍日本兵在歷史大潮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他們最後的下場如何?一、1910年籤訂的《日韓合併條約》,宣告了作為中國五百年藩屬國的朝鮮王朝終結,淪為日本的一部分,朝鮮人也成為日本的」二等公民「。在二戰中,約有超過10萬的朝鮮籍日本兵(陸軍9萬,海軍2萬)投入了半島外的戰鬥,另外非編制的更多軍人軍屬,則被徵作勞工或者監工(監督中國和朝鮮勞工)。
  • 貪婪的懲罰,1945年日本開拓團在東北遭受的「八月風暴」
    1946年起國民政府開始遣返東北日僑,將日本僑俘集中於葫蘆島港乘船集體遣返日本,是當時東北地區遣返的最主要路徑。葫蘆島港進行的日本僑俘遣返持續至1948年9月下旬。根據《東北行轅日僑俘管理處經費移交對照冊》的記載,1946年5月至8月,遣返開支為1.47億元東北流通券,其中,1.2億元為夥食費開支。中共方面,吉林省主席周保中曾籤署命令,對無力購糧的遣返者,按旅程日數發「每天一斤半糧食、十五元菜金」。
  • 近代中國精選 | 從漢奸到戰犯:戰後國民政府處置 「臺籍漢奸」的法律轉換及爭議
    1945年10月,國民政府在全國開展肅奸工作,在各地成立25個肅奸委員會。肅奸工作由軍統全權負責,再交由法院審判。12月6日,國民政府頒布修訂後的《懲治漢奸條例》,鼓勵人民揭發檢舉。戰後許丙、林熊祥等「御用紳士」勾結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起「臺獨」活動,組織「臺灣自治委員會」,遭到警備總司令部逮捕,並被指控為漢奸。另有100餘名臺灣人也在預定逮捕名單中,全臺籠罩在一片漢奸檢舉聲中。不過,其中有不少日據時期的抗日誌士也被指控為漢奸,引發臺省紳民的一致反對。4月24日,由於丘念臺等人先後向中央及臺省當局反覆陳情,部分人士被釋放。
  • 「臺籍日本兵」最高時達20萬,還幹了這些羞恥的事情!
    (不是偽軍,而是屬於日本軍隊編制,由日本軍部直接負責指揮、發放補給、享受日本人陣亡待遇的)根據史料記載,日軍中編制有大量的臺灣人組成的士兵部隊,這些部隊在日軍中有正式的編組和完整的指揮體系。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高砂族挺身報國隊」,因其參戰成功擊退巴丹半島美軍,聲名大噪,從此改稱「高砂義勇隊」。
  • 日據時期活躍的臺籍日軍 參拜靖國神社誓言奉公 至今荼毒臺灣
    1943年5月11日,日本在臺灣頒布了海軍特別志願兵令,徵召包括水兵、機械兵、工作兵、衛生兵等兵種。9月,日本由提請內閣審議在臺灣實施徵兵制,因為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臺灣處於戰爭的第一線,作為日本與南方交通聯繫的樞紐,就地獲取兵員成為了最合適的舉措。1944年9月1日,臺灣正式實施徵兵制。(列隊經過臺灣總督府接受檢閱的臺灣籍日軍)
  • 醜陋的日本兵
    1937年,上海,叼著香菸的日本兵。Rosholt Malcolm(美)/攝。1937年,上海,兩個日本兵。Rosholt Malcolm(美)/攝。抗戰時期,江蘇省東臺縣,侵佔東臺的日軍飯冢部隊正在的巡邏的日本兵。
  • 侵華日軍中竟然有3萬臺灣人?
    但此時據日本佔領臺灣已經42年,按照20年一代人,也已經經歷了兩代。兩代人也足以改變一些人觀念,包括「文化根」。但大家可曾知道,我們擊敗的「日本人」中,竟然包含了一支人數高達20.7萬人的「臺灣人日本軍」?按照臺灣學界有的說法,這些臺灣籍的日軍,叫做「臺灣人原日本兵」;在這裡,我們姑且稱之為臺籍日軍。
  • 臺籍代表建議準港澳臺青年參軍衛國,你支持嗎?
    比如,因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壯烈犧牲、後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等功的戰士肖思遠,他是1996年生人,入伍前是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汽修2014級3班的在校大學生。近日,參加兩會的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富麗(香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培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出了這個問題,稱實際上很多港澳臺青年都希望能到內地參軍,鍛鍊自己,保家衛國。
  • 親歷吉林市1946年
    美國為了幫助國民黨政府爭取時間,調動軍隊,假意對中國內戰進行調停,促使國共雙方於1946年1月10日籤訂了「停戰協定」,企圖限制共產黨在關內調動軍隊,但卻將東北的國共軍事衝突排除在「停戰協定」之外,說東北不是國共內戰問題,是國民政府接收主權問題。為此,在美國提供的海空運輸支持下,國民黨軍隊大舉向東北調集軍隊。
  • 「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二戰臺灣兵戰場身份的轉變
    (圖片來自網絡)臺灣人在戰場上的身份本來只是幫忙運補雜務的二線「志願兵」,連串的戰鬥下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實戰經驗累積了不少,很多人都直接被升為二等兵,甚至有升為軍曹者。在軍隊裡最低階的二等兵,卻是個象徵,表明本島人身份跟日本本土人一樣平等了。
  • 解放軍駐港部隊湖南籍主官盤點
    駐港部隊從1993年初開始組建,1996年1月28日組建完畢,1997年7月1日0時進駐香港,取代駐港英軍接管香港防務。由於香港的特殊歷史環境,歷屆駐香港部隊人員都是優中取優。特別是軍事主官的任免就顯得格外明顯,截至到目前,駐香港部隊總共有7屆主官領導班子。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駐香港部隊湖南籍主官,歡迎大家補充、雅正。解放軍駐港部隊
  • 兩位臺籍知識人的對談
    1983年,初次見面的戴國煇與陳映真在美愛荷華就當時海外臺籍人士最為關心的「臺灣人意識」、「臺灣意識」、「臺灣民族」等問題進行了對談。該對談在美、臺兩地發表後,曾在海內外臺灣人社會產生巨大影響。這股暗流中蘊藏的乃是反共、恐共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自然就忙著努力維持現狀。其次,臺籍中產階級在高度經濟成長以及中共統戰攻勢逼迫之下與國民黨也慢慢地形成利益一致。因此就以一千八百萬的臺灣人(或含糊的說臺灣居民)的自決來對抗中共的統一,這與國民黨的「革新保臺」論不謀而合。
  • 第353期·【史學研究】多層外交與救護僑胞:國民政府對戰後緬甸歸僑遣返危機的處置
    1944年,重慶華僑勵志會受英國駐渝領事委託,辦理海外歸僑戰後重返英國屬地登記。二戰結束後,緬甸華僑在激蕩的政治形勢中艱難尋求復業。因中、緬多方因素限制,緬甸歸僑遣返工作步履維艱。1946年初,緬甸歸僑遣返工作正式開始。
  • 平視 港毒自建軍隊配發英國軍裝,看來距離滅亡已經不遠
    他們在熙來攘往的街道步操,又在中環碼頭、尖沙咀鐘樓及灣仔港鐵站口「駐守」,吸引香港市民圍觀。這班「武裝部隊」並非cosplay迷,主辦團體「時代思進」聲稱要通過扮演「香港義勇防衛軍」,從而保衛「本土」歷史。這20多名所謂的「武裝軍人」穿著棕色軍服、黑色軍靴,戴著墨綠色頭盔,衣袖繡有HKVD(「香港義勇防衛軍」)字樣,吸引路人圍觀拍照。
  • 【當年今日】1946年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問世
    74年前的今天,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 日本關東軍從蘇聯回國後, 為何紛紛自殺? 真相出乎意外, 想像不到
    在1945年的冬天,由於缺乏食物,宿舍和燃料,有50,000人死於疾病。但是,自1946年以來,蘇聯關東軍俘虜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文化活動方面,蘇聯組織小隊,樂隊,舞蹈隊,各種團隊,定期表演和比賽,以及服裝,道具等都比較特別。通過這些活動,蘇聯的日本人成了作家,有些人成了畫家或歌手。
  • 澳洲文化 | 雪梨的前世與今生,250年發展巨變,你了解多少?
    在並不算漫長的的歷史中,雪梨經歷了幾近饑荒、叛亂、淘金熱、貿易繁榮、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並成功在2000年舉辦了夏季奧運會。1768年,James Cook上校搭乘「努力號」帆船抵達這裡,由此踏上了澳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