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反航母利器 鷹擊12飛彈完成首次亮相

2021-02-10 21ic電子網


7月8日起,我國海軍在南海海域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報導演習畫面中首次出現海軍轟-6轟炸機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畫面。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是2010年中國在東海、黃海軍事演習中首次進行岸基彈道飛彈攻艦演練以來,又一次在演習中展示摧毀嚴密防護下航空母艦的能力。

在新聞節目後中央電視臺4頻道《今日關注》欄目中,海軍少將、海軍裝備專家尹卓透露,鷹擊-12飛彈的射程比俄印合作「布拉莫斯」飛彈「遠一倍」,飛行速度也更高。由此推斷,該飛彈在使用高-低結合彈道時最大射程可能與俄羅斯自用型P-800「紅寶石」飛彈相似,達到500-600公裡,恰好是「布拉莫斯」飛彈的近2倍,後者是出口型飛彈,按國際慣例要將射程限制300公裡以下。


 央視新聞節目截圖,轟-6轟炸機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 

鷹擊-12飛彈發射連續畫面

在央視新聞節目中,可以看到轟-6發射飛彈的連續畫面,目前轟-6轟炸機常見的飛彈武器包括:AKD-63中短程精確對地攻擊巡航飛彈、AKD-20遠程空射巡航飛彈、鷹擊-8系列中程反艦飛彈、鷹擊-12反艦飛彈,以及傳聞中在鷹擊-63飛彈基礎上研製的鷹擊-100反艦飛彈。

不過,在上述幾種飛彈中,只有鷹擊-12飛彈因為採用固衝合一發動機,在發射後立刻點燃火箭助推器並以高速飛離,而這也正是演習中發射飛彈畫面的特點。

有港媒此前稱這張圖裡轟-6M攜帶的是「鷹擊100」反艦飛彈,但實際上這就是一枚AKD-20空射巡航飛彈

傳說中的鷹擊-100是以鷹擊-62為基礎研製,該彈與AKD-20最大的外形識別特徵是進氣口,而從結構性能上來說這更是兩款完全不同的飛彈,至今鷹擊-100仍是傳說,沒有任何照片證實其確實存在

鷹擊-12飛彈是我國近年來新列裝的遠程重型反艦飛彈,2015年9月3日勝利大閱兵上,首次展示了鷹擊-12A艦艦飛彈,該型飛彈即將裝備到正在接受改裝的引俄956型(「現代」級)驅逐艦上。而在鷹擊-12A列裝前,鷹擊-12空艦飛彈已經裝備了我海軍的轟-6型轟炸機。

網上流傳的一些照片顯示,我海軍航空兵轟-6M型轟炸機一般攜帶兩枚此型飛彈執行任務,這表明該飛彈的重量遠超過了轟-6M最多可攜帶4枚的AKD-20型飛彈。推測該彈重量最高不超過3.2噸,最低不輕於2.4噸,這個重量比「馬斯基特」和「寶石」都輕,但仍屬於威力巨大的重型反艦飛彈。其戰鬥部重量至少300千克,再加上命中目標時衝刺速度可能高達3.5馬赫,其實際命中目標的威力可能是二戰時代戰列艦主炮炮彈的數倍,對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都具有足夠的威力。

攜帶鷹擊-12的轟-6M型轟炸機,有媒體稱鷹擊-12是「首次發射」,顯然是完全沒搞清我國武器裝備定型前要進行大量試射的基本常識


 鷹擊-12A反艦飛彈,該彈將裝備改進後的「現代」級驅逐艦反艦飛彈,尺寸重量都遠大於鷹擊-12,但性能卻比鷹擊-12有較大差距,畢竟研製時間已經相差了30多年鷹擊-12飛彈的後段彈體外形比較接近俄羅斯Kh-31(中國仿改型稱為鷹擊-91和93)空射反輻射\反艦飛彈,但由於尺寸比前者大得多,且在部分設計上也可以看到P-270「馬斯基特」的影子。可以說這是一種融合蘇聯超音速反艦飛彈設計和中國自己在超音速反艦飛彈領域心得的全新設計的飛彈。與蘇聯解體前已經設計完成的P-800「寶石」飛彈(俄印「布拉莫斯」飛彈的俄羅斯自用型)相比,鷹擊-12在與前者性能相似的前提下,尺寸、重量都小不少,這就是21世紀以來技術進步帶來的後發優勢了。7月10日的CCTV-4《今日關注》中,我國海軍少將尹卓表示,鷹擊-12飛彈的速度略高於俄印合作的「布拉莫斯」飛彈,射程則比它遠將近一倍。據資料,俄羅斯Kh-31飛彈在命中目標前的衝刺階段最高速度可達3.5馬赫,而「寶石」、「馬斯基特」在衝刺階段只能接近3馬赫,這可能就是尹卓少將所說鷹擊-12「速度比布拉莫斯略佔優勢」的來源。此外,有消息指出,鷹擊-12飛彈在攻擊遠距離目標時,採用高-低結合彈道,高空巡航段飛行高度近2萬米,末段降高后則為掠海飛行,高度僅幾米。為了應對如此劇烈變化的飛行高度,該飛彈的進氣道設計採用了特殊設計。相比之下,「現代」級驅逐艦上的「馬斯基特」飛彈因為主要考慮的是超低空掠海超音速飛行,採用高低結合彈道時,因為進氣口設計問題,射程增加有限,只有250公裡左右。俄羅斯「寶石」飛彈採用了頭部進氣方式,解決了進氣效率問題,自用型射程達到600公裡,出口型「布拉莫斯」則限制為300公裡。但是頭部進氣導致全彈結構設計比較臃腫,浪費了很多空間,因此重量和尺寸都大於鷹擊-12。此次演習海區中相距最遠亮點距離沒有超過500公裡,如果鷹擊-12要進行最大射程試射,或許要從演習區外發射此前外界對鷹擊-12的猜測多認為該飛彈性能可能與「馬斯基特」接近,基本上可以視為「馬斯基特」的緊湊縮小版,然而現在看來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可以說,鷹擊-12是在繼承蘇聯一系列超音速遠程重型反艦飛彈「技術樹」上結出的最新果實,該飛彈在中央電視臺的首次露面本身就可以視為對外釋放的一個信號,在軍事技術角度而言,這次演習又是一次「技術奇襲」,其震撼力不亞於2010年的反艦彈道飛彈首次打靶。

相關焦點

  • 南海大演習 鷹擊-12飛彈首次亮相央視新聞
    -12飛彈首次亮相央視新聞7月8日起,我國海軍在南海海域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報導演習畫面中首次出現海軍轟-6轟炸機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畫面。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是2010年中國在東海、黃海軍事演習中首次進行岸基彈道飛彈攻艦演練以來,又一次在演習中展示摧毀嚴密防護下航空母艦的能力。在新聞節目後中央電視臺4頻道《今日關注》欄目中,海軍少將、海軍裝備專家尹卓透露,鷹擊-12飛彈的射程比俄印合作「布拉莫斯」飛彈「遠一倍」,飛行速度也更高。
  • 美航母擅闖黃巖島,8架轟-6K齊出動,鷹擊-12飛彈模擬攻擊
    而作為應對,我方也在23日和24日分別派出13架和15架軍機,並動用了南海艦隊的艦艇和高空偵察氣球,對羅斯福號航母編隊進行了多方位的強勢圍觀。尤其是1月23日,解放軍一次出動了8架轟-6K轟炸機,如果以每架轟-6K攜帶6枚鷹擊-12計算,一次就可以發射32枚,試問美國航母,能攔得住嗎?這可能就是美國軍方承認的中國轟炸機對美軍航母模擬飛彈攻擊。
  • 我軍鷹擊12首次亮相南海軍演 展示摧毀航母能力
    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報導演習畫面中首次出現海軍轟-6轟炸機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畫面。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是2010年中國在東海、黃海軍事演習中首次進行岸基彈道飛彈攻艦演練以來,又一次在演習中展示摧毀嚴密防護下航空母艦的能力。
  • 鷹擊-18反艦飛彈
    從普通的艦載飛航飛彈,到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再到反艦彈道飛彈,這三種武器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目前能面對的所有潛在強敵,從而使得我國能夠在未來不再懼怕任何航母的威脅。3天來,東風-17等殺手鐧武器被人屢屢提起,正因為看點太多,在某知名軍事論壇上,軍迷們票選的最受關注受閱武器中,同樣也是首次公開亮相的鷹擊-18、鷹擊-18A艦對艦和潛對艦飛彈,居然排在了倒數,事實上,這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大獎的武器,讓我海軍對海打擊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更被美國海軍譽為是一種「最完美」的反艦飛彈。
  • 中國在海南航母基地部署三款防空飛彈 一飛彈首次亮相
    中國裝備的紅旗9防空飛彈紅旗-9防空飛彈的海軍艦載型即海紅旗-9防空飛彈,裝備在中國海軍新一代主力052C型驅逐艦和052D型驅逐艦上,其外銷版稱之為飛盾-2000(FD-2000),反輻射飛彈版本為FT-2000。
  • 【悟石觀察】首次亮相天安門的裝備大特寫
    鷹擊-12B飛彈武器系統,可以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對海突擊威力大,反應迅速射程遠,是沿海防禦體系的堅實盾牌。鷹擊-18和鷹擊-18A飛彈,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反艦巡航飛彈,藏得好,打得準,威力大,是海上聯合打擊體系的利劍。
  • 500公裡外的絕殺:鷹擊-12揚威臺海,飽和攻擊獵殺敵艦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海軍加大了航空兵建設力度,形成了以衛星、電子偵察船、潛艇為情報保障,以預警機、海上警戒偵察機、電子偵察機為指揮保障,以殲轟7A飛豹戰機掛裝鷹擊83反艦飛彈和鷹擊91反輻射飛彈,以蘇30MKK2戰機掛裝X31反輻射飛彈和X59反艦飛彈,轟-6轟炸機掛裝鷹擊200和鷹擊12重型反艦飛彈為打擊核心的海防飛彈突擊體系。
  • 「海上屠夫」---國產鷹擊83反艦巡航飛彈
    月1日50周年國慶閱兵大典前研製成功,並在國慶閱兵時以實體亮相。彈體結構以及彈上分系統與鷹擊-8比相應地作了較大改進,外觀上鷹擊-83明顯比鷹擊-8長,彈腹部還多一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進氣口,但飛彈總重反而更輕了。體積小,威力大,採用亞音速掠海飛行發動攻擊。在制導方式和發動機技術上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 新一代航母殺手!鷹擊-12反艦飛彈身懷「獨門絕活」
    該型飛彈2013年在網絡上曝光,當時傳出的照片顯示鷹擊-12被掛載在轟-6轟炸機上進行測試。隨後在2015年9月3日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鷹擊-12的艦對艦型號鷹擊-12A首次進行了公開展示。根據轟-6M型轟炸機一般掛載兩枚鷹擊-12來看,該彈的重量遠超以往的中國國產反艦飛彈,屬於不折不扣的重型反艦飛彈。據外界推測,鷹擊-12的重量可能在2.4噸到3.2噸之間、戰鬥部質量則可能達到300千克。
  • 轟6攜4枚鷹擊-12飛彈向美航母「示威」
    ,而最近關於我國的反艦飛彈與美國航母的話題也被熱議起來。鷹擊-12反艦飛彈鷹擊-12反艦飛彈作為我軍主力反艦武器,具有艦載、機載以及陸基等多種發射形式,其射程達到400公裡,轉移大型水面艦船為目標,能給水面軍艦造成很大的威脅,也有人將其稱為「美軍航母殺手」,因此當轟-6掛載4枚鷹擊
  • 揭開"中國新型反輻射飛彈"真相,談國產反輻射飛彈的現狀和發展
    因為視頻中的這兩枚藍色飛彈,比國產PL-12更粗、更長,所以被大家一致認為是 "中國新型反輻射飛彈"而引起了廣大軍迷的關注。流傳到國外網站上的截圖這段視頻來自2020年中國軍最新發布的空軍招飛宣傳片,在片中可謂真正一閃而過,時長不過0.3秒,總幀數不過10幀(常規視頻每秒24幀)。
  • 揭秘中國超音速反艦飛彈—鷹擊12
    鷹擊-12為空射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裝備於中國海軍的轟-6轟炸機和新型殲轟-7戰鬥機。網絡上曾盛傳,鷹擊-12為俄「寶石」,甚至「海難」巨型反艦飛彈仿製型,射程可達500公裡,一發可擊沉航母。一些分析人士稱,鷹擊-12飛彈遠比之前報導的小,說明其射程和飛行速度並沒有之前估計的高,目前,比較合理的猜測是,鷹擊-12飛彈的最大射程在220千米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3左右。鷹擊-12飛彈在解放軍的武器序列中,將主要作為空射型反艦飛彈使用。  目前各國反艦飛彈使用的吸氣式發動機有兩種:一種是渦輪發動機,包括渦輪噴氣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兩種:另一種是衝壓發動機。
  • 鷹擊-18反艦飛彈震撼曝光!
    一般來說,飛彈武器主要有兩個作戰使命,第一是在實戰中帶給敵軍毀滅性地打擊,第二則是威懾的作用。近日,中國的一款新型飛彈在網上首次曝光,引起了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飛彈的綜合實力一直處於被外界猜測的狀態,中國的飛彈實力的那層神秘的面紗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被揭開呢?
  • 中國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爆出最新美圖!空中亮相霸氣四洩
    鷹擊12無論鷹擊12的超音速突防,還是美軍隱身亞音速思路,主要原因都是現代水面艦艇有了極強的防空能力,尤其航母編隊,打造了攔截反艦飛彈「飽和攻擊」的出色防禦體系。但是,正是因為這一挑戰,才顯出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最大價值 —— 它無疑是攻擊航母戰鬥群的新時代必然選擇。
  • 國產遠程反艦飛彈鷹擊-18首露真容!
    綜合/觀察者網 堵開源11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7套節目《軍事報導》欄目報導了我軍某武器綜合試驗場試驗人員事跡,新聞畫面中首次出現了一種大型巡航飛彈發射的鏡頭
  • 兵器 | 首次亮相:「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細節爆出
    而具備「硬」殺傷能力的戰術電子戰機的主要作戰對象實際上就是各類地面防空系統的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通過機載反輻射飛彈摧毀防空系統中的雷達設備,從而削弱甚至消除防空系統對空中攻擊機群的威脅,而這也將現代空中電子戰的作戰模式推向一個全新時代。
  • 老將再出馬,轟-6最新改進型號現身,可攜鷹擊12飛彈獵殺航母
    作為轟-6的最新改進型號,轟-6J自然是做出了很大的改變,首先這款轟炸機的翼下掛架由轟-6K時的6個變成了如今的8個,而海軍航空兵之前主要裝備的轟-6G更是只有兩個翼下掛架,這也就意味著轟-6J能夠比轟-6G多攜帶三倍的反艦飛彈,也就大大提高了海軍航空兵轟炸機的反艦作戰能力,這款戰機在極限狀態下能夠掛載9枚鷹擊12反艦飛彈。
  • 殲-20首次亮相航展,咻——
    國產隱身戰機殲-20首次公開亮相,空中起舞。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  「明星」飛彈登場  ——全程超聲速飛彈CM302首次亮相  據王中華介紹,除了轟-6K等空軍主戰機型,在地面靜態展示的「空中作戰力量板塊」中,還展出了中遠距、近距空空飛彈,長箭-20巡航飛彈、鷹擊-63B等遠中近程空地飛彈等。
  • 鷹擊83反艦飛彈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首次曝光,抗幹擾能力大提升
    鷹擊-83反艦飛彈是中國海軍的主流反艦飛彈,於1993年開始研製,1998年6月試飛成功,1999年中國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在海軍多型艦艇、潛艇和空軍的飛豹、轟6、殲15、殲16中均有裝備,數量巨大,當年主力艦要不扛著
  • 轟-6K掛鷹擊-12,中國罕見公布飛彈演習,我軍進入飽和打擊時代!
    中國海軍除了有殲轟7A飛豹戰機掛裝鷹擊83反艦飛彈和鷹擊91反輻射飛彈,蘇3-0MKK2戰機掛裝X-31反輻射飛彈和X-59反艦飛彈等中近程對海飛彈,更重要的是擁有轟-6G轟炸機掛裝鷹擊12重型反艦飛彈為打擊核心的遠程海防飛彈突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