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 | 首次亮相:「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細節爆出

2022-01-07 雲上經略

 本文共2600餘字、12張配圖,預計需要8分鐘閱讀時間


誰也沒有想到,以前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殲-16電子戰機竟然能以實機的方式在珠海航展上公開展示。要知道,殲-16電子戰機以前一直是一種「傳說」,甚至連一張像樣的圖片都沒有,這次實機突然飛臨珠海航展現場,真有點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既然公開亮相展示了,所以,大量的細節圖片也就滿網飛了。

電子戰機主要分為用於防區外支援、幹擾的大型戰役電子戰飛機,用於隨隊幹擾、具備「硬」殺傷能力的戰術電子戰機等幾種類型。而此次公開亮相的殲-16電戰型,當然是屬於後者,即戰術電子戰機。至於我軍裝備的大型電子戰飛機,那就是「高新工程」電子戰機了。相比於大型戰役電子戰飛機,戰術電子戰機雖然在航程、功能以及作戰效能方面要遜色於大型戰役級別電子戰機,但它在戰術空中攻擊作戰的電子戰中卻具有重要作用,更適合與各類型戰術飛機協同作戰,一些先進的戰術電子戰機,甚至既具備強大的電子幹擾、防空壓制等「軟」殺傷能力,還具備發射反輻射飛彈的「硬」殺傷能力。而具備「硬」殺傷能力的戰術電子戰機的主要作戰對象實際上就是各類地面防空系統的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通過機載反輻射飛彈摧毀防空系統中的雷達設備,從而削弱甚至消除防空系統對空中攻擊機群的威脅,而這也將現代空中電子戰的作戰模式推向一個全新時代。

發展:由蘇-30MKK、殲轟-7A到殲-16電子戰機長期以來,我國由於缺少先進的戰術平臺和反輻射飛彈,中國空軍在戰術電子戰機領域遠遠落後美國,而這個缺陷直到2000年前後隨著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引進以及Kh-31P反輻射飛彈的獲得才得到逐步緩解,也使中國空軍首次具備了執行「硬」殺傷電子戰的能力。2003年,中國開始在Kh-31P的基礎上發展國產「鷹擊」-91反輻射飛彈,其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換裝了國產飛控、導航系統和先進的寬帶被動導引頭。新型導引頭的頻率範圍擴大,可以覆蓋目前95%以上防空雷達的工作波段,無論是作戰性能還是作戰使用的靈活性都有了相當大的提高,飛彈整體性能與美國AGM-88C「哈姆」飛彈相當。「鷹擊」-91反輻射飛彈的研製成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空軍新型專用戰術防空壓制電子戰機的研製。於是殲轟-7A電子戰飛機誕生了,而且我國還先後研製成功了KG-300、KG-600等一系列幹擾吊艙。但蘇-30MKK和殲轟-7A,都不是專門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飛機,由於還需要執行其他一些作戰任務,機載電子設備的數量、性能和功能都不可能做到很完善。特別是面對中國周邊數量越來越多的高性能防空武器和國外專用防空壓制飛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國空軍(也包括海軍)必須要裝備一種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幹擾和壓制新一代防空系統的專用防空壓制電子戰機。於是,殲-16電子戰機誕生了。最早在2015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殲-16攜帶電子吊艙的圖片。直到這次的珠海航展,殲-16電子戰機終於揭開了其神秘面紗。

得益於這次公開展示,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殲-16電子戰機更多細節。首先便是翼尖位置安裝的電子幹擾莢艙,採用圓柱體外形,頭尾部均安裝有天線,上部還有四根刀狀天線。一看這外形,大家自然就會聯想到美國的EA-18G電子戰機,因為該機翼尖安裝的ALQ-218V(2)型戰術接收機,也是這種外形。以前沈飛是山寨俄羅斯,這次改為山寨美國了。一方面是俄羅斯缺少這種戰術電子戰機,另一方面,美國的EA-18G電子戰機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戰機,山寨美國的也是順理成章。

仔細對比美國的EA-18G電子戰機,殲-16電子戰機的翼尖電子幹擾莢艙圓柱體外形與美國的非常像,但四根天線的外形和布局方式卻不相同所以,我們從美國EA-18G電子戰機翼尖掛載的ALQ-218V(2)型戰術接收機的性能,大致也能推測出殲-16D翼尖電子幹擾莢艙的性能。AN/ALQ-218(V)2接收機,前後有2個接收器,分別可以實現90度共180度的監視範圍,管理、控制機載電子幹擾吊艙對多個雷達電磁信號源進行「跟蹤一瞄準式幹擾」,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機載戰術偵察告警系統,目前也只有中國和美國具備獨立研製生產的能力。此外,為了保證更有效地幹擾壓制,殲-16電子戰機將會使用新一代大功率機載戰術幹擾吊艙。只是這次飛抵珠海航展的殲-16電子戰機,還沒見到掛載。不過肯定有配套的,例如, KG800機載電子幹擾吊艙。據悉,KG800電子戰吊艙的直徑要比KG600大出一倍,外形與美國EA-18G攜帶的AN/ALQ-99電子戰吊艙很接近,是專業電子戰大功率幹擾吊艙,可能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頻段覆蓋範圍寬,響應時間短,幹擾技術先進,可靠性高等優點,具備多目標幹擾能力和對敵方雷達的區域性電磁壓制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我國還在研製新型大型電子幹擾吊艙的可能性。理由很簡單,因為目前美國正在積極研製新一代NGJ機載電子幹擾吊艙以取代目前美國空軍現有主流的AN/AL-Q99電子吊艙。除了翼尖電子幹擾莢艙這一顯著特徵之外,此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殲-16電子戰機,外形上還有一些與以往殲-16戰機不同之處。

上圖箭頭所示,一個是取消了位於駕駛艙風擋前原設計的紅外光電探測器,對於殲-16電子戰機的任務設定來說,這套設備的作用不大;另一個是取消了位於飛機右側的那門30毫米單管航炮,這樣就可以將原安裝航炮機器彈藥的空間省出來安裝額外的電子設備。不過,殲-16電子戰機仍然保留了位於機頭左側的可伸縮式受油管,因為航程對於殲-16電子戰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上圖是2019年長春航空節上的殲-16與這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殲-16電子戰機,注意紅圈所示,殲-16電子戰機的垂尾上雖然有了低可視塗裝的軍徽,但沒有了數字編號;另外,在發動機進氣道側面,飛機批號也與以前的殲-16不同,應該是另立門戶,從頭算起了。此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殲-16電子戰機,已經採用了標準的中國空軍低可視塗裝和軍徽,但沒有飛機編號,很可能是一架即將交付部隊使用的量產型飛機。這型先進的反輻射戰鬥機,將和普通型殲-16一起編成,為中國空軍組成一支具備全方位作戰能力的新質空中作戰力量。而作為一種技術的延伸,中國海軍也很可能會採用殲-16電子戰機的部分技術發展自己的專用艦載戰術電子戰機,裝備在中國海軍未來的國產航母上。

感謝您的閱讀,閱讀更過以往精彩文章合集請在後臺回復關鍵詞:」軍校故事」、」我的家鄉我的艦」。轉載請註明出處:「雲上經略」(ID:YUNSHANGJINGLUE)

註:本文為「雲上經略」公眾號獨家特約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洗稿,否則將追究當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點看+秒贊+分享,傳播你的歡喜

相關焦點

  • 「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叫板美國咆哮者,造價超過殲-20
    這架戰鬥機從外形特徵看,是國產殲-16雙座重型戰鬥機,但從某些細節看,該機沒有機炮,沒有機頭光電火控系統,翼尖帶有大型電子吊艙,而且豎立著醒目的天線。這架戰機很可能就是傳說已久的殲-16電子戰機。很多網友親切地稱為「電石榴」。殲-16電戰機的公開亮相,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以後的第二個擁有自行研製的專業電子戰鬥機的國家。
  • 「電石榴」珠海亮相,殲-16D電戰機究竟有多厲害?碾壓美國咆哮者
    在本次航展上亮相了很多國產戰機型號,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中國最新型的殲-16D電子戰飛機首次公開亮相,是本屆珠海張航展最重量級的展品之一。根據中國空軍發言的透露,殲-16D戰機已在空軍正式服役,並進行過繞島巡航作戰任務。
  • 殲-20首次亮相航展,咻——
    在這個「大殺器」集結的平臺上,此次珠海航展到底該看點什麼?空軍「八一」特技飛行表演隊駕駛6架殲10戰機,時而箭隊、時而楔隊、時而筋鬥、時而俯衝,上演「倒掛金鐘」、「六機向下開花」、「雙機對頭」國產隱身戰機殲-20首次公開亮相,空中起舞。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
  • 中國最先進隱形戰機殲20首次亮相珠海航展,視頻看100遍都不夠!
    鏡頭一:「黑絲帶」起舞——國產隱身戰機殲-20首次公開亮相在首日珠海航展的飛行表演上,空軍試飛員駕駛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首次公開亮相。殲20雙機編隊突然臨空,進行了大機動表演後絕塵而去,留下滿場被震撼的觀眾。中國空軍殲20戰鬥機在萬眾矚目中飛抵珠海航展現場,這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殲20的出現也開啟了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 殲-20即將正式亮相!謝謝美國曾經看輕我們
    作為本屆航展最大的亮點之一,中國空軍試飛員將駕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機首次公開亮相!(獨家視頻)今天(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開幕。在這個「大殺器」集結的平臺上,此次珠海航展到底該看點什麼?
  • 殲16首次亮相:戰力已超世界大多數制空戰鬥機
    雖然殲-16受關注程度沒有殲-20那麼高,但作為未來空軍的核心裝備之一,其首次亮相背後的信息也值得關注。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是大國空軍標配自從我國在上世紀末引進蘇-27系列戰鬥機後,這種航程大、載荷高的重型戰鬥機極大地改變了我國對空軍的認識,引領了空軍從戰術力量向戰略力量的蛻變。
  • 解讀殲20戰機航電系統
    元宵佳節,網友上傳了數張2015號與2013號新版殲-20四代機同時現身的照片,上演了一幅「雙龍鬧元宵」的罕見畫面。  網友於五一勞動節期間在網上發布了一組殲20戰機近期試飛美圖。2013號殲20進行低空機動測試,展示了小半徑轉彎、垂直爬升接筋鬥、低空橫滾、小速度低空通場等動作。
  • 網傳殲15艦載電戰機首飛,或否成為美國「肥電」殺手?
    4月24日下午,微博和軍事論壇裡都被殲15電子戰型號成功首飛的消息引爆了,甚至有人安排了殲17這個編號,更有軍迷將其命名為「電鯊」,因為殲15的外號叫
  • 【國君軍工】中國電科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反隱身雷達可發現F22|傑賽科技明日6.15復牌|20170614周三行情回顧與要聞速遞
    點擊右上方藍色字「毅軍凸起」,關注國君軍工公眾號【中國電科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反隱身雷達可發現F22】【解放軍最新輕型坦克現身炮管末端裝備毫米波雷達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特別是殲-16的技術參照對象蘇-30MKK和蘇-34系出同源,這就更增強了改裝的可行性,這樣的戰機肯定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所能達到的。然而,這樣的並列雙座戰鬥轟炸機一旦研製出來,在總體性能上又能對殲-16戰鬥轟炸機構成多大的優勢,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又能採購多少,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 帥氣 運-20、轟-6K等明星戰機的飛機員首次亮相!
    ▌本文來源:國防部網站、央視新聞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今天進入第四天,中國八一空軍飛行表演隊的六機編隊上午進行了精彩表演
  • 中國航母傲視「群雄」的高科技武器——殲-15D電戰機
    殲-15D電戰機是在國產殲-15艦載機戰鬥機基礎上研製,同時又是與15年底首飛的-16電戰機同宗同源,可以說從戰機配置上吸收了我國最先進的技術,多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各戰機的優秀性能。無論是對敵方電磁信號分析能力、抗幹擾能力、戰術通訊能力、掩護攻擊能力還是戰鬥能力,優勢都是非常突出的。
  • 殲-11系列加速改進 「白頭」殲-11B現身沈飛試飛場
    央視走進抗美援朝英模部隊系列報導2019年年底,在紀念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相關報導中「白頭」殲-11B首次公開亮相,驚鴻一瞥;幾乎在同一時期,軍網的一組圖中也出現了「白頭」殲-11B的身影;日前,央視走進抗美援朝英模部隊系列報導中
  • 珠海航展飛行表演太震撼,高清大圖+視頻記錄精彩瞬間!
    羊城晚報記者 黃巍俊、湯銘明 攝 「殲-10B」推力矢驗證戰機飛行表演 裝配了國產大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殲-10B戰機亮相超小半徑轉彎和快速拉升等動作展現了該機優異的機動性能引發現場觀眾陣陣喝彩這也是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首次公開現身中國航展
  • 殲-20戰機全解析!
    作為近年來中國航空工業的扛鼎之作,關於殲-20戰機,我們想要了解的太多太多……從「驚鴻一瞥」說起……無論是本屆珠海航展的公開亮相從本屆珠海航展中多家展臺展示的國產隱身材料和結構設計成品看,既然選擇了鴨式氣動布局,研製單位就有把握將殲-20的正面隱身性能提升至與潛在對手同類飛機類似的水平,從而滿足既定的作戰指標。與鴨式布局相結合的,是整機高度翼身融合的升力體構形。從殲-20驗證機/原型機的進化過程看,雖然升力體構形本身沒有大改,但機頭邊條、鴨翼與主翼間邊條等多處細節一直在不斷改進。
  • 兩百架殲-10A航電不行?— 升級意義不大,充當「新時代殲7」不錯
    殲-10A航電落後殲-10C一代近日空軍殲-10A戰鬥機頻頻亮相,攜帶各種武器系統進行密集訓練,讓網友又把目光轉向了這款服役十幾年的空軍「老三代」!殲-10A從2004年開始服役,服役之初不僅是空軍制空能力最強的機型之一,更是空軍正式全面邁進現代化的標誌。
  • 國產KLJ-7A雷達亮相巴黎航展 世界先進市場廣闊
    作為中國電子產品領域的前沿領跑者之一,中國電科14所展出的多款雷達設備雖然有不少已經在2016年中國珠海航展上亮相,但此次出現在巴黎,卻是西方觀眾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產品。這其中,又以正準備參加「梟龍Block3」等多型輕型戰鬥機機載雷達競標的KLJ-7A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最為引人注目。
  • 重出江湖的殲-11D戰鬥機為何如此引人關注?
    這款飛機在2015年首次曝光,之後一直非常低調,甚至有消息說其已經下馬,但此次又在宣傳片中亮相,則表明這款飛機仍然還在研製當中。殲-11D於2015年4月29日成功首飛,機身編號為「D1101」,當時外媒對這款飛機的性能進行了分析,認為它是採用了中國殲-16戰機的諸多技術,包括新一代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和先進綜合航電技術的一種戰鬥機。
  • 殲-20、大飛機「三劍客」…齊聚珠海航展!
    △視頻:殲-10B試驗機今日檢驗性飛行今日上午,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0B試驗機進行了檢驗性飛行,展示了良好的飛行性能。據悉,該機是我國新一代航空動力和控制技術的試驗機,裝備全新的控制系統,能夠為戰機提供更好的機動性能,是未來新一代戰機提升性能的關鍵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