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今日美國》等媒體報導,美國在槍枝問題上向來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國家,這不僅因為在美國人人可以持槍,更因為美國槍枝暴力事件也是所有發達國家當中數量最多的。本期發現世界通過對美國槍枝問題相關數據調查,或許我們能夠對這個事情的脈絡有大致了解。
佔全球4.4%的人口卻佔有全球40%的槍枝。在美國,平均每100萬美國人就會有接近30人遭受槍擊遇難,其比例領先數倍於其他發達國家。根據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傷害控制中心的研究結果,其直接原因就在於美國有著驚人的槍枝持有數量。
自2012年底,至少88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在全國各地(事發地點用紅色符號表示)。2012年12月,一名槍手在美國康乃迪克州一所中學殺死了20名學生和包括自己在內的7名成人,這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件之一。自此,美國大規模槍擊案件已經導致了超過3200人受傷和接近1200人死亡。但這些數字對在美國因槍械致亡的案例總數(超過32000例)而言又只是極小的一部分。
槍擊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截至11月底,334天,351起4人以上傷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1.05起(圖中數據截至8月底)。槍擊事件的發生理論上為加強槍枝管控提供了理由,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今年發生的查爾斯頓槍擊案之後曾提及槍枝管控問題,隨後卻被指責是藉機獲取政治聲譽。按照這樣的邏輯,如果槍枝問題的探討一定需要待到風平浪靜的時候才可以進行,恐怕那一天也將會遙遙無期。
更多的槍等於更多的暴力事件(圖示:美國各州槍枝致亡人數同各州持槍數量成正比例關係)。在美國各州,大量統計數據表明,持槍數量的增長往往意味著槍擊案件增多。這種比例關係不僅在美國國內得到證實,同時在發達國家中也同樣適用,意味著在一個國家當中,槍枝越普及,發生槍擊案件的風險就越高。
在槍枝管控條例嚴格的各州,槍擊致亡人數明顯低於其他地方。在美國,移民、人口、壓力、精神疾病、宗教分歧等等社會問題都可能是槍枝暴力背後的動因,關係錯綜複雜,難以衡量裁定。但是經濟學家Richard Floridad發現,各州調控政策對於槍枝暴力有著極為明顯的導向作用。如圖所示,以兒童免受槍擊保護法為例,沒有相關保護條例的各州因槍擊死亡的人數明顯上升。
槍枝暴力總體呈下降趨勢。儘管美國的槍枝暴力問題十分嚴重,但是相比於80年代,如今槍枝案件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研究人員還在試圖確認趨勢背後的種種原因,但是至少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槍枝的普及並沒有遏制犯罪的發生,反而很可能為其提供了便利——這是人們常見的一個認識誤區。
自殺案例要遠高於他殺(圖為槍枝案件中自殺和他殺數量的對比數據)在美國,自殺是槍枝問題的重要一部分。儘管人們關注的焦點常常集中在大規模槍擊案件,但是在遭受槍擊身亡的人員當中大部分都是自殺者。這實際上為槍枝管控的爭取提供了一個有利的論據,即槍枝的的廣泛存在會導致大量的自殺死亡的人數。而此前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實行的槍枝回收政策以期降低自殺概率的良好效果,也表明了政府完全有能力通過槍枝管控降低人們自殺死亡的可能性。
警察殺死超過1100人,其中大部分為槍殺(紅色符號代表事發地點)。在美國,每年至少有數百起警察槍擊案件發生,而由於槍枝的殺傷力巨大,槍擊致亡的情況非常常見。但與此同時,統計數據也表明,在持槍率越高的州,警察在執勤過程中遇難的概率就越大。這也說明了,由於美國的警察在執勤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比一般國家的警察要高,所以他們更傾向於用槍枝來保護自己。
對於公民持槍權利的支持自90年代以來急劇上升。儘管大規模槍擊案件的出現引發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但是在過去的20年裡,美國公眾對於槍枝管控的呼聲反倒日漸減少。有研究者在幾次大規模槍擊案之後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於槍枝的支持與否往往不會因為這些傷亡的出現而發生改變。
槍枝管控仍有必要。儘管美國人極為重視自己的持槍權利,但是對於許多槍枝管控的提議依然表示極大的支持,包括諸如在購買槍枝時需要進行身份調查、禁止半自動武器出售等具有爭議的做法。這些民眾的反應其實在美國總統奧馬當年推行的醫保法當中也能找到影子——對於一個新的法案,他們似乎需要更深入的具體了解,以及更充足的消化時間,才有可能對其表示認同。
友情提示:天下之事,盡在掌中。朝九晚五,實時傳遞。您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搜索添加【天下君】,或長按下方二維碼,長期訂閱騰訊國際新聞自媒體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