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結束了「萬國牌」,71發彈鼓不用,卻使用35發彈匣的50式衝鋒鎗

2021-02-08 騰訊網

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我國在1950年就開始仿製蘇聯的「波波沙-41」型衝鋒鎗,這款槍也可以說是二戰當中蘇聯軍隊非常著名的槍械。

波波沙-41型衝鋒鎗射速極高,並且配合著71發大彈鼓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非常連續性的火力射擊,在打巷戰時可謂是給德軍造成了非常大的傷亡。

到1950年,因為東亞局勢的驟變,我國組織了兵力跨過鴨綠江,這個時候我軍內部所裝備的槍械當中,有火力持續性的槍械主要還是以之前所繳獲的機槍與衝鋒鎗為主,數量少不說、並且型號還繁多,對於後勤的彈藥補給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志願軍手中的「波波沙」

並且在這個時候,蘇聯方面也是相對性的援助了我軍一定量的波波沙-41型衝鋒鎗,而在戰場上使用之後,我國士兵對這款衝鋒鎗的持續性火力射擊也較為滿意。

正因如此,也是為了將戰場上的槍械換成制式武器,以達到為非常緊張的後勤部門緩解壓力的緣故,我國在1950年就決定了仿製蘇聯的波波沙-41型衝鋒鎗,也就是後來的「50式」衝鋒鎗。

不過在之前使用的時候,士兵對波波沙-41型衝鋒鎗的火力持續性、射速都較為滿意,但是這款衝鋒鎗的全槍重量也同樣得到了不少的罵聲。

因為波波沙-41型衝鋒鎗在使用71發彈鼓時,在滿彈的情況下全槍的重量高達11斤,這根本就不符合我國士兵的身材,畢竟蘇聯人的塊頭的確比較大。

所以,到我國真正仿製波波沙-41型衝鋒鎗的時候,就取消了為「50式」衝鋒鎗提供彈鼓的方案,而是改由配備35發的彈匣供彈,這樣的方案為50式衝鋒鎗的戰鬥全重減輕了2~3斤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取消了為「50式」衝鋒鎗提供彈鼓的方案,並不是說取消了「50式」衝鋒鎗可使用彈鼓的設計,而是說在出廠的時候只為該槍配備35發的彈匣,當然你自己要是有彈鼓的話也是可以裝上去的,但廠家不會為該槍配發71發的彈鼓。

而到後來,雖然說取消了彈鼓的配發使用,也讓「50式」衝鋒鎗從波波沙原本的11斤戰鬥全重降到了8~9斤,但是相比於我國士兵的身材體型,這樣的重量還是覺得有點重,並且波波沙衝鋒鎗的木質槍託握把也顯得比較大,我國士兵握起來比較費勁。

所以在時候,我國又在蘇聯波波斯-43型衝鋒鎗的基礎上仿製出了「54式」衝鋒鎗,這款衝鋒鎗取消了波波沙原先厚重的木質槍託握把,改成了金屬鋼條可摺疊槍託,以及與槍託分開的獨立小握把,這不但簡化了在生產時的工序,也「54式」衝鋒鎗的戰鬥全重降到了8斤以下。

直到後來56式槍族的服役,才讓「50式」衝鋒鎗與「54式」衝鋒鎗從原先的槍械主力退居二線。

相關焦點

  • 二戰名槍PPSh41衝鋒鎗,射速每分鐘900發,威力強大
    PPSh41衝鋒鎗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衝鋒鎗 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
  • 人民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
    越南戰爭中,美軍士兵寧願扔掉手中的M-16也要使用越軍的AK-47。然而在AK-47之前,還有一支性能同樣出色、可靠的槍械,其在衛國戰爭中大放異彩。德軍士兵寧願使用它,也不使用自己裝備的MP38/40衝鋒鎗。它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有著人民衝鋒鎗之稱的波波沙衝鋒鎗。
  • 為什麼全世界大部分自動步槍的彈匣都是30發?
    答案不一,總之最有利於取勝最好,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裝30發子彈。怎麼不是20發、50發、100發,裝的子彈是越多越好嗎?眾所周知,步槍是絕大部分士兵的主要武器,需要它能適應各種情況下的戰場需求,而火力持續性的長短便是重中之重,那麼彈匣一次性裝彈量的多少足以影響到取勝的關鍵。我看你還怎麼趴下打?
  • 二戰衝鋒鎗的霸主蘇聯PPSh-41(波波莎)衝鋒鎗
    PPSh-41衝鋒鎗可配用35發容量的弧形彈匣和71發容量的彈鼓。PPSh-41衝鋒鎗拆解圖 實踐證明,PPSh-41是一支出色的衝鋒鎗,它成為二戰中主要的前蘇聯制式武器,二戰結束以前,這些武器共生產超過600萬支。
  • 【二戰經典波波沙】前蘇聯PPSH-41衝鋒鎗
    PPSh-41的彈鼓是仿製自芬蘭索米衝鋒鎗的71發可卸式彈鼓,但在實際使用中如果裝載的子彈數多於65發,可能會出現無法正常供彈的情況,所以一般只裝填65發左右的子彈。一般步兵的標準攜彈量是一個彈鼓加幾個彈匣。
  • ppsh41波波沙衝鋒鎗
    中文名PPSh41衝鋒鎗類型衝鋒鎗原產國蘇聯彈容71rds(彈鼓)/35rds(彈匣)研製背景71發的大容量對士兵而言很方便,因為重新裝彈的次數大大降低。但彈鼓本身有些缺點,如易吃土,供彈口部位易變形等。除彈鼓之外,另有一種弧形直列式彈匣,但比較罕見。可PPD-34並未被大量使用,從1934-1936年間共生產67支。託卡列夫曾在日記中寫道:「PPD從未受到很高的重視。」而後,1938年它的一種改進型又被採用,其基本結構除了散熱的槍管護管外沒有多大變化。
  • 圖說供彈具之彈鼓、彈盤
    今天要說的是兩個有點相似的供彈具——彈鼓和彈盤,它們常見的形狀都是圓形,但結構是不同的。
  • Magpul推出兩款新型50發彈鼓 分別配備格洛克17和MP5(附視頻)
    這是該公司發布的兩款新的9×19mm口徑彈鼓,彈容量都達到了50發,分別用於配備格洛克17手槍和MP5衝鋒鎗。2020年1月,Magpul推出了適用於CZ「蠍」EVO3衝鋒鎗的PMAG D-50 EV9彈鼓,同時他們還推出了GL9彈鼓。GL9彈鼓可以匹配格洛克手槍的彈匣卡筍,但是由於上部結構較短,無法安裝到格洛克手槍上使用。
  • 二戰蘇聯波波莎衝鋒鎗PK德軍MP40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擇哪個?
    這點在短兵相接的近戰中顯得尤為重要,配備71發的彈鼓使得PPSh具有極其優良的持續火力,在實際的戰鬥中,PPSh41可以在5秒內把彈鼓中的71發彈發射出去。德軍制式的MP38/40衝鋒鎗同其相比,儘管其準確性較高,但過於精密的結構使得MP38/40完全不適應俄國嚴寒的氣候,槍栓經常被凍住打不響,不少德軍士兵因此而喪命。
  • 軍事 | 為什麼大部分步槍彈匣都只裝30發子彈?
    答案不一,總之最有利於取勝最好,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裝30發子彈。怎麼不是20發、50發、100發,裝的子彈是越多越好嗎?MP18最早使用的是蝸牛型32發彈鼓,因為不方便,一戰後改成20發彈匣在單兵自動火力出現之初,彈匣數量也是不統一,因為當時的栓動步槍一般都是5發、10發。變成自動火力後衝鋒鎗和步槍多少子彈才最適合呢?
  • 為什麼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30發子彈?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答案不一,總之最有利於取勝最好,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裝30發子彈。怎麼不是20發、50發、100發,裝的子彈是越多越好嗎?▲MP18最早使用的是蝸牛型32發彈鼓因為不方便,一戰後改成20發彈匣
  • 戰場上的收割機 盤點二戰中令人敬畏的衝鋒鎗
    它大部分的零件採用鋼板衝壓、焊接、鉚接而成,結構簡單,便於製造,可靠性和勤務性都很好。該槍發射7.62毫米手槍彈,沒有配用彈鼓,由35發弧形彈匣供彈。它的有效射程為200米,理論射速650發/分。最後定型的M1928湯姆遜衝鋒鎗全長85公分,空槍重5公斤,使用11.43毫米手槍彈,20發彈匣或50發彈鼓供彈,槍口初速每秒鐘280米,射速降到每分鐘700發,有效射程50米。射程近的原因在於11.43毫米手槍彈初速過低,50米以外就失去了準確性。進一步改進後又出現了M1A1。
  • 300發彈匣創造世界記錄!SureFire新產品背後有哪些故事
    這種300發彈匣與使用標準STANAG 4179彈匣的槍械兼容,所以完全可以用於各種M4/M16/AR-15等槍械上。表面採用軍標硬質陽極氧化鋁處理工藝,具有最佳的幾何形狀,整體式螺旋彈簧和設計巧妙的聚合物託彈板,可以保證供彈平穩可靠。彈簧採用鎘塗層處理工藝,具有低摩擦和優異的耐腐蝕性。這種彈匣使用時不需要潤滑劑,無需工具即可輕鬆拆解。
  • 改變了衝鋒鎗設計理念的德國MP40衝鋒鎗
    摺疊槍託的MP40衝鋒鎗MP40衝鋒鎗性能諸元MP40衝鋒鎗槍託打開長833mm,槍託摺疊長630mm,使用9×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連子彈全槍重4.697kg,使用32發彈匣供彈。復進簧裝在三節不同直徑套疊的導管內,也可以逐級緩衝後坐力(不易進入灰塵,利於維護)其次MP40衝鋒鎗採用了前衝式擊發和開膛待擊,前衝式擊發在槍機未完全閉鎖時擊針已經擊發子彈底火,導致一部分的後坐力外洩,槍機前衝的動作也抵消了一部分後坐力。MP40衝鋒鎗的結構使該槍在連發時十分好控制。
  • 95式專屬擴容彈鼓65發彈容量 MK60哭了(今日資訊)
    ,它可以說是獲得了史詩級加強!上一次AUG的出現,打破了步槍最多只有40發子彈的常規,以裸槍42發子彈位列步槍彈匣容量之首,正因為如此,它也成了進入空投的第一把步槍。此次更新為95式增加專屬擴容彈鼓,擴容彈鼓能夠在地圖與空投中出現,可以將95式彈夾容量擴展到65發!
  • 這種衝鋒鎗射速高達1200發/分,彈容量275發,只是這子彈……
    常見的衝鋒鎗多發射軍用手槍彈,用彈匣或彈鼓供彈,即便使用彈鼓供彈,彈容量也很少超過100發。可美國有一種衝鋒鎗彈容量高達275發,射速有1200發/分,扣著扳機不放,槍聲像電鋸一樣「滋~~~~~~~~~~」都聽不出點,275發子彈如果不鬆手,能持續發射11秒,只不過它發射的子彈比較另類,居然是.22LR邊緣發火彈,這種衝鋒鎗就是美國American-180衝鋒鎗。
  • 300發彈匣創世界紀錄!想多裝子彈,不僅僅是加長加粗那麼簡單
    近日,SureFire公司特別推出Mag-300四排彈匣,彈容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00發!這種300發彈匣與使用標準STANAG 4179彈匣的槍械兼容,所以完全可以用於各種M4/M16/AR-15等槍械上。
  • 波波沙衝鋒鎗的興起與隕落
    由於戰時需要,蘇聯研製出許多作戰性能良好的武器,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波波沙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又叫人民衝鋒鎗或是PPSh-41,它與英國研製的司登衝鋒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採用大量衝壓部件,便於蘇聯大規模生產。1941年,PPSh-41裝備到部隊。截止到20世紀40年代末,該槍已經生產約600萬支,是二戰產量最大的衝鋒鎗。
  • 暴打德軍的波波沙衝鋒鎗其實源自這款大殺特殺蘇聯紅軍的芬蘭貨?
    而它也因為結構簡單,可靠耐用,火力迅猛深得戰士們的喜愛。甚至連自恃清高的德軍,都曾丟棄過己方的MP40,轉而使用蘇式波波沙,因為它們真的是太好用了。▲1941-1947年間,蘇軍總共量產了六百萬隻波波沙衝鋒鎗。裝配71發彈鼓,射速可達千發/分的它,在近戰時完全碾壓德軍的MP40,甚至是突擊步槍!不但正規軍有所列裝,就連遊擊隊也對它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