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洞國將軍與石門一中前身「湖南私立九澧中學」

2022-01-22 石門天天報

收錄於話題 #石門人物 36個

【編者按】校史教育是一種勵志教育,對在該校學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對培養學子的母校情節也至關重要。今天的石門人,對石門一中的校史,知道的不是很多,對石門籍抗日名將鄭洞國先生與石門一中的淵源,知道的就更少。

2021年,恰逢湖南私立九澧中學(石門一中前身)創辦80周年,撫今追昔,釐清石門一中校史的來龍去脈,告慰那些曾經為石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石門先賢,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

將軍名流一拍即合

私立九澧肇基石門


1939年,日軍侵佔武漢,危及長沙。原湖南省立四中(現常德市一中前身),省立四師(桃源師範前身)及部分私立中學均從常德、桃源遷往瀘溪、辰溪及安化,澧水流域及沅水下遊,初中畢業生均因無法就近升學而困擾。

1940年底,石門名流、時任國民黨候補監察委員、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監察委員會監察、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指導員、川康黨政考察團副團長肖伯亨先生自重慶回到石門。

同年,國軍陸軍第八軍軍長、縣人鄭洞國駐防湖北長陽,亦回到石門,在石門縣城方頂山下設留守處(今石門縣委大院內)。而慈利抗日將領王季雄也回到家鄉。鄭洞國、肖伯亨都是石門縣立中學的學生,同學相見,肖伯亨向兩位將軍說起要在澧水流域創辦一所中學、振興澧水流域教育的事,兩位將軍均表同意和支持。

不久,鄭洞國、王季雄兩將軍因軍務緊急,離開石門、慈利,委託由肖伯亨出面籌辦建校事宜。

1941年3月,肖伯亨邀約九澧各縣知名人士,成立籌辦九澧中學校委員會,並與鄭洞國、王季雄函電往返,終舉各界之力,成立董事會,定校名為「湖南私立九澧中學」,推肖伯亨為首任校長。

校董會董事長:澧縣黃貞元

校董會副董事長:石門鄭洞國 慈利王季雄

校董會董事:桑植熊繼民 大庸覃井民 慈利杜心武 石門梁斌秋 臨澧沈克家 澧縣向鬱階 安鄉何養謀 華容曾民先 南縣覃少輝

于右任題寫「九澧中學」

日寇轟炸石門辦學不輟


1941年10月10日,湖南私立九澧中學開學,並開始建校舍於石門天門臺南麓。10月20日,原湖南省教育廳備案批覆公函到校。

肖伯亨請大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書「九澧中學」四字鐫於木牌。10月28日,學校宣告正式成立,旋張貼招生廣告澧水流域各縣,報名者十分踴躍。首屆高一班招收新生70餘人,初中則招兩個班共110人。

1943年2月,新一軍軍長鄭洞國自重慶飛往印度,任中國印緬遠徵軍副司令(司令為美國史迪威將軍),率部會同盟軍收復緬北,揚威國外。同年3月28日,肖伯亨在重慶病逝,享年46歲。

不久,日軍侵犯石門。1943年冬,日軍兩度侵擾石門,九澧中學被迫停課疏散。鑑於侵華日軍以湖北沙市、宜昌為據點,經常過長江,沿松滋南下,騷擾「掃蕩」澧水、沅水下遊地區,校董事會議決定,以慈利漁浦鄉釀河李宅為「陪學」,作為後撤校舍。

1944年5月,日軍再度竄至石門,九澧中學西遷至慈利釀河。而「九澧中學」原址另創「北嶽補習班」,以收容未去慈利之學生。

1945年,報經原省教育廳備案,在「北嶽補習班」基礎上,正式創辦「湖南私立北嶽中學」。

抗戰勝利後,九澧中學於1946年春遷回石門原址,遂與北嶽中學合併,仍定校名為「湖南私立九澧中學」,由鄭洞國先生任校長。

鄭將軍贈送《四部備要》

圖書館命名「桂庭圖書館」

當時,因鄭洞國將軍軍務纏身,不能親理校務,由鄭康侯代理校長。

1947年,學校新建大禮堂一幢,完成校舍圍牆並擴大校區,同時購置全套化學儀器、藥品及大量圖書。

1948年,九澧中學新建圖書館,規模宏大。校長鄭洞國將自藏線裝本圖書《四部備要》(仿宋珍本)贈給學校,圖書館命名「桂庭圖書館」(「桂庭」為鄭校長別號)。縣中士紳又先後購贈《古今圖書集成》《六典通考》《廿二史》及地方志、詩文集等大量珍貴圖書,學校藏書始為充實。

後來,這批珍貴文獻,雖歷盡浩劫,全賴學校有識師生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得以保全,甚為不易。

誠樸宏毅為校訓

各科教師皆名師

湖南私立九澧中學以「誠樸宏毅」為校訓,並沿襲至今。所聘教師,皆為真才實學之名士。

語文教師郭東史,終生治學,著述甚豐。在日留學期間,與周樹人、丁玲、郭沫若、冰心等人過從甚密,畢生致力於語文教學,頗有建樹。陳文和為留日學生,伍伯顯、何祝霖皆為當時能文之士。

數學教師唐文質,畢業於武漢大學;盛幼豫,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庹愷卿,留學新加坡。


史地教師申悅廬,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楊建勳,畢業於北師大。


理化教師劉金先,畢業於武漢大學;李育寰,畢業於湖南大學。

生物教師蘇清澤,畢業於北京農大。

學校行政人員肖伯亨、覃子群,畢業於北京大學教育系;歐陽紹業,系留日學生。

所以,九澧中學創辦初期,雖處日軍數度侵犯之際,學校幾經停辦,但因師資強大,學校亦頗負盛名。常、桃、澧、石、慈、大庸及他處學生慕名來校就讀者絡繹不絕,成為當時澧水流域及沅水下遊唯一一所實力雄厚的完全中學。

人民政府接管

改名石門一中

1949年7月,石門解放,湖南私立九澧中學由縣人民政府接管。

同年8月,代校長覃子群及部分教師返校,籌辦復學工作。10月,石門縣人民政府派人了解學校情況,宣布保護學校政策,並責成覃子群繼續辦好學校。全校師生全力以赴,奮發圖強,學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1953年下期,九澧中學由常德地區專員公署正式接辦,改名為「湖南省石門第一中學」。1972年更名為「湖南省石門縣第一中學」,校名延用至今。

相關焦點

  • 【鄭歷2827/1/25】桓武世第;滎陽垂徽.A:將軍名垂抗日史;猛士魂唱大風歌.鄭洞國的四個孩子,他們過得怎樣?
    作為鄭洞國的女兒,鄭鳳雲幼時一直與母親以及兩個弟弟生活在老家,鄭洞國常年徵戰,陪伴女兒的時間很少,鄭鳳雲也沒有接受什麼教育,長大後嫁給了石門當地的表哥陳某,之後一直在老家過著平淡的日子。鄭洞國的第二個孩子名叫鄭安飛,也是他的長子。鄭安飛出生於1923年,幼時一直與母親、姐姐生活在湖南石門。稍微長大後,鄭洞國安排他讀書,鄭安飛考入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
  • 鄭洞國將軍的三次婚姻——長房夫人覃臘娥
    第二天,鄭洞國經永吉,被送往哈爾濱解放區。兩天後,《中央日報》發表文章《鄭洞國壯烈成仁三百官兵全體殉職》,說「孤守長春之東北剿匪總司令兼吉林省主席鄭洞國將軍,自市區戰起,率部堅守核心據點中央銀行大樓,與匪英勇搏鬥,嗣以彈盡糧絕,終於廿一日上午發出最後之一彈,壯烈成仁,所屬三百官兵,亦全體殉職。」
  • 鄭洞國為何至死不與深愛的前妻複合?最困難時,她沒有陪伴身邊
    鄭洞國將軍一生戎馬倥傯,屢立奇功,他參與過東徵和北伐、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又曾經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政協常委等,為中國建設和統一事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事業上的成就眾人皆知,而他在感情上卻有不為人知的苦楚:明明深愛的人近在眼前,卻再也無法和她在一起。
  • 鄭洞國在中國駐印軍的崢嶸歲月
    民革浙江省委會理論研究與學習委員會委員、嘉興民革黨員馮傑講述鄭洞國將軍在中國駐印軍的崢嶸往事。1月27日,是我國功勳卓著的抗日名將,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民革第五、六、七屆中央副主席鄭洞國先生逝世30周年。1933年春,侵佔東北的日軍開始蠶食華北,鄭洞國時任第2師第4旅旅長,奉命增援長城抗戰,成為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政府中央軍將領之一。
  • 鄭洞國的血性抗戰
    鄭洞國,湖南石門人,是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
  • 鐵血崑崙關——崑崙關戰役中的鄭洞國將軍
    在這次戰役中率部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軍副軍長兼榮譽第1師師長鄭洞國將軍,也因指揮果斷、功勳卓著而一戰成名。崑崙關大戰時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大炮 1939年12月18日凌晨,中國軍隊的總攻開始了!炮火準備剛一延伸,鄭洞國便下令部隊全線出擊。榮1師各團的戰士們猶如出山的猛虎,迅猛地撲向崑崙關周圍各個高地。
  • 抗戰時期的海南中學
    70年前,海南中學(原名私立瓊海中學)師生與四萬萬五千萬同胞一道同仇敵愾,投身於那場偉大的反抗侵略、捍衛民族獨立自由的戰爭中,書生意氣,慷慨弦歌,為喚醒民眾、保衛家國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抗戰勝利日之際,編者從《海南中學校史》中節選此文,藉此銘記歷史,緬懷先賢,激勵後人,承繼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之偉大夢想,勵志弘毅,奉獻精誠!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副總設計師是湖南人,發動機也是湖南造!
    令湖南人驕傲的是,這款飛機的發動機和起落架系統均產自湖南!●由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簡稱南方公司)研製生產的渦槳六發動機;●由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飛機起落架。另外,AG600的副總設計師賈重任,也是湖南人!
  • 三甲人物第六期——梁化中:黃埔才俊,馬上將軍
    1924年春,考入長沙長郡聯立中學,1927年畢業後考入黃埔軍校第七期炮兵科。1930年畢業後,歷任陸軍第十五師王東原部排長、連長、營長等職。任連長時,曾去南京參加全軍馬術比賽,奪得第一,晉升少校,並破格進入蔣介石侍從室,擔任過一段時間的侍衛官。
  • 覃家這麼多開國將軍!都來認識一下!
    1965年5月離休回到廣西,住進桂林將軍村。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6年5月23日因病在桂林逝世,享年84歲。
  • 當日軍從湖南、廣州夾擊韶關時,廣東仲元中學校長獨力血戰鬼子
    數萬日軍分別從廣州方向北上和由湖南方向南下,夾攻廣東戰時的省會韶關。韶關的形勢頓時緊張起來。原來餘漢謀背靠薛嶽的第九戰區,根本不用操心北面,只要以主要兵力對付廣州的日軍就行了。現在,日軍攻陷了長沙、衡陽,南犯廣東,頓使韶關南北受敵了。1945年1月19日,北面戰事打響後,餘漢謀沒有考慮怎麼阻擊南下的日軍,卻先下令第七戰區長官司令部由韶關退往幾百裡外江西省的龍南地區。
  • 瀏陽將軍激戰常德,身中四彈後在炮火中留下遺言絕筆
    而讓常德人民肅然起敬的,有一位瀏陽籍將軍彭士量,這位在常德會戰中犧牲的中方第一個將領,留給常德和瀏陽人民太多的敬仰與感動。常德之行,記者一路追尋彭士量的常德抗戰軌跡,記錄這位瀏陽將軍激昂壯烈之舉。瀏陽與石門,一位將軍的起點與終點「地偏積靈丹之氣,山遠蓄虎豹之聲。握長江而近巴蜀,散平川而望朗州。」7月17日,記者抵達石門縣,數百言《石門賦》中,短短幾句就道出石門縣這座小城的戰略地位。常德會戰中,石門作為常德門戶,是常德會戰外線(圍)攻防戰的重要一部分,誕生了可歌可泣的英雄。
  • 【歷史】戶縣名人中國的巴頓將軍,抗日名將,陝西冷娃關麟徵!
    關麟徵(1905—1980),字雨東,漢族,陝西戶縣蒼遊鎮真花磑村現改名振華威村人,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1949年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後居香港。1980年7月30日病逝於香港伊利莎白醫院,享年75歲 。著有《關麟徵回憶錄》等。 1980年8月1日晚7時,關麟徵將軍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病逝於香港伊莉莎白醫院,享年74歲。家屬稱:「將軍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時刻,和平安祥,像睡著了一樣。」
  • Randolph-Macon Academy 藍道夫馬肯中學 * 私立合校 * 空軍軍校 * 大學預備 * 小班教學
    維吉尼亞州四季分明,有美麗的綠色的春季,鮮花盛開的 夏季,色彩豔麗的秋季,寒冷下雪的冬季。 附近大學 喬治梅森大學,約1小時車程學校致力於通過積極的領導,專業的指導和服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高質量的教學;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力更生,受到尊重,並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被周圍的環境認可和接受。
  • 清朝光緒年間湖南歷史大事記
    光緒四年二月六日 浙江布政使衛榮光調任湖南巡撫。三月九日 衛榮光丁憂免職,湖北巡撫邵亨豫改任湖南巡撫。七月 常德府有號「馬三將軍」者聚眾起事。八月十日 馬如龍因病乞休,羅大春任湖南提督。本月 全省大水,晚稻無收。
  • 【文化】中國陸軍機械化學校舊址---湖南洪江
    1938年整編為中國陸軍機械化學校,校址改駐湖南長沙,後遷廣西柳州。1940年遷址湖南洪江,校本部設寨頭村向氏宗祠,至1944年秋遷址四川潼南(易名為陸軍裝甲兵學校),在湖南洪江時間長達四年多。故後軍史尊稱徐庭瑤將軍為中國裝甲兵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