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高度過低

2022-01-25 中國航空安全自願報告系統

飛行高度過低


提要:

航空公司飛行員報告稱,未能將最後進近定位點內的一個梯級下降進位點錄入FMS,導致未滿足梯級下降高度限制,管制中心發布了一條飛行高度過低警告。

報告號:1717647

時間: 2020年1月

事件描述1:

這是當天飛行的第二個航段。從ZZZ機場飛往ZZZ1機場。當時是副駕駛在操作飛機,儘管我是機長,但當時是在做監督任務。當時天氣是VMC狀態。在抵達ZZZ1機場時,將使用RNAV XX Z模式,降落至XXL跑道。我們使用RNAV模式開始進近,垂直速度正常,各維度高度設置滿足限制要求。所有的高度限制和程序內容都按照標準報送要求進行了報送。在2400英尺高度時,飛機即將開始第五邊進近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LNAV MDA模式,高度設置為1020英尺。在到達FAF點時,我們開始下降至MDA,並將ZZZZZ作為MAP。在達到MDA位置後,視線範圍內,跑道清晰可見,差不多有4NM距離遠,駕駛員當時正致力於保持在第五邊進近航線飛行,當時飛機偏航角度為11度。飛行途中有輕度到中度的顛簸。我們從未飛到MDA高度之下。在這種情況下,塔臺管制員發布了一條高度過低警告,我們確認了這個廣播信息,並將飛機爬升到MDA高度之上。我們的降落指令是在一架B737飛機之後降落,降落期間並未發生其他問題。在回顧FMS上航路點信息的時候,我們看到載入的信息為ZZZZZ1,ZZZZZ2,ZZZZZ。在檢查進近面板的時候,我們注意到了ZZZZZ3(在FAF內的一個固定點),該固定點高度限制為1240英尺,距離MAP有1.6NM距離,距離XX跑道有2.9NM距離。儘管我們在巡航高度階段曾提到有這樣的高度限制,但是在ZZZ空域降落期間,進近過程十分忙亂,並且風力較大,我們都未能正確錄入FMS航路點的信息。未能將ZZZZZ3航路點信息錄入FMS,導致我們錯誤的認為可以直接下降到MDA航路點。我相信這就是導致我們接到塔臺飛行高度過低警告的原因。同樣的,我們也在使用目視進近模式來觀察外部環境,以確保我們能夠對準跑道降落。在我看來,我們僅僅是未能遵守ZZZZZ3航路點的高度限制。儘管我們已竭盡全力去概述和理解GPS的進近路線,我們仍未能在真實進近過程中準確的記憶這些航路點的信息。而且,我們也未能做好備份,可能將這一額外的固定點信息也錄入FMS系統有助於避免這個問題。在知曉天氣狀況的情況下,我本可以選擇使用VNAV模式降落。這是當天的第二個航班,夜間飛行疲勞也可能是導致這起事件發生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各類飛機的飛行高度
    、強擊和脫離敵區等);  低空飛行(高度在100--1000m,可用於訓練、傘降、空投、偵察、強擊和農林作業等);  中空飛行(高度在1000—7000m,可用於訓練、巡邏、轟炸和航線飛行);  高空飛行(高度在7000—15000m,可用於訓練、偵察、轟炸、攔擊、巡邏和航線飛行);
  • 關於飛機飛行高度
    國際民航組織規定當飛機進入航線後,一律使用標準氣壓高度(即飛機到標準氣壓平面之間的高度。標準氣壓面是人為設定的,在這個平面上大氣壓力為760毫米汞柱高,溫度為15℃(288K)。這個高度不隨溫度和溼度的影響而變化。        民航飛機通常是根據事先的飛行計劃,以及航管的指示,逐步爬升到巡航高度。巡航高度可能因為航程的長短,以及機型設計的飛行高度不同,而有相當的差距。
  • 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
    巡航高度可能因為航程的長短,以及機型設計的飛行高度不同,而有相當的差距中型以上的民航飛機都在高空飛行,此處的高空是指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間。早期的時候,在這個空間以1千米為1個高度層,共分為6個高度層:7千米、8千米、9千米、1萬米、1萬1千米和1萬2千米。 高空飛行的飛機只允許飛以上給定高空,所以天高任不了鐵鳥飛哦。
  • 飛行知識:各類飛機的飛行高度是怎樣的?
    飛機按飛行高度一般定義是這樣分類的:  超低空飛行(離地面100m以下,可用於農林作業、旅遊、搜索和救援、強擊和脫離敵區等);  低空飛行(高度在100--1000m,可用於訓練、傘降、空投、偵察、強擊和農林作業等);  中空飛行(高度在1000—7000m,可用於訓練、巡邏、轟炸和航線飛行);  高空飛行(高度在7000—15000m
  • 飛機的飛行高度怎麼定義?
    飛行高度示意圖答:飛行高度(flight altitude)  指飛行中的航空器到某基準水平面的垂直距離
  • 飛機是怎樣測量飛行高度的?
    【飛行高度】  飛行員用眼雖然也可以估計出飛機與地面的距離,但這樣得出的結論很不準確。
  • 【編讀問答】飛機的飛行高度怎麼定義?
    @madcatmk2:飛機的飛行高度怎麼定義?
  • 定義氣壓高度這些含義你清楚嗎
    1993年,一架MD-82型飛機在進近過程中,因飛行員混淆了高度基準,高度表撥正錯誤,造成飛機下降高度過低,觸地墜毀。1998年,因管制員使用高度基準錯誤造成空中危險接近。弄清楚其實不難。其他定義:如開篇事例中所說,飛行調錯了高度基準導致空難。正常飛行中,有一個「轉換高度Transition level」的概念,即飛機到達一定高度後進行基準切換。在「轉換高度」以下,航空器應採用修正海平面氣壓QNH作為高度表修正值,高度表指示的是航空器的高度。
  • 【民航知識】 飛機飛行高度知多少
    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但它們沒有明顯界限。引起爭議的對流層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層。平均厚度約為12km,是大氣中最稠密的一層,總質量佔大氣層的四分之三還要多。大氣中的水汽幾乎都集中於此,是展示風雲變幻的「大舞臺」:颳風、下雨、降雪等天氣現象都是發生在對流層內。
  • 航路和終端區飛行的各種限制高度
    這些高度有些在國內飛行中能夠遇到;有些只能在特定國家飛行才能遇到;有些雖然名稱相同,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其含義和應用有特殊規定;有些則是情報服務商根據自身運行經驗確定的。總之,「高度」們還是比較複雜的。        所以,首先要明確討論範圍,本帖僅討論儀表飛行規則條件下的各類高度,不討論目視飛行規則條件下的各類高度,也不討論和機場運行最低標準有關的各類高度,更不討論各類進離場程序、進近程序規定的各類限制高度。好了,廢話少說,看了下面大家就明白這都是些什麼「高度」了。
  • 用米制飛行高度的國家又少了一個
    搞飛行安全的同志都關心「五防」。「五防」其中一防即「防止飛錯高度」。「(飛行員)飛錯(指令)高度」有很多原因,比如ATC指令發布不清晰、飛行員聽錯ATC指令、飛行員聽對指令但調錯自動駕駛高度控制設備,等。
  • 律師收費過低被警告處分,究竟合不合理?
    通常來說,律師費用太過於廉價一般存在這樣幾種可能:一是案情簡單,律師的辦案成本事實上是由案件複雜程度決定的,大額案件可能耗時很少,小額案件也可能花費諸多精力;二是律師收費之後降低原本應有的服務質量,這一點缺乏專業知識的當事人可能難以發覺;三是委託人與代理律師存在特殊身份關係,例如親戚、同學與好友等,比如該事件中嚴某某便是「礙於朋友情面」;四是委託人與律師之間存在案件以外的利益交換
  • 中航工業熱氣球創飛行高度世界新紀錄
    一切準備就緒,張樹鵬進入中航工業航宇研製生產的熱氣球吊籃4月26日,高空翼裝無氧飛行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烏日圖塔拉如期舉行在飛行活動中,中航工業研製生產的高空熱氣球搭載「亞洲翼裝飛行第一人」張樹鵬,成功飛行到海拔8400米,創造了熱氣球飛行高度新的世界紀錄,開創了熱氣球飛行高度的歷史新紀元。據介紹,中航工業研製生產的高空熱氣球還能飛到8400米以上更高的高度。
  • 蘋果iOS帳號分享【PicaSim - Flight Simulator】高度逼真的飛行模擬器
    在這個高度逼真的飛行模擬器中學習駕駛無線電控制的滑翔機和動力飛機。您可以用它來練習特技飛行、在下雨天懶洋洋地飛,或者在多場比賽中儘可能快地飛行。它包括 28 架滑翔機(包括一些電動飛機)、15 架動力飛機(包括 3 架控制線)、一架懸掛式滑翔機和一架四軸飛行器。模擬包括風流、湍流和熱氣流的真實模型。您也可以使用人工智慧/計算機控制的飛機飛行,讓您在空中陪伴。
  • 飛機飛行高度有沒有上限呢?要是超高了會怎樣呢?
    巡航高度可能因為航程的長短,以及機型設計的飛行高度不同,而有相當的差距中型以上的民航飛機都在高空飛行,此處的高空是指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間。早期的時候,在這個空間以1千米為1個高度層,共分為6個高度層:7千米、8千米、9千米、1萬米、1萬1千米和1萬2千米。 高空飛行的飛機只允許飛以上給定高空,所以天高任不了鐵鳥飛哦。
  • 臺軍首艘隱形兩棲運輸艦露面,曾因預算過低多次流標
    報導稱,臺海軍代號「鴻運計劃」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原型艦籌建項目,原計劃總預算62億元(新臺幣,下同),但因這個預算實在過低,結果屢次流標,最後不得不將預算增加10億元,才勉強由臺船公司承建。待該艦在2022年交付後,臺海軍將視「國防預算」額度與原型艦測試結果,再決定後續的3艘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安排。
  • 俄研發新型貨機飛行高度低於12米
    這種貨機可以地面和水面以上3至12米的高度飛行,而且不需要建設專門的地面設施,可以在現有跑道上起降。作為這種顛覆性的設計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架飛機模型在亞音速風洞接受測試。「巡航、起飛、降落各個階段的測試表明,這種模式的飛行器可以擁有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
  • 美媒放話U-2飛行高度24000米,沒有戰機能攔截:但能擊落
    美國《軍事》網站稱,U-2龍女高空偵察機具備極高的飛行高度,沒有戰機可以實際進行攔截和阻止U-2高空偵察機。
  • 飛行高度6400米,給中國敲響警鐘!
    就連菲律賓戰機也沒能成功將該飛機攔截,飛行高度在6400米左右,可見該飛機非同尋常。有人覺得,該飛機是我國的無人機。其實,最有可能是美國最先進的一種隱形偵察機。一名攝影師拍到一架神秘飛機有消息稱,攝影師麥可在菲律賓準備拍攝日出美景之時,無意中拍到了一架飛機,該飛機看起來外形奇特。
  • 飛機高度及應用
    對於飛行來說,知曉飛機的高度至關重要。飛行員必須確保飛機在飛行中相對於障礙物或者地形始終具有足夠的超障裕度。尤其是在能見度有限的情況下,獲取精準的高度信息非常必要。為了保障飛機的安全,飛行員要清楚知道飛機的高度和周圍地形的高度。為了降低空中危險接近,避免飛行衝突,飛行員也要按照飛行規則和管制員指令保持好飛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