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部環境食品學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的Cao Yuan和Zhao Liyuan等研究在不同添加量和聚合度(polymerization degrees,DP)下菊粉對魚糜水分遷移、冰晶形成和凍融穩定性的影響。
結果表明:所有3 種菊粉對魚糜中水分流動性的限制作用均呈DP和添加量依賴性,10%長鏈菊粉(long-chain inulin,L-INU)對水分遷移的限制最明顯。短鏈菊粉(short-chain inulin,S-INU)和天然菊粉(nature inulin,N-INU)不僅在降低凍結溫度和阻止冰晶生長方面表現出比L-INU更顯著的量效關係,而且還通過與蛋白質相互作用促進其穩定。
凍融穩定性實驗結果表明,3 種菊粉均能顯著抑制魚糜品質劣變。經過多次凍融循環後,8% L-INU對解凍失水的抑制作用最為顯著,優於商業冷凍保護劑(蔗糖+山梨糖醇),而8% S-INU和N-INU在魚糜色度、魚糜凝膠斷裂力、變形、持水力、質構特性和白度方面表現出優於L-INU的性能,且與商業冷凍保護劑效果相當。
總體而言,8% S-INU能更好地保持魚糜凝膠特性,8% L-INU能更好地抑制解凍失水。這些結果表明菊粉在冷凍魚糜工業中具有作為冷凍保護劑的潛力。
文章《Water migration, ice crystal formation, and freeze-thaw stability of silver carp surimi as affected by inulin under different additive amounts and polymerization degrees》發表於Food Hydrocolloids 2021年10月11日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部環境食品學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的黃琪琳教授為本文通信作者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1.107267
黃琪琳,博士,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武漢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武漢市青年晨光計劃。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環境食品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水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骨幹。2006.6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獲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導師張俐娜院士。2006.6—2014.12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講師、副教授,2014.12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期間赴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系做高級訪問學者。致力於食品大分子(多糖和蛋白)的結構、功能特性及相互作用的研究:(1)多糖及其複合物的分離純化、分子修飾,多糖的結構、鏈構象及其與生物活性的構效關係;(2)水產品加工、保鮮及品質控制,水產蛋白的多級結構與凝膠質構特性,水產品風味調控與腥味抑制;(3)食品大分子(多糖和蛋白)的流變行為及交互作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 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3 項、武漢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武漢市人才工程人選科研、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等項目15 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香港政府UGC項目。發表論文51 篇,其中SCI 40 篇,EI 6 篇,1 篇IF=7.279,7 篇IF>6.0,均篇IF>5.0。擔任Journal of Aquaculture and Research和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編委,10餘一、二區SCI和EI期刊的評審專家。湖北省科技成果鑑定7 項,國家發明專利6 項。榮獲華中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學質量優秀獎。榮獲全國第三屆「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的指導教師,指導的碩士和學士學位論文多次榮獲省級、校級的優秀論文,指導研究生和本科生作品多次獲得各種國家、省部級競賽的獎項。指導碩士生21 名,博士生9 名,獲國家獎學金和「張唐之」獎學金8 人次。副主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食品分析》,參編《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和《食品化學與分析實驗指導》。《食品科學》編輯部擬定於2021年8月14-15日在 北京 舉辦「第十屆食品與生物學科高水平SCI論文撰寫與投稿技巧研修班」,為期兩天。歡迎您參加此次培訓班。為進一步促進動物源食品科學的發展,帶動產業的技術創新,更好的保障人類身體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質,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誌社在寧波和西寧成功召開前兩屆「動物源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的基礎上,將與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學院、許昌學院於2021年9月18-19日在河南鄭州共同舉辦「2021年動物源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歡迎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參加此次國際研討會。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誌、《Journal of Future Foods》雜誌將與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國際穀物科技協會(ICC)、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徐州工程學院、東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系共同於2021年11月20-21日舉辦「第十一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會議同期將舉辦「第六屆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和「第五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在此,我們誠摯的邀請您出席本次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