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第12次訪華,選擇了武漢和華中科技大學

2021-02-18 參考消息

7日,位於長江之濱的武漢迎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結束6日在北京的行程後,默克爾首次來到這座和德國在醫學、工業等領域有著深厚交往淵源的中國中部大城市。

9月初的江城武漢晴空萬裡,默克爾的專機10時半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她身著粉色上衣,面帶微笑走出機艙,穩步邁下舷梯。默克爾自2005年就任德國總理以來,共12次訪問中國。除首都北京之外,她還走訪過10餘座中國城市。在多次「深度中國行」中,她對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地域文化多樣的我國神州大地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此次武漢之行也不例外。

在從漢口前往武昌的路上,默克爾車隊途經武漢長江大橋時,在橋面短暫停靠。興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萬裡長江第一橋張開健美的臂彎,首次擁抱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默克爾在大橋兩側遠眺,寬闊的江面波光粼粼,黃鶴樓、龜山電視塔、鸚鵡洲長江大橋等三鎮美景盡收眼底。她饒有興致地詢問湖北省陪同人員:「這裡離三峽大壩有多遠?」「長江的流向是怎樣的?」

▲9月7日,湖北省武漢市,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行參觀武漢長江大橋。(視覺中國)

離開長江大橋,默克爾一行直奔素有「森林大學」美譽的華中科技大學。在一座紅磚小樓裡,她與約150名師生展開近一個小時的交流。

默克爾在演講中說,在全球化背景下,大數據、人工智慧高速發展,國際間合作尤為重要,同學們都將有機會參與其中。國家繁榮是世界繁榮的一部分,同學們要承擔起共同責任,才能應對共同挑戰。特別是在氣候變化方面,人類必須竭盡所能讓氣候變化的後果處於掌控之中,全球氣候治理事業離不開中國的重大貢獻。

她說,中國承擔著重大的全球責任,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繼續保持成功。清潔的環境、有趣的工作,能讓年輕一代安家立業,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樣的願望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德國的。「因此我們比以往更多地需要多邊主義。要合作,不要單幹。」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碩士生宋海佩提問說:「12次出訪中國,總理閣下感受到中國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何此行選擇武漢?」默克爾回答說:「我曾兩次乘飛機在高空飛越武漢,並看到了長江。我想一定要去一趟這個城市,於是特意在籌備中添加了武漢的行程。

她說,1982年,武漢與杜伊斯堡締結中德第一對友好城市關係。時至今日,武漢仍有很多「德國元素」,西門子等德國知名企業及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武漢「安家」。

默克爾回顧了她訪問中國各地的經歷。她說,在瀋陽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轉型,在西安目睹了兵馬俑的壯觀,在成都了解到西部大開發的進程,在深圳看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變,而在武漢獲知這裡有1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

在輕鬆愉快的交流中,多名同學就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工業製造和環境保護等話題提問,默克爾均欣然回答。對於時下非常熱門的世界機器人大賽,默克爾建議,華中科技大學可與慕尼黑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加強交流,推動相關學科的合作。她對中國學生提出舉辦中德機器人大賽表示認可。

▲9月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華中科技大學發表演講。(來源:@湖北發布)

據悉,自2000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共培養德國籍學生近400人,引進70多名曾在德國留學或工作的學者來校任教,每年派出百餘名學生赴德交流學習。默克爾對這所大學的情況可謂做足了「功課」。她說,華中科技大學培養了灰色系統理論提出者鄧聚龍、劉思峰教授,微信創始人張小龍,還有網球運動員李娜、李婷,這樣一些畢業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

據了解,此次與默克爾組團來華的還有德國企業家代表團,他們與默克爾一道拜訪高校、考察「中德友好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德資企業偉巴斯特武漢工廠,尋求兩國在醫療、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互利合作。中德間更多新合作可期,為兩國和世界注入更多新能量可盼。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中俄熱點】默克爾卸任德國總理,任職期間訪華12次!
    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向默克爾遞交了任期結束通知,並感謝她和政府所做的貢獻。施泰因邁爾稱默克爾任總理任職期間是「德國歷史上偉大的時日」。德國憲法第69條規定,在繼任者上任之前,總統可以要求總理或部長繼續行使其原職責④。總理或部長不能拒絕。
  • 我的大學我的夢 | 揭秘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
    比方說,近幾年來,俄羅斯50多家大型企業遭未知攻擊者勒索、委內瑞拉遭受「網絡攻擊」全國停電、萬豪酒店5億客戶數據洩露、10多款ios應用被發現與安全惡意軟體有染等事件,都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我們現在社會就是個互聯的一個網絡社會,比如車聯網,如果大家車開在路上,車被攻擊了,被控制了,這個也是很危險的。包括現在的各種網絡詐騙,也是關係到個人的安全。所以網絡安全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新聞早班車丨德國總理默克爾第11次訪華行程今日開啟
    德國總理默克爾第11次訪華行程今日開啟「德國之聲」23日發文稱,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起將第11次訪問中國,德媒列出了她此次訪華可能涉及的一系列議題——伊朗核協議、貿易保護主義、巴黎氣候協定等。2.美國取消邀請中國參加2018環太軍演 理由太荒唐 據法新社23日報導,美國五角大樓當天宣布,取消邀請中國軍方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理由是中國在南海「持續軍事化」的行為,「與環太軍演的原則和目的不一致」。
  • 華中科技-周軍︱Science:水系熱化學電池實現11.1%的相對卡諾循環效率
    該研究工作第一署名單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生餘帛陽、段將將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周軍教授為通訊作者。此外,論文合作者還包括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叢恆將副教授、周軍教授團隊多名研究生(謝文科、柳容、莊欣妍、王卉、齊備)、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徐鳴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等(圖1)。
  • |華中農大黃琪琳教授:不同添加量和聚合度下菊粉對鰱魚魚糜水分遷移、冰晶形成及凍融穩定性的影響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部環境食品學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的Cao Yuan和Zhao
  • 默克爾正式卸任 系德國史上任期第二長總理
    默克爾選擇的繼任者阿爾明·拉謝特承認失敗,並承認基民盟「在所有領域都需要提升」,他表示準備辭去該黨主席一職。德國新一屆聯邦議院10月26日首次召集,現年53歲的社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倍貝爾·巴斯當選為新議長。根據德國法律,現任政府應在新一屆聯邦議院首次召集的日子卸任,成為看守內閣。近日,默克爾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了她任內最後一次歐盟峰會,在場的歐盟其他26國領導人全體起立向默克爾致敬。
  • 特雷莎·梅首次訪華
    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1月31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到訪武漢大學。
  • 默克爾正式卸任,此前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
    施泰因邁爾稱,默克爾執政時期是「德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時期之一」,「定義了德國在世界上的形象,也定義了一代德國年輕人的形象」。他也提到,默克爾的任期充滿了危機和挑戰。施泰因邁爾同時將任期結束通知交給了德國副總理奧拉夫·朔爾茨、默克爾政府的其他部長和總理府部長布勞恩。卸任儀式上還出現一段「小插曲」。俄新社公布的視頻顯示,默克爾在接過施泰因邁爾的通知後,直接返回自己的座位。
  • 【公司動態】天堂矽谷武漢團隊牽頭組建志願者突擊隊,為支援武漢醫療物資保駕護航
    但病毒來勢洶洶,一時之間,「後勤補給」方面卻出現了嚴重缺口——武漢多家醫院均出現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此次戰役的主力部隊——華中科技大學的兩家附屬醫院,醫療物資更是頻繁告急。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球各地華科校友會在得知此情況後,迅速自發組織捐贈行動。
  • 家鄉外交 默克爾將訪安徽 中國領導人都請誰去了自己的家鄉?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日(29日)到訪中國,這次訪問除了經貿合作之外還有一大看點就是受李克強總理邀請,默克爾將訪問李克強總理的家鄉安徽。今年上半年,印度總理莫迪訪華時就去了習近平主席的家鄉陝西。再往前,2013年10月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訪華時也受邀到訪安徽,還參觀了合肥的包公祠,體驗「徽文化」。訪問對方的故鄉有利於拉近領導人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國家之間的外交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Why is Merkel known as 'Auntie Mo' in China | 為什麼默克爾在中國被稱為「默大媽」
    在外國領導人當中,默克爾在中國有很高人氣。中國人對默克爾的喜愛和讚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默克爾執政下的德國遵循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國家利益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不輕易跟隨美國。這一點與英國、日本等有明顯的差異。二是默克爾每次訪華都以平民化的形象給中國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在北京中山公園抖空竹、在成都逛菜市場、到合肥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
  • 離職後第5天,默克爾最擔憂的事發生,「關閉孔子學院」轟動中德
    在正式卸任前,16年任期內12次訪問中國的默克爾於10月23日接受《南德意志報》的採訪時講述了自己每年都出訪中國的原因。她說,她剛當總理的時候,中國的GDP是2.3萬億美元,略低於德國(2.8萬億美元),然而,今天,中國的GDP是14.7萬億,而德國的是3.8萬億。
  • 關於「冷戰」,默克爾說了句大實話
    日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聯邦議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言時,警告歐洲不要對中國採取孤立、隔離的態度。
  • 國際大咖齊聚光谷,引領雷射科技黃金時代
    主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彭承志(左上)、美國科學院院士亨利·凱普頓(上中)、烏克蘭科學院院士科瓦連柯·弗拉基米爾(右上)、歐洲光電產業協會主席卡洛斯·李(左下)、雷射研究院總經理許學軍(右下)分別以墨子號衛星科學應用系統、超快雷射技術和桌面相干EUV光源應用前景、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歐洲光電行業發展歷史及合作機遇展望
  •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開啟訪華之旅,中英要幹這些大事!
    早上8:07分專機抵達,特雷莎·梅乘專機飛抵湖北武漢,開啟她就任首相以來的首次訪華之旅。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湖北省副省長童道馳和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到機場迎接。特雷莎·梅在武漢僅停留一個上午,行程相當緊湊:第一站前往武漢大學出席湖北英國教育文化交流展,並與學生互動交流。隨後她會考察長江水資源及水生物保護情況。
  • @寵業人,華中寵物行業電商及門店選品會即將於10月16日在武漢舉辦!
    對於電商而言,近兩年的疫情加速了寵物商品的線上消費,電商平臺銷售快速增長,各個渠道都成為流量入口,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和短視頻等私域電商模式已成為零售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迎合寵物行業發展需求,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為各類線下門店及電商賣家提供優質的選品交流對接平臺,CPF華中武漢展將同期舉辦「華中地區寵物行業電商及門店選品會」;大會以「為寵物行業電商及門店搭建年度選品的優選平臺」為宗旨,助力寵物行業零售商高質量、高效地推進消費升級,共同引領寵物行業未來消費新趨勢!
  • 排名|140所中國雙一流大學期中評價結果出爐
    中國雙一流大學建設績效中期評價結果出爐清華北大躋身世界準一流,國科大接近世界一流
  • 科技 | 閱兵武器方陣、摩天輪都裝上他們研製的傳感器
    談起全國熱議的沙場閱兵,武漢國科艦航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國偉難掩興奮——團隊研發的「膜電位傾角傳感器」用在了此次閱兵式多個武器方陣中。高國偉是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1980級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本科生,1990年他在武漢獲得該校博士學位,也是恢復高考以來該校畢業的首批博士生。當年,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工作,在國家相關高校成長為一名軍工專家。
  • 新聞速讀 | 英國最大航母漏水;默克爾3周內第3次顫抖;烏克蘭開放車諾比「禁區」
    3周內第3次被拍到身體顫抖,德國總理默克爾:我的身體很好當地時間7月1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為到訪的芬蘭總理林內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在奏國歌環節身體出現了輕微的顫抖。德國《世界報》援引目擊者的話稱,默克爾此次的顫抖沒有之前嚴重。這已經是最近3周多以來,默克爾第3次在公開場合出現身體顫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