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全方位測評SVS PB-3000 低音炮

2021-02-14 HD199影音新時代網


基本介紹

此次我們測評的對象是最近發布的SVS PB-3000低音炮。PB-3000和它對應的密閉低音炮SB-3000在SVS產品線中屬於中間層次。PB-3000配備了13英寸的front firing單元,箱體下方有兩隻3.5英寸的倒相孔。放大器的額定功率為800瓦RMS,峰值功率高達2500瓦。倒相設置的時候頻率響應為16-260Hz±3dB,而在密閉模式下為18-260Hz±3dB (您可以選擇堵住兩個倒相孔將PB-3000作為密封炮使用)。機箱為黑灰色,尺寸為22x18x26(HWD),重達82磅。

SVS之前是一家比較典型的網際網路直銷(ID)公司,但他們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這些。你依舊可以選擇在網站上購買他們的產品,此外,他們已經擴展了他們的分銷渠道,通過美國和國外的無數經銷商銷售產品。不論你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購買SVS的裝備和產品。

拆箱

我自己有一臺SB13-Ultra,之前也評測過SB-1000、PB-1000以及SB16-Ultra,在過去的幾年,SVS家的很多產品都光顧過我家。每一款產品的包裝都非常精細,此次的PB-3000當然也不例外。雙層包裝箱,邊角的位置都有厚實的L型紙板垂直放置用以加固。定製的2英寸柔軟泡沫支架支撐整個頂部和底部。機箱的上半部分用泡沫板覆蓋,而防護網罩和低音炮都用專門的塑膠袋密封包裹著,固定在泡沫保護器中。 配件包括2個倒相孔塞子、電源線、橡膠腳釘,用戶手冊,快速入門指南和產品目錄。

初步印象

從快速入門指南來介紹似乎是最合適的,一張小小的雙面卡片,雖然只包含最基本的東西,但上面實際上包括了很多實用的信息。用戶手冊的內容更加詳盡,包括規格、功能、連接、設置、調整、布線、位置、應用程式等多個部分,可以說你能想到的全都有。對於那些不熟悉行業術語或技術的人來說,這本手冊簡直就是獨門秘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指導你完成全部的事情。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PB-3000是SVS第一款帶兩個倒相孔的低音炮。他們之前有單個倒相孔以及三個倒相孔的型號,但從未出售帶有兩個倒相孔的產品。相比於那些沒有倒相孔的產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堵上兩個倒相孔或者打開它們。通常倒相孔會犧牲輸出從而降低調諧頻率(tuning frequency ),但SVS就無所謂了。即便兩個倒相孔都打開,PB-3000依舊提供足夠的音量和低頻。

單元方面也值得重點介紹.

採用全新設計,配備13英寸高振幅單元,1050鋁製的椎體,既輕巧又堅固。 鋁也有類似散熱器的作用,吸收音圈熱量,有助於保持冷卻。個頭比較大的半圓形包圍組件由SBR(丁苯橡膠)製成。兩個鐵氧體磁鐵總重約25磅,目測可以提供足夠的馬達強度去攻克最苛刻的用戶。這些全部都安裝到一個高密度的FEA-optimized 鑄鋁結構上。

放大器部分同樣令人驚豔…

SVS以Sledge D類設計而聞名。 PB-3000中使用的版本具有800瓦連續功率和2500瓦峰值功率。配備了兩個非平衡(RCA)輸入和輸出以及3v-12v觸發器連接。此外,還有一個USB埠,用於固件更新或為SoundPath無線適配器供電。

系統設置更改方面SVS稱之為Intelligent Control Interface。ICI包括兩組三個圓形的背光按鈕,中間有一排LED。有單獨的按鈕可選擇音量、低通和相位。標註了+和 - 的兩個按鈕分別用於向上或向下更改所選設置。最後一個按鈕可以控制電源(power)選擇始終開啟或自動模式。根據你所修改的設置LED的用途也有所不同。整體界面非常直觀,基本上來說你不需要用戶手冊就能知道如何工作。

SVS使用的金屬防護網罩很難去評價,有的人非常喜歡,有的人覺得一言難盡,簡單來說,設計很前衛,外觀很有工業感.

大家對SVS這個品牌以及他們所出售的低音炮或許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家的產品,但不可否認他們家的產品都很牢靠。金屬防護網罩與前面板上的橡膠貼合,固定在機箱上可以很好地保護低音炮單元免受小孩、寵物的破壞,以及不小心踢到或者其他傷害造成的故障。

機箱的貼合度和外觀不存在任何問題。黑灰色面板非常平滑,單元、放大器和倒相孔排布整齊,細節都非常完美,工藝成熟考究。

此外,SVS是最早開發手機App來控制低音炮的公司之一。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設計中加入了很多想法,而且效果很好。但筆者也在考慮他們是否太過於依賴手機App。與16 Ultra系列不同,16 Ultra系列低音炮前面板有一個界面來管理炮放設置——而3000系列的放大器控制只有一些最基本的選項,並且位於低音炮的背板上。Ultra還包括一個小的遙控器,你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進行更改:前面板界面、App或者遙控器。當然這是他們旗艦級的低音炮,功能上可能更加豐富。而PB-3000隻有最基本的放大器控制,這也就意味著你必須安裝App,這也就是筆者質疑的一個點。

如果你對SVS的分銷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你會發現他們有很多傳統的客戶。而這些客戶不一定會完全依賴手機。出於好奇,我一開始設置PB-3000的時候並沒有使用App,只使用了背板的控制按鈕和接收機的房間EQ。經過好幾天繁瑣的嘗試之後,我理解了SVS為什麼創建了一個App。講真,方便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目前的操作性已經很強了——但筆者依舊堅持認為,App應該是標準放大器控制之外的一個補充選項,而不是替代品。用戶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訪問校準設置。當然啦,對於那些安裝了這款App的人來說,相信我,你也會愛上這種操作方式的!

SVS PB-3000支持iOS和Android,因此無論您使用什麼手機都可以使用它。通過藍牙連接到PB-3000。配對簡單輕鬆,只需幾秒鐘即可完成。和放大器控制相同,您可以使用該APP更改音量、相位和低通。此外,這款APP也可以解鎖許多附加功能:

- 3組參量EQ(PEQ),你可以提升或削減特定的頻率以適應個人偏好

- 倒相孔調整,你可以選擇開啟或者堵住倒相孔(密封模式)

- RoomGain Compensation(房間增益補償)可以滾降頻響的低頻部分

-多個預設:電影(Movie)、音樂(Music)和自定義(Custom) - 你可以根據源材料輕鬆切換設置

還有一個使用小指南,反饋系統是雙向的,因此您使用APP進行的任何調整都會顯示在放大器上,反之亦然,確保所有內容保持同步。

聽感

通常購買倒相炮有兩個主要原因:輸出和臨場感。這裡「臨場感」的定義是低頻效果很明顯,甚至是很顯著的。但是筆者個人更青睞更綿柔的方式,因此一開始我就對PB-3000有一些保留。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我本身比較偏好密閉低音炮。此前測評過的也多是密閉炮。這當然不是純粹的巧合!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是一個追求質感多過於量感的人!而且當時倒相炮和密閉炮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但近年來,高質量的單元和DSP調節已經模糊了校準之間的區別,音質不再有明顯的優勢。但舊習慣依舊很難更改,儘管不願意承認,但不得不肯定兩者之間的差別沒有以前那麼明顯。

盲測困難比較大,很難從不同程度上來區分倒相炮和密閉炮的性能質量。儘管有個人偏好,但我對PB-3000還是有一個整體的看法!我聽到的聲音比我預期中「收」了一點,但我這樣表述並不意味著這款低音炮不夠強勁。請大家不要誤會,只有當測試的場景恰如其分的時候才有這種感覺!PB-3000比我想像得更加從容鎮定。這裡不得不說,SVS的部分廣告文案再次引發了我的質疑……

我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喜歡挑戰傳統的人,想必我的父母曾經為此苦惱過。儘管現在我已經到了傳統意義上成熟的年齡,但是我並沒有。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如果是我覺得不合理或者有出入的東西,我依舊會提出質疑。舉個例子,這是SVS網站上對PB-3000的描述:

震撼的輸出,難以置信的低頻擴展,瞬態快速和精確控制,PB-3000以突破性的價格提供參考級低音炮的性能。

當我讀到這一段時,腦海裡最先跳出來的是:「哦?是真的嗎?」立刻就產生了興趣並且蠢蠢欲動。你說的「驚天動地」,「快速」,「精確控制」?既然你在文案中這麼說了,那麼我就要核實一下!騷動的心完全壓抑不住了!那麼如何去驗證呢?使用苛刻的電影和音樂測試音軌?把音量調到極限?使用細節豐富的複雜素材嗎?結果當然是每一項都驗證了!既然你聲稱這款低音炮可以做所有的事情,那麼我就要測試這一切!

電影

我的房間最大的尺寸是17英尺多一點,擺放好之後PB-3000離我大約12英尺。誠然,空間並不是很大。筆者曾經測評過不少的密閉低音炮,但我很少感受過一樣東西——倒相孔的氣流。在使用PB-3000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這一點。有些小夥伴可能認為這個無關緊要,其實確實也無關緊要。但筆者內心深處保留的童真感覺這樣很有意思。老實說,我還不止一次地把音量調大,只是為了感受到這種氣流。(傻笑臉)

為了測試完整的性能,我選取了一些有難度的材料,但緊張激烈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短時間內爆發性的。猛地關上門,然後輕聲低語!PB-3000在呈現影片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必須是恰到好處的,直到配樂突然給你來一個大爆發。然後低音炮開始燥起來,煥發生機!讓我們有機會去考察它的「強力輸出、超強低頻擴展、瞬態快速和精確控制」。

《天地無限》Open Range (DVD)

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你肯定知道我打算用哪一部分來測試PB-3000。

《天地無限》看起來更像是一部刻意打造的老派西部片,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基本上算是成功的。復古風格的影片,片中人物的外貌、行為、談吐和穿著都儘可能的貼合19世紀初的人們。這部2003年上線的電影由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執導(同時他也主演了這部電影),演員陣容包括羅伯特·杜瓦爾(Robert Duvall)、安妮特·貝寧(Annette Bening)和麥可·岡本(Michael Gambon)在內的眾多演員。《天地無限》以一種悠閒緩慢的節奏推進,在故事情節的自然推進過程中,讓每個角色塑造自己風格和特點。它可以追溯到不同時期的好萊塢歷史,與那些注重票房的商業片相比,《天地無限》帶來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

電影中的第14個場景非常考驗低音炮的功力。當反派在街上與Charlie Waite(凱文·科斯特納飾)和Boss Spearman(羅伯特·杜瓦爾 飾)對峙時,預兆的背景音樂響起,我們就開始意識到到形勢的嚴峻性。管弦音樂的低沉音調非常抓人,渲染了一種末日即將來臨的感覺。調大音量,當Charlie的第一聲槍聲響起時,儘管事先有心裡準備,但威力之大依舊把我嚇了一跳。而這僅僅是序幕。兩方正面對峙,間隔幾英尺的距離,相互之間都在推搡。那些老式柯爾特左輪手槍發射的子彈威力很大,每一枚子彈聲都很強勁、清晰。Spearman的散彈槍衝擊力更強,還有一些人們持有的步槍同樣很有衝擊力。這場戰鬥在警長辦公室門前達到了高潮,包括一些鎮民在內,大家都在向歹徒射擊。PB-3000似乎一點也沒有被這一系列的動作場景迷惑,泰然自若地處理著混亂的場面。我把這部分反覆播放了三遍,每次都把音量提高了好幾分貝,結果聲音越來越大,感覺越來越激烈。出色!

《史前一萬年》10,000 BC (藍光)

同樣的,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我猜你肯定也知道我會用哪一段來測試PB-3000。

故事發生在冰河世紀之前的一個部落,男孩達雷是一個棄兒。他迫切地想融入部落中,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死一頭猛獁象。每到一個季節,猛獁象就會在部落的土地上遷徙一次,這為部落的成員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可以派遣一名部落成員殺死猛獁象從而維持接下來一年的生活。達雷認為殺死猛獁象不僅可以提升他在族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還能贏得真愛的女孩伊芙樂的心。當然啦,計劃進行的並沒有想像中順利!

當野獸停下來在田野裡吃草時,部落裡的人就用茂密的蘆葦草作掩護,偷偷靠近它們。慢慢靠近時,你可以清楚地聽到乳齒象在噴鼻/吸食,事實證明,這種效果比我預想的更為明顯。與之相形見絀的,是那些龐然大物混在一起發出的雷鳴般的腳步聲。他們兇猛地踏在地面上,也捶打著我的房間。然而,這也僅僅是低頻部分的開胃菜!

部落需要製造一場逃竄,迫使動物進入一個殺戮區,以便從獸群中剔除一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先驚嚇象群,追趕他們穿過一個狹窄的峽谷,將他們集中趕到一個小區域,然後用一張巨大的網捕捉隊伍中的最後一隻。這些橫衝直撞的狂暴巨獸發出刺耳的噪音以及跳動的低頻!在我的房間裡迴蕩,讓我可以真切感受到他們的體型。

《怒海爭鋒》Master and Commander (DVD)

《怒海爭鋒》的故事是在拿破崙戰爭期間 —— 和我們上面提到過的電影《天地無限》一樣發生在19世紀,膽兩部電影的主題並不相同。筆者選擇這兩部電影來進行測試或許也並非偶然,他們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質:節奏不緊不慢,角色都很有人格魅力,並且影院中明顯都有非常適合用來測試低音炮的場景。

Russell Crowe在影片中飾演英國護衛艦H.M.S驚奇號的船長Jack Aubrey。他接收的指令是追捕並摧毀一艘法國駛向南美洲的軍艦地獄號(Acheron),這艘軍艦的目標是擴展拿破崙帝國。當他們靠近地獄號可能所在的區域時,遭遇了濃霧。其中一名船員認為他聽到了一些東西,於是將船長Aubrey叫到上層甲板予以匯報。他環顧四周,又自己仔細傾聽了之後,認為或許沒有什麼。突然,Aubrey感覺到了不對勁,轉身之後,遭遇了人生的突然驚喜。他看到遠處閃著光的槍口,這才意識到他們受到了攻擊。地獄號搶先一步發現了他們。「Down, all hands down!」他對船員們喊道!猛攻也就此開啟,PB-3000在這裡可以發揮絕對的優勢。

炮火持續時間很短,但戰火非常激烈。兩艘船輪番轟炸,地獄號顯然比驚奇號更有優勢。炮彈如雨點般落在驚奇號上,甲板和舷側炸得粉碎。每一次炮擊PB-3000都做出了非常迅猛的反應,造成了猛烈的衝擊。和之前一樣,我把這個場景重播放了好幾次,每次都增加音量。得出的結論是PB-3000不僅可以處理音量,而且非常喜歡挑戰。我對三部電影的的標記方式都差不都, 「多次播放每部電影中最棘手的場景,逐次增加音量」。實際證明,挑戰越大,PB-3000的性能更好。

我們看了很多的電影,不僅僅是這裡展示的這些,PB-3000都呈現出了過硬的素質。

音樂

音樂方面,我們聽的類型比較複雜,風格不限。有金屬樂隊的,有20世紀70年代和2000年代的錄音室音樂,也有最新的現場版音樂,各種風格的都有。

Inside the Fire, Disturbed (CD)

這是搖滾愛好者們的菜。充滿活力和強烈的節奏感,《Inside the Fire》對我們這些喜歡Disturbed 樂隊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這首歌曲是Disturbed第四張專輯《 Indestructible》中的一首歌,這首歌憤怒中帶著辛酸,講述了歌手David Draiman的女朋友在他們16歲時**的故事。儘管距離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歌詞中依舊充斥著這件事情帶給他的痛苦。有很多人認為這類激進宣洩的音樂是老生常談,缺乏內心的東西。但筆者對此持反對意見,這類歌曲時常提醒我,歌曲背後的那些非常真實的東西。

最初的15秒左右讓人覺得有點摸不著頭腦,混合著奇怪的聲音。就在你思考「這是什麼鬼?」的時候,樂隊突然躁動,這首歌變得有意義起來!一旦Disturbed開始釋放,直到最後一個音符他們都不會放鬆!一直保持著箭在弦上的緊張狀態,頗有一腳油門踩到底的架勢。隨著樂曲中的強度增加,音量也隨之增加,而PB-3000始終忠實地再現整個演奏過程。

Mike Wengren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重金屬鼓手,因此力度使然。不管他敲打的力度多大,PB-3000都絲毫沒有掉隊。作為樂隊節奏部分的另一位重要成員,貝斯手John Moyer和Wengren一樣,傾向於用力道來演繹技巧。這首歌變化豐富,鼓手和貝斯手似乎一直在較勁,否想要超越對方。在這種情況下,低音炮很容易掉隊,但PB-3000給我的感覺始終很從容,力度和速度有條不紊。如果你沒有跟隨節奏擺動,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毛病嘍!

Comfortably Numb (live), Pink Floyd (流媒體)

從Disturbed到Pink Floyd?是不是感覺跨度有點大?似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想起來之前我正在修飾另一篇測評文章的時候,當時正在播放背景音樂,我習慣寫東西的時候聽一點音樂,這樣可以提高創造力。突然歌曲跳到《Comfortably Numb》,瞬間無心再創作了!

歌曲和人什麼時候會產生共鳴呢?是歌詞、節奏、或者是與生活中的某個時刻或者某件事情有關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是這三者的結合。但具體誰知道呢?不論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第一次聽《Comfortably Numb》的時候就完全被打動了!不論你心情如何,這首歌都非常適合。這也是我喜歡在測評時聽這首歌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這首歌是現場版錄製的,通常在演唱會中,你會聽到非常明顯的低頻,這也是測試低音炮的時候必須有的。

《Comfortably Numb》給人一種非常慵懶的感覺,不緊不慢的節奏。即使在Gilmour的吉他獨奏終結時,也似乎沒有緊迫感。在這場演奏中,節奏部分有時候很有力度感。鼓手Nick Mason踩出來特別堅實的「砰砰」聲。我不確定誰在樂隊中彈奏貝司,但顯然不是Waters,演奏出的吉他聲很有力量感,幾乎就像是咆哮一般。這張原聲帶的某些部分非常有能量,只要音量調得足夠高,身體上也會產生某種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現場聆聽的感受的縮影。當然對筆者來說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啦!

Day of the Eagle, Robin Trower (CD)

或許對於你們大部分人來說,Robin Trower是一個陌生的名字!Robin在20世紀60年代的Procol Harum樂隊中初嘗成功的滋味,這支樂隊唯一真正的成功就是一首名叫《A Whiter Shade of Pale》的歌曲。即便在當時,Robin的技巧已經很精湛,他更關注於節奏和風格。他喜歡節奏不規則的即興演奏以及很少有人探索的不自然節拍結構。主流不是他的風格。除了他的籤名專輯《Bridge of Sighs》 (1974),他幾乎沒有取得更多商業上的成功,這可能是由於他特立獨行的方式。但兩年前左右我看過他現場演奏,他依舊和全盛時期相差無幾,有多少人敢這麼說?

後來他又組建了自己的三重奏樂隊Robin Trower,Robin演奏吉他、Reg Isidore演奏鼓、James Dewar負責貝斯和演唱。這就是這首歌的全部,他們三個人很輕鬆的演繹這首歌。《Day of the Eagle 》從一開始就很活潑,直到中間部分突然降下來,然後風格變得很藍調。這兩種風格的切換讓我情不自禁將它納入試音歌曲中。本質上來講,在一首歌曲中你能感受到兩種風格。

前半部分的錄音稍稍更側重Isidore的鼓點,我可以清晰的聽到每一聲的「砰砰」聲。James Dewar的貝斯和鼓完美地交織在一起,讓低音更有活力。當兩者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低音吉他變得更加突出,就像一首好的藍調音樂所展現的那樣。在這個階段,低音變得非常飽滿,有一個很好的醇厚的聲音。PB-3000處理的非常得體,兩個半場都呈現出了非常平穩的素質。

結論

你對低音炮的要求有哪些?是喜歡大動態輸出的炮?還是更偏向於重低音的「捶胸頓足」感?或者說更喜歡深沉的低音轟鳴?當然也有可能你希望躺在沙發上就能隨心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置。如果有一臺機器可以滿足上述全部要求,你會選擇它嗎?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麼PB-3000就是一個絕佳選擇。性能強大、素質過硬,不論音量幾何,不論原材料多麼具有挑戰性,他都可以輕鬆徵服,不在話下。將有條不紊+強大性能二者完美結合。

測量使用的是Omnimic V2聲頻測試儀。PB-3000被放置在我的聽音室的中間,麥克風距離低音單元和倒相孔的交匯位置大約1英尺。所有增強和房間EQ被禁用,增益設置為最大值,LPF關閉,相位為0。

注意中間30hz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的滾降。這隻出現在第二組設置測量結果中。第一組設置並不明顯相對平滑。在第一輪中,我無意識中沒有在APP中選擇LFE,80Hz分頻點偏移向頻響的上部。在發布這篇文章之前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此我進行了第二次測試,這次我設置了LFE,令人費解的是,儘管其他所有設置都是相同的,但還是出現了滾降。我們不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但是在我們測評PB-3000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聽到什麼異常,或許這可能只是一個異常現象!


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www.HD199.com

相關焦點

  • 老蝸牛:SVS SB3000超低音試用手記
    當然數位化的可不僅僅是功率放大部分,SB3000把超低音信號的衰減、相位、EQ等DSP處理也全部實現了數位化,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遙控操作,而低音炮的屁股上非常簡潔,控制部分就只有幾個按鈕,常規低音炮上的旋鈕都不見了,這也是相對上一代產品
  • 【老外】SVS PB16-Ultra低音炮:一尊當之無愧的重炮王
    SVSound的SB13-Ultra低音炮曾經獲得「2016年5000美元內最佳低音炮產品」(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情報導>>)。可以說,SVSound的這兩款低音炮是該品牌如今最當紅的明星產品,它們均採用16英寸低音喇叭單元,內置1500瓦功放,峰值功率可以達到5000瓦以上,其設計上的區別為:SB16-Ultra為密閉式低音炮,而PB16-Ultra則為導向式低音炮。
  • SVS PB-1000 Pro 和 SB-1000 Pro 低音炮評測,人生第一臺低音炮?
    設計雖然這些低音炮的設計變化是對之前的1000系列低音炮的重大改造,但考慮高端系列,更具體地說是 2000 Pro 和 3000系列發生的演變,它們並不出人意料。事實上,PB-1000 Pro 類似於 PB-2000 Pro 的縮小版,而 PB-2000 Pro 本身又類似於 PB-3000 的縮小版。
  • 全新SVS 2000 Pro系列低音炮閃亮登場!
    來自SVS的新2000 Pro系列擁有巨大的性能提升,可以說是SVS最受歡迎的低音炮系列。
  • 【專題】九款15英寸或以上大型低音炮綜合測評總結
    此次大型超低音音箱集體測評,我們一共收集了九款產品,每一件產品都有各自的設計特點和功能。這樣的集體測評要做到絕對的公平化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只能是儘可能地實現公平化。那到底怎樣才能儘可能地將測評做到公平化呢?首先,我們從功能方面著手考慮問題。例如,有些超低音音箱的功放部分都自帶EQ修正,可是有些卻不提供該功能。
  • 高端技術下放,未來觸手可及:體驗SVS PB-2000 Pro
    世界上做低音炮的廠家很多,但為什麼美國SVSound被發燒友稱為「炮王」呢?原因有二:1、美國的低音炮原本就是以乾淨威猛為著稱。而SVSound更是憑藉磅礴大氣的力量感以及超震撼的低頻成為了北美低音炮的代表。2、SVSound在全球受眾非常廣泛,無論是高端還是入門,在國內以及美國許多特別在意超低音氛圍的發燒友都紛紛推薦這個品牌,這也導致該品牌市場保值率很高。
  • SVS從2000系列對比看美國炮王SB/PB系列如何選
    SVS 2000系列低音炮最大的亮點就是全新的DSP大功率的放大器。不僅提高了性能,當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有著「雷神之錘」美譽的Sledge STA-500D放大器保額定功率500W,動態功率為1100W,無怪乎在美國影音玩家圈稱2000系列在同價位有著」碾壓的力量」。
  • SVSound SB-1000 Pro低音炮測評---性價比極高
    該 SVS SB-1000 Pro的 是一個密封的低音炮與入門級範圍的生產商的陣容內的12英寸驅動器加擴增325W,並形成其一部分。SVS已經為中檔2000系列提供了「專業」待遇,現在輪到 更實惠的1000系列了。 此更新意味著增強的驅動程序,增強的放大功能以及包括SVS藍牙遠程應用程式在內的新功能。
  • 強大的數字DSP功能——大地震MiniMe DSP-P10低音炮測評
    低音炮是影院的靈魂,玩影院少了炮,魅力會大打折扣。
  • 全方位測評:M249-幽靈推土機降臨
    本期全方位測評為大家帶來一款全新的武器——M249-幽靈。
  • 低音炮--影院的王者之劍!
    無論私家影院 還是客廳影院 有源低音炮是指低音炮內部安裝有功放的低音炮,使用時不用再另接功放。除了可以接受來自前級的低頻信號外,也可以從功放級直接輸入,並可方便地調整分頻點,是市場上主流。
  • 介紹下自用的英國 REL 低音炮
    確實,很多的低音炮都是專用於AV領域的,一般只設置了LFE輸入(專門的低音效果通道),還有一些低音炮是內置全頻放大器、全頻信號輸入,但具備Sat Out輸出,接到衛星小喇叭去的。即音源接炮、炮再輸出接到衛星小喇叭。這種低音炮確實不適合用在2聲道的純hi-fi系統。不過,有一些低音炮是可以用於Hi-Fi系統的。
  • 我應該使用低音炮的LFE還是線路輸入連接?
    Q:我有一個山葉RX-A880 A/V功放和一個普樂之聲HTS-10低音炮。
  • 模玩測評:萬代PB HG 審判女神高達測評
    11區發來了審判女神高達的測評,一起來看看~盒照,深藍色的,PB版本
  • 汽車低音炮怎麼安裝調試與常見故障維修
    車載低音炮安裝方法1.電源不能接錯,接錯會導致燒壞功放保險膽,嚴重點會燒壞功放板。
  • 把低音炮真正擺放在「風水位」上.
    為什麼要加個低音炮?是不是超低音單元越大越好?低頻糊成一片怎麼辦?低音炮相位怎麼調整?本著實用的目的,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番。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低音炮,它是大家的一個俗稱或者簡稱,嚴格講應該是:重低音音箱。重低音其實是電子音樂裡,低音音樂的一個叫法。
  • 精評丨無線技術與低音炮的碰撞 —— Sonance(所能士) i12
    適逢創立35周年,Sonance在最近推出了新款低音炮Impact系列,這個系列目前共有i8、i10以及i12三個型號,型號的數字對應的單元尺寸。而在這個系列中,規格最高的莫過於i12低音炮,本次,我們就來介紹並分享一下Sonance i12低音炮的聽感。
  • 產品丨達尼低音炮:超凡重低音,影音新體驗(第二輯)
    達尼低音炮可與任何環繞聲系統的主音箱無縫搭配,填補普通音響在最低八度音階上表現空白,成就完美均衡的全音頻音響系統。上期,我們介紹了DALI SUB E-12 F和DALI SUB E-9 F,這期我們還將為大家帶來三款各具特色的達尼低音炮。
  • 【測評】HLF恆利豐ARP9全方位測評
    等急了吧,小月亮ARP9測評放出來以後,好多人都等著我們下供水彈公眾號官方發布恆利豐ARP9的測評。
  • 【音響基礎】關於低音炮你真的會玩麼?
    為什麼要加個低音炮?是不是超低音單元越大越好?低頻糊成一片怎麼辦?低音炮相位怎麼調整?本著實用的目的,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