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2021-02-15 軍鷹資訊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無人機聯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資訊平臺

無人機是無人駕駛飛機的簡稱(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的不載人飛機,包括無人直升機、固定翼機、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廣義地看也包括臨近空間飛行器(20-100公裡空域),如平流層飛艇、高空氣球、太陽能無人機等。從某種角度來看,無人機可以在無人駕駛的條件下完成複雜空中飛行任務和各種負載任務,可以被看做是「空中機器人」。其中飛控系統、導航系統、動力系統、通鏈路均是無人機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現階段無人機廠商獲取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下面我們重點介紹下四大系統的作用和發展趨勢。

 

飛控系統是無人機的「駕駛員」;更精確、更清晰

飛控子系統是無人機完成起飛、空中飛行、執行任務和返場回收等整個飛行過程的核心系統,飛控對於無人機相當於駕駛員對於有人機的作用,是無人機最核心的技術之一。飛控一般包括傳感器、機載計算機和伺服作動設備三大部分,實現的功能主要有無人機姿態穩定和控制、無人機任務設備管理和應急控制三大類。

其中機體大量裝配的各種傳感器(包括角速率、姿態、位置、加速度、高度和空速等)是飛控系統的基礎,是保證飛機控制精度的關鍵。在不同飛行環境下,不同用途的無人機對傳感器的配置要求也不同。未來對無人機態勢感知、戰場上識別敵我、防區外交戰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要求無人機傳感器具有更高的探測精度、更高的解析度,因此國內外無人機傳感器中大量應用了超光譜成像、合成孔徑雷達、超高頻穿透等新技術。

導航系統是無人機的「眼睛」;多技術融合是發展方向

導航系統向無人機提供參考坐標系的位置、速度、飛行姿態,引導無人機按照指定航線飛行,相當於有人機系統中的領航員。無人機載導航系統主要分非自主(GPS等)和自主(慣性制導)兩種,但分別有易受幹擾和誤差積累增大的缺點,而未來無人機的發展要求障礙迴避、物資或武器投放、自動進場著陸等功能,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抗幹擾性能,因此多種導航技術結合的「慣性+多傳感器+GPS+光電導航系統」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NovAtel OEM7系列GNSS接收機支持全系統全頻點信號接收,實時解算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時間等數據,並與航向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陀螺儀、飛行控制器、遙測發射機等信息結合,為無人機飛控系統提供可靠的數據輸入。1 cm+1 ppm 的定位解算精度和0.2 度/ 米基線的測向精度為無人機提供OEM板卡或整機的高精度解決方案,保障無人機的安全平穩飛行。

動力系統;渦輪有望逐步取代活塞,新能源發動機提升續航能力

不同用途的無人機對動力裝置的要求不同,但都希望發動機體積小、成本低、工作可靠:(1)無人機目前廣泛採用的動力裝置為活塞式發動機,但活塞式只適用於低速低空小型無人機;(2)對於一次性使用的靶機、自殺式無人機或飛彈,要求推重比高但壽命可以短(1-2h),一般使用渦噴式發動機;(3)低空無人直升機一般使用渦軸發動機,高空長航時的大型無人機一般使用渦扇發動機(美國全球鷹重達12t);(4)微型無人機(多旋翼)一般使用電池驅動的電動機,一般起飛質量小於10Kg、續航時間小於一小時。

隨著渦輪發動機推重比、壽命不斷提高、油耗降低,渦輪將取代活塞成為無人機的主力動力機型,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電動機也有望為小型無人機提供更持久的生存力。

數據鏈是「放風箏的線」;向高速率高帶寬發展

數據鏈傳輸系統是無人機的重要技術之一,負責完成對無人機遙控、遙測、跟蹤定位和傳感器傳輸,上行數據鏈實現對無人機遙控、下行數據鏈執行遙測、數據傳輸功能。普通無人機大多採用定製視距數據鏈,而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則都會採用視距和超視距衛通數據鏈。

現代數據鏈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無人機數據鏈向著高速、寬帶、保密、抗幹擾的方向發展,無人機實用化能力將越來越強。隨著機載傳感器、定位的精準程度和執行任務的複雜程度不斷上升,對數據鏈的帶寬提出了很強的要求,未來隨著機載高速處理器的突飛猛進,預計幾年後現有射頻數據鏈的傳輸速率將翻倍,未來在全天候要求低的領域可能還將出現雷射通訊方式。

相關焦點

  • 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市場規模及技術趨勢預測(附報告目錄)
    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市場規模及技術趨勢預測(附報告目錄)1、無人機行業發展概況無人機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遠程操控或自主飛行)的航空器,也稱為遠程駕駛航空器。無人機系統是指由無人機飛行器平臺、飛控與導航分系統、地面指控分系統、任務載荷分系統等組成的系統。
  • 遠端射頻模塊(RRU)關鍵技術創新及發展趨勢解析
    基於RRU這樣的位置,四大通信設備製造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提升RRU產品關鍵競爭力,以期獲得對應的市場回報。RRU產品關鍵競爭力(強業務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小體積、輕重量等)提升,要點之一是要做好RRU關鍵技術研發。中興通訊深知這個要點,所以在該方向上持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數十年持續研究,中興通訊在RRU關鍵技術上已從追隨者成為行業領先者。
  • 毫米波雷達技術發展趨勢及在ADAS中的應用
    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技術方面,機械式多線雷射雷達已經大量應用於無人駕駛原型車,但固態雷射雷達更符合汽車量產需求,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目前,雷射雷達仍存在技術路線不確定、價格高、難以滿足車規級要求等問題。同時,下一代高精度成像毫米波雷達也在走向成熟,未來將與雷射雷達形成一定競爭。不過,雷射雷達的技術進步神速,雷射雷達廠商的信心越來越足。
  • 2018年國外軍用無人機裝備及技術發展綜述
    因此,針對2018年軍用無人機的研發進展,將從需求牽引、改進改型、機載系統、新作戰概念及顛覆技術應用等角度進行系統總結,為軍用無人機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作戰任務需求牽引軍用裝備技術發展。2018年,無人機技術持續發展,無人機除了執行情報、偵察、監視和察打一體等傳統任務外,拓展並滿足更多熱門需求,包括空中加油、空中運輸、海上監視、助推段反導等。
  • 未來軍用戰機發展趨勢
    西方軍事專家認為,該型機代表了未來直升機的發展方向。高度智能化是未來直升機的一個發展趨勢。目前,武裝直升機帶給飛行員的工作量還相當大,有的還需要兩個飛行員,一個負責駕駛,一個負責火控。隨著電傳飛控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智能程度不斷提高,將會大幅度減輕飛行員的工作強度。
  • 2020年無人裝備行業市場現狀、產業鏈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
    主要包括無人機(UAS)、無人地面車(UGV)、 水下無人潛器(UUV)、水面無人艇(USV)等。隨著新軍事變革的迅猛發展,人類戰爭正向信息化戰爭形態轉變,戰爭無人化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在局部戰爭中開始嶄露頭角,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 力和光明的應用前景,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發展勢頭十分強勁。無人裝備在多次現代 戰爭中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 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技術及發展趨勢
    ,銅牌的仿真,通過密度、熱流密度從而仿真電容的溫度)單板級 (仿真單板環境溫度、單板上關鍵零件散熱,目的是為了精確單板某個關鍵器件的散熱,比如單板放了一些關鍵電阻。電控系統效率提升1%,對整車經濟性以及重量都很有優勢,效率優化技術包括載頻動態調整、DPWM發波技術、過調製技術、廣域高效HSM電機。2.1、載頻動態調整技術電控系統最主要的損耗來源是逆變器部分,逆變器損耗70%來自開關部分。從開關損耗角度降低,研究了載頻動態調整技術。
  • 無人機粉碎機—硬殺傷式反無人機蜂群關鍵技術解析
    內容來源《國防科技》2020年第41卷第2期引用本文:高顯忠、王克亮、彭新、郭正、侯中喜.無人機粉碎機—硬殺傷式反無人機蜂群關鍵技術[J].國防科技,2020,41(2):75-82.摘要:2019年10月外媒報導了一種「無人機粉碎機」硬殺傷反無人機系統,該系統採用無人機以直接碰撞的形式對低、小、慢無人機目標進行直撞擊,以達到攔截入侵無人機的目的。研究類似「無人機粉碎機」的蜂群與反蜂群「硬殺傷」作戰模式對選擇合理反蜂群技術發展路線,提高反蜂群作戰能力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 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發展趨勢
    它採用了與APQ-164相同的天線技術,提供類似的導航、瞄準和自動地形跟隨能力。不僅如此,它還附加了一項比較苛刻的要求,即天線陣面的雷達發射截面積必須滿足類似「小鳥」的尺寸,這樣才能保證B-2優異的隱身性能。APQ-181雷達再一次驗證了ESA相較於MSA的關鍵優勢,且適於隱身探測,這也是長期以來推動AESA,尤其是機載AESA雷達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因素。
  • 全球衛星通信技術最新發展趨勢
    本文總結了衛星通信近期發展的幾種新技術,介紹了當前衛星通信的頻譜資源使用情況,綜述了星地融合通信和衛星寬帶通信,並展望了衛星通信的發展趨勢。在衛星通信系統中使用多波束天線的主要問題是相鄰波束之間的幹擾,有文獻提出了幾種使用多波束天線的衛星系統中使用頻譜分配技術來降低幹擾的影響。多波束天線技術提高了轉發器的功率使用效率和頻譜資源利用率,是發展大容量衛星通信系統和增強衛星通信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技術。
  • 薦讀丨無人機技術說透了關鍵就這七大點
    兩款組件任意搭配ParrotMambo的機身淨重為63克,550毫安電池續航時間7-9分鐘,另外搭配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傳感器(海拔無人機控制)或超聲(飛行高度分析)和一個VGA攝像頭。可執行多方位翻轉打圈的特技飛行動作,易於操縱,小巧的機身適合兒童進行對抗遊戲。那無人機要想實現突破,關鍵技術點在哪?
  • 全球水下無人系統發展現狀及關鍵技術
    1 UUS發展現狀1.1 國外研究現狀近年來, 世界各主要海軍大國都加快了UUV的研究步伐, 並取得了重要進展。隨著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進步, 大深度、遠航程、大載荷、自主回收成為UUV的發展趨勢[2-3]。1.1.1 美國UUS是現代海軍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海軍裝備中新概念、新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
  • 【長知識】國外無人戰鬥機發展歷程和趨勢
    由於無人機能夠被遠程操縱,而且操縱人員遠離嚴峻的戰場環境,所以無人機在軍用方面得到迅速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無人機開始出現,但是僅僅是通過_些簡單的電子設備進行遙控。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無人機進入突飛猛進的時代,無人機控制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飛行包線越來越大,續航時間和飛行速度得到飛躍發展,無人機的攻擊能力不斷提高,受到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重點關注。
  • 半導體封測技術發展趨勢
    半導體產品在由二維向三維發展,從技術發展方向半導體產品出現了系統級封裝(SiP)等新的封裝方式,從技術實現方法出現了倒裝(FlipChip),凸塊(Bumping),晶圓級封裝(Waferlevelpackage
  • 歐美軍用紅外通用組件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張坤傑昆明物理研究所 摘要:在軍用紅外技術的早期發展階段,歐美基於熱成像系統關鍵部件的通用化形成了通用組件概念。通用組件雖然減少了工程上選擇不同技術方案的餘地,但是降低了熱成像系統的研發成本和使用維護費用,有利於批量生產。
  • 鋅空氣電池關鍵問題與發展趨勢
    目前,在人們研究發展的幾種金屬負極中,包括鋰、鋅、鋁、鎂等,只有鋅電極在鹼性水溶液環境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可接受的反應動力學特性,用於助聽器的一次鋅空氣電池成為目前唯一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鋅/空氣電池品種。二次鋅空氣電池有限的循環壽命制約了其實際應用,目前報導的最長循環次數為270次,總循環測試時間為90h,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應用性能需要。
  • 小微型無人機及對抗裝備國外發展動向
    文章主要介紹了以色列、美國、英國、法國、印度等國小型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及其對抗裝備的發展態勢和動向。近年來,小型和微型無人機在國防和安全領域成為廣泛使用的監視工具,而不斷發展的技術顯然將賦予這種技術光明的未來。進一步完善能在城市條件下採取軍事行動的小型和微型無人機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重視,它們在該方向上不斷進行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
  • 機器視覺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展望了機器視覺的發展趨勢。 圖1.典型工業機器視覺系統1 機器視覺關鍵技術的發展現狀圖1表明機器視覺是一項綜合技術,包括圖像處理、機械工程技術、控制、電光源照明、光學成像、傳感器、模擬與數字視頻技術這些技術在機器視覺中是並列關係,相互協調應用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工業機器視覺應用系統。機器視覺強調能夠適應工業現場惡劣的環境、有合理的性價比、較強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即實用性;它更強調高速度和高精度,即實時性。機器視覺應用系統中,用到很多技術,但關鍵技術主要體現在光源照明、光學鏡頭、攝像機(CCD)、圖像採集卡、圖像信號處理以及執行機構等。下面對這些關鍵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闡述。
  • 軍用無人機:發展迅速,重塑現代作戰模式
    20世紀末至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無人機與攻擊武器匹配兼容性設計的出現和氣動平衡控制技術的發展,使得無人機實現察打一體成為可能,使得無人機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實現自主攻擊的功能。軍事需求驅動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軍事需求是軍用無人機發展的基本起點,決定了其發展方向,並對其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 軍用無人機發展迅速,重塑現代作戰模式
    20世紀末至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無人機與攻擊武器匹配兼容性設計的出現和氣動平衡控制技術的發展,使得無人機實現察打一體成為可能,使得無人機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實現自主攻擊的功能。軍事需求驅動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軍事需求是軍用無人機發展的基本起點,決定了其發展方向,並對其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