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斡旋失敗!這場戰事到了關鍵節點,恐出現人道主義危機

2021-12-24 新華國際頭條

收錄於話題 #全球熱點(2018-2019) 200個

在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多國聯軍支援下,持續一周的葉門戰事出現較大進展,葉門政府軍19日與藏匿在荷臺達國際機場的胡塞武裝人員激烈交火,之後控制了整座機場。

同一天,聯合國為避免各方在荷臺達激戰的斡旋努力宣告失敗。

分析人士指出,荷臺達港是胡塞武裝與外界聯繫的主要渠道之一,這一戰對雙方而言都十分重要。但同時,該港也是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重要通道,如果戰事久拖不決,引發人道主義危機,將讓聯軍的勝勢大大縮水。

政府軍奪回荷臺達機場

在多國聯軍支持下,葉門政府軍13日發起收復荷臺達的「黃金軍事行動」。19日,葉門國防部發表聲明說,在多國聯軍支援下,葉門政府軍當天完成對荷臺達國際機場的清剿任務並完全控制了整座機場。

6月19日,親政府武裝集結在葉門荷臺達國際機場附近。新華社/法新

葉門政府軍指揮部門一名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多國聯軍的戰機當天空襲了機場部分設施,打死數十名武裝分子。之後政府軍開始進攻這些設施並與武裝分子交火,在迫使武裝分子逃逸後,政府軍徹底佔領機場。

多國聯軍2015年對葉門進行海陸空封鎖之後,胡塞武裝絕大部分武器和戰略物資都是經荷臺達港入境。一旦政府軍收復荷臺達,胡塞武裝將面臨補給斷裂的危險。

為防止葉門人道主義危機爆發,聯合國希望避免各方在荷臺達激戰。然而,聯合國葉門問題特使馬丁·格裡菲思19日離開葉門時,他在當地的斡旋未取得任何成果。

巷戰恐引發人道主義危機

分析人士認為,戰事開始以來,葉門政府軍和聯軍的軍事行動較為順利,但無論是戰事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爆發還是荷臺達港被炸毀,或在攻城階段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恐怕都將給所謂「戰果」打上問號。

6月19日,在葉門哈傑的一處臨時營地,從荷臺達逃離的人們在臨時居所休息。新華社/法新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過去一周聯軍捷報頻傳,在地面戰場不斷推進,數百胡塞武裝人員被擊斃或俘虜,但荷臺達之戰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可能出現巷戰,遊擊隊出身的胡塞武裝對巷戰不陌生,而聯軍的飛機和重型武器發揮則將受限。 

葉門戰事持續近三年,已將這個國家推到大規模饑荒的邊緣,上萬平民死於戰事。

由於荷臺達位置重要,這場戰鬥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但不應忘記的是,這座城市居住著60萬平民,荷臺達港更是物資進入葉門的最重要門戶之一。

戰事久拖不決,甚至引發人道主義危機,將讓聯軍當前取得的勝勢大大縮水。 

連結:葉門是人道主義危機重災區

2014年9月,胡塞武裝奪取首都薩那,後又佔領葉門南部地區,迫使總統哈迪前往沙特避難。2015年3月,沙特等國針對胡塞武裝發起代號為「果斷風暴」的軍事行動。

6月18日,從葉門荷臺達機場附近村莊撤離的兒童在荷臺達一所作為臨時安置點的學校裡吃飯。新華社/路透

葉門近年來一直是人道主義危機的重災區,北部地區更是首當其衝。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葉門目前有近1800萬人缺乏食物保障,其中840萬人為極度缺乏。

經荷臺達港入境的人道主義物資輻射葉門北部諸多省份,涉及總人口達1000多萬。儘管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呼籲開放口岸,防止人道主義危機爆發,但胡塞武裝都表示拒絕。 

監製:李大偉

記者:陳霖

編輯:倪紅梅 王豐豐 孫浩

視頻:聶雲鵬 楊雲燕

相關焦點

  • 利比亞內戰死傷過百,聯合國斡旋失敗,卡扎菲舊部重新集結!
    眼下,大軍閥哈夫塔爾指揮的國民軍,正在和聯合政府,也就是民族團結政府的民兵們,圍繞的黎波裡打得不可開交,與此同時,國際上各方勢力也開始明爭暗鬥,讓這場內戰又變成了大國博弈的前線!報導稱,哈夫塔爾的軍隊已經抵近到的黎波裡市區約30公裡處,但接下來的攻勢可能導致利比亞陷入全面內戰,並再度破壞國際社會和平解決利比亞問題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試圖斡旋這次衝突,但最終以失敗告終,而隨著戰局的發展,背後的大國博弈也越來越浮現出來。
  • 聯合國再次發出警告,鄰國將陷入人道危機,幸好中國及時出手
    聯合國對此早已發出警告,而面對鄰國可能遭遇的,中國也沒有視若罔聞。聯合國發出警告 聯合國駐阿富汗人道主義的相關負責人警告稱,阿富汗在9月份很有可能會因為糧食問題出現一次嚴重的危機,因為聯合國在這一地區的糧倉已經告竭,然而阿富汗當前還有約三分之一的人面臨飢餓,即便此前聯合國糧食署已經不斷的將越來的糧食進行分發,然而由於地理環境以及季節因素,這些糧食完全不夠需求,外部的經濟援助也完全不夠
  • 恐襲危機又起 反恐戰該怎麼打?
    隨著敘利亞、伊拉克戰場打擊恐怖主義的戰事不斷推進,極端組織的活動出現了「化整為零」的趨勢,並開始向更多地區蔓延。6月7日,伊朗德黑蘭議會大廈和霍梅尼陵幾乎同時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事件。6月6日,澳大利亞和法國相繼遭遇「獨狼式」襲擊。而英國,更是在三個月之內接連發生了三起恐怖襲擊事件。
  • 視野丨又到節點?敘利亞戰亂臺前幕後
    川普還向俄羅斯和伊朗喊話,稱如果參與這場「潛在的人類悲劇」,將犯下嚴重的「人道主義錯誤」。  與此同時,法國、英國、德國、以色列以及伊朗、土耳其等國,也站在各自和盟國的立場上,對伊德利卜省戰事和敘軍的行動發出強硬聲音。
  • 川普政府對緬甸羅興亞危機的政策
    2017年10月18日,蒂勒森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中心(CSIS)發表的演講中,聲稱美印要「聯手」在東南亞擔當「更大的領導角色」,在談到緬甸局勢和羅興亞人道主義危機時,認為緬甸正在出現一個「權力分享的政府」,緬甸軍方領導人對羅興亞危機「負有責任」,聲稱作為重要的「正在形成中的民主國家」,緬甸軍方領導人「必須決定」在事關緬甸未來上「想要扮演的角色方向」。
  • 俄烏衝突隱藏巨大陰謀,美國想分裂歐洲,俄羅斯下步如何斡旋?
    俄羅斯識破陰謀之後,下一步該如何斡旋?繼俄羅斯增兵疑團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開戰預言」。有消息稱,俄羅斯將會在明年一月底或者是二月初發動對烏克蘭的總攻。顯然,在俄烏關係緊張的當下,這一言論勢必會再次激起人們的恐慌。實際上,俄烏衝突發展到現如今這種地步,背後同美國的拱火脫不了干係。本來外界都以為美國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俄羅斯深陷戰爭危機,或者說是激化俄烏矛盾。
  • 東協斡旋失敗意味著更激烈的衝突
    這次會議,除了達成五條不痛不癢的「共識」以外,並無其他實質性的成果,這令民盟和少數民族感到失望,種種跡象顯示,東協斡旋失敗之日,就是戰事更加激烈之時。對東協峰會無比失望的民盟和少數民族武裝,對緬軍發起新一輪的進攻,頗具實力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和克欽獨立軍,分別在緬甸的南北兩端發起攻勢。
  • 【世界知識】委內瑞拉危機為何突然間「峰迴路轉」
    當晚,委內瑞拉政府宣布反對派發動的「未遂政變」失敗。第二天的5月1日,反對派籌劃已久「五一大遊行」也虎頭蛇尾草草收兵。相反,馬杜羅政府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制措施。5月20日,馬杜羅更是主動宣布可以「提前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以化解國內政治危機。委政府逐漸掌握了朝野鬥爭主動權,委內瑞拉政權危機有望進入「柳暗花明」新階段。1月以來,委政局急轉直下。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道主義
    不是這樣,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反應,英國經濟學人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根據網絡搜索數據分析,兩起暴恐事件發生後的幾天裡,谷歌用戶對貝魯特的搜索量從未超過巴黎搜索量的1%。人道主義強調的是無差別的人的價值,但赤裸裸的現實告訴我們,這樣的主張無異於一種烏託邦,人的價值從未被哪怕自稱為人道主義者的人給予同等的重視。
  • 伊朗人質危機:美國的失敗與轉機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1979年發生的伊朗人質危機是美國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失敗,它不僅使美國失去了其在中東的戰略支撐,同時也讓美國在冷戰對手面前顏面掃地。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朗人質危機發生後,美國的中東戰略並沒有土崩瓦解,甚至變得比之前更加穩固。這是為何?本文以此入手,為大家梳理伊朗人質危機發生的脈絡,並與大家一起探尋這「不合理」背後的原因。
  • 瞭望|何雷中將:彰顯人道主義救援的軍隊擔當
    為了更好發揮軍隊在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儘可能地制定了一些法規條例或法律性文件,在法律層面上對軍隊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予以肯定。    比如,2008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向第63屆聯合國大會提交的《加強聯合國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的協調》報告指出:「利用外國軍事資源是各次重大國際救災行動的共同特點」「人道主義救援現在是,而且應當繼續是,主要屬於非軍事行動,但外國軍事資源可以在救災行動中發揮寶貴作用。」
  • VOA常速 | 穆斯林羅興亞人的難民危機
    resolve the crisis, said 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 Stephen Biegun, who co-hosted the virtual conference along with senior official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